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门推荐 业界 【把脉“鳌太线”】这样的“鳌太线”,你认识吗?

【把脉“鳌太线”】这样的“鳌太线”,你认识吗?

作者: 史卫静    来源: 山野杂志 2018-01-18 17:41
近年来,纵贯秦岭鳌山与太白山之间的鳌太穿越线上事故频发。为了更好地营造登山户外运动安全环境,将“山地户外运动产业规划”落到实处,中国登山协会组成专家调研团队,于2017年9月和10月两次开展鳌太穿越线路调研工作,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了解这条国内顶级徒步穿越路线的具体情况,为“鳌太线”制定出一套相对安全的路和规范。

《山野》杂志一月刊“把脉鳌太线”专题,发布《鳌太穿越事故调查报告》,采访众多亲历者,从鳌太线的路线情况、危险点、环保状况、救援力量等方面为你解开这条“中华龙脊”的神秘面纱……

很长时间以来,被视作国内顶级穿越路线的“鳌太线”,因其绝妙的景色、极高的难度及频发的事故一次次走进人们的视线。2017年,中国登山协会两次组织专家团队开展鳌太穿越线路调研工作,采集有效的鳌太穿越线路数据,分析事故频发的具体原因,力图向人们还原一个真实的鳌太。

关于“鳌太线”

鳌太线,即纵贯秦岭两个主峰鳌山与太白山拔仙台之间的一条主脉线路。太白山的主峰拔仙台是中国大陆东半壁的最高峰,海拔3767.2米,第二大高峰是鳌山(也被称为西太白)标志塔海拔3476米。鳌山以爬升难坡度陡,太白山以路线绵延、景色绝妙著称。鳌太全线直线距离约46公里,实际穿越距离超百公里,是秦岭山脉海拔最高的一段主脊。

作为中国十大艰险户外线路之一的秦岭穿越线路,本身就已经充满吸引力,鳌太线更是秦岭穿越线路中的顶级线路。选择这条线路进行户外登山,被誉为“行走在中华龙脊”上的探险。

“最危险的路线”——“鳌太线”事故统计
2012年,鳌山太保队带9人穿越,3人因失温和高反遇难;
2013年,湖北1名驴友因体力透支、掉队失踪;
2014年,大石河营地发现未知尸体;
2015年,1名驴友在2800米营地突发疾病遇难;
2016年,迷魂阵附近发现一具尸体;
2017年,3人因暴风雪、迷路、体力透支,失温遇难……

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至2017年,鳌太线共有25人遇难及失踪,仅2012-2017年,就有19人因意外没能走出来,其中失温9人,体力不支、掉队、走失6人,1人因滑坠溺亡、1人因突发疾病遇难,还有2人因未知原因遇难。2017年“五一”期间,7支队伍40多人失联的事件,在全国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

“鳌太线”的难点
比起贡嘎四姑娘山山峰来说,鳌太没有高海拔山峰的雪崩风险、没有捉摸不定的崩塌落石、没有陡峭的岩壁需要攀爬,但是鳌太线独有的天气特征让它具有极大的杀伤力。因地处南北方的分水岭,鳌太区域气候比一般高山地区更复杂且多变,一天之内都能感受到如四季一般的变化。

而路线长、求救难、救援难等线路特点也增加了鳌太线的危险程度。在国内众多徒步穿越路线中,鳌太线已经成为最危险的线路之一。能够成功穿越鳌太线,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很多户外爱好者和户外从业人员用来证明自己相关技能水平和经验丰富程度的一个佐证。

专家两次组队
揭开鳌太神秘面纱
2017年9月16日,中国登山协会和陕西省登山协会派出由7名登山户外专家组成的联合调研团队,逆向反穿鳌太线,徒步行程超过100公里。这次调研绘制出鳌太线的详细路线图,调研团队成员实地调研考察了这条线路上的危险地段和可以补给休息的位置,为登山户外爱好者提供参考。

在那次调研结束之后,中国登山协会和陕西省登山协会还共同召开了中国鳌太穿越路线安全调研会,汇总调研情况,更全面具体地掌握鳌太线的情况,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专家们各抒己见,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加强鳌太线的管理。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原党委书记续川在这次调研会上表示,“要想解决鳌太线事故频发的问题,我们首先应该把情况搞清楚,把问题找出来,理清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思路和措施办法。下一步再看能够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做一些什么事,来改变现状。”

2017年10月7日,由中国登山协会举办的“2017凯乐石中国登山协会第二轮优秀教师培养计划第二次集训——鳌太穿越活动”从太白县出发。这次带有调研性质的穿越活动虽然由于遭遇恶劣天气等原因,没能完成整条线路的穿越,活动参与者还是感受到了鳌太线风光优美、挑战性高的鲜明特点。

“鳌太线”存在哪些问题
01.暴露感强
中国登山协会培训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深圳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副会长李松涛作为团队成员之一介绍道,鳌太线路近百公里一直行进在山脊上,向南可以欣赏秦岭崇山峻岭,向北可以遥望关中平原沃野千里。大多数路程行进在海拔3000米以上,数十座山头,大多是乱石坡,难度和强度都很大。

02.配套设施落后、市场化开发水平较低
“鳌太线全程都没有开发建设,也没有系统的标志和指引,应急、避难和救援系统也是缺乏的,穿越者都是在无后援、无补给的情况下进行穿越的。可以说,除了能够提供简单的向导服务,鳌太线的商业服务模式还处于一个较为落后和粗放的状态。”李松涛说。

关于鳌太线配套基础设施滞后的问题,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生态休闲产业办公室主任陈军岐从另一个角度提出建立完善的标志和指引系统的必要性,“鳌太线范围这么大,很多地点当地人和户外爱好者叫的地名都不一样,这必然会在救援过程中造成混乱。”陈军岐表示,应将包括露营地、水源地在内的地名统一规范起来,为后续应急救援系统的建设打好基础。

03.环境污染问题严峻
此外,鳌太线上的环境保护问题也让两次调研的专家们痛心不已。随着到鳌太线开展徒步穿越探险活动的户外爱好者越来越多,这条线路沿途遍布垃圾,很多宿营地的环境污染现场可谓触目惊心。甚至有走过鳌太线的户外爱好者调侃说,“去鳌太不用请向导,只要跟着垃圾走就行,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垃圾。”

“鳌太线”的未来之路
面对鳌太线上事故频发的现状,中国登山协会与当地相关部门将携手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完善服务、规范管理,使穿越鳌太线这项户外活动能够安全有序地进行,让鳌太线的未来之路走得更加稳健。

01.面对事故要加强正确引导
续川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全运会上会见西安代表的时候,专门强调体育工作必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要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要把满足人民的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既然现在越来越多的户外爱好者有穿越鳌太线的愿望和需求,作为管理部门,不能简单地扼杀,应该思考怎样来积极地引导。”他强调说,通过完善服务、规范管理,使这项活动做到安全有序,将它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我觉得这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科学正确的观念。”

02.积极应对逐步完善管理模式
陕西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副主任张进介绍说,他们安排了10个人全年负责景区的救援工作,并在景区内设置了7个报警点,在游客服务中心对进入公园的游客进行严格登记,同时设立了游客服务中心登山提示牌,对高山气候和线路选择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宣传。

他们还对景区一线员工进行了户外救援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在景区多个景点都做了导识牌和路线牌,为户外爱好者选择路线提供指引。据张进介绍,截至2017年9月,景区共接到14次求助,参与救援活动18次,成功救援19人。

在救援方面,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一直没有懈怠,他们以县政府的名义出台了太白县登山搜救应急预案和太白县旅游应急处置预案,由该县应急办牵头,多部门联动,组成下设指挥协调组、现场救援组、后勤保障组、信息发布组的应急救援工作组。同时,与西安、宝鸡等地的救援队伍建立共同的救援机制,增强户外救援力量。当遇到山难或者事故时,工作组可以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以对遇险者及时救援。

03.多措并举做好事故预防工作

综合登山户外专家们实地调研的结果和召开安全调研会汇总的多方声音,从6个方面,对做好鳌太线上的事故预防工作提出建议:

利用媒体阵地,做好正确引导。
加强户外安全与环保知识、理念的普及和推广。
完善路标标识系统,设置紧急避难所。
完善登记备案制度。
建立巡山制度。
建立救援体系。

鳌太线的未来将何去何从,这个问题远非一两次调研就可以厘清。为了推动我国的国家步道体系建设,更好地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自然体验需求,国家林业局决定以大山系、大林区为基础,推动了一批国家森林步道建设,联合多方力量,逐步提高建设管理水平和经营服务水平。不久前,国家林业局公布的首批5条国家森林步道就包括秦岭国家森林步道,鳌太线其中的一部分也在这条线路中。这就从政策层面上为鳌太线的逐步规范奠定基础。

中国登山协会将会继续对鳌太线的安全及环保问题进行关注,并思索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下大力气把这条线路的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把坏事变好事,让“中华龙脊”的面目不再狰狞骇人。

如果能探索出一条有效的管理办法,实现鳌太线的安全有序发展,或许将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相关领域的一种管理示范,无论是从政府监管、社会安定还是行业发展以及景区管理等层面来看,都必然有着积极的意义。

网友评论

!login_to_reply! 登录 | 注册 |
  • 如风飘扬 引用
    穿越熬太只要克服天气了问题就不大

    发表于:01-18 23:24

发布新帖
8264活动更多

官方微信
顶部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