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934

主题

其他

博格达--冰川上的行走漫记(岩山)

[复制链接] 查看:67561 | 回复:18
发表于 2017-9-19 10:36 1 显示全部帖子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蚂蚁桑 于 2017-9-21 23:21 编辑

新疆的天山,也有人开始“转山”了,这座“神山”就是博格达山,海拔5445米,它是天山中段的一座高峰,位于阜康市境内。转山的人不是信奉什么教,他们是一群徒步爱好者,以博格达峰为中心,围绕博格达峰环绕一圈,形式上像西藏的信众围绕神山转一圈,这就是博格达大环线。

对户外界来说,博格达大环线还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神山转山,历来是山友对当地民众历史文化积淀的感悟、传承和沿袭,而博格达大环线的斟线与设计,则完全是山友群体对神山表达崇敬的开创之举。

荒漠、石滩、冰川、雪山、草甸、花海、密林,还有那超凡脱俗的传说中的雪莲。

2017年7月15日至21日,新疆探险之地、8264蚂蚁桑户外暨全国各地驴友汇集乌鲁木齐,开始了为期六天的环博格达徒步活动。参加活动的有14人,12男2女。新疆2人,杭州3人、北京上海广东湖南湖北福建安徽江苏各1人。年龄最大的1964年生人,最小的1990年的。

博格达--冰川上的行走漫记(岩山)
13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7-9-19 10:38 2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蚂蚁桑 于 2017-9-19 10:43 编辑

7月15日早晨,我到达乌鲁木齐零红蝶的户外店时,零红蝶告诉我,我们几人在一起搭伙四顿晚餐,需要一些共用的食品要分配给我背,这些食品是两袋米,大概每袋各一公斤,一包木耳和两包肉肠。另外让我背了一条粗绳,大概2公斤左右。我自己已经计划了自己的食品,没有办法,我把他分配的公共食品中拿出一袋大米,因为我也准备了大米,比他的准备的一小袋还要多些,把自己带的辣子和蒜苔拿去,把他要求的公共食品带上了。事前,他曾告诉我要与一个人混帐,他把蚂蚁桑介绍给我认识,并让我背上他的帐篷。这一去二来的,我的背负马上增加了四五公斤东西。

我们包了两辆车,一辆坐人,一转专门拉背包,汽车早晨九点准时从乌鲁木齐市出发,向东到达板城时进了城,从达板城中一条公路向北,大约行进了四、五十公里才进山。第一天徒步时间大概是中午12点钟了,进入了一条叫阿克苏河的河谷,也凑巧,这条阿克苏河与新疆南疆的一个地区名字重复,其实他们远隔近千公里。

沿沟前进了一公里多,零队看着队伍拉长了,他停下叫大家休息。北京来的鱼头和福建的大罗是搭伙的,鱼头背包上各个袋口都插着东西,不是食物就是水果,还拿着水萝卜黄瓜之类。这哪是要走长途的啊!我在心里感叹着,看着大罗和李子游的鞋,我说他们穿的鞋不合适,大罗理直气壮地说,我是穿这双鞋走过ABC的。我还不知道ABC是什么,一问才知,是尼伯尔向珠峰大本营的徒步线路。内地朋友来新疆徒步,不了解天山的地貌特征和地质构成,事前也不做些功课,这样莽丛,途中会吃苦的。因为当时与他们也不相熟,只是随口这么一说,等后来大罗深受其苦时,他说我应该劝他不要走这条路了。我听了哈哈大笑,我哪有这个权力啊!


很快我们翻上一道山梁,烈日当午,光秃秃的山梁上没有一棵树,午饭的时间,简单补充点干粮。随后大家一直沿着这条河旁边的山坡上行走。这是一条宽阔的河谷,河水轰鸣,河水呈白色,在河的上流还这么浑浊的河水,可见这河水的发源地都是细石流沙。行走间,天色变得阴沉,我们立即感到了凉爽,同时心里也担心起来:别下雨!

走到一片沼泽地,青草盈盈,偶有泉水淙淙。转眼间,天空飘下了雨滴,还在犹豫是否穿雨衣时,身上都已经被雨水浸湿了,大家赶紧穿上雨衣,雨加大的同时,风也跟着凑热闹了,煞煞的西风吹过来,将原本直下的雨斜吹着钻进怀里,在这躲也无处躲的地方,与其站在原地让老天爷戏弄,不如迈开双腿走吧!这是我们第一天的经历,好像天山不欢迎这么多远道来的朋友,何必吗,在这人迹罕至的地方,偶尔来些朋友欣赏你还这么不赏脸。我心里骂道。

博格达--冰川上的行走漫记(岩山)

博格达--冰川上的行走漫记(岩山)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7-9-19 10:40 3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蚂蚁桑 于 2017-9-19 10:43 编辑

在雨中大家又继续行走了一个多小时,雨水浸湿了裤腿,渐渐地,鞋窠中也渗进了水。冰冷的雨水湿透下半身,行走在雨中的人们瑟缩着,只要停下来浑身冷意侵来。在朦胧的雨中已经看不到行走在前面的零队的身影了,大家都是埋着头走路,偶尔抬头看看与自己最近的人在何处,不要弄错了方向。渐渐地,一个小湖映入眼帘,依稀间看到了一顶帐篷,桔黄色的帐篷在冰冷的雨雾中尤为显眼,可能是零队的帐篷,早到的他已经支起了帐篷。这个小湖叫阿克苏冰湖,说是湖也是河,从上游流下的河水在这里平缓地转了个弯,把河水缓存了一会又继续向下流去。这是我们晚上的宿营地,陆续到来的人们在这里寻找着自己的支帐点,冒着淅沥的雨滴,大家赶紧支起了自己的帐篷。

蚂蚁桑的帐篷年代已久,很旧了,撑起帐杆后,他的外帐篷布竟是粘在一起的,怎么也抖不开,后来一点点撕开,才将帐篷搭在帐杆上。我想可能是南方天气潮热长久未用粘在一起,谁知后来每天我打开帐篷时都要一点点撕开,外帐布接缝处的胶融化了,防水性无法保障,建议蚂蚁桑下次换新的。后来每遇有雨天,外帐一湿,内帐必然浸进水来,让人叫苦不迭。

不多时,外面的雨也停了,大家纷纷走了出来,我也烧一壶水来,冲出咖啡慢慢地喝起来。一股暖流涌进全身,浑身感到舒服了许多。零队差及其喊我们一起做饭,我们几人钻进零队的三人大帐,几个人捣持了一会,零队主勺,不一会就炒了两个菜,共三个菜,两热一凉,一般是肉肠拌木耳和海带丝、炒莲花白菜和炒葫芦瓜。凉菜是零队的一个绝活,肘肉切块和木耳、海带丝拌芥末,这时大家都顾不上芥末的呛鼻了,大块朵颐般狼吞虎咽起来;主食是米饭,在高海拔地区做饭米饭,一般都是夹生饭,因为气压低的原因,零队带着高压锅做出的米饭比在家里的饭都做的好吃。我们一共6人,零红蝶、蚂蚁桑、可可、及其、李子游和我。李子游是一个广东江门的小女孩,可可是中国地质大学的博士,90年底的年龄最小;及其是一个湖南男孩,30多点,走南闯北的,在广东工作;蚂蚁桑是干什么的?我也没有问。

博格达--冰川上的行走漫记(岩山)


博格达--冰川上的行走漫记(岩山)

博格达--冰川上的行走漫记(岩山)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7-9-19 10:40 4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蚂蚁桑 于 2017-9-19 10:42 编辑

第二天早晨出发时天气尚好,一个多小时后,天气骤变,不时下起小雨,后来越来越大了,整个一天都在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

早晨徒步后不久,我们就走在这个保龄球通道上,山谷宽阔,冰川铺就沟底,我们行走在冰川上,冰川顺着地形向峰顶延伸。冰川坡度不大,在冰川上行走很轻松,冰川上虽不是平坦如坻,高低起伏状,有的地段有冰河流淌,冰河在冰川上划出一条小河,偶有一处,冰河流向河底的岩石,那冰河入口处深水不见底,只听得河水穿过冰川落入河床的轰鸣声。

经过半个夏天暴晒的冰川已经没有了冬天的清纯,冰川的白色也不耀眼,冰川的表面被太阳晒的起伏错落,似凝固的海浪,一波推向远方,另一波从脚下涌起。我们这些踏浪人,就行走在这涌起的浪尖上。冰川被阳光晒过后,稍高起波尖是最安全的踏脚点,表面呈蜂窝状的冰雪坚实,稍平浅或低洼一些的地方,看着表面白雪盈盈,实则里面孕含着晒化后的雪水,一脚踏入就踩进了水窝中,如此多次,鞋绑湿淋。


天空阴沉着,沉郁的天色昭示着老天的心情,我们知道,今天又要接受他的训斥了,不知他这顿脾气会有多大?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时而细雨如丝,时而冷风袭袭,时而大雨如注。我们走到一块巨石边休息,这块巨石如一栋野外别墅,五六米高十余米长,我们站立在它的下面,有人抽起烟来,有人吃些零食,有人喝着水,小雨滴间或小虫般飞来蛰一下人的面颊,不时提醒人们这里的海拔位置。站在这个半冰川坡上向下遥望,那冰川隆起的表面,像一个粗糙的大鹗鱼的皮肤,又像是一波波汹涌而起的波浪,被时空凝固住了,停在那儿。我们在半坡上俯视迷蒙中的冰川,这冰川就像被束缚住的世龙,仿佛它应该是这种天象中的主宰,也只有它才是这天山的主人。

博格达--冰川上的行走漫记(岩山)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7-9-19 10:44 5 显示全部帖子
艰难的地方到了,翻越老虎嘴。这个老虎口不似天山徒步中的一般达坂,它是冰川在接近山峰顶峰时,从一座接近山峰的侧峰上找到的一条路,这座侧峰中间的一处低矮的地段,山峰顶上巨石嶙峋,有一处稍微低矮一点,就像是张开的虎口,可以让人通过,这虎口两侧的山体都不是陡峭的崖壁,可以攀爬。在原来没有路的山体上走出了路,虽然陡峭,但可以贯通。“老虎口”是零红蝶命名的。

翻过老虎口,下到沟底的平川是白杨河东沟的源头。今天福建的大罗拉在了后面,他补充了一点营养后,又紧跟了上来;这时的雨缠绵地下了一天时间了,大家的身上或多或少被汗水和雨水浸湿了多少遍,停下脚步后,冷意立刻向身上侵来,时间越长身上越冷。大家都不愿意在阴冷的天气中停留时间太长,反而愿意多走路。晚上我们的宿营地在海拔3700米的地方,在一天的雨后,营地周围都是雪,我用脚把地上的雪推赶了一下,就选择一处相对较平的地方支起了帐篷。

我刚支起帐篷换上一身干衣,蚂蚁桑陪着大罗走到帐篷边,蚂蚁桑说大罗浑身发抖不止,让他先进帐篷暖一暖吧。我赶紧给他腾出地方,让他钻了进来,大罗换上干衣后仍然浑身颤抖,见状我把自己的羽绒睡袋打开给他盖在身上,他还是发抖,我又烧出一锅开水来冲一杯咖啡给他,大罗喝下后说,可以了可以了,才止住颤抖。他在我们帐篷里呆了两个多小时,直到外面的雪停。

与大罗搭伴的鱼头由于搭帐时浑身发冷,手不能自主,拆断了帐杆,他们商量后,大罗挤进了旅行者的帐篷,这期间蚂蚁桑一直斜着身子挤在帐篷的一角。

这是我参加户外以来头一次碰到,在徒步中淋雨这么长时间颤抖不止的人,以前偶有人颤抖,加点衣物或钻进帐篷保暖一会就好了;我不知道如果止不住他的颤抖,后果会是怎样的。我回来在网上查了下,如果人长时间失温,人会发烧,在高海拔地区会得肺水肿,最终导致人的死亡。大罗会不会得肺水肿我不知道,但止住地颤抖肯定是不好的。就害怕这个大罗有没有其他病根,如果有其他基础病,加上这个颤抖诱发就麻烦了。自此以后,大罗每天都在关心能不能先撤,看能不能遇到牧民,牧民有马匹就可以安全下撤了。第四天后,到了大本营,终于遇见了牧民,大罗和凡两个骑牧民的马先下撤了。


博格达--冰川上的行走漫记(岩山)

博格达--冰川上的行走漫记(岩山)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7-9-19 10:45 6 显示全部帖子
第三天,早晨天气放晴,太阳给我们一个热烈的笑脸,营地的海拔很高,有阳光的照射,我们还是感到太阳的温暖。早晨起来,大家忙着做饭和晒帐篷、衣服和被子,等9.30过后,大家昨天被雨水和汗水淋湿的这些随身衣服都晒干了。

走向冰湖时,有一个不高的山坡,坡上巨大的石头林立,我行走在其间,不经意踩在一个巨石上,这巨石底下不牢固,当我刚把身体重心转移过去时,那巨石竟然向下滚动起来,这时我想抽脚换其它地方已经来不及了,笨重的背包和身体随着石头向下滑落,我的身体在滑坠间翻了个趔趄,好在上方的石头没有随着这块石头一起滑移,否则,这些滑移的石头还会对我身体形成擦碰,在荒乱间我的身体嵌在石缝间,我立定神情,慢慢地站了起来,感到身体有些痛疼,我来不及细看,只要骨头没事就行了,心里想着。等到我下到平坦处,细看自己的痛疼处,右腿小腿前部被石头划出一道伤痕,裤子被石头刮破一个小三角口,左大腿感觉有些痛疼,裤子没有擦破,晚上入帐后细看,发现表面有不大的一处刮伤,同时还有些青淤,左胳膊的表皮有一处十余公分的擦痕;这些伤痕都是在身体翻滚时接触到石头擦碰出来的,伤处都不深。晚上到了营地我也没有怎么处理,心想随它去吧,只是在伤后的头两天,每当衣服挨到这些伤处时,不时感觉到身上还有伤痛。户外徒步这么多年,还不曾有过这么大的伤害,这次不经意间,在这么一处小山坡上的巨石上跌了跟头,竟致身上多处擦伤,真没想到。


吃过午饭,大家迈上冰川,一路沿着冰川向上走去。转过弯,冰川继续向上延伸,这是一个望不到头的冰川,在两边的山峰间夹着宽厚的冰川,虽然冰川上小溪道道,也划不开冰川坚实的皮肤。在这个季节的冰川仍然还保持着这样的厚重,它已经是终年不化的冰川了,由于海拔高度都在3500以上,常年气温都很低,只有每年六月以后,冰川才开始真正融化表皮。冰川上的积雪是随着天气的自然转暖,在每年五月后开始逐渐融化,但冰川是覆盖在积雪下的常年不化的积雪,沉积在下面的积雪被融化的雪水浸润压实,逐渐又变成了冰川。

远远望见简单达坂,这是一个阴晴变幻的天气,时而看到近处的山峰和达坂,时而又被快速移来的云雾遮挡住看不见了。在接近达坂的沟底,冰川变的陡峭了,这段冰川已经完全是冰层了,坚硬滑溜,不要说我们没有准备冰爪,就是有冰爪在这样的冰面上行走也是很困难的,稍不注意滑上一跤,或是一脚没有站稳,人就会顺坡滑下去,在陡峭的冰川上间或有镶嵌在其中的石头,或尖或大,只要滑坠的人身体从这些石头上擦过,轻者小伤,重者致残致死也是可能的。

我们走向冰川旁边的山体上,这里的山体也很陡峭,都是大大小小的石块,走这样的路也很费劲,但人可以凭自己的经验判断石块的稳定性,再加上手杖的帮助,在石块上站稳是没有问题的。

简单达坂-----零队此前曾解释说,这是一个叫“简单”的驴友在探这条路后起的名字,后来这个叫“简单”的驴友因病去世了,大家也保留了他的这个名字。简单达坂海拔4150米。西望坡底的冰川和冰湖,隐约间笼罩在片片云雾当中,坐在山石上遥望,想起王维的一首诗:《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 谈笑无还期。

这个“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正合此时的意境,站在峰峦之间,纵看世界自然构造和天地变幻,似真似假是有是无,缈小的自我和旷大的世界真是人世间的烟云过雨。

博格达--冰川上的行走漫记(岩山)

博格达--冰川上的行走漫记(岩山)





发表于 2017-9-19 10:46 7 显示全部帖子
简单达坂下仍是冰川的世界,下坡仍然有冰川。在平缓处,这里的山石已经被过往的驴友们踏出了模糊的马道;陡峭处,大家仍然是在大石头上跳“芭蕾舞”,手脚并用,或扶着石头或拄着手杖,提心吊胆地往下溜,走在碎石路面,在陡坡的作用下,碎石往往会随着人体重量往下滑。其实走在这种路面也不用担心,由于坡度的倾斜作用,山坡上的手指头大小的碎石经常会向下滑落,人的脚插入其中,在人体的重力作用下,碎石的自然塌落是一个过程,只要人立定脚根,随着下滑的碎石移动一会,人自然会定住,坡度越陡滑移的位置越长,石头越碎滑移的位置也越长。走在这样的路面上,安全性是无庸置疑的,只是这样的路面特别费鞋子,不管是什么材质的鞋面鞋底,与碎石这种全方位的摩擦,磨损的厉害。


山坡慢慢趋缓,大家总算走到安全些的地段了,大家从石头堆走向冰川,顺着冰川路面向下走去。这里是四工冰川,冰川厚实坚硬,仍然是一眼望不到头,走在冰川上,大家如释重负,沉重的脚步变得轻快起来,又是下坡路,大步流星向前走去。

时间已经是下午七点钟,接近了冰川的边缘,冰川边出现山坡。我们沿着等高线走,大山体上尽量平移选择好走的路段。冰川与冰湖的接口处,冰川陡立,在冰湖边观看冰川气势磅礴。大罗这时的体力是不允许他这样逛风景了,我想带着大罗走捷径吧!等我们接近山坡时,零带着人也上了山坡,我们前后直到了宿营地。

这是一处理想的宿营地,山坡后面是一处低洼的平地,里面有一个小湖,还有一条小河,湖边有平坦的营地,就是以前来这里的人们的扎营地,人们常说的:大本营。小湖边是日本国白水小姐的衣冠冢,衣冠冢旁边在一块一米见方的石头,上面还有一个香港人在上面贴了一面铜块,上书纪念香港登山队某个队员的事迹。零队后来介绍说,这里是大本营所在地,各路前来博格达徒步登山的人马都以此为营地,时之长久,营地周围堆积了一些气颧之类的生活垃圾。我们的营地东面与博格达峰的一座山峰隔湖相望,营地南面有一座小山峰是学习登山人员的实习山峰。

博格达--冰川上的行走漫记(岩山)

博格达--冰川上的行走漫记(岩山)






发表于 2017-9-19 10:48 8 显示全部帖子
高山紫外线的灼伤开始在个别人身上显现。鱼头和米爹是高山反应最厉害的人,鱼头的嘴唇像非洲哪个部落的大嘴唇人,双唇肿胀,嘴唇上泛着白色,像撒上去的盐巴;米爹的脸上虽然带着护具,也被紫外线蜇伤了,脸部留下明显的晒痕。

知道高海拔紫外线的厉害,我保护的还好,只有右手腕处被晒出了道痕迹,左手带着手表就没有痕迹,就这点痕迹,在第四天,开始感到隐隐的疼灼感。

今天是长线的最后一顿晚餐了,零队把所剩的食物做出了几个凉菜,召集大家都过来吃,清炖羊肉还没来,零队的美味凉菜都把大家的胃填了一半了。

下午七点多,两个牧民骑着马爬上了山坡,把大家期望中的清炖羊肉送来了,牧民用大塑料袋里套着小塑料袋,两大包清炖羊肉块。塑料袋一打开,大家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我吃着这羊肉,心里想着:这羊肉真膻,一只老山羊肉!等后来再喝到羊肉汤时,膻腥味更重了。我看内地朋友们吃的挺香,未说出口,这不能代表新疆羊肉,零队好心安排大家吃顿羊肉,这牧民奸滑,看吃肉的人不在跟前,找了一只老山羊来糊弄我们!在天山里吃羊肉,一般是牧民让客人自己在羊群里挑羊,即使再不懂的人,也不至于找一只老羊来吃。纯朴的牧民也在与游客的交往中变得不诚实了。我心里感叹!

第六天早晨起来,蚂蚁桑用未吃完的羊肉做了汤面,我挑了几块肉烧出一小锅汤来,就着饼子,算是吃了一碗羊肉汤泡馍。

饭后,大家整装出发了。眼前的这个叫黑沟西达坂是很陡的达坂,相对高度差也有400米以上,我们的宿营地海拔高度在3660,这个达坂高度应该也有4200米了。像其它海拔高的达坂一样,这里没有牧民走出的马道。我们先是走向沟底,利用沟底的相对平缓的地段,后来走到两面沟坡夹角的地方,在这种夹角处下脚行走。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山势变得陡峭,只有这种夹角地段,脚踩在上面感到安全些。

博格达--冰川上的行走漫记(岩山)

博格达--冰川上的行走漫记(岩山)





发表于 2017-9-19 10:49 9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蚂蚁桑 于 2017-9-19 10:49 编辑

一般而言,高海拔的山峰,在通向坡顶的过程中,先是大石头,接着是中型石头,半山坡以上都是碎石头和细石了,这种碎石的稳定性极差,人体的重量踩在上面,碎石随着陡坡往下滑落。只有在稍平缓的坡上,这种碎石路面行走在上面才不滑坠。大家在几乎直攀的情况下上到一个巨石上。

大家下到沟底,在一处相对平缓的山坡上吃午饭,坡地周围雪莲花随处开放,有的雪莲花完全绽开了,花蕊丛丛,白中透着绿意的花叶一层层包裹着。及其说,这里的雪莲花像地里种的白菜一样。是啊,真是不少,尽管雪莲花很多,大家除了围着它拍照外,没有一个人采摘一朵,这高山奇皅,从石头缝里生长出来的花朵,尽管很多,我们每个都认真地保护着它们,我们希望,我们看到了,后来的人们仍然能够看到,它是雪山的象征,也是大自然的神奇,在严寒中生长,从石缝里生存,它比人的生命力还顽强,虽然是娇小的一朵,但它的生命力是值得人类赞叹的!


下到沟底就是一个大冰川——博格达冰川,我们又开始在冰川上行走了,有两天没有在冰川上行走了,没想到,最后一天还有机会在冰川上行走。这段冰川似与别的地方的冰川不同,冰川表面起伏较大,把冰川分成大大小小的冰丘、冰包,大的冰丘如帝王的陵墓,小的冰包如百姓的坟堆,我们行走在这些冰丘与冰包间。

博格达--冰川上的行走漫记(岩山)


2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7-9-19 10:50 10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蚂蚁桑 于 2017-9-19 10:51 编辑

抬眼望去,冰川下的冰湖水面和远处的旷野已经尽在眼中。我们寻找各种奇形冰丘上照相,在冰川上行走了一会,走上了冰川旁边的山石,山坡上的山石大小不一,踩在上面左摇右晃,很不好走,这段是没有马道的地段,选择着坡度较缓的地段行走。走出了冰川地段,回头看时,冰川与湖面交接处也是五六米的冰崖陡立,如果不及早走上山石,我们是断不能从这样的冰川上走出来的。这冰湖起名叫翡翠湖,湖面不大,其实就是冰川融化的雪水汇积而成,随着季节不同,湖面也不一样,等下一个冬季来临时,或许这里也变成了冰湖。

山谷渐渐放宽,湖水从窄坡低处流出,我们也走到河边,开始有了马道。马道是人迹的表现,走上马道,说明开始接人气了,马道相对来说也好走了,大家可以迈开双腿放心地走了。下了一个坡,河水在宽阔的山谷里分岔了,这平坦的山谷缓慢地向处延伸,大家耐着性子在这马道上走吧。这里,大家都有一种急切地想出山的想法,赶快出去赶快走上公路,这样就可以坐上车了。

转过一个山坡,我抬头看见坡上有一道痕迹,向远处望去,一条简易公路伸向远方,啊,我们终于看到公路了。延着等高线,我们走上了简易公路,顺着简易公路,大家大步流星地向外走去,绕过了一个山坡,又是一道山坡,绕过了第三个山坡,看到了一辆半挂汽车正在窄窄的公路上调头,及其已经随零队先到,给大家发开车师傅带来的饮料。不多时,大家先后来到这半挂车前,上了半挂车,大家起始兴致很高,兴奋地唱起了歌来。

漂大厢,新疆驴友特有的机遇,在一般汽车无法开进的山路上,这种汽车成了驴友在深山奔波多日后出山的有效方式,在折磨了自己的双脚多日后,有谁还在乎这车的好坏呢?只要能代替自己的双脚,让自己的身体不再受罪,管它什么车呢!出了山口,汽车在简易公路上狂奔,上了柏油路,一路向西,在达坂城东的风电厂,两辆商务面包在等着我们。


                                                                                                                                                   2017年8月11日岩山

博格达--冰川上的行走漫记(岩山)


博格达--冰川上的行走漫记(岩山)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