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4825

主题

自救与反思:我被冲落万泉河大坝后脱困

[复制链接] 查看:44381 | 回复:26
发表于 2022-7-4 12:56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作者:蔡英元 来自:重力動公众号


20日晚,我划板回到万泉河观景台。摄影:井哥



“干脆报110吧”,年轻的姑娘俯视着可怜的我说。

“这样太尴尬了,我能自己上来”,我就像个碰壁的困兽,红头胀脑给自己打气。

这个心态,就是我当时败走麦城的心态,怕丢面子,更怕麻烦人。


       行至水穷处,浑然全不知


我是回京路上,才考虑要写下这件糗事——前几天在万泉河游泳,不慎被冲落大坝,当时狼狈自救,而后顿足反思。回京后又看到不少溺水事故的新闻,最终决定把这段并不光彩的经历自曝出来。

回看手机拍摄的时间,是6月20日晚,地点在琼海南宫圣娘庙的滚水坝。那时刚到海南没几日,见到母亲无比开心。低风险区自由自在,就是早晨阳光太晒,起床跑3公里就歇菜。这天气就是傍晚之后舒服,难怪这南方小城夜生活如此丰富。中午大家都睡个长长午觉,然后乘天黑出来享受人生。

朋友井哥每晚都到万泉河大坝拍晚霞万千变化。几年前我和另一位好友发现飞琼海的机票便宜,便也飞过来消夏了几天(一般只有冬天来此)。大坝上游的河面上烟波浩渺,远山处夕阳的余晖映红晚霞,着实让人流连忘返。记得当年第一次傍晚到此,我也是没忍住,就直接跳下去游了很远。

这次我想在大坝边的景观码头下水,先美美地划会儿桨板,然后去附近的“凉爽”冷饮店吃点盐焗。停车时将近晚上7点,我先把桨板打好气,然后围着沙洲岛划了一圈。观景平台上的人不少,我虽不算社恐,但众目睽睽下还是有些不自在。


当天的桨板数据,开表时间是19时08分


以前从未在此下水玩板,也和这儿看风景的人太多有关。直到划到水中央,远离了人群,我心里才完全闲适下来。虽然我当过老师,也主持过一些场合,但除非迫不得已,我并不喜欢被太多视线聚焦,也不擅长旁若无人。

行为受到心理因素影响,所以人在山水之间时,要特别留意异常情绪,尽量平稳心情,方可保持清醒的判断能力。

一圈划完回来,我停止GPS腕表的记录,时间是7点45分。井哥在岸边给我捏了一张美图。母亲说井嫂走路来的还没到。此时风景和水质都太美。岸上看景的人更多了。我不想岸边呆着,想游出去过过瘾,便把手机和T恤交给老妈,反身又划离岸边了。

离岸边没多远,我就跳入水中,把桨板脚绳系在脚腕上,然后开始自由泳。由于没戴泳镜,所以我是偶尔睁眼观察方向。

快到对岸时,天色几乎完全暗下来了。我折返往回游(现在想起来,折返时不该左转!),没想到突遇一股强烈水流(之前几乎感觉不到),扯着我和桨板往下游冲去。



滚水坝设计为两层,美好中蕴藏危机。摄于6月21日晚


水量不大时,滚水坝上可行走。摄于6月24日晚



遇上了万泉河滚水坝!这坝高逾6米,设计为两个“台阶”:第一台阶高约3米,水流冲下台阶再往前流淌约20米,便继续坠落“第二台阶”,冲到下游河面上,然后在15公里后奔流到海。也就是说,此时滚水坝上游的水面,和海平面的高差大约6米。这6米的高差,我不知为何要设计成两个台阶,是否出于安全考虑。找机会请懂水利的朋友解释一下。

大坝北端是嘉积水电站,琼海市区也位于大河北岸。这里的河景夕照之美,可谓“高峡出平湖”。我下水处的观景码头,距水电站仅几十米,已成本地网红打卡点。

发现坝口时,我已无法脱离水势,只能顺而坠落。在户外运动中,这种失控,往往意味着失败或伤亡。我的第一反应是保持“小朋友滑滑梯”的姿势:头朝上,以坐姿坠下,保护头部安全,尽量减损。

落入水中后,由于下泄水流的巨大压力,桨板脚绳把我往下拽。我迅速解开脚绳,继而下意识地要往上浮出水面,但是失败了。此时水势沸腾,气泡也密集,身体丧失浮力。我的闪念是遇到了瀑布下的死亡地带,自己似乎也呛了一点儿水。一切全在电光火石之间。

既然无法往上浮出水面,我就缩身往下,选择从水底向外冲出激流。半年前的小铁人冬令营里,我利用晚间时间,组织孩子们看过纪录片《生死选择题》(原名:《do or die》,在此强烈建议家长让孩子们观看,也期待未来能摄制针对中国孩子的国内版本)。影片中,当皮划艇选手冲落几米高的瀑布,被激流漩涡困住时也需如此自救——团身潜入水底,顺着水流的力量游出漩涡。

当我浮出水面时,第一口呼吸没能吸入空气,当时被憋得有些紧张。现在想来应该是鼻腔或呼吸道进水的缘故。不过我尽量保持抬头朝上浮漂,上身立起来,重力作用会让水往下流动,清空呼吸道。大概呼吸到第四口气时,已可以吸到空气了。

此时我身在第一台阶上,还是顺着水流往下漂着的。尽管我竭力想停住,但水流太急,只能继续向第二个台阶跌落。

还是采取同样的坐姿坠落——和飞机救生滑梯的姿势一致。河滩里石块较多,我受到一些撞击,但由于身体姿势合理,基本都撞在下半身的迎水面上。后来检查伤口,主要位于:左小腿,右大腿和脚后跟处。可能肾上腺素飙升,当时并不觉得有多疼。在水中我摸了一下,泳裤右侧被刮裂了。漂落至此,水流依然势大,也有漩涡区域,但比起第一台阶已经好多了。此时我扭头四处看,想找回桨板,不过夜色下视线很差,未果。

现在因为要回忆这些场景,我才想起检索万泉河大坝的相关新闻。发现每年都有类似事故发生,只是那些坠落者已经无法开口说话。不仅在琼海,全国许多地方的拦水坝,都发生过“死亡漩涡”导致的惨剧。比如桂林划龙舟者在滚水坝翻船,造成17人遇难。邯郸的三名蓝天救援队员在滚水坝搜救时牺牲,当地人称连水鸭子都游不出滚水坝。而在琼海,多年前居然有报道呼吁要把这“吃人坝”炸掉。

我不是危言耸听,也不希望家人看到上面这些信息。只是希望更多人记住:游泳时必须远离滚水坝,而万一不慎坠落,也须知道何以自救。


6月24日晚水量较小,大坝第二台阶下方露出石块


24日晚7时,大坝下游不远处可见嘉积大桥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人点评 收起
  • 马锅头y39501 才看见,万幸得脱险啊!意外从来都是不经意间的,反思回顾也好,分享经历,不蹈覆辙。将来有机会咱们再一起畅游,已约过金沙江的。蔡老师多加保重! 2022-7-8 13:09
发表于 2022-7-4 12:56 2 只看该作者


     两头不到岸,事出必反思

顺流漂到下游河面上时,我松了口气,基本脱险了!还是要先上岸。我仰头观察,找到一块水草看似较矮处,小心翼翼蹚水上岸。这里距大坝至少有3、400米远了。岸边灌木密布,根本没路,越往上走。野草越茂盛。我捡到一根还算合手的木棍,右手持棒打草惊蛇,左手掀开挡路的树枝和茅草。径直走到岸头,却发现是2米多高的水泥防波墙。我转而顺着这堤墙向下游方向走,走了漫长的百十来米,悻悻然发现走到头的拐角处,还是一堵高墙!当时真有些崩溃。

就在这L型墙角处,有藤蔓滋生,搭在拐角墙上,我顺着密实的藤子往上攀升了约一米多高。用棍子向前一杵,发现前面藤子下方是虚的,无法踩实。好不容易才脱险,我可不想在这儿摔个头破血流,进退维谷之间,看到了正在散步的小两口。

这对年轻人都是热心肠!小伙子不知从哪找来根一米多长的木棒。我把木棒的一端扎入藤草中,另一端抵在堤墙上,借力跨出一大步,双手爬上墙头 ,脚一蹬,加上这位男青年拉了我一把,终于脱困。

我诚恳向二位鞠躬致谢,紧接着用右手捏住扯裂的裤角,沿着步道跑回码头,亲人还在那里等我。

妈妈本来并不担心。因为她曾看我在风浪大作的海湾中游过不知几次,根本没料到我会在这平缓大河里遭遇险情。

前后总共不到4、50分钟时间。我尽量淡化所发生的事儿,还是继续开车去觅食。回家后,老妈帮我擦碘伏、抹白药粉,才发现情况远比我说得严重,面色凝重地批评了我,说我不应该一个人游出去(到现在打电话都是叮嘱不要一个人去玩水)。

皮外伤虽不打紧,可有些影响睡眠。当晚入睡时,我一直在反思事发经过:第一次在这里下水玩桨板?不想在人多的岸边,天黑了还想游泳?没有戴泳镜经常闭着眼?绑在脚上的桨板更容易让人顺流而下?河面的平缓让我忽视了还有滚水坝?目前水量充沛增大了流速(滚水坝在冬季时基本不流水,不大的水量都从水电站流过)?

其实每个安全事件的发生,皆由无数偶然的细节构成。这些细节都属于客观因素,而其中有无必然性?若把一切归因于客观因素,那是无效的反思,主观上审视自己才能治病救人。

我的主观错误至少包括:首先,自诩水性好,从小在淠河游泳,那里和万泉河这里有些相像,也是电站上游的码头,水域也不窄;其次,漠视了陌生水域的具体情况,以前在大坝上游游泳,基本是在伊比亚对面的河边下水(有更衣处和下水石阶,许多当地泳友四季来此);再次,至少应该把桨板找个地方绑在码头边,而不应该托大得瑟,暗夜里绑着脚绳游泳。

归根结底,还是把这看似平坦如镜的大河,当成了水波不兴的后海。如果头脑里完全没有“避开滚水坝!”这根弦,就算擅长游泳的外地人,也难逃被无意冲落大坝的厄运。

我是个喜欢公开水域远胜过泳池的人,最爱在白浪滚滚的野海湾里畅游。但那也是在自己去过了多次的海湾,又经过了一次比一次更升级的试探。至少我能知道:海面下有没有暗藏的礁石,海流的方向和钻入海浪的方法。。。所有这些经验并不意味着,我到了任何水域都能平蹚。我告诫自己,以后无论在何处游泳,都不能自大,还是要先判研水体的具体情况,逐步式地游进,且最好能和当地泳友先聊一聊,躲开诸如“拦水坝”这样的雷区。

过去20年,我从热爱山水的媒体人,变成推广运动的行业人士。海内外跑过了无数的山头,自驾穿越过不少无人区,也滑过几大洲山脉的粉雪。就像我一直喜欢骑重机那样,从来都是以管好右手来要求自己。许多时候我夸下海口,20多年来走遍万水千山一直很安全。可是,哪个老司机没有过去?过去的安全,并不能证明现在和未来。

客观地说,户外运动基本是和山水打交道,而投身于山水确实存在一定风险性。如果说宅在家里的风险,是三高体胖与萎靡不振。那么,走上野山很可能崴脚摔跤甚至挂彩。俗话说,一生不出门,便是有福人。可我不要这样的愚福。如果让我一生不出门,还不如让我不出生。

那我们推广运动,是让人去犯险吗?非也。户外安全必须从主观认知抓起。第一条“军规”就是,生命无比脆弱,风险无处不在。然后才是逐条逐项去掌握户外运动技能和规避风险的方法。中年人要始终清醒:我们的肉身处在变化衰老之中,反应速度会逐渐变慢。对风险的把控和应变能力,不能和少壮时相比。另一方面,即便同一座山、同一条河也会发生这样那样的变化,千万不能以过往的经验去漠视眼前的挑战,不能以随性的态度去对待运动中的安全法则。

每一次到户外运动前,都要严格审视;每一次运动之中,都要严谨操作;每一次出现运动意外后,都要严肃复盘。没有这三严,就不可能长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22日晚大坝上。母亲和我每晚都来此散步


发表于 2022-7-4 12:56 3 只看该作者

      桨板复得之,我所失几何?

第二天早晨起来,大概六点多。家里的白药过期很久了。我想再去买点,便骑上小摩托出门。这里24小时药店不好找,我顺路骑到了嘉积大桥。

大桥地势高,视线好,我一眼就看到一抹红色的长条状物体正在水中漂。那是在下游方向,位于马路左侧。桥上有隔离带,我骑到桥头掉头回来,能看得再仔细和清楚一点。没错,那正是我的桨板。

没想到它漂了一夜,10多个小时,居然才漂出去3、4里地。有可能是被水草等阻住了,也很可能是大坝处水压很大,一直把它压在漩涡中。

此时太阳高照,河两岸有不少人,还停着些小渔船。幸亏我骑的是灵活的两轮,可以钻到岸边绿道上去。不过,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下水点,而且我也不想让伤处再沾水。

当时我还想,假如别人先把板儿捞起来了,怎么证明它是我的呢?后来在翠屏湾桥头庙处,找到条比较缓的野径。穿过遍布露珠的草丛,我走到岸边。恰好不远处停着一叶扁舟,估计是渔家的。小舟极窄,几乎和桨板一样宽,80厘米左右。船里放着一柄木桨,船尾用细绳子系在岸边,船头用麻绳绑着十几斤重的石块沉在水底当锚。

天助我也,我解开绳子,把锚石提起来放在船斗里,划着不趁手的木桨,行至水中央。费了番周折才把桨板担到小舟上,又折返到小舟停泊处,把锚绳系好复原。

若非划了一段时间桨板,我不会有信心驾驭这么窄的小舟。此处水流挺急,只有常年河中捕鱼的船家,才能娴熟驾驭这不稳定的小船,穿梭在湍流中。

桨板失而复得,减少一些损失,算是意外之喜。可更另我惋惜的所失,是此后几天都无法下水,无法跑步,更无法划板了。

虽然亲友都说人没事就好,可是能运动的好时光却一去不复返了。所以啊,平常运动还是要谨慎,避免劳损受伤,更要规避意外之险。否则只能眼馋别人享受运动。

真正最遗憾的,是失去了母亲对我游泳安全的信心。以前即便我在山钦湾游到视线之外,母亲也不担心。而现在这份信任严重减损,即便我做很多解释也于事无补。

人在大自然里运动,为的是享受运动和人生之美。倘若这运动,让运动的能力戛然而止或是令亲人感到担忧难过,那与美好的初衷岂非南辕北辙。

我不希望大家有这种奇遇,有走过危险边缘的经历。所以,才要把这一切说出来。

愿以自己所失,作为前车之鉴。


琼海许多市民极擅游泳,皆游向上游、避开滚水坝



24日晚于观景台。万泉河实属水上运动理想地



发表于 2022-7-4 12:56 4 只看该作者


      总结和再叨叨


       1、远离水坝

像这样高达数米的拦水坝异常凶险。无论对于桨板、划艇还是游泳者来说,都一定、一定、一定要远离!特别须提前躲开可能被冲落下水的坝口。而即便不是坠落,而是顺着河坝滑入水中,也会带来危险,因为水面之下往往滋生青苔,孩童一旦滑落就很难爬上岸。


      2、摸清水域

夏季炎热,许多人都喜欢到公开水域游泳纳凉,这也确是炎炎夏季最让人享受的运动。我小时,邻居家有位小伙伴叫黄勇。夏天我们一起到九里沟水电站的下游玩水。他水性不错,一猛子扎进水,紧接着就捂着脑袋上来了——水下有块石头。所以,想游泳的人,千万别去见不到当地人游泳的地方玩水。因为你不知道这水体是什么情况。可能一下去,再一慌,就晚了。


     3、学会自救

泳池里游泳,和江河湖海里游泳,完全是两码事——至少也是骑自行车和骑摩托的区别。今年以来特殊,京城很多伙伴只能到河湖里游泳。孩子们往往不敢把头浸入水中,而大人们则更担心水草和淤泥浑浊。游公开水域,需要逐步适应。一开始必须戴上跟屁虫,而后要逐步形成水中自救和救人的认知。比如,无论身体何处痉挛(抽筋了),都要保持仰面浮游,使身体最大程度上浸泡在水中,平稳呼吸确保浮力;还有,遇到溺水者不能正面接近,只能从背后,而如果被其抱住,要猛力往水底方向挣脱等等。


      4、切勿恐慌

游泳其实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不会游泳的人们只是忘记了它。人的浮力远比沉香木大,只要能镇定下来,五体入水,仰面朝天,恁谁都能轻松露出口鼻漂在水面上。真正害死溺水者的,往往是他们的恐惧和慌乱。特别是那些粗通水性的人,习过游泳又不幸溺水身故,才最令人惋惜。往往只是片刻的肌肉筋挛,或呛了一小口水,就导致更大的恐慌。双手挥动,浑身挣扎,很快失去浮力,失去体力,失去血氧,永远失去了求生的机会。


       5、多游“开水”

凡是今年一起游公开水域(简称开水)的朋友,在做好安全防范和陪护的前提下,都享受到了开水的妙不可言。小朋友们赞叹,水底的“草原”太美了;大朋友们豪言,刚又一气游了千百米。北京的水系治理堪称典范:许多不宜游泳的四类水体升级变成三类,一些河流和水库还成为更清澈的二类水质。身边许多朋友对开水的恐惧,在反复拥抱它的过程中荡然无存。一句话,在安全的开水中多游,多掌握安全自救的知识。地球上无处不在的生命之源——水,就会成为你终生享受畅游的朋友!

      6、桨板有益

绝大多数情况下,桨板都是水上运动的理想救生装备。这也是为何国内多数铁三比赛,都以桨板作为安全保障工具的原因。它灵活机动,没有污染,不干扰赛事,一块小小桨板可搭救许多人。少数情况,包括这次我遇到的坠坝意外,需要即刻人板分离。而在几次较大的海浪中,我也发现脚绳会扯得人更不安全(桨板并非冲浪板)。因此,迅速解开脚绳同样属于必备技能。总的来说,桨板是入门门槛很低而益处很大的休闲运动,值得以家庭为单位在静水中体验、入门。



写完这篇事故报告,我相信自己不会再陷入拦水坝困境。而当回京后和三两小朋友讲起这段经历时,发现他们彷佛少了一丝敬佩。我们的社会文化,相较于对无往不利的崇尚,并不鼓励复盘研究失败案例。孩子们崇拜的偶像,往往高高在上,似乎永远也不会犯错。其实如果人都不去试错、犯错,何来吃一堑长一智,又何谈基于经验的突破和创新呢?


不学游泳,就远离溺水?不学自行车,就不会摔跤?或许吧。可若都是这样选择,能否对得起我们仅有一次、可多彩亦可黑白的生命?前几天刷到近期爆火古偶剧男主演的报道。他说自己不会骑自行车,因小时候学表演太多而错过了骑车。我哑然失笑,真想劝他尽管去补一下骑行课。不然,他错过了两轮车这个人类的伟大发明,也可能会迎来子孙们的质疑——四肢健全,这有何难?

不少家长咨询报名时,都会问到关于安全的问题。孩子的安全,是我们最大的关注,贯穿于整个训练营的始终及方方面面。我并非要把孩子们都送到高水平铁三的赛道上,而是让他们学会更安全地享受运动,享受人生。实际上,我这篇自曝糗事的记述,也是为了让孩子们晓得风险所在,一生既飒又久。


作为户外和休闲运动的推广者,其实我并不喜欢赛道这个表述。10来岁的孩子,要play games,要享受一生中最纯真惬意的童年。而无论游骑跑还是玩铁三,都需要学好技术、遵守规则,切记玩什么都不该玩命!

期待我的脱困记录,能成为一个反面而有益的例子。



回京航班上所摄,皮外伤已基本愈合


以此文献给亲人、献给琼海以及所有热爱生活的朋友!



1人点评 收起
  • 缓慢飘过 掉落滚水坝太危险了,滚水坝每年都会淹死人的。掉落滚水坝绝不能折腾,憋住气随水流翻滚一圈就出去了。 2022-7-8 16:42
发表于 2022-7-4 12:56 5 只看该作者



体育并非只对身体有益,千万不要小瞧它的价值

重力動,体育培训好帮手

发明专利号:202010363252.6



发表于 2022-7-4 13:18 6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不在坝上设置一些明显的标志物
1人点评 收起
  • zhk2611 咱们的正常做法是官府发通告禁止任何人下河。平时可以不管,出了事罚款,然后大家痛斥非法下河者干嘛不好好在家呆着要出去浪费社会资源。 2022-7-4 19:07
发表于 2022-7-4 16:51 7 只看该作者
太细的标志物会比较危险,太强壮的可能会拦蓄一些杂物
发表于 2022-7-4 17:17 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武装派大星 于 2022-7-4 17:19 编辑

哥们,宽阔水域水面下的暗流情况/流速只有在河床高低起伏不平整的时候才能观察到,一旦河床很平坦(尤其是河道很宽时)不管水流快慢,看起来都是非常平静,以后千万别根据水面平静程度评估水流速度和暗流。
你说的滚水坝底部的情况,设计成两级是为了减少气泡的生成和气泡对坝底的侵蚀,这种气泡在破裂期间威力很大的,船舶早期设计的螺旋桨没解决尾旋气泡的问题,螺旋桨的寿命都很短。

然后,在这种气泡中水的浮力是骤减的,气泡使得人很难浮起来,乱流使得人没法控制方向,这就是瀑底死亡区的原理。你做的很对,在这种瀑底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抱团跟着水流离开瀑底,好处是避免乱动节省体力,还能减少头,胸腹部撞到石头的风险。

最后,我觉得野游这种事,无兄弟不野游比无兄弟不登山重要多了。
发表于 2022-7-4 19:07 9 只看该作者
zhb001 发表于 2022-7-4 13:18 为什么不在坝上设置一些明显的标志物

咱们的正常做法是官府发通告禁止任何人下河。平时可以不管,出了事罚款,然后大家痛斥非法下河者干嘛不好好在家呆着要出去浪费社会资源。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2-7-4 19:19 10 只看该作者
劫后余生能够反思是幸运的,若能让更多人看到这种反思则更有价值。
1人点评 收起
  • 马锅头y39501 对头,你这句话非常好,也就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而蔡老师这篇公开露怯的反思功德无量! 2022-7-8 13:44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