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门推荐 户外 2003中国搜狐登山队后勤“老板”--于良璞

2003中国搜狐登山队后勤“老板”--于良璞

作者:admin    2003-05-01 00:00
“我喜欢我的工作,退休了我还会去做!” 

  中国搜狐彩信报道组:在这次“纪念人类珠峰登顶50周年,2003中国搜狐登山队攀登珠峰行动”活动中,有许许多多的人值得关注,值得报道。他们当中既有像李致新、王勇峰、王石、张朝阳这样的公众性人物,同时也包括像颜副主席、于老板、杨主任、张博士这样的幕后英雄。本期,搜狐彩信报道小组将为您介绍:2003中国搜狐登山队的后勤老板-于良璞访谈实录。(注:“老板”一词为营地队员为其起的称谓) 

  在中国搜狐登山队的营地,不论你走到哪里,总能听到这样的话:有事,找于老板去。这个于老板就是我们要说的于良璞。在本次攀登活动中,于老掌管所有营地人员的吃、喝、拉、撒、住,“权利”非常大,加上他手底下还有一批具体做事的人,所以大家都称他为“老板”。但凡是跟后勤有关的事,只有于老板点头了,才可以执行。

  于老板今年60岁,身材魁梧,为人也豪爽,最难忘的是他那目光锐利的眼睛,仿佛第一眼就能把你看得入木三分,因此在你与他对视时,总不免要先胆怯几分。于老板平时总是穿一件灰色的冲锋上衣,举手投足,一看便知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登山家。原来,于老板在1974年加入了中国登山协会。他曾任职高山摄影师,并在多次国内外重要攀登活动中负责前期策划、谈判以及后勤管理工作,现在是国内著名一家户外杂志的主编。

  当我见到于老板第一眼,就萌生了一种好奇:这么健壮的一个人,为什么当初没有做像王勇峰一样的职业运动员,而是选择了后勤工作?当我把这个疑问告诉他,他却很坦然地说:“工作分配就像是一座金字塔,只有很少的人才能留在塔尖上,更多的人则必须呆在底座。不过没有底座,又怎么会有塔尖呢?”恩,说的有道理,但我还是刨根问底:“那你为什么当初没有选择当职业运动员呢?”他说那是因为他到登协以后,就被分配做高山摄影工作,后来又从事做国内高山的勘探和调查工作。

  于老板曾在10余次大型国内外登山活动中担任前期策划、谈判以及后勤管理工作,去过不少的高山,让人佩服的是凡由他担当后勤总管的活动,从没有出现过一次意外事故,大家都是高高兴兴上山来,平平安安下山去。这说明于老板在这方面有着一套自己的独门绝技。我问他这里面有什么经验?他说最重要的就是做好前期的调研和准备,而且一定要有应急方案,否则到了山上你就是哭都来不及。

  我同意,但毕竟这次攀登珠峰和以往又不同,因为这支队伍由登协、赞助商、媒体单位以及业余登山队员四部分组成,成分非常复杂,要求也是各种各样的,那么于老板又能否应付得了呢?我问道。于老板回答的仍然十分干脆并胸有成竹:“这次的确比较复杂,我必须要协调好各部门的关系,均衡各家利益,保证登山活动的成功。不过我们很早就针对这此活动做了精心准备,从技术支持到给养物资、从运输到人员管理,目前你看,还是不错的。”我基本上同意于老板的说法,除去一些小的摩擦外(由别的单位引起并已经有效解决),营地上大家还是能做到和平共处,为攀登珠峰发挥各自的作用。同时,我也认为今后登协在处理赞助商和媒体关系上应该更主动更市场化一些。

    通过采访我得知:今年于老板就到了退休的年龄。 那么他退休后有什么打算呢?我又问道。于老板这时倒没有马上回答,而是想了一想然后说:“几个朋友也找过我,希望我能继续做这行。我也有这个愿望。毕竟我们现在了解的高山还是非常少的,我希望退休后可以收集更多山的资料,把它们介绍给登山爱好者;如果可以我还愿意继续做后勤总管,让队员们爬的放心。”
    
  “那么如果有一天,搜狐真的组建了一支登山队,请你过去继续当老板。你愿意吗?”我问。

  “当然可以了,只要你们欢迎我,信任我。”说完,于老板哈哈大笑起来。

  这就是我采访的性格豪爽、工作塌实同时又卓有成效的于老板。他和他的同行永远不可能像登顶队员那样成为亿万公众的焦点,但谁又敢忽视他们的存在呢?有了他们,我们的队员才敢放心大胆地去挑战世界颠峰。有了他们,我们在营地才会感到彻底的安全,就如同是呆在家里一样。

  于是我现在想说:谢谢你,于老板,还要谢谢那些所有为保证攀登成功的幕后英雄们。你们同样是伟大的。
  于海民 写于 4月30日晚22点44分

网友评论

!login_to_reply! 登录 | 注册 |

还没有评论,沙发等你来抢
发布新帖
8264活动更多

官方微信
顶部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