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门推荐 业界 互联网能否打通瑜伽的任督二脉?

互联网能否打通瑜伽的任督二脉?

作者: 互联网十体育    来源: 互联网十体育 2017-07-15 15:15
2016年,瑜伽行业真切感受到了互联网的冲击,《瑜伽文摘》用“强烈到无法让人忽视”来形容冲击的强度。一方面,几乎所有传统瑜伽馆都在进行“互联网+”的探索;另一方面,在资本扶持下,大量像熊明俊这样的互联网人才的跨行进入,搅动着中国瑜伽市场的神经,改变着原有格局。

最近,熊明俊携一款名叫“Wake”的瑜伽APP完成了三轮融资,并成功在北京繁华地段开了两家线下场馆,掀起了“互联网+瑜伽”的一轮小高潮。

与此同时,根据互联网公司商业信息服务商“IT桔子”的数据,目前与瑜伽有关的互联网创业项目达到了34家,瑜伽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用互联网思维重构商业模式已是大势所趋。

2016或为互联网瑜伽爆发元年

根据瑜伽网资料显示,瑜伽进入国人视野的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1985年,当时张蕙兰在中央电视台几乎每天都播放每集30分钟的瑜伽节目,由此瑜伽走入了中国的千家万户。到2014年,中国瑜伽人口已达到了5000万。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互联网时代,瑜伽和互联网擦出火花比其他行业要晚。

瑜伽“触网”集中在2010年以后。2012年时,第一款为人熟知的瑜伽APP“每日瑜伽”上线时,瑜伽在移动互联网领域里还是一片蓝海。2013年,瑜伽专业类门户网站“瑜伽网”上线,前文提到的“Wake”瑜伽则诞生于2015年。

2016年前后,资本开始涌入互联网瑜伽,多家互联网瑜伽企业获得了不菲的投资。2015年下旬,“随心瑜”完成了1000万美元A轮融资;2015年底西安“瑜伽你好”获得了100万天使轮投资;2016年9月,杭州“小黑裙瑜伽”获得士兰创投1000万A轮融资;2016年7月,橘子瑜伽(橘子运动)获得数百万天使融资。很多传统瑜伽“老店”也开始开拓线上业务。2017年初,“瑜舍瑜伽”宣布拥抱互联网。

可以说,2016年是互联网真正对瑜伽行业产生冲击的一年,《瑜伽文摘》用“强烈到无法让人忽视”来形容这种冲击。一方面,几乎所有传统瑜伽机构都在进行“互联网+”的探索;另一方面,在资本扶持下,大量像熊明俊和张文龙这样的瑜伽行业外的互联网人才的迅速进入,打破了原有的格局。

移动互联网是瑜伽产业爆发入口

记者调查发现,绝大部分瑜伽类APP都有免费提供线上瑜伽教学视频的服务,大部分视频内容都简单易操作,适用于初学者和想利用碎片时间来锻炼的爱好者。对于重度瑜伽爱好者,瑜伽APP名师课堂和在线直播也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在普通大众眼里,瑜伽就是塑造优美形体,是一种健身。但在没有和互联网融合的过去,瑜伽有些高冷和不接地气,练瑜伽只能去瑜伽馆,但瑜伽馆高昂的费用将瑜伽和大众硬生生隔了开来。

正如经济学人企业网络组织(ECN)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国开赛:崛起中的中国体育健身产业》中指出,中国经济发展所催生的诸多自下而上因素的作用以及政府政策鼓励所产生的自上而下的效应,催生出了前所未有的具有健身塑型需求的庞大人群,但由于瑜伽馆费用远高于健身房,因此绝大部分中低端消费群体只能选择去健身房。

为什么练瑜伽这么贵?瑜伽网CEO陈玉青分析说:“第一,瑜伽馆面积大部分集中在100-200平,授课群体人数有限,因此需要采用人少价高的策略;第二,瑜伽一直被认为是高收入群体的运动,它不仅是一种运动,更多时候成了一种社交场所的生活方式;第三,健身房投入大多属于一次性投入,而瑜伽馆除了一次性投入,更多的还在于新品课程开发以及教练的培养、进修、招募等,这些都是持续性投入。”

但一项运动的普及,一个产业的爆发,消费者是基础。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3821元,而普通瑜伽馆的年费均在1万元以上,两者之间的差距让瑜伽爱好者只能忍痛割爱。虽然近几年瑜伽馆的数量在增多,但如果大众消费不起,瑜伽产业的爆发就只是纸上谈兵。

互联网为处于困窘中的瑜伽馆带来了转机。网络不仅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让更多人接触和认识了瑜伽,同时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互联网与瑜伽的融合创造出了新的价值、发展生态和盈利模式。

互联网+瑜伽最大的利好就是降低了用户进入门槛,更多的人通过瑜伽网开始了解和认知了瑜伽,并有可能会直接走进线下瑜伽馆消费。有些人甚至将互联网作为学习瑜伽的唯一途径。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一张瑜伽垫、一套合适的瑜伽服都是必需品。

某专卖瑜伽用品的淘宝店铺月销售量数据显示,一套价值百元的瑜伽服一个月卖出了近9万套。而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淘宝网上月销量过万的瑜伽服单品超过23个,价格基本都在百元以内。可见瑜伽的普及带动了周边产业链的发展。

据统计,2014年,中国瑜伽总产值超650亿元人民币,潜在消费人群高达1.2亿人,市场潜力巨大。“每日瑜伽”创始人李祖鹏预言:“瑜伽产业爆发的很大一个入口就是移动互联网”。

痛点,还痛吗?

在互联网瑜伽出现之前,瑜伽行业的痛点很多。比如对于爱好者来说,自学困难,缺少专业的交流圈子和指导平台,学习时间不灵活;而另一端的瑜伽教师大多依托于瑜伽馆、工作室,私教生源渠道被别人控制,报酬也普遍不高。此外,传统瑜伽馆的高昂费用是最大的拦路虎,10000元左右的客单价,一点也不“亲民”。

互联网瑜伽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痛点,改善和提升了用户体验。比如,“橘子瑜伽”整合物理空间和教练技能,用户成为会员后可在App中选择周边场馆、完成付费和社区互动,线下消费时,付费会员凭智能手环随时开门,每间瑜伽教室配备智能电视,当没有公开操课时,会员跟着事先录制好的教学视频进行练习,也可以在App上约伴练习。

“Wake”则是定位高端女性用户的品牌,熊明俊曾对外表示“Wake”要做一个瑜伽爱好者社区,他说:“不仅要包括教学视频、瑜伽相关内容,还要能产生社交关系,沉淀一批优质女性用户”。“Wake”的线下瑜伽馆是他打通线上线下,为用户提供更好体验的尝试。

相比传统瑜伽馆,带有互联网基因的瑜伽馆在用户体验细节上做得更好,比如使用电子密码柜、智能马桶、智能电视等科技感强的配件。不过,在课程价格上依然毫无优势可言,有些甚至比传统瑜伽馆还贵。

瑜伽App的盈利模式,目前也尚存疑问。记者随机调查了两位“Wake”线下体验店的会员,对方均表示在瑜伽馆消费的人并不是因为受到线上课程的吸引,消费理由仅是“离得近”。馆内销售人员在推销课程时,也只字未提其线上业务。而Wake生产的瑜伽垫等瑜伽周边产品还未正式销售,目前只是作为会员赠品。

至于瑜伽教练的收入问题,似乎也没有因为瑜伽APP的诞生而发生根本性改变。真正能通过线上授课获得高收入的瑜伽教练,往往还是那些有一定名气的教练群体,这一部分人即使没有互联网也能在线下场馆获得高人气和高报酬。由于线上资源碎片化,普通瑜伽教练获得学员黏性的渠道也通常在线下。

此外,业内人士指出,由于瑜伽运动有一定的特殊性,线上教学只适合有一定基础的人。因为这部分人比较了解自身特点,可以根据线上课程吸收自己所需要的部分,而对于大部分爱好者来讲,还是更适合先在线上学习认知,再去线下互动感受。

互联网+瑜伽的出现是趋势也是必然,对于传统瑜伽馆来说,应该主动思考如何借助互联网实现转型和创新发展,利用互联网去创新营销渠道和商业模式。但是目前就现状而言,互联网瑜伽并没有完全发挥出互联网的优势,换言之,就是与互联网的融合度还处在浅层次,很多既有的短板并没有彻底解决,如:价格依旧居高不下,教练依然受制于人等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瑜伽没有达到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推广和销售,在线上提供丰富的产品、比价、互动、评价,与线下实体门店实际体验和面对面咨询沟通相结合。也没有做到以客户为中心,借助于大数据,通过深入分析,了解客户行为和需求,为客户量身定制,同时降低成本,线上和线下存在脱节。

不过,挑战和机遇总是共存。就当前而言,瑜伽产业还处于成长期、培育期,国内尚没出现一个很有知名度的瑜伽品牌。在“互联网+”的机遇中,瑜伽行业会不会诞生一个独角兽企业呢?

陈玉青认为,未来有可能成为独角兽公司可分为三个方向。“第一是用品装备类:更智能,更科学,体验超乎想象;第二是APP实用工具类:线上线下打通,更贴近用户,数据性强;第三是行业媒体类:更具包容性,专业性,权威性。”陈玉青说。

网友评论

!login_to_reply! 登录 | 注册 |

还没有评论,沙发等你来抢
发布新帖
8264活动更多

官方微信
顶部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