搜索
难度评价
(难)
攀登日期

2015-06-19 至 2015-06-25 共 144小时

费用协作

参加岩羊登山队,登山费用5000,技术装备为自带(如果租用岩羊的技术装备,500元/套)

我的建议

1. 个人装备要齐全,雪山自然马虎不得。天气变化很快,特别是6月,会突然大雨,三层压胶硬壳冲锋衣裤必须保证。 2. 技术装备的使用必须熟练使用,保证安全的基本。 3. 大本营到C2的雪线前,建议还是使用登山杖(登山杖可以放在雪线前的乱石处,找一个稍隐蔽的地方放置) 4. 日常负重练习不可少,当然也可用用RMB解决,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攀登综述

于2015年6月24日晨6点40分登顶半脊峰。

D1-D2 从成都到达毕棚沟上海子接待站的大本营,适应高海拔并且在营地作适应性锻炼和技术演练。
D3 大本营到C1
海拔提升900多米,虽然提升较大,但由于植被茂盛,没有特别的高海拔缺氧感觉,负重20来Kg,没有特别的心跳加剧和大幅度的喘气。商业队在C1营地准备的伙食非常不错,可以大快朵颐地搓一顿。
D4 C1-C2
碎石大阪是个挑战,有点像三峰垭口下面那个碎石坡,看着很轻松,走起来很累人,需要掌握好节奏,海拔提升约600米。走到雪线换上冰爪和技术装备后有一些小兴奋,所以那一小段雪路走得很轻松。条件限制,C2只提供速食晚餐,如果觉得协作们准备的不一定对你胃口,可以自己准备诸如方便麻辣粉丝,让协作帮泡一下也可以。
D5 C2冲顶,下撤至大本营
夜里3点半左右出发,先过一长段大雪坡(目测40度?),然后到一个大岩壁下横切,最后冲击一小段雪坡,上去了基本就算登顶了。当然真正的顶还需要走过一小段缓坡,和此前的大雪坡相比,这个缓坡太平了,呵呵。登顶后没几分钟,顶峰就起雾了,随着下冰雨,于是快速下撤到C2后,收拾完装备,继续下撤到C1。在C1简单饱餐一下,继续下撤到大本营。

图片
2015-7-7 17:12 半脊峰
更多半脊峰的点评 全部点评(共51条)>
牛牛002 2015-06-15
(难)

半脊峰位于毕棚沟景区内,山峰最高海拔约5430米,总拔高约1900米。登山入口就在景区公路边与上海子服务站相距约300米,进口有明显的半脊冰川标志。登山线路上主要是bc营地---C1--C2--顶峰--c2--c1--bc营地。其中登顶线路以前从C2出发冲顶的主要有R1、R2、R3、R4四条线路,其中R1、R2线路相对较陡峻,坡度大多在45-70度之间,属于技术性线路,登顶时间相对较短些,而R3、R4相对平缓点,但是用时最长会超过2小时以上,因此,目前以C2营地登顶或者冲顶的线路中大多登山者或者山友会选择R1和R2二线。此外,目前现在还有以C1营地开始冲顶的走法,就是从C1开始轻装冲顶,即是C1--C2--登顶--C2--C1,此线登顶时间更长。补充下各点的海拔(经本人GPS测得):登山入口点3550、C1:4441、C2:4999、半脊顶峰5431. 个人心得:1、充分的准备非常重要,也是成功的保障,主要包括体能、装备、必要的技术、高反的预防和心里的调整等等;2、装备方面主要是完善或者更新雪山装备,其次是保暖和防晒工作;3、团队的协作也非常重要。显示全文

麻酱 2015-05-20
(难)

一 适应过程 经过2天在大本营的海拔适应和调整,初到高原的反应有所减轻,我自己的脉搏氧饱和度在82%-87%(平原正常值90%-100%,我平时96%-97%),心率105-115次/分(平时偏快,80次/分),呼吸稍快,尤其是在运动、用力之后。 岩羊户外的罗罗给我们进行了详尽的理论和技术培训,所有的内容在之后的攀登和下降过程中都非常有用。 二 上升和下降 从BC到C1上升1000米,我后半程走的偏快,用了5小时25分,但到C1时高反加重了,呕吐并且没有食欲。C1夜间我的血氧82%,心率115。 从C1到C2上升约500米,有意调整节奏没有走太快,4小时30分,到达C2时状态比较好,没有严重高反表现。到达C2的下午我的血氧80%,心率112。C2的夜间我血氧70%,心率115。 我们这次C1C2夜间温度并不太低,估计-5到-10度,风力都不大。 C2的夜间持续降雪,导致冲顶过程里雪厚至大腿,开路的协作比较吃力。 凌晨4:30AM出发冲顶,经R1线路,全队8:20AM登顶。11:30AM下撤至C1,休息后全队下车BC。 三 协作 全队8个队员请了4个背夫,帮我们分担了绝大多数的负重。 岩羊户外提供的高山协作非常有经验,全程陪我们完成了半脊峰的攀登。显示全文

沉三水斩晖 2015-07-08
(简单)

帖子里有5座初级雪山的对比分析(个人意见) 六月四川雪山行,四座雪山五次登顶之一:半脊峰 http://bbs.8264.com/thread-2421543-1-1.html 半脊峰(2015.6.21),BC3500,公路直接到达,接近性好,C1 4400,C2 4800,summit 5430;对于我来说,BC-C1,C1-summit,或者BC-C2,C2-summit都是没有问题的。初级雪山的海拔差不多,坡度差异也不大,基本可以看海拔提升。当然,如果从BC3500-summit 5396,可能会有难度,我现在的体力也就是三峰、二峰15小时的连登(天气有雨、策略及路线也有问题,后续更新)。 C1出发,起步是石头、碎石路段;4800开始雪坡,C2以上开始漫长的冰川雪坡,部分坡度较陡,冰雪状况不一,还有雪岩混合,可能需要用到踢踏步(前脚掌踩步);因为有路绳,熟练操作上升方法即可(也不一定非要上升器攀升)。C1 4400-顶峰5430,综合起来,强度跟哈巴雪山差不多,应该说弱一些(毕竟我这次攀登没办法尽力去赶时间),如果我们哈巴的向导过来肯定说还要容易了(R1线)。从体力上,哈巴雪山应该更费力些。 技术层面上,我在出发前就被网上的“提高级技术型雪山”吓住了,这里要说的是,对于R1线(尤其是6月),个人认为半脊峰是一座初级雪山,有路绳的情况下,C2以上的难度也不大,注意一下冰雪状况并调整步法即可。遇见下撤的人会有雪团滚下来,需要留意,不大的砸到都会疼(我和队友都被小块的砸到了)。因为在岩石附近通过,还有可能会有落石。 C1-C2的雪坡也有路绳,我只看到一条裂缝,留意一下即可。 顶峰前的横切,如果无风也还可以,我就是直接走过去的(分析情况);起风情况下一定要结组或使用路绳。据向导称顶峰是一座雪檐,另一面就是万丈悬崖,如同削出的半座山,(网上说的半脊的意思是看不见真顶,只看到半座山峰;这是第二个意思,注意注意!)我在顶峰走到太过后面估计把老杨气着了。显示全文

行走的龙 2015-07-09
(困难)

商业模式: D1天,下午3点到达上海子停车场,建立营地,晚上分发个人装备,学习基本理论。 D2天,学习实际操作,适应高山高原生活。 D3天,从BC营地攀登900米,到C1营地,扎营,休整,做好冲顶准备。 D4天,凌晨2点从C1出发,3小时左右到达C2,接近C2时有一小段冰坡,需上冰爪和使用路绳;C2以上,协作选择R1线路,由于雪小,横切线路上有石头,冰爪行走不太方便,线路上有雪球和落石,协作多次提醒加快速度,体力消耗大不能及时恢复,历经艰辛于9点登顶成功。中午2点左右安全下撤到C1休整。 D5天,(天气超好)拍照留念,收拾物资、装备下山,11点到景区公路,18点返回成都酒店,洗漱干净,晚上喝酒腐败。显示全文

点评对象
5.8 51人点评
关于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