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门推荐 业界 这是一个会病死但饿不死的年代

这是一个会病死但饿不死的年代

作者: 老锅    来源: 户外资料网 2015-03-27 10:28
作者:老锅,一个办公室户外爱好者

半夜睡不着,听着群里几个户外大咖在分享户外企业现状,就写了些东西供分享娱乐,文字啰嗦,如果觉得无趣,烦请当刷屏略过。

从我们平常做的一些市场访问和网络数据的分析看,现在户外产品在很多地方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产品的雷同化非常严重。而目前的市场看上去就像战国时期,即将进入了合纵年代,那个年代,礼崩乐坏,就像现在,竞争无序,没有商业逻辑可言。到这两年,因为几个大品牌如同强国已经形成,其他的小些的品牌,包括大型的代工工厂,开始人人自危,加上今年的整个国家的经济形势有非常异常,都害怕市场的一场波动,随时都会让自己粉身碎骨。所以,不管大的还是小的企业,都在想做联合,想通过联合使强者愈强。

以前总是半开玩笑地和我一些朋友讲,我们做企业必须要势利一点。“势”是要看清周边环境的趋势,国家政策层面的,本行业的,本企业的,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样的,这个决定了我们做企业的方向。“利”是要明白自己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是财富?是梦想?是既定的目标?还是只是为了某种感觉?现在仔细想想,其实,这些也是自己在十几年的户外从业中很困惑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总是在变化。也想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些我自己的看法。

1、关于典型登山装备“十几元一根登山杖”想到的

我在运营的牌子叫爱路客,做一些跟户外饮食相关的户外装备。企业生产基地所在的位置,在宁海一个叫深圳镇的地方,恰好,这个地方,就是中国登山杖的发源地。我没有参与过任何登山杖相关的产业,但对这个行业确了解颇多。

登山杖最早在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地方为主要产地,但价格很高,后来慢慢转移到了韩国生产。应该在2002年到2003年的时候,被我一个很敬重的哥哥胡金学胡总引进国内生产。他因为本身就是当地人,所以,在深圳镇和好朋友一起搞了第一家专门生产登山杖的工厂。因为企业形势很好,产品又容易加工,本身胡总也是乐于分享的人,慢慢在当地就出现了很多的登山杖工厂,最鼎盛的时候,我问了当地税务所的朋友,他们告诉我,大概有300多家。一个小镇,300多家登山杖的生产企业,这几乎有80%的登山杖由这个小镇运出,几乎就代表了整个登山杖生产企业的业态。

如果要分析的产品构成,我没有非常精确的数据,但我大概估算是这样的:一年中所有生产出来的登山杖,80%是销往国外,20%属于内销。而这20%的内销产品中,80%以十几元的登山杖为主。当然,如果要看具体市场的售卖,还可以看淘宝和天猫提供的指数。我这里只是指销售出厂的情况。

为什么会出现以十几元登山杖(6061的三节铝杆杖)为主的情况,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两点:1,本身国际市场也是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国外主要是以大型超市购买为主,比如沃尔玛,SEARS,HOMEDEPOT以及一些户外运动连锁店等等。这些大订单的采购价位本身就低,像沃尔玛每年会下几十万根订单,最多一次,我记得好像是一年60万根这样(需要求证,知道的兄弟看到了麻烦告知一下子)。但价格就是这么低。2,由于这两三年国际市场非常疲软,导致很多原来以外贸为主的企业,产能过剩,掉头以低价抢订单。


市场从这个小镇看起来是很残酷,但实际情况呢?我觉得跟我们现在的户外服装行业的业态非常相似,大小企业两级分化,越是大的,产品越是丰富,产品线里根本没有十几元的产品,而这些小的企业(占总数的80%左右),绝大多数是以卖十几元的登山杖为主,他们的销售总值加起来还没有一两家大型企业多。

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讲,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为自己的目标人群服务好,如果单纯靠抄袭,仿制,低价等策略,也许会成功,但内心一定很累。关于一些渠道乱象,以次充好等等,国家这么大,信息不对称很多地方还是存在的,消费者也需要认知教育。这个需要一个过程,如果消费者的认知度饱满了,我们的市场也成熟了,也许我们中很多人就没有机会了。我们需要在这个阶段去建立消费者对你的认知。无论你是做那个层级的产品,都在为建立消费者认知在做出贡献。

2、关于整合和模式

这个题目非常大,只是看到大家都在讨论,也就搬出来了,我也一直不太懂具体的东西和概念。不过我认为,在目前的状态下,收购和合作可能会更合适国情。

以前无论徽商,晋商等等,在中国辉煌一时,能够聚在一起,究其根源,因为同出本源,你的根连在一起,知根知底,已经在无形中完成了“信”的建设,而我们现在的交易中,最缺的恰恰是这个“信”字,我们(也许只有我)现在在做生意中,基本上是靠自己的眼力在做,认准一个人了,大家开始轰轰烈烈的合作。当然,也会象征性地准备合同等等。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出人头地,衣锦还乡,每个人都想做那个带头大哥。所以,当有人在讲整合或模式的时候,首先,我就带了一种怀疑的态度在聆听。在想,他会不会在忽悠我,因为我没什么可以保障的东西。所以,我觉得无论什么样的方式,都是基于利益的博弈。只要利益是双向的,有保障的,我相信除了那些怀疑你居心的人,绝大多数是会参与。不参与的理由,我想,一定是利益不足以打动我。至于这个利益是什么,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

如果你形象好,又有钱,给的嫁妆和结婚条件对我又无比的好,我心里又没别人,我一定愿意嫁给你。现在没人愿意娶我,那我就自己挣钱,自己做美容或整容,训练自己,改变自己,把自己弄得人见人爱。这就是我眼里的做企业。不管企业大小,做好自己。把企业做的有价值,和别人不一样。企业和人不一样的地方,我认为有些企业是会逆生长的,越活越年轻。如果哪个企业主喊着没饭吃,很简单,关了门,去干活,一定有饭吃。这是一个会病死,但饿不死的年代。

网友评论

!login_to_reply! 登录 | 注册 |
发布新帖
8264活动更多

官方微信
顶部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