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门推荐 户外 商业登山一声叹息

商业登山一声叹息

作者:admin    2003-05-28 00:00
搜狐冠名权打水漂
  
  “参与活动的单位没有将各种角色想清楚。”早已回到北京的张朝阳对记者说。为了这次活动投入200万元的张朝阳,在收看央视直播时发现,花了大价钱换来的“搜狐”冠名竟荡然无存。
  同样在电视机荧幕前感到惊讶的,还有中国移动梦网中心副主任张博涵。
  中国移动这次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把基站设备搬到海拔5800多米的大本营,通过通信卫星将信号传到拉萨等地的交换局,再利用仰角把移动信号一直打到8848米的珠峰顶峰上。中国移动这次市场策划算得上别出心裁,但由于央视报道中对此只字未提,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尽管张博涵认为“中国移动并不完全出于商业目的,而是一种技术上的自我挑战”,但他的郁闷还是不自觉地流露出来。
  宣传效果未尽人意,搜狐和中国移动两家也只能表示无奈。
  据王勇峰证实,在登协、搜狐和央视的协议中,约定搜狐的冠名权只适用于平面媒体,而央视这样的立体媒体可以不加考虑。“用不用‘搜狐’的名字,是央视的自由。”王勇峰说。
  为了纪念人类攀登珠峰50周年,各方很早就开始策划这次大规模的登山活动。
  寻找赞助成必修课
  “为了转播登珠峰,我已整整准备了4年。”此次央视直播的总导演赵淑静对记者说。中国登山协会原来想从央视获得赞助,但后来由于某种原因,央视决定只进行报道,而不赞助登山活动本身。赵淑静的解释是,“央视作为一家媒体,要保持一定的客观性和中立性。”
  为解决资金,登山协会的老牌山友、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在他的朋友圈子里寻找赞助。这几年来,他的登山完全是自费的,为了筹措登山经费,他还曾经接拍了摩托罗拉的手机广告。这一次,他想到了张朝阳。
  张朝阳是在王石的介绍下参加登山活动的。去年,他就以登山形象开始了他的“娱乐化行销”。随着公司盈利,张朝阳的形象也从街头的滑板青年变成了登山者,“永攀高峰”是张朝阳看中的企业形象。
  搜狐与登协之间几乎是一拍即合,“因为这与我们时尚媒体的形象非常契合。”而张朝阳也马上想到了在珠峰之巅发彩信,以推广搜狐彩信业务的点子。他找到了中国移动。
  想到中国移动的,不仅仅是搜狐一家。“我们跟移动整整谈了两个月。”赵淑静在电话那头高声地说。但最后,面对央视的开价,中国移动犹豫再三还是决定作罢。据记者从其他渠道获悉,央视开出的价码是750万元。后来,澳的利正是以这个价格赞助央视直播的。
  而张朝阳开出的价格是:零,只要中国移动帮忙覆盖移动信号就行。不过,张博涵坚决否认中国移动同央视有任何接触。
  利益考验商业模式
  这次登山活动,参加的队员每人交人民币5万元,“这只是象征性的。”以搜狐报道组身份参与登山的于海民说。据登山队后勤“老板”于良璞测算,这次登山整支队伍的费用不少于180万元到200万元。“大多数的钱都用到了后勤上,比如要让队员吃到日喀则运来的新鲜蔬菜,睡袋必须有大量的备份等。”于海民说。为了安全,这次登山队还雇佣了18名夏尔巴向导(每名价格3000美元左右)。
  由于此次有媒体大规模报道,保证登顶成功与队员的安全变得尤其重要。在此前提下,没有大量的商业赞助简直难以想象。除搜狐外,出钱赞助的还有蒙西、亚礼得、奥索卡、联想等公司。
  “高山探险活动以往都是专业化的登山活动,都是国家的任务。”中国登协户外运动俱乐部管理部主任李舒平说,“这次登山应该说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次由民间登山者为主体的一次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
  中国的商业登山活动从1999年开始。相比之下,国外的商业登山经验要丰富、成熟得多,其运作模式也很多。这次,在珠峰北坡和南坡上,正好也有不少海外的商业登山队。他们由一帮业余登山队员组织起来,向导的价格清清楚楚(并不一定是当地向导,而是具有向导资质的国际向导),甚至不同队员缴纳的费用也不同,山龄越长的队员收费越少。以新西兰人罗赛尔队为例:第一次来攀登的人员是6万美元,第二次、第三次递减,最低3万美元。
  这样的收费,一般的中国业余登山爱好者肯定承受不起。“以后此类的活动,我们当然少不了企业的赞助。”王勇峰说。
  在登山顺利成功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商业模式,是摆在赞助商和登协面前的难题。“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张朝阳在他的一篇日记中说,“摆在中国登协面前的挑战是如何保证赞助商的应得利益。”在他的眼中,这次活动在商业上“有较大欠缺”。

网友评论

!login_to_reply! 登录 | 注册 |

还没有评论,沙发等你来抢
发布新帖
8264活动更多

官方微信
顶部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