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卒子走遍安庆》长篇地方文史资料——卒子游记

《卒子走遍安庆》长篇游记

作者:82009314   来源:8264社区    347093人关注 2017-9-19 13:41

燎原方袁山界——卒子走遍安庆

燎原方袁山界

——安庆古石刻系列

第1389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镇燎原社居委的方袁山界石刻。图一:远望大观山九群山环绕

    大龙山镇燎原社居委的方袁山界石刻位于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镇的大龙山腹地,这里原有一个地方叫方湾,顾名思义这里原来是姓方的百姓居住的地方。图二:方湾处有一条小溪

    方湾有一条长长的小溪,流入到燎原社居委境内。从燎原社居委有一条小山路,一直通到方湾,山路约有二至三小时,约有十华里、五公里的路程。图三:山间多巨石、形态各异

    燎原社区座落在安庆大学东大门,南邻合安高速,紧靠风景秀丽的大龙山,距安庆市区约十五公里,辖区内有14个居民小组,其中就有一个是方湾组,这里原有居民几户人家,九十年代陆续迁到山下。图四:方湾

    大龙山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北郊十公里处。整个风景区由大龙山和石塘湖两部分组成,总面积约132平方公里。(其中大龙山面积约122平方公里,石塘湖水面面积约10平方公里)。图五:大龙山湾多过去曾繁荣一时

    整个大龙山据不完全统计,有各类石刻数百处,其中最有名的“忘归”和“恩如山重”、“龙山第一刹”石刻卒子数年前早已介绍,但散落在各地的原居民山与山之间的山界石刻,却被忽略,卒子曾在不同场合呼吁保护安庆大龙山散落的民间石刻。图六:方湾有地若干亩

    今天,卒子再次介绍一处石刻。这是安庆原居民在山与山之间,村与村之间,组与组之间长期交往过程中,习惯以埂、沟、塘、道为基础,划分的界线。图七:远在大龙山腹地

    这处石刻采用了楷书,刻有方袁两户人家的主人姓氏,以山道为界,以巨石为界。是一处研究安庆大龙山和历史文w经的重要信息。图八:巨石上留有石刻

    大龙山屹立于安庆城北,为城廓之天然画屏。其山自西向东绵亘起伏,山势雄伟,秀嶂叠峙,蜿蜒似龙,而得名龙山。山周二十五公里,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呈南北走向,横跨市郊和怀宁、桐城二县。图九:石刻局部

   大龙山四面环水,东依石塘湖,南临长江,西饮石门湖,北靠菜子湖。山上多峰、多壑、多洞、多景。古人赞其美为“独不类他山”。

图十:很少有人注意巨石上还有石刻

    大龙山有很多山峰、岩石壮美、山岭奇秀、洞岩怪异、还有乌龙溪、白龙溪、黄龙溪、赤龙溪四大溪流和六条瀑布。龙山风景区有景点二百多处,其中人文景观三十五处。图十一:巨石上还有石刻袁氏主事

    今天卒子介绍的地方,位于大龙山的东端,这里巨石夹道,山腹摺叠,这处摩岩石刻“方袁山界”,雕刻时间约是清朝至民国时期。有了石刻,说明这里曾经有方氏与袁氏百姓集体山林、山场财产的有力证据。图十二:方家与袁家以石为界刻有姓名划分山林

    大龙山主峰三乡尖是大龙山的最高峰,也是观龙山风景的最佳处,景色优美名曰“三乡尖”,后误称“三县尖”,海拔693.4米。它与天柱峰遥遥相对。历来为游人怀古抒情,赏心悦目的胜地。图十三:方家与袁家以石为界刻有姓名划分山林

[size=0.83em]14.jpg (611.29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1 分钟前 上传

(本篇完)

2017-11-17


 

宣店古道与反帝桥——卒子走遍安庆

宣店古道与反帝桥

——安庆古道与石桥系列

第1390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宣店村的宣店古道与反帝桥,还有安庆大龙山的部分风景。图一:大龙山顶部

    杨桥镇宣店村南临风景秀丽的石塘湖,背倚气势雄伟的大龙山。山清水秀,风景宜人。山清水秀,风景宜人。宣店村地处于皖西南、皖鄂赣三省交通的枢纽位置,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图二:贤者乐山、山石怪异

  据杨桥龙湾十八景点资料查明,境内有“虎洞云蒸”、“江湾麦浪”、“响涧瀑布”、“芦塘夜月”、“线尖绕雾”等景点。宣店社区民风纯朴,生态环境优美。图三:悠悠古道是驴友喜爱之地

    位于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宣店村的宣道古道,全长约五公里左右,是古时桐城县杨桥镇至怀宁县五横乡、大龙山镇、月山镇等地的交通要道。图四:大龙山顶部怪石林立

    宣店古道宽约二米左右,始筑于元朝,明朝至清朝是大龙山南来北往的军事要道。古道上的独特风景,还有山势因易守难攻,成为古时的兵家必争之地。图五:右侧的为“灵犬石”过去卒子已经介绍

    宣店古道现存的石道,基本用大块石头铺成,蜿蜒于两山对峙之间的狭道中,两旁满目翠竹、小桥流水,山花烂漫,景色优美。图六:宣店古道石阶梯

     途经宣店古道途中,有一座石头堆砌而成的五六十年前建起的石桥,名曰“反帝桥”。这座桥是由杨桥乡宣店百姓建起的石桥。其名称的来历,五十年代之后我国与帝国主义国家交恶,经上级同意,宣店村在宣店古道上建造新桥,并命名为“反帝桥”。图七:宣店古道石阶梯

    “反帝桥”正式动工兴建之后,从设计到施工,全部由宣店村民群策群力,克服困难,建起这座由麻石条拼接而成的石桥。图八:远望大龙山

    当年,宣店村民高喊口号: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蔚为壮观。自此,“反帝桥”开始担当起大龙山一侧交通的重任。图九:大龙山顶部的石头群

    经历五、六十年的风风雨雨,如今这座名称带有时代特点的石桥,让我们回忆当年的风采。这座石桥也成为了解安庆各个时期一道绚烂的风景。图十:反帝桥

    宣店古道途经下楼堂、百丈瀑、中楼堂、长溪、上楼堂等地。在中楼堂不远的百丈瀑间,宣店古道仍然保存原始古 道的特点,是为皖西南后人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图十一:反帝桥成为宣店人文的重要载体

    宣店古道由原始石块和人工开采的麻石砌成,两侧鹅卵石拼垫。特别是古道上的几座古桥,将来卒子再次介绍,全由石头堆砌,经考证,数百年来, 纹丝不动。古道路面被路人踩得油光精亮,足以证明当年行走的百姓众多。图十二:宣店古道边的小溪

  宣店古道,长约十里地,出境后到达大龙山顶,风景独特,行旅无山水之患。到达大龙山顶后,又后数条山间小道,可直达怀宁县各乡镇。图十三:宣店古道

    宣店古道历代军事要道,明朝期间和清朝时期,官兵取此道占安庆。民国后,宣店古道再次重修,建国以后再次重修,成为安庆大龙山一条重要的古道。图十四:宣店风景

    宣姓,在安庆历史上,算是较早期的原居民之一,宣家花园、宣店村是安庆印迹之一,在安庆地区,如果是宣姓,那一定是在明朝以前,宋、元时期就定居在安庆的原居民之一。图十五:大龙山顶部

    大龙山上,自南而北,沟沟壑林立、山涧优美,回环数百里,怪石其中。岭路险狭,为安庆府各县境步骑争逐之交。图十六:通过宣店古道就可以上大龙山顶

    杨桥镇的宣店村,原有居民较多,古道在崇山峻岭之中,大龙山山脉延伸到长江流域的丘陵地带,古道边苍松翠竹,地险景美。图十七:大龙山顶部石头群

    站在高高的大龙山山顶间,能够瞭望整个杨桥镇,远望长江,关险道峻,崎岖难行,松竹繁茂,鸟鸣莺啼。图十八:宣店古道

    宣店古道竹松参天,翳天蔽日,竹海汹涌,松涛阵阵。居高临下,势及千里,宣店百姓在这里繁衍数百年,是安庆历史上重要的一节。图十九:大龙山

[size=0.83em]17.jpg (338.89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 分钟前 上传

(本篇完)

2017-11-20


 

朱屋刘氏家族古墓群——卒子走遍安庆

朱屋刘氏家族古墓群

——安庆古墓系列

第1392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朱屋刘氏家族古墓群——卒子走遍安庆

朱屋刘氏家族古墓群

——安庆古墓系列

第1392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莲云乡朱屋村的橐箱石附近的刘氏家族古墓群。图一:莲云乡朱屋村风景

    不久前,卒子曾介绍安庆市岳西县莲云乡朱屋村的橐箱石,是自然风化造成的一块较为独立、鬼斧神工的大石头,以很小的支撑面立在巨石上,这块橐箱石见证了清朝安庆大移民的历史。图二:莲云乡朱屋村福四公墓群

    远离江南的陕西,有着百万以上的江南移民,他们散落在商洛一带,以商州、山阳、丹凤和商南等区县为主,寻找到了这群根在安庆的陕西人,印证了尘封已久的安庆移民迁陕的历史。图三:远望莲云乡朱屋村刘氏先祖坟山

    陕西省商洛市位于鄂豫陕交界地区。在这里,有一个相当大规模的群体叫“下湖人”,讲着一种特殊方言叫“蛮子话”。安庆文史学者曾对此做过专门的调查和研究。图四:刘氏家族古墓群墓碑

    原来这群陕西人以及周边的河南省淅川、西峡县和湖北省郧西县等地的大量居民,是安庆250年前迁陕大移民的后代,所讲方言与安庆方言如出一辙。图五:刘氏家族古墓群墓碑局部

    据民国《商南县志》载:“清朝乾隆二十年后,江南安庆数县人襁负迁商,爰得我所,闻风而起,接踵者众,此商南有‘小太湖’之名也。”图六:刘氏家族古墓群墓碑多为清朝嘉庆时间

    清朝嘉庆《山阳县志》载:“及四十四年,安徽、两湖数省屡被灾侵,山民络绎前来。”提出了安庆人远迁陕西南部地区一说。然而,这一段移民历史,无论是安庆的府志还是其他县志,都没有任何记载。图七:刘氏家族古墓群墓群

    今天卒子介绍的二座刘氏家族古墓群,正是当年规模空前的安庆迁陕移民回乡安葬的见证,据《刘氏家谱(福六堂)》卷首部分中编写了族人迁徙表,标明迁居陕西后与老家保持有很好联系的族人有六支。家谱中总谱及老世系之后的卷五即为迁陕族人的谱系。图八:刘氏家族古墓群

    他们迁居陕西地点分别为陕西商南、商州、洛州等地。卷五的首页还撰有一文,迁居陕西的刘姓后人与老家共同续谱一直延续到民国十年(1921年),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续谱时因兵荒战乱而未合修,要求族人他年有机遇一定要与陕西族人联系。图九:刘氏家族古墓群墓碑

    清朝乾隆时期,已经身为移民的刘氏宗族,在异乡思亲,带着眷恋和盘缠回到安庆潜山(岳西县建县前大半部分为潜山县),见家乡乡亲生活贫困,用自身的银子购山买田还予宗亲,死后便安葬在橐箱石附近的风水上佳的祖坟山。图十:莲云乡

    岳西县莲云乡朱屋村的橐箱石一带,是刘氏福四公支下的后裔,260年前,刘尊导携子刘千年由此迁陕,繁衍生息,子孙后代今有数百余人之众。图十一:橐箱石一带

    据了解,刘氏福四公(寿二公四子)后裔千明、千林、千亿、千森等四公从岳西县莲云乡莲塘坳迁到陕西湖北一带,后落脚在镇安县东乡铁匠铺上竹园沟、纪家岔大油坊、黄龙川渭南岭等地,繁衍后代。图十二:刘氏家族古墓群

    后来,千明、千林、千亿、千森等四公的原配又迁到镇安县小人河滚子沟、碾子沟等地,繁衍后代。卒子在岳西县刘氏宗亲刘会长带领下,到访莲云乡的刘氏家族古墓群,其中一座为迁陕移民回乡安葬的墓,墓碑后有几位后裔资料。整个墓碑由一整块石料雕琢而成,分为碑帽、碑框和碑体,具有很强的艺术价格和历史研究价值。图十三:刘氏家族古墓群

    同期,另一支刘氏后裔大年公后裔尊俞公从莲云乡河湾老屋迁到陕西平利县的东乡冲河口等地,繁衍后代。在支刘氏后裔兆柏公房大仲公后裔尊梅公和尊柳公后裔从莲云乡河湾老屋迁到陕西省旬阳县张家河一带,繁衍后代。图十四:刘氏家族古墓群墓碑局部

    从这上述地形可以预测,当年,刘氏先祖到了陌生的陕西山区,他们并没有固定的山林、田地,而是转迁各地,那些山区的山冲之间、沟壑之间的不毛之地,便是刘氏先祖的安家之处,困难艰辛可想而知。图十五:刘氏家族古墓群

    当刘氏先祖在陕西已经安家立业之后,再次回到安庆岳西莲云莲塘坳,发现这里的同宗同亲仍然生活贫困,他们却用自身的安家钱接济家乡宗亲,这种思想真的值得当今安庆人再次好好学习。图十六:刘氏家族古墓群

(本篇完)

2017-11-22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莲云乡朱屋村的橐箱石附近的刘氏家族古墓群。图一:莲云乡朱屋村风景

    不久前,卒子曾介绍安庆市岳西县莲云乡朱屋村的橐箱石,是自然风化造成的一块较为独立、鬼斧神工的大石头,以很小的支撑面立在巨石上,这块橐箱石见证了清朝安庆大移民的历史。图二:莲云乡朱屋村福四公墓群

    远离江南的陕西,有着百万以上的江南移民,他们散落在商洛一带,以商州、山阳、丹凤和商南等区县为主,寻找到了这群根在安庆的陕西人,印证了尘封已久的安庆移民迁陕的历史。图三:远望莲云乡朱屋村刘氏先祖坟山

    陕西省商洛市位于鄂豫陕交界地区。在这里,有一个相当大规模的群体叫“下湖人”,讲着一种特殊方言叫“蛮子话”。安庆文史学者曾对此做过专门的调查和研究。图四:刘氏家族古墓群墓碑

    原来这群陕西人以及周边的河南省淅川、西峡县和湖北省郧西县等地的大量居民,是安庆250年前迁陕大移民的后代,所讲方言与安庆方言如出一辙。图五:刘氏家族古墓群墓碑局部

    据民国《商南县志》载:“清朝乾隆二十年后,江南安庆数县人襁负迁商,爰得我所,闻风而起,接踵者众,此商南有‘小太湖’之名也。”图六:刘氏家族古墓群墓碑多为清朝嘉庆时间

    清朝嘉庆《山阳县志》载:“及四十四年,安徽、两湖数省屡被灾侵,山民络绎前来。”提出了安庆人远迁陕西南部地区一说。然而,这一段移民历史,无论是安庆的府志还是其他县志,都没有任何记载。图七:刘氏家族古墓群墓群

    今天卒子介绍的二座刘氏家族古墓群,正是当年规模空前的安庆迁陕移民回乡安葬的见证,据《刘氏家谱(福六堂)》卷首部分中编写了族人迁徙表,标明迁居陕西后与老家保持有很好联系的族人有六支。家谱中总谱及老世系之后的卷五即为迁陕族人的谱系。图八:刘氏家族古墓群

    他们迁居陕西地点分别为陕西商南、商州、洛州等地。卷五的首页还撰有一文,迁居陕西的刘姓后人与老家共同续谱一直延续到民国十年(1921年),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续谱时因兵荒战乱而未合修,要求族人他年有机遇一定要与陕西族人联系。图九:刘氏家族古墓群墓碑

    清朝乾隆时期,已经身为移民的刘氏宗族,在异乡思亲,带着眷恋和盘缠回到安庆潜山(岳西县建县前大半部分为潜山县),见家乡乡亲生活贫困,用自身的银子购山买田还予宗亲,死后便安葬在橐箱石附近的风水上佳的祖坟山。图十:莲云乡

    岳西县莲云乡朱屋村的橐箱石一带,是刘氏福四公支下的后裔,260年前,刘尊导携子刘千年由此迁陕,繁衍生息,子孙后代今有数百余人之众。图十一:橐箱石一带

    据了解,刘氏福四公(寿二公四子)后裔千明、千林、千亿、千森等四公从岳西县莲云乡莲塘坳迁到陕西湖北一带,后落脚在镇安县东乡铁匠铺上竹园沟、纪家岔大油坊、黄龙川渭南岭等地,繁衍后代。图十二:刘氏家族古墓群

    后来,千明、千林、千亿、千森等四公的原配又迁到镇安县小人河滚子沟、碾子沟等地,繁衍后代。卒子在岳西县刘氏宗亲刘会长带领下,到访莲云乡的刘氏家族古墓群,其中一座为迁陕移民回乡安葬的墓,墓碑后有几位后裔资料。整个墓碑由一整块石料雕琢而成,分为碑帽、碑框和碑体,具有很强的艺术价格和历史研究价值。图十三:刘氏家族古墓群

    同期,另一支刘氏后裔大年公后裔尊俞公从莲云乡河湾老屋迁到陕西平利县的东乡冲河口等地,繁衍后代。在支刘氏后裔兆柏公房大仲公后裔尊梅公和尊柳公后裔从莲云乡河湾老屋迁到陕西省旬阳县张家河一带,繁衍后代。图十四:刘氏家族古墓群墓碑局部

    从这上述地形可以预测,当年,刘氏先祖到了陌生的陕西山区,他们并没有固定的山林、田地,而是转迁各地,那些山区的山冲之间、沟壑之间的不毛之地,便是刘氏先祖的安家之处,困难艰辛可想而知。图十五:刘氏家族古墓群

    当刘氏先祖在陕西已经安家立业之后,再次回到安庆岳西莲云莲塘坳,发现这里的同宗同亲仍然生活贫困,他们却用自身的安家钱接济家乡宗亲,这种思想真的值得当今安庆人再次好好学习。图十六:刘氏家族古墓群

(本篇完)

2017-11-22


 

白石观音洞与观音庙——卒子走遍安庆

白石观音洞与观音庙

——安庆寺庙与风景系列

第1393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原安庆市东至县张溪镇白石村的观音洞。图一:白石村

    根据安徽省公布首批228个传统村落名录,第一批“安徽省传统村落”名录,今天卒子介绍的原安庆市代管的东至县张溪镇白石村就228个村落其中。这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古村落,今天卒子通过白石村一个古溶洞和洞里建起的小庙说起。图二:观音洞

    白石村系张溪镇的一个村。因座落在升金湖的南岸的石头山下,又因村人几乎全为张姓而习惯称其为“白石张”。是池州境内仅有的一处张良后裔聚族而居的古村落。 张良是汉初三杰之一,为刘邦击败项羽以及汉朝的建立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官拜大司马之后,辞官归隐,是汉初唯一一位甚得始终的人。图三:观音洞内部

   据《东至县志》姓氏一章记载:“白石、井盆张氏系汉初谋臣张良的后裔,其51代孙张贵三元末避乱徙入邑境,现已繁衍二十余代。”后村头枫树垅倒地木形发现了一世祖张贵三墓碑及世祖古墓群,证实了史志记载的翔实。白石张的老人们挂在嘴边的顺口溜说:“天上张玉皇,地上张天师;文张良,武张飞;张英张廷玉,父子双宰相”。他们引以为荣地把这些传说和人文与自己村联系起来。而“张英张廷玉,父子双宰相”也是安庆市桐城县的著名人物。图四:喀斯特地貌

  在长江中下游的皖南山区,星罗棋布地散落着许多古村落,有的依山而居,有的临水建邑。白石张村是临水建邑的典型代表。它具有独特的历史背景,优美的自然风土和血脉相承聚族而居的鲜明特点。这个村座落在烟波浩淼的升金湖畔,大大小小的山脉沿湖蜿蜒,古时的张姓人很注重风水,六百年前选址时,就以“喝形”为依据,将村庄建在沿湖山脉之下。从村庄地形图上看,就像凤凰展翅,有首民谣说:“左龙山、右虎山,前有笔架山,后有罗汉山,背倚凤形,如蛇似龙。”图五:观音洞内

    白石村属典型的卡斯特地貌,与安庆市怀宁县月山镇、大龙山镇地形地貌相似。山上有云母、石英和石灰石,都呈白色,所以村庄取名“白石村”。据张氏宗谱记载,这里居住的几乎全是张姓,民居为徽派建筑,布局精巧。鼎盛时期,“烟火千家,栋宇鳞次,森然一大都会矣。”图六:石壁上刻有“胜景”二字

   清末民初,白石张就有三百余户,千余人丁。全村分为上、中、下村,共有九弄十三巷,以老祠堂弄为中轴均匀分为东西各四条弄堂。横向十三巷也基本对称,但前低后高,层层叠叠如同阶梯。以前卒子曾介绍过白石张村,村里多处进出口机关,如遇兵匪偷袭,村人可进入下水道躲避,也可由下水道出口向后山逃脱。这些精巧的布局和设防,与先祖当年为避战乱来此建邑有关。图七:观音洞内部正在形成的钟乳石

  白石村东面延伸到升金湖中央,恰似船形的一个半岛。是升金湖南岸的一道天然港湾,一片开阔滩头和一处静谧渔村。据《张氏宗谱》记载,在这里居住的几乎全是张姓,民居为徽派建筑,布局精巧。据《东至县志》记载:“白石张氏系汉初谋臣张良的后裔,其五十一代孙张贵三元末避乱徙入邑境,现已繁衍二十余代。 ”新编《东至县志》记载:“坦埠乡白石村西的长墩(又名团墩),曾出士夹砂红陶片,是新石器时代人类遗址之一。”另据史料记载,宋建炎四年(1130年)岳飞奉命率部转战皖南,直抵池州,其部将杨白为抵御金兵,曾在白石村西的山中驻守很长时间,这个山寨后人称其为杨白寨,至今仍遗有兵营旧址。图八:观音洞内部正在形成的钟乳石

    白石张村是临水建邑的典型代表。它具有独特的历史背景,优美的自然风土和血脉相承聚族而居的鲜明特点。观音洞位于白石村西麓。洞似一大型石室,天然生成,洞内有一石柱悬垂至地,洞上及洞周石壁雕有观音像。有着独特的地质地貌,更在于这独一无二的观音洞。观音是老百姓熟知的佛教偶像。图九:观音洞外部

    观音洞内建一庵,据了解早在明朝万历年间就建有茅篷,清朝康熙年间成观音庵,光绪至宣统年间又陆续兴建,洞后古树成荫,在洞口上书“观音洞”三个大字。观音洞高约三米,深约五米,宽约二米,正殿供奉观音菩萨坐像,显出一派佛门气象。洞顶有泉眼一处,仰望洞顶,阔尺余,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图十:观音洞钟乳石

(本篇完)

2017-11-23


 

珠岭廖氏祖堂

——安庆祠堂系列

第1394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北浴乡廖河村珠树岭的廖氏祖堂。图一:宿松县北浴乡廖河村

    廖氏祖堂坐落在北浴乡廖河村珠树岭的岭头,今属北浴乡的廖河村,这里是大别山余脉延伸,一部分递趋湖北英山入蕲州(今蕲春县)。这里自古地属安徽宿松县与湖北省蕲春(古蕲州属地),廖河一带自古地形繁杂,东北属安徽省太湖县,南属宿松,旧县志载,为县龙脉严恭山之祖。图二:地处三省交界的宿松县清朝民风民俗

    今天卒子介绍的珠岭又称株树岭,这里是大别山余脉,有著名的三面尖与小隘岭,小隘岭又称株树岭,廖氏祖堂就在株树岭上,这里的山脊与湖北的蕲州为界,历史上这里曾是吴头楚尾的分疆之地,既为国界又为省界。图三:宿松县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民间传说,一座山三面两省三县各县山域分别各有各的山神、土地,各佑各方。小隘岭为元末陈汉所修,自隘口(今隘口乡治地)至北浴株树岭接蕲州的一条山路,全长五十余里。这里峭隘盘曲,关寨险峻,历代在此均设有军事营汛。过此关是宿松通往湖广、中州河南乃至燕京齐鲁的一条交通商贸古道,军事战略位置也十分重要,明初石良元帅征西,攻湖广即由此岭通达蕲州。清康熙黄岗府曾设分界界碑于此,今界碑犹存。图四:宿松县珠树岭廖氏祖堂

    皖西南的宿松县青山如黛、秋水无波。绵延起伏的山岗,在绿色草木的衬托下,香气诱人。今天卒子介绍的地方,是一个人口较少的廖姓。廖氏祖堂重建于八十年代,共有三栋,廖氏祖堂是廖氏百姓祖宗创业千秋颂,廖氏祖堂又称廖氏祠堂。图五:宿松县廖氏祖堂门楼与青砖

    在秋日艳阳的照耀下,廖氏祖堂显得格外祥和安静,古朴厚重。在整个株树岭中一座普通的老宅子,青砖黛瓦,雕梁画栋,风格古典,庭院雅致。屋后有一片廖家的风水林,层林尽染,松柏参天,林间鸟唱虫鸣,尤觉山林幽静。图六:宿松县廖氏祖堂门楼

    祠堂不算很大,面积二百余平方米,建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已经有近二百年,民国初经修葺后为族人所居,现重修后的祖堂壁上镶嵌着廖氏的家训碑。图七:廖氏祖堂内部

    据了解,清朝顺治六年(1649年),潜山设立大营,分调把总常川驻守宿松县城,另设乡勇把总驻防隘口,后又增设千总、百总分驻城关、隘口、仓镇,互为犄角,以资镇懾。康乾时期,城关共设四营,分兵驻守东、西、南、北四门;沿江分设小孤、泾江、归林三巡检司署。图八:宿松县廖氏祖堂后面厢房部分坍塌

  清朝嘉庆元年(1796年),白莲教起,潜山游击蓝进禄,宁国营千总火嘉瑞带兵防守宿松县城,另派抚标右营游击侯斌进驻隘口,游击营千总罗英驻守朱岭,宁国营把总张定邦驻二郎河,宁国营外委陈锺驻寨子铺,另委叶茂威驻佘家嘴。四年事态平稳,始行撤去。道光以后,防务渐弛,仅存县城一营和小孤一司。图九:廖氏祖堂内部

  清朝咸丰二年(1852年)十一月,安庆知府牛镇、参将田大武率领皖、浙兵勇驻守宿松县城及二郎河。三年二月,洪秀全率太平军沿江东下,挺进宿松,曾留重兵驻守宿松县城。七年八月,清军骁将都统都兴阿、都护多隆阿,总兵鲍超等领步马全军,从湖北挺进宿松。八年十一月,太平军大将陈玉成大军数十万进驻宿松,与清军激战梅墩畈。九年十月,曾国藩率湘军进攻安庆。驻扎宿松县城。十一年三月,太平军收复宿松,至八月安庆失陷,始开拔西去。图十:廖氏祖堂墙壁上镶嵌着家训碑

  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春,曾国藩调沿江水师分驻宿松东南各地,另调提督李鸿章急调开字全军驻防宿松县城至二郎河一带。六年,捻军挺进至鄂东,曾国藩飞调提督周威传率部驻防宿松县城。图十一:廖氏祖堂清朝窗户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清廷调集宁、汉两路大军在太湖、宿松举行秋操。以宁为北军、汉为南军。划定宿松为南军驻地。同年十月十五日,南军正统张彪,协统黎元洪率步马全军进驻宿松。十六日至十九日在凉亭河及铁线河举行小操,二十日赴太湖会操,因接北京急电,慈禧、光绪先后病死,会操停止,各军次第撤返原防。图十二:廖氏祖堂家训碑

(本篇完)

2017-11-24


 

郭桥大青山古道——卒子走遍安庆

郭桥大青山古道

——安庆古道系列

第1397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原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城东十六公里处的枞阳镇郭桥村的大青山古道。图一:远望枞阳县枞阳镇郭桥村

    大青山古道主要因为这里坐落着青山石屋寺而得名。其位于枞阳县城东十六公里处的枞阳镇郭桥村东南麓半山腰,东南距桥弯大畈一百米,东距马步山一公里二。图二:远望大青山颠与悠悠古道石台阶

    大青山,因山色常年翠绿如黛得名;石屋寺,即在大青山山腰。石屋寺很有名。山上景点很多,比较有名的十六处,名“青山十六景”:石屋胜境、菩萨印掌、玉洞藏春、龙隐灵泉、乌鸦候客、白驴化米、相国诗篇、仙人棋局、石鼓轰雷、金鸡啼月、黑虎巡山、石柱仙题、狮子卧云、丹池日暖、白云送接、凤栖梧竹等。图三:悠悠古道石台阶

    从大青山通往石屋寺的小路,留下了数百年的古道。诸景之中,以 “石屋胜境” 名声最盛。山南峰下,一块巨石如从天而降,高数丈,广十余米,似巨掌前伸,石下一根天然石柱,自然承接。巨石下近百平方米,空如屋宇,故称“石屋”。过去卒子曾介绍过此景。图四:古道石台阶

    人居屋内,冬暖夏凉,宽敞明亮。石壁敲击成韵,东作皮鼓之响,西发铜锣之音,音色各不相同。屋顶平坦,上有一只巨型脚印,印迹清晰,即青山十六景之一的“菩萨印掌”。传说九华山地藏王菩萨,驾云过访?山护国庵,因为?山承受不住其重力,地藏王只得将另一只脚搭在青山上,不想竟将这块巨石踩动滚落,压在下方的石柱上,形成“石屋”。图五:远望大青山

    传说,东晋建元初年,高僧清供禅师云游至石屋,遂以为隐居之所,凿佛像于壁,潜心研究佛理。后来他四处募化,在石屋外侧扩建佛殿三重,取名“石屋寺”。元代至正年间,裴仙道人居此修炼,颇得修炼的法门。相传有乌鹊为其扫地,白驴为其化米。裴仙经常会集仙侣道友讲论丹术,因名其地为“会公岭”。图六:古道石台阶

    相传明代中晚期,家住青山脚下的何如宠即在此读书。何如宠后来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如今的石屋巨石上还存有其手书的摩崖石刻诗一首,诗曰:“坚云堕地阁山椒,仙隐禅栖万古遥。为向悬崖磨数字,与他后代认前朝。”以“相国诗篇”而成十六景之一。此外,在石屋读书游览的士人,尚有左都御史左光斗、学者钱澄之、诗人王灼等;清末方守敦、殷希声等人,也在此留下了诗文题刻。图七:大青山古道

    石屋寺经历了多少个春秋,无法得知。在安庆市原枞阳县枞阳镇,有很多条历史悠久的古道留存。其中有盘山古驿道、也有沿长河、长江的古水道等等。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位于石屋寺的大青山古道了。大青山古道的起点,位于枞阳镇郭桥村。大青山古时就产茶,一山的茶树,顺着悠悠古道,再经过半山的石屋寺,是古时百姓进山入寺的必经之路。古道蜿蜒山间,夹道树木森森,沿途磴古苔老。图八:悠悠古道石台阶

    郭桥大青山古道古道,在郭桥村与背后的某村之间,东北至西南走向。岭背海拔约二百多米,全长约五、六公里。经考证,它在元末明初就已贯通,是古代安庆府与枞阳镇之间的门户,也是古代往来的茶道、祈福道,更是一条百古道。图九:古道石台阶局部

   一条小溪与古道相伴,石台阶供人行走。石头台阶已被磨得光亮,古道在此体现。山中清幽恬静,鸟鸣水声,颇有隐世的感觉。古道蜿蜒在磅礴的群山中,是石头铺筑而成,只是因为一代又一代人的踩踏才成了路。石阶顺山势倾斜,盘璇而上,那石阶被过往行人的脚磨得光溜溜的,见证了人类变迁。图十:古道石台阶与老屋

   沿路行至大青山之颠,视野开阔、风景如画,山中竹木茂盛,鸟语花香。曲折清幽、百涧奔流,众瀑飞泻。水光山色,辉映其间,仿佛一幅瑰丽的山水长卷。古道周围是一派田园风光,灌木、杂草葱郁,一路清幽恬静,虫声鸟语不绝于耳。百年来,古道与这里产的山茶、石屋寺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文化的交融,又见证了人世间的沧桑和苦难。从古道中,仍可见当年的繁华和辉煌。图十一:大青山古道石台阶

(本篇完)

2017-11-29


 

抱山独阜枫树桥——卒子走遍安庆

抱山独阜枫树桥

——安庆古桥系列

第1398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小池镇红旗村独阜组(原抱山村)的枫树桥。图一:远望独阜寺

    抱山独阜枫树桥位于红旗村。红旗村由原上宕、抱山两村合并,位于小池镇东北部,总面积一十六平方公里,山场面积一万二千余亩,耕地面积一千亩。图二:原抱山村村民想像图

    红旗村,这个带有时代特征的名称,安庆一共有五个,一个位于安庆市怀宁县高河镇红旗村、一个是安庆市望江县赛口镇红旗村、一个是原安庆市枞阳县凤仪乡红旗村、一个是安庆市岳西县毛尖山乡红旗村。图三:圣岭河

    抱山村自古以经济作物为主,主产蚕桑、茶叶,“抱山黄烟”全县闻名,有松树、毛竹,千年古刹“独阜寺”座落在抱山村。今天卒子介绍的枫树桥就在独阜寺山坡下。图四:被杂草掩盖的枫树桥

    太湖县小池镇红旗村,原抱山村境内有一座名山,叫独阜山。这座山坐北朝南,东西两边各有一支南北走向的山脉作臂膀,形同凤凰展翅。图五:独阜寺下一片千亩良田

    民间传说禅宗三祖僧璨爱其灵秀,曾在山腰打坐。凤为雏凤,不堪重负,竟然矮下三尺去,因此又名“坐山”。据省志记载:“峭拔秀丽,迥出群峰之上“。不知是水土流失太厉害,还是因为地壳变动的原因,它已明显低于西边山脉的最高峰广峰。以前卒子曾介绍过广峰寨,就在广峰。图六:独阜寺边的枫树桥

    唐朝宗宝应年间,太湖三个半祖师之一的清远禅师访胜来此依山建寺,寺以山名。因清远禅师道行高深而香火鼎盛、名噪一时,香客远及江浙,僧徒多达八百。后不知毁于何时。清朝道光二十年从九方美砚捐修中重东岳殿及两廊,清朝咸丰九年又惨遭寇毁。民国二十二年乡绅募捐重修,建国后逐渐荒废零落,文革时竟被夷为平地。现在的独阜寺,得到重建。图七:百年枫树桥

    在抱山村,曾流传一里三桥的传说。就是一里地,三位石桥。卒子曾介绍过一座。今天卒子介绍的枫树桥为村中中间的一座,在未修车道之前,人们从两座山脉的圣岭河而上,这座石桥就架在小溪上。沿途可见许多水石奇观,借水生色,各逞奇妙。图八:圣岭河上枫树石拱桥

    枫树桥边,原有百年枫树一棵,桥因枫树得名,现在枫树已不存,唯枫树桥还在。在枫树桥两边,是一个百亩小畈,形如凤毛飘落,由两支山脉抄手挽住周围山上流失的水土积淀而成。畈北即独阜寺托身之地。原寺建在山脚,几与畈平——也许建寺之初,畈为幽壑,寺也是建在山腰上的,只是佛心趋平厌险,故假时日把这一切都改变了。图九:枫树石拱桥

    独阜寺前一里三桥,旁有圣岭河自西而下,瀑高数十丈,山川平畴,尽收眼底。独阜寺左峰右岭,坐山秀美。左峰相传为陈玉成属下的十二位女将军的战死之地,因而又名寡妇寨。现存寨墙近五百米,是县内少见的古战场遗址。以前卒子曾介绍过。图十:枫树桥石构件

    左峰又名广峰是一风水宝地,得地人家将富贵至极,有民谣唱道:“广峰寨上一朵莲,太阳起山照半边。谁若占得此宝地,能买一府六县田。”引得千百年来的风水先生不知磨穿了几多双鞋划破了几多条裤子。图十一:上年去独阜寺进香的达官贵人与家人

    坐山之东,右岭的发端,有一石蟾,栩栩如生。相传自月宫贬出,要待形销骨铄方能飞升。更有传说,寺有金银分藏,并留下秘笈窖单及歌诀。其辞曰:“上七里,下七里,金银落在七七里;上角丘,下角丘,金银落在角角丘。”至今无破译者。原址附近还有摩岩石刻淹没待考。图十二:枫树石拱桥

    独阜寺及这片田畈,起于唐朝,兴盛于明清。清朝时建起的一里三桥,是在原明朝石桥的基础上改建扩建而成。这座枫树桥建于二百多年的乾隆至同治年间,由当地百姓亦捐俸助建,如枫树桥尚存一座用规整的青麻石砌凿而成的拱桥,可见当年情景。图十三:枫树石拱桥局部

(本篇完)

2017-11-30


 

余湾炭坑石海——卒子走遍安庆

余湾炭坑石海

——安庆风景系列

第1399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余湾村炭坑组的石海风景区。图一:远望余湾的炭坑石头群

    余湾村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是省“千村百镇”示范工程村,是近远闻名的“柑桔之乡”,也是安庆的后花园。图二:炭坑石头群之间的石缝

    余湾村面积只有二平方公里五的面积,位正好位于一个U形的山谷中,两座大山犹如两只巨臂,将余湾村紧紧揽在怀中。正在这种独特的地形,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图三:炭坑石头群

    余湾村的农民种植柑桔的历史比较长。许多农户都在房前屋后栽植一些桔树、桃树、杏树等果树。为充分利用这种独特的小环境,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余湾村就开始大面积栽植温州蜜柑。图四:石海石头群

    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余湾村一千多亩的农田,绝大多数都种上了桔树。如今的余湾村,可以说,是一个地道的柑桔之村,水果之乡了。每到春秋两季,正是桔花盛放的季节,在绿意盎然的桔树上,开满了香气扑鼻的醉人的桔花香,这时的余湾村又成了花的海洋,赏花的圣地了。图五:炭坑石头群巨石林立

    杨桥镇余湾村西倚大龙山,东临石塘湖,总面积二平方公里五,拥有耕地面积一千五百亩,果园面积一千二百亩,村内风景优美,生态宜人,果业丰富,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图六:炭坑石头群

   余湾村地处于一个U形的山谷中,两座大山犹如两只巨臂,这里有一处全石头群的地方叫炭坑,原指土法生产的煤矿、煤窑,据卒子科考考证,完全是人为命名,与煤无关。图七:炭坑石头群巨石

    余湾炭坑顶部,有一块巨石中间断裂,立在炭坑顶部断裂的巨石如同一本巨书,平整而又光滑。有人曰:看石头美不美,要看平不平。其意指,平整的石头,有利于喜爱自然山水的书法爱好者。而炭坑顶部石头上则有“德并鸿光”四个红字大字,其意是品德高尚博大宏伟。这四个字原是清朝帝师翁同龢写给同僚父母的寿匾之字。图八:炭坑顶部的“德并鸿光”四个大字

    安庆周边,没有产炭区,本地一座火力发电厂用煤全部外运。但安庆有着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石头风景。仅大龙山一处,就有石头群风景区数处。今天卒子介绍的石海就是大龙山森林公园一侧顶部背后的石头群。图九:炭坑石头群中比较特别的一个巨石

    这些石头群是经过亿万年的风化作用结果下, 岩石遭受崩解破坏, 形成大片巨石角砾, 就地堆积在平坦的地面上, 形成石海。与安庆杨桥石树形成二处非常美丽的风景区。图十:炭坑石头群之间的野杮子树

    石海位于杨桥镇余湾村境内,滨临石塘湖,距城区约十公里,远远从炭坑看到石海全貌,满山巨石逶迤相叠,全部是石头,令人叹为观止。石海最高处有巨石为顶,凌空峭立,其中一块石头独立悬空,又名飞来石。周围怪石林立,形态各异,各尽其妙。图十一:远望余湾的炭坑石头群

  石海主要是以石头为景,分为洞景、石景为主要特色。洞景起于炭坑石头群。山脚就开始有巨石,爬山则进入石头群当中,越向上就发现石缝和石棚,还有石洞。石海风景区,现已经纳入大龙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中,站在大龙山森林公园鹰愁崖能够看到石海的全貌。沿山脊西行,山后有悬崖,地形极为险要。图十二:远望石海石头群

    沿洞深入,洞巷错落曲折,或豁然开朗,或狭窄低矮。洞中有洞,洞洞相连,近百个洞室或高或低,忽明忽暗,小者仅容一人,大者可纳百客。与石树石洞最大不同是,石树是经过人为修建而成,而石海全是天然而成,穿洞而上,不知何处,却又不知不觉已达山顶。图十三:远望石海石头群

  石海与石树一样,都是巨石崩塌造成,巨石之间存在裂隙,在水分冻结膨胀情况下,岩石破裂成很多小块,或者因温度变化,组成岩石的矿物不均一地热涨冷缩,造成岩石破裂。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大量大小不等的石头间隙,形成石缝、石棚和石洞,从整体看,这就是石海。图十四:炭坑石头群上的大字

    一个人,游玩石海是不行的。它需要至少二个成年健壮的男人相互帮助才能完全攀爬石海的过程。那日,两个成年健康的男人翻过炭坑的几座小山,来到石海。石海怪石嶙峋、形态万千。可以想像亿万年前这里曾是大海,水里的石头经过海水的冲刷形成千奇百怪的样子,后来地壳运动就成如今这模样。石海是花岗岩的海,它是地壳运动时形成的。远远望去,巨大的石头如同大海,波浪起伏,汪洋浩瀚,仿佛还能听到那海面上的怒涛隐隐,浪声阵阵。图十五:余湾的炭坑石头群

    能够站在石海里,欣赏着这优美独特的山石不由感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炭坑中,有一块形态很特别的巨石,它既像婀娜多姿的少女,亭亭玉立在那,淡然看着沧海桑田的变换;又像一个男人,守望着安庆山水。在石海里,有一处风动石,虽说风吹石动,但是人去推,依然纹丝不动。泰然的立在那儿。它独立的立在另一块巨石上,站在上面,极目四望周围的美景尽收眼底。在石海中,绕不过去的地方,就要进入洞中,这些洞,其实是巨石之间的缝隙。这些石头垒成的石棚,人在期间,能够启发智慧令人惊叹。图十六:石海石头群

    穿越石海,沿路来到石海岭,顶部有山路,左边一条很陡很高上去可以观石海全景,地势越发陡峭,气喘吁吁爬上山顶,往四周一望群峰尽在眼中,石海奇特秀美景色让人流连忘返。穿过石海,还有另一处景点名为天梯,这里的山石一大片伫立在那,远远望去就像海洋一般辽阔。在安庆“山这有石树,山那有石海”,是安庆旅游观光一绝。图十七:石海

(本篇完)

2017-12-01


 

公园胡七姑节孝祠石柱础——卒子走遍安庆

公园胡七姑节孝祠石柱础

——安庆石构件系列

第1400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菱湖街道办事处的菱湖公园内的胡七姑节孝祠里的几个石柱础。图一:民国初期胡七姑祠旧影

    安庆大观区菱湖街道办位于景色旖旎的菱湖公园之滨,东起湖心路,西至集贤南路,南起菱湖北路,北至市府路,面积三平方公里,下辖柏子桥、戏校南路、东二巷、菱湖新村、公园、湖滨新村等六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大家熟悉再熟悉的邓石如碑馆内的几个巨大的石柱础。图二:现在胡七姑祠巨幅石雕刻画像与保护牌

    安庆邓石如碑刻馆,位于安庆古城东北、国家级菱湖风景区内菱湖公园西北隅,碑馆原是在“胡七姑节孝祠”基础上建设而成。图三:保护性建筑当然也包括巨大的石柱础

   “胡七姑节孝祠”,是清末建筑风格,但其中又点缀民国建筑的风格、五开间砖木结构、抬梁式歇山顶,典型传统中式近代历史建筑。图四:胡七姑祠后改建为邓石如纪念馆

    邓石如碑馆原为胡七姑节孝祠(简称七姑祠),建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五开间抬梁式歇山顶,砖木结构。现该馆内藏有邓石如像和《自题诗》石刻以及他晚年书法的精美石刻。其碑字体多样,行草隶篆各具风格。表现出邓石如书法技艺之精湛,不愧成为后人师承楷模。图五:胡七姑祠内的巨大的石柱础

    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六月初九日,皖省著名商贾 “胡玉美” 字号主人胡长龄(即胡杰,字竹芗,著名书法家)小女儿胡娴静,在家姊妹中排行第七,家仆称呼七姑娘。七姑娘因未婚夫孙本佑突亡,而悲痛欲绝,其贞节刚烈随之吞金而去。图六:石柱础

    胡、舒姻家为清末著名官宦家族,此事传遍皖城,可说皖省无人不知;如此贞节颂事,传至京城惊动朝野,慈禧太后闻知,恩准皖省为胡娴静竖贞节牌坊。太后谕旨下达,加上胡舒两家官场上的关系,皖省自抚台、藩台、臬台以下各级官员纷纷前来哀悼,并在菱湖胡家祠堂前竖立贞节牌坊。图七:除了石柱础之外,还有巨大的石鼓

    辛亥革命期间,胡玉美家族因“胡七姑贞节牌坊”与前清慈禧太后有关,胡家将其牌坊拆除;安庆文史记载:民国十四年(1925年)胡子穆在胡家祠堂旧址上新建“胡七姑节孝祠”(简称七姑祠)。胡七姑节孝祠内现存有六只巨大的石柱础,每只直径约有八十公分,为青石雕刻。图八:石柱础

    胡七姑节孝祠为清朝光绪年间建筑,应属于家祠改建,时间同胡七姑贞节牌坊,大概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末或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初,民国初期重新修茸时增加民初建筑风格。胡七姑节孝祠内现存有六只巨大的石柱础,上雕刻有花鸟等图案,为上陈雕刻佳品。图九:巨大的石柱础,可想当然的规模

    民国十七年(1928年)皖省建设厅始建“菱湖公园”,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安庆沦陷,菱湖公园除胡七姑节孝祠外,均毁于兵燹。图十:解放初期胡七姑节孝祠旧影

(本篇完)

2017-12-04


 

廖河胜利大桥——卒子走遍安庆

廖河胜利大桥

——安庆近代革命与石拱桥系列

第1401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北浴乡廖河村的文革石拱廖河胜利大桥。图一:廖河

    现在的廖河村是由原廖河村与阳崖村合并之后的大廖河村。廖河村位于北浴乡西南,国土面积九平方公里。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行政村。图二:廖河供销社

  廖河村位于宿松县西北边陲,是北浴乡与陈汉乡、柳坪乡毗邻,典型的山区穷村,廖河从山间流淌下来,常年水流清澈见底。图三:廖河胜利大桥桥墩上刻的大字

    据老村民介绍,原廖河上修建了一座浮桥,命名为廖河桥,是一座由村民自发修建而成的木桥。廖河桥修建于何时,不详。图四:廖河胜利大桥

    清朝,廖河村已经初具规模,此时廖河上已经建成廖河桥,石质,两岸设立石柱,桥头设有休息亭。桥因河而得名,河因桥而更有风格。图五:廖河胜利大桥桥墩石刻

    清末民初,木桥因为年久失修而不复存在,人们在原浮桥的位置处架设了简单的小石板桥。后此石板桥又被毁,当时廖河两岸的人们只能涉水过河。图六:廖河胜利大桥护桥栏

    解放后,文革前,在廖河上修建了长约三十米、宽约五米的石混拱桥,起名胜利大桥。桥下及周围的河堤也被整理,大桥落成后举办了很隆重的通车仪式,这里很快成了当时廖河上的一处新景点。图七:廖河胜利大桥桥墩

    夏天里,很多村民都来这里,此处也渐渐成为廖河的新景观。现在的廖河胜利大桥依然是廖河主要的桥梁。图八:廖河胜利石拱桥

    廖河胜利大桥,遇到雨水充沛的时候,廖河河面加宽水流湍急,很有气势。桥边岸边有一个大木桩,雨季河水上涨,木桩被淹到了河里。图九:廖河胜利石拱大桥   

    安庆各地有不同时期、不同规格的胜利桥。但基本都是建于当时那个特殊时代,胜利大桥,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胜利桥。图十:远远看望廖河胜利大桥

    廖河大桥仅用了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就建成。主孔跨径约三十米,桥高十五米,桥面宽五米余,全长三十多米,为当时整个北浴乡最大跨径的石拱桥。图十一:廖河村

(本篇完)

2017-12-05


 

方家墩方又如墓园——卒子走遍安庆

方家墩方又如墓园

——安庆古墓系列

第1402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原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方家墩桂林方氏又如墓园,现方又如墓已经迁到枞阳县会宫镇。图一:远望会宫一座小坟山

    方氏聚居于江苏溧阳天目湖桂林、安徽歙县一带,南宋时期至民国时期,方氏人才辈出,族人遍布苏南(溧阳、宜兴)、浙江、安徽等地;周边历史较长的宜兴方氏、金坛方氏、句容方氏均出自溧阳,溧阳方氏又出自桐庐,桐庐之前则是淳安一带。图二:坟山规模不大、碑刻林立

    明朝和清朝以来方氏有进士、举人及贡生、监生、庠生189人;自巡检、县丞至京官、封疆大臣各类职官383人;荫袭、封典(文职封奉政、中议大夫等,武职封武功、建威将军等)107人;晚清以来四川巡抚方显、广东盐运使方功惠、浙江宁绍台海防道方桂、山西雁平兵备道方应清、广东惠潮嘉兵备道方应元、江南道监察御史方雪浦、山西布政使方大缇、甘肃总兵方秋帆、兵部主事军机章京方稼轩、开封知府方宗钧等均有传。图三:又如(方又如)碑志

    “桂林方”是桐城世家大族之一。在安庆,方氏是最主要的姓氏之一。梁实秋曾说:“桐城方氏,其门望之隆也许是仅次于曲阜孔氏。”方家以古文名世,代有才人,文风衍长,历久不衰。图四:细看又如碑志碑文

    桐城方氏在元时即为显族,曾繁衍了桂林方、会宫方、鲁谼方三支方姓,桂林方氏最先迁桐,起家显达者最早且久。在桐城城北,龙眠山口的外方,求雨顶的对面,有一座小小的山峦,东西长不过二百公尺,中间高不过四五层楼,两头渐低。图五:明清两朝立牌

    从正面看,宛如一弯新月卧在长渠北岸,这就是月山。又因上有方氏祖坟,所以常称方家月山。山虽小,名气却很大,因为它作为桐城县明清两代族旺丁繁的大姓“桂林方”的发祥地,而留名于史传之中。图六:明清两朝方氏势力渐大

    桂林方原来不称桂林,方氏的祖先为江西上饶人,后迁居今之鄱阳,宋朝时迁至皖南休宁,宋朝末期迁至今贵池之池口镇,始祖德益公于元初一二七一年迁至桐城凤仪坊北。凤仪坊一带古称凤仪里,方家因地为名,称“凤仪方氏”。曾捐资修建过桐溪桥(又称紫莱桥,前些天卒子已经介绍)桥在龙眠河上。图七:明朝县学生、清荣禄大夫捐建亭舍

    关于桂林方来源说法还有:六世祖自勉公之第三子讳佑为御史时因弹刻严嵩父子谛为典史厥后起用累官广西桂林太守后,桂林方的桂林二字指方佑的桂林府职衔。凤仪坊是桂林方首迁地,方家多任坊长。桂林方”是老桐城世家大族之一,方家以古文名世,代有才人,文风衍长,历久不衰。图八:桂林方氏十二世及家族墓园

   《桐城桂林方氏家谱》老谱肇始于明代自勉公,以后历朝均有续修;桂林方氏家谱先后十一次编修,最近一次是光绪六年(1880年)版本。据现有资料来看,从那以后至今一百三十六年里,只有部分支系编修过支谱。十一世祖明善公建祠时称其以御史起家遂为大夫为能绳其祖武而光前人之志事故于宗祠族谱之上冠以桂林焉(家谱文字)。图九:桂林方氏十三世方又如墓碑

    据清朝光绪六年《桐城桂林方氏家谱》卷九记述,桂林方氏自八世分房,共有九个房头,分别是:长房(理,琏,佐,瓒,琛,瑛);中一房(琳)、中二房(玘)、中三房(佑)、中四房(瑜)、中六房(瓘)、五房(瑶)、七房(玠)和前三房(华,饶,富)。图十:桂林方氏家族墓

    历史名人方以智等是中一房后裔,方苞等是中六房裔,现代的方东美等是中三房后裔……据考证,中一房和中六房人口最多,因为前三房人口很少,故通常称为八大房。图十一:桂林方氏十二世、十三世、十五世墓碑

    清朝年间,桂林方氏设惠远堂义庄、义田、义仓、义塾、育婴堂;在长江北岸设红船义渡,这些扶贫救困善举,美名远扬,世人感恩。清朝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十七世祖观承(直隶总督)奏明立案;乾隆皇帝天章褒奖,御书“谊敦收族”匾额。图十二:墓碑局部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亦发源和兴起于“桂林方氏”。方苞被评选为安庆市十大历史名人之一,也是安徽省乃至全国的历史文化名人之一,北京中华世纪坛有其简介。图十三:方又如墓园整体

    又如公墓原在方家墩,后迁到会宫乡,从又如墓园碑上记载,得知:方又如为桂林方氏第十三世祖,是十一世祖明善的直系亲属。桂林方氏第十一世祖,讳学渐,字达卿,号本庵。生于嘉靖庚子年(公元一五四零年)五月十九日,卒于明万历乙卯年(公元一六一五年)五月十三日,享年七十五岁。公为嘉靖贡生,嘉靖敕封《文林郎江西道监察御史》,学者谥为《明善先生》。图十四:方氏家族墓

    公喜善规恶,出以至诚,捐金开创祠堂,纂家谱,置田供祀,以礼义、孝友传家。公性淡泊,不图功名利禄,弃官从教,专三事讲学,足游千里。晚年创办《桐川会馆》,为文坛首领二十余年,著述数十卷,达百万言。其行事见于《桐城县志》及《桐城耆旧传》。公一生推崇理学,振兴风教,对《桐城学派》形成与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其直系亲属中,方又如就是一位。图十五:又如墓园石阶梯

(本篇完)

2017-12-06


 

白庙村白庙旧址——卒子走遍安庆

白庙村白庙旧址

——安庆寺庙道观系列

第1403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小池镇白庙村的白庙。图一:白庙旧址

    白庙村地处潜山县黄泥镇及新仓镇交界处,是山区过渡到平原丘陵地带的缓冲平原。有耕地近四千亩,山场三千多亩,交通便利,从明朝后期至清朝时期访地区人口陆续增加。图二:白云寺香炉

    相传,明朝前,白庙村本无村落,此地荒无人烟。后因为因燕王朱棣靖难之乱,从周边地区颠沛流离的百姓到此才得以定居。靖难之乱,又称靖难之变,是明朝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与此同时,也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建文帝起用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继续讨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谋略,致使主力不断被歼。朱棣适时出击,灵活运用策略,经几次大战消灭南军主力,最后乘胜进军,于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帝都应天(今江苏南京)。战争历时四年(1399—1402年)。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说于宫中**死,或说由地道逃去,隐藏于云、贵一带为僧。同年,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图三:白庙匾额

    安庆地区,很多移民就是在战乱或瘟疫过程中,不断迁徙到此。白庙村就是因此而来。据了解,安庆地区的白庙村有三座,另二座也是从安庆周边迁徙而来的百姓自建白庙而来。今天卒子介绍的白庙,先有白庙,又又在白庙基础上设行政村,取名白庙村。图四:白庙飞檐

    白庙,又称白云寺,建于明朝中后期,是从安庆周边迁徙而来的百姓自筹而建,原庙很小,屡毁屡建。白庙使用了飞檐这种传统建筑形式。原庙建筑采用斗拱形式,以大柱支撑斗拱,以斗拱支撑屋顶。为保持屋顶的平衡,靠外侧的地方必须上翘并加长,上翘的那段就是飞檐。新建的白庙也使用了飞檐形式。图五:白庙红壁

     卒子在游历名川古寺时,见到飞檐翘角的寺院建筑,规模不一各有特色,但外墙大都是黄色或者红色,这是什么缘由呢?佛教传入中国后,受到了君王的重视和礼待,寺院多为御令敕建,其规格和色调都以皇宫建筑为蓝本,建造得华丽辉煌,颇为气派。特别是寺院外墙的颜色为宫廷御用的黄色,有如“金刹”一般,彰显庄严尊崇。至明清两代,便明文规定只有皇帝之宫室、陵墓建筑及奉旨兴建的寺庙才准许使用黄色。与此同时,也有寺院外墙的颜色为红色的。红色寓意着庄严和富贵。在周代,宫殿建筑上就普遍采用了红色。 今天介绍的白庙外墙就是红色。图六:白庙红壁

    现在的“白庙”再次重建。有当地百姓说这座老庙是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经四百余年。随后,白庙一带陆续安顿了更多的百姓,人口一多,此地渐渐繁荣起来,当地百姓常常到白庙祭祀祈祷。图七:白庙

    清朝时期,白庙名声渐渐远播,前来瞻仰御赐匾额者川流不息。当地百姓空灵而晦涩,但仍以“白庙”作为祈祷之地。清末以来,特别是咸丰年间,白庙日渐衰颓,当地百姓说白庙村几百年前就叫白庙,现在已经四百余年。图八:白庙红壁

(本篇完)

2017-12-07


 

双河王氏享堂——卒子走遍安庆

双河王氏享堂

——安庆祠堂系列

第1404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五河镇双河村王氏享堂。图一:双河入村现在牌坊一座

[size=0.83em]00.jpg (394.6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1 分钟前 上传

    今天卒子介绍的双河村,其位于五河镇西南边陲的双河村境内,其东与田头乡接壤,南与店前镇后河相邻。处在妙道山国家森林公园南麓,也是大别山大峡谷景区的入口处。图二:王氏享堂局部

  双河村里还有一个叫小河南的地方,卒子以前曾介绍过,是双河村的小地名称谓,因一条由南向东而下的大河纵横境内而得名于“小河南”。图三:王氏享堂整体

  小河南境内,明清、民国以至现代古建筑文物遗存甚多,有河东花屋、河西花屋、蒋氏支祠(六行堂)、王氏享堂、李冲老屋、凹上下屋、观音岩花屋、月形屋、洲上屋、花园、四田堂、叶屋,何屋加上观音亭,里冲水口亭等,这些老宅和遗存景物无不记载着小河南在一个历史时期的景盛,在岳西县乃至皖西南片是颇有名气的“古建筑文化自然村落”。图四:王氏享堂局部

    王氏享堂屋坐西北朝东南,始建于清朝,一主一副两道大门位于老屋的两侧。王氏享堂前有半月型水塘一座,总体占地面积达五、六百平方米。曾被誉为双河第一祠。图五:王氏享堂造型较为独特

    中间紧靠池塘,为了风水改变了大门的位置。面阔八间,从左右大门进,走过一段回廊,前厅门朝后,中厅面阔三间,五架抬梁式,有二门、石头杠栓,后进为堂屋。图六:王氏享堂实为二房

    中厅前后两侧,各有一道门通向两边,整个天井在中厅外围成一圈,呈“回”字形结构。整个建筑前后三进,方便实用,适宜居住。二氏享堂实为二房。图七:王氏享堂采用河间的鹅卵石作为毛石基础

    双河王氏,受姓于太原,是名副其实的炎黄子孙。秦汉以来,先祖中忠孝、节义、良善的名人,不可胜数。后为避秦乱,迁琅琊,后徙临沂,为“琅琊王氏”始祖。又迁太原广武,为“太原王氏”始祖。图八:王氏享堂局部

    唐朝,偞之公迁江西德安县之锹溪,其孙瓘文公为德安锹溪王氏之祖。今天卒子介绍的应是三槐王氏的享堂。王氏享堂采用河间的鹅卵石作为毛石基础。图九:王氏享堂中厅

    安庆地区,王姓居各姓氏前列,王氏享堂先后经历了清、民国、当代三朝,多地有亲。现在的享堂规模仍然较大,据说是历时三年建成,厅堂寝室,一应俱全。然而历时百年,宗祠面临崩析。图十:王氏享堂局部

    清朝道光年间,族人合议,在原址改建,扩大规模,又历时建成。那时厅堂很大、画栋雕梁,联匾夺目,雅艳照人。如今这座百年建筑,反映出王氏在安庆地区的悠久历史。图十一:王氏享堂先祖牌位  

(本篇完)

2017-12-08


 

太平寺宝善堂碑记与蓬莱阁碑记——卒子走遍安庆

太平寺宝善堂碑记与蓬莱阁碑记

——安庆碑记系列

第1405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玉琳路街道办太平寺社居委原解放电影院一带的太平寺宝善堂碑记与蓬莱阁碑记。图一:大观区一户居民小院内

    安庆,从清朝早期设为安徽省会至清朝中后期,安庆会馆兴建兴盛。目前卒子已经介绍过的江西会馆旧址、湖南会馆旧址等等。图二:借用南京市的泾县会馆来比喻安庆曾经的泾县会馆

   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原安庆西门一带的解放电影院背后一片区域,这是原来的泾县会馆。泾县会馆,原建筑早已不存,在此基础上,又兴建了宝善堂和蓬莱阁。图三:“蓬莱阁”碑记

   安庆会馆,与当时的同乡会是一种联系各种势力的形式,同属于封建社会的一种地方性质的民间组织,清朝中期已逐渐形成。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军与清军战争时期,安庆处于天京门户,在这里进行了十年保卫战,因此原会馆无形中停顿和消失。图四:“蓬莱阁”碑记局部

   清朝同治初年到宣统末年这长达五十年间,安庆基本没有战争。这个时期各行各业得到稳定和恢复。安庆是安徽省会,商旅云集,外来人口不断增长,并逐渐在安庆市定居。由此,会馆同乡会又重新兴起。图五:“蓬莱阁”碑记局部

    最早在安庆建立的是湖南会馆和湖广会馆。以后又相继建立湖北会馆、奉直会馆、河南会馆、江苏会馆、江西会馆、福建会馆、浙江会馆、两广会馆。图六:“永垂不朽碑记”局部

    安徽省的有徽州会馆、庐州会馆、旌德会馆、泾县会馆、池州的六邑同乡会等等。直至日军侵占安庆,这些会馆陆续停业。此后也基本没有恢复活动。图七:“永垂不朽碑记”局部与“万古允赖碑记”碑首

    泾县会馆旧址就在解放电影院一带。原建筑已经不存。地基被改建成宝善堂。民国期间,泾县人开始在全国做起生意,并开始在各地发起筹建泾县会馆。在安徽省的会馆是由平房改建的会馆。平时租给人家做生意,开会时借用一下。图八:“永垂不朽碑记”局部

    泾县会馆,大多布店老板、杂货店铺、烟庄(黄烟店)老板为主。据了解,泾县会馆成立不久,在太平寺靠西一侧购置山场一块,具体不详。图九:“万古允赖碑记”局部

    “泾县会馆”旧址,位于大观区的玉琳路街道办,创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现会馆留有多处石料及遗存,散落在解放电影院后小院内。《汉书·地理志》中记述“泾水出芜湖”,泾县由此而得名。泾县位于是安徽省南部,隶属宣城市,自汉初置县,迄今已有2100多年。图十:“永垂不朽碑记”局部与四碑整体

    境内山多地少,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说。历史上泾县既是“男勤于耕,女勤于织”的农桑之区,又以商宦众多、文风昌盛而名闻遐迩。学者名流,代不乏人。图十一:“万古允赖碑记”碑

    唐代诗人许棠,宋代文人吴份,明代文学家查铎,清代书法家包世臣等皆为一代鸿儒。当代则有无产阶级革命家、外交家王稼祥,著名经济学家吴半农,著名教育家查谦等民族精英。现代画家吴作人、文学家吴组缃、书法家吴玉如并称“泾川三吴”,音乐家朱践耳、散文家张拓芜等名流,皆蜚声海内外。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游历泾县,盛赞“泾川三百里,佳境千万曲”。图十二:“宝善堂碑记”碑首

    泾县会馆为何开到安徽省安庆市?它主要是为在安徽全省通商而设立。据史料记载,原会馆内有楼室多间。现会馆已不存。泾县会馆之后,在此改建了宝善堂,至于宝善堂是什么机构?图十三:“宝善堂碑记”碑局部

    有学者认为,通过安庆市大观区一家大院里有四块刻有文字的石碑可以看出几分。卒子见到该小区的一位五十多岁大哥,他讲述这四块碑记是1972年左右,在解放电影院附近地基处挖起的四块原宝善堂碑记。图十四:“宝善堂碑记”碑局部与“永垂不朽碑记”碑首

    宝善堂碑记,一共四块,一块称为“蓬莱阁碑记”、一块称为“永垂不朽碑记”、一块称为“万古允赖碑记”、最后一块称为“宝善堂碑记”。宝善堂这四块碑记,具体记载了泾县会馆的历史和在安庆行善积德的全过程的一个碑文记载,是一份难得的历史文化文物。图十五:“宝善堂碑记”碑与“蓬莱阁碑记”

    这四块青色石碑躺在这片民居的大院中,已经有近五十年的时光。不少文字因为长期摩损已经很难识别。这四块碑记刻记的时期均为清朝光绪三十四年左右。图十六:“宝善堂碑记”碑落款

    这期中一块石碑是110年前镌刻的安庆“蓬莱阁碑记”。据了解,蓬莱阁坐落在城西蓬莱街,清朝光绪三十三年由体元局慈善机构宝善堂出资兴建,为二层砖木结构,临江而立,居高临下,可将宜城佳景一览无遗,后毁于民初战火。110年前“蓬莱阁”石碑,更是具体介绍了体元局、宝善堂和蓬莱阁的历史。图十七:“宝善堂碑记”碑局部

   宝善堂建造者现在无法查询,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与兴建者多是有财力的老板。宝善堂临街,位于安庆西门,占地面积约多少亩无法测量,但可以肯定的是原安庆解放电影院一大部分都是其主要地基。图十八:“宝善堂碑记”碑落款碑文

    宝善堂坐北朝南,原为五进深宅院,临街地面全部由花岗石铺成,房屋四面花园后有竹园、古井、古树。整个建筑为传统江南木构民居形式。图十九:“宝善堂碑记”碑

    宝善堂是以“唯善为宝”,原句为“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齐家治国的法宝。自古以来,民间一直重视积德行善。清朝光绪三十四年左右在安庆兴建“宝善堂”,就是“惟善为宝”。图二十:“宝善堂碑记”碑局部

    宝善堂建成后,一直奉行“扶贫济困,赠医施药”的宗旨。碑记上就具体记载了这段历史。希望安庆有关方面能够把这四块石碑运到妥善的地方安置。图二十一:“宝善堂碑记”体元局立碑文

[size=0.83em]20.jpg (521.5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1 分钟前 上传

(本篇完)

2017-12-11


 

占峦后湖遗址——卒子走遍安庆

占峦后湖遗址

——安庆遗址与清军太平军历史遗存系列

第1406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复兴镇占峦村新沟组后湖遗址。图一:长江沿岸的复兴镇

    占峦村是长江中下游的一个小村庄,位于安徽省境内的宿松县,是由原来的五丰、新沟、占峦三个小村合并,总面积四千八百余亩,其中江滩面积一千四百余亩,后湖围垦面积五千余亩,水资源十分丰富。图二:占峦村的后湖遗址

    占峦村由五丰、新沟、占峦三个小村合并为现在的占峦村。这里既有占峦村后湖遗址,而复兴镇占峦村新沟组后湖遗址在清朝咸丰年间却又成了清军与太平军厮杀的战场。图三:占峦后湖遗址

    占峦后湖遗址位于复兴镇占峦村新沟组。该遗址是位于黄湖尾稍的南面湖中的一处新石器石器的古文化遗址。因水淹,文化层不详,面积约四千平方米。2010年3月2日,当地村民在清淤时挖出了大量的陶片、石器,出土了一批做工精致的石矛、石镞、石网坠、玉石环及陶片。地表可见红烧土痕迹。图四:安庆长江防线一直是清军倚重的

    据《松兹遗韵》一书记载,“曾国藩与宿松”就有记载,曾国藩是近代重要的历史人物,曾国藩在宿松的历史事实。据了解,曾国藩在宿松期间有两件事值得一提,一是祭祀叔父曾骥云,二是官拜两江总督。其在宿松的事迹,除了官拜两江总督之外,还有指挥太湖之役、结交宿松士绅、吊唁罗遵殿、与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在宿松相会,尤其是曾胡左李晚清“四大中兴名臣”在宿松聚会,在晚清史上仅有这一次。图五:占峦后湖遗址

    曾国藩在宿松半年,登临了小孤山、走访了白崖寨、考察了九井沟、攀缘了罗汉尖。他在宿松期间的日记可以从《曾国藩全集》中查找。根据他的日记,曾国藩来宿松之初,太湖战局对湘军极其不利,曾国藩每日忙于指挥作战,甚至急得夜不能寐,实际上,曾国藩在宿松期间,远离县城只有一次,那就是去隘口吊唁罗遵殿。图六:清军抬枪队

    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命令各省在籍官员组织团练参与镇压,曾国藩遂奉命组建湘军。此后,湘军不断发展,成为太平军的头号劲敌。咸丰七年(1858年),湖北境内的太平军势力基本被歼除,清军都兴阿部也由湖北进驻宿松。为了肃清安徽境内的太平军,湘军统帅曾国藩、胡林翼于咸丰九年制定了一个四路围攻安庆、庐州的计划。十月,曾国藩向朝廷奏陈了四路援皖之计:一路由宿松、石牌以取安庆,曾国藩任之;一路由太湖、潜山取桐城,多隆阿、鲍超任之;一路由英山、霍山取舒城,胡林翼任之;一路由商城、固始取庐州,李续宜任之。四路之中,前两路为主力,李续宜部为打援军,胡林翼则先驻楚皖之交调度诸军,并筹转运。根据这一计划,曾国藩、胡林翼先后进驻宿松和英山(今湖北英山)。图七:卒子坐骑到达后湖遗址

    曾国藩率湘军大营进驻宿松的日期是清朝咸丰九年十一月十三日(1859年12月6日),扎营县城东北门外,后移驻城内石广均旧宅筠圃居,到松之日,“县城内外居民,放爆竹迎接甚多,四、五里不绝”。后因战场局面的变化,曾国藩遂于咸丰十年五月十五日(1860年7月3日)自宿松移驻皖南祁门。图八:占峦后湖遗址

    曾国藩驻松期间,一是指挥太湖之役。本文不重复。曾在大营与李鸿章讨论太湖战事,商讨对策,并请李鸿章赴太湖查看地势。图九:占峦后湖

    曾国藩在宿松接访宿松士绅。曾国藩是晚清理学宗师,驻松期间,也多次与宿松地方士绅相往来,除了向他们了解宿松形势以备战争之需,还多次与宿松士绅交流诗文。据曾国藩日记记载,早在曾氏入松之前,宿松就有八位绅士前往黄梅与曾国藩相见,曾国藩说他们“皆读书人”。到达宿松的当日,曾国藩“见客六次”,虽未说明客人为何人,但其中肯定有宿松地方士绅。图十:清军火炮

    今天,卒子要讲的是曾国藩在驻松期间,曾在长江沿岸的复兴镇后湖一带派船接广均还,“晨夕过从,扺掌论古今”。相关的历史记载有安庆市宿松县专家论证。图十一:占峦后湖遗址

    吊唁罗遵殿。罗遵殿,字澹村,又字有光,宿松县隘口庄罗家老屋人,咸丰九年(1859年)任浙江巡抚。次年(1860)二月,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为解天京之围,自宁国出奇兵攻占杭州,罗遵殿和妻、女自杀殉国。曾国藩接到消息后,异常震惊和惋惜。四月初二日,罗遵殿灵柩自杭州抵宿松,曾国藩出城八里迎接,设路祭一席,并撰写挽联一幅,高度评价罗遵殿的事迹:“孤军少外援,差同许远城中事;万马迎忠骨,新自岳王坟畔来”。次日,曾国藩又出城送罗遵殿灵柩归隘口老宅。十三日,曾又和胡林翼、左宗棠、李元度等人赴隘口吊唁。图十二:占峦后湖

   曾国藩在宿松与胡左李宿松之会。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和李鸿章号称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但这四个人同时聚集在一起却只有一次,即咸丰十年四月,地点在曾国藩驻宿松大营。时李鸿章正在曾国藩幕府,左宗棠和胡林翼分别在闰三月二十六日(5月16日)和四月初十日(5月30日)先后来到宿松,参与此次会谈的还有李翰章、李元度、李续宜、曾国荃等人。图十三:清军快射机

    曾国藩在宿松与胡左李宿松之会,宿松之会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决定了日后战局的走向,是太平天国战争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图十四:占峦后湖遗址

[size=0.83em]14.jpg (250.84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1 分钟前 上传

(本篇完)

2017-12-12


 

平等一级古树白果树——卒子走遍安庆

平等一级古树白果树

——安庆古树名木系列

第1407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黄尾镇平等村的安徽省一级古树白果树。图一:远看白果树

    这是一棵有着五百多年树龄的古银杏树,又称白果树,它是平等村百姓的精神象征。黄尾镇平等村有这棵古老的白果树,胸径1.5米,高约33米。图二:需要三四个成年人才能抱起的五百五十多年的白果树

    就在安庆市岳西县黄尾镇平等村白果组小集镇上西头,矗立着一株千年银杏,高大挺拔,枝繁叶茂护佑着小镇人民。该树历史悠久、沧桑古老,2011年挂牌“安庆市一级古树名木”,2014年被评为安徽省一级保护古树。图三:平等村白果树简介

    提起这棵树,还得从郑氏十三世祖郑国臣说起。银杏又名公孙树,别名白果树。该株白果树所在地原名葛家滩,顾名思义原来是个河沙滩。郑氏先祖国臣公进了大别山后,遍访潜霍二地,看中了这块宝地。图四:古树名木铭牌

    于是郑国臣带领全族老小改河挖山建起了白果树郑家大屋,历时多年大屋建成,占地面积约七亩。砖是洗泥砖,全凭人工从霍山县翻山越岭(约一百五十里)挑上来,精工细作、雕梁画栋。大屋前是一个能容纳万人的大广场,广场外边是个月亮塘,广场上还有一对旗杆座子,两棵大槐树。图五:黄尾镇平等村

    根据风水先生的建议,在大屋下首水口上要有护下首的。于是郑氏家族在水口上建起一座石头土地庙,一座木板桥连接南北把住水口,并栽植了二株白果树,其中一株在百年前自然枯死,这一株屹立至今。人靠树佑、树靠人养,相互依存。随着人和树名气逐渐增大,白果树大屋在潜霍二地被人们口口相传,越来越响,因此这里成了一块风水宝地。图六:安徽省一级古树,编号76

    解放前被霍山县命名为霍山南乡白果树保,这棵树上了《霍山县志》。郑氏家族立下族规,子孙后代要保护和爱护这株白果树。人护树,树育人,大树下面出名人:元朝武将郑兴三,明朝民族英雄郑廷武、郑泰清,清朝州官郑健顺、县官郑时顺、郑泰岩,民国年间县政府秘书郑康普(救过王步文妻子方启堃),解放后出了个解放军师长郑刚守南京。图七:百年白果树

    据了解,这棵名树也经历过两次大难。1958年大炼钢铁,二十万伐木大军进驻岳西,伐木烧炭,大量古树惨遭屠戮。这棵大白果树亦难幸免,就在被砍掉三棵大桠子时,生产队长郑道富发现了,一阵呼喊,村民齐抱住树身,肉身挡斧钺,誓于古树同在,白果树免于一难。图八:白果树叶

    1969年6月,百年未遇的山洪暴发,河床改道,一片汪洋,郑家老屋毁于顷刻,唯大白果树傲立水中挺过一劫。大白果树不倒,村庄图腾不倒,人们信心就不会倒。水退之后,在故址上重建家园,郑开屏老师在断壁残垣中撬下几块砖雕,小心洗干净,将这故居的鳞片镶嵌于新房后院的壁墙之上。由于大水冲刷,大白果树的根露出来了,大家在大树周围砌了三米高石坝,填上泥土,土培至哪里,根就生到哪里,后又围绕树基建起大理石护栏。村民们精心呵护,大白果树重新焕发青春。图九:白果树

    清朝光绪年间,大白果树下三岔路口有一家杂货店,店主姓郑,妻子胡氏,三十来岁,眉清目秀,文静贤淑。一日,进来了七个带家伙的外地人,个个彪悍凶狠,一屁股坐在店堂里,大声喊店家上茶,贪婪的眼神肆无忌惮地四处扫瞄。店里的小伙计跑到后堂对正在磨豆腐的老板娘说,来了七个打家劫舍的镖客。胡氏说,无妨,上茶。转身倒七盏茶,随手将石磨分开,用石磨当茶盘,上扇托三盏,下扇托四盏,一手托一扇,轻移莲步飘至前堂,口中喊道:看茶!双手一扬,两扇石磨一先一后飞至镖客座前木桌上,稳稳落定,磨上茶盏里茶水纹丝不动。七个镖客面面相觑,两股战战,双手发抖,端起茶喝了,起身告辞。过了几日,镖客又至,这次来了十五个,个个操了家伙,气势汹汹,要找回上次吓丢的面子。胡氏见状,玉腕一扬,葱指一按,竟将一根筷子粗的铁钉按进了墙里,抡起石磨,磨眼对着钉挂于墙上,看得镖客们倒吸凉气,又见胡氏一纵身,飞落到石磨上,稳稳坐好,双腿盘起如菩萨打坐。十五个镖客看后,脸上堆笑,退出店门,从此再也不敢来寻事。图十:树木下树起了护拦

    白果树郑氏家风尚武。民国年间,天下不太平,白果树下郑氏后人舞枪弄棒,强身健体,保护家乡。最常舞弄的是齐眉棍,青檀木制成,高与眉齐,漆成两截,或黑白,或红绿,或蓝黄,既是防身武器,又是杂耍道具。据郑光德老人忆述,当年九位郑姓青年自发组团,棍影舞动,水泼不进,五步之外风生尘起。先在树下操练,继而上树演练,引来全村老少围观。但见九人背树围立,一声唿哨,棍舞龙蛇,越舞越快,九团扇影,不见人形,忽而转身,蹭蹭上树,分枝拔叶,直扑云端,棒打苍穹,棍舞蓝天,九团彩云遮住了日头,枝头狂风呼啸,树下叶落纷纷,俄尔飞身下树,齐眉棍变成螺旋桨,舞者飘飘而落,如神兵天降,三上三下,喝彩声谷应山鸣。图十一:平等村白果树

    解放前,被霍山县命名为霍山南乡白果树保,这棵树上了《霍山县志》。郑氏家族立下族规,子孙后代要保护和爱护这株白果树。岳西县黄尾镇平等村白果组小集镇上新楼林立,街道整齐,民风淳朴。每到夜晚华灯齐放,居民休闲纳凉,怡然自得。该树历史悠久、沧桑古老,2011年挂牌“安庆市一级古树名木”,2014年被评为安徽省一级保护古树。图十二:五百五十多年树龄的白果树

(本篇完)

2017-12-13


 

菖蒲王家大屋——卒子走遍安庆

菖蒲王家大屋

——安庆古宅系列

第1408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菖蒲镇菖蒲村的王家大屋。图一:远望王家大屋

    菖蒲镇,隶属于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位于岳西县西南边陲,土地面积一百四十平方公里,辖十二个行政村,目前卒子已经到访十个村。今天卒子带大家看一看位于菖蒲镇菖蒲村,它属于大别山南坡中山区,平均海拔小于五百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菖蒲镇文物资源丰富,有商代古遗址两处(岳西县仅八处):即撞钟蟹形面和毛畈鼓形包,有影响的古寨址(岳西县共四寨)有白云寨,之前卒子已经介绍过,溪沸华佗庙,庙后古松粗4米,高15米,为大别山第一松。图二:王家大屋石门框与砖梢

    岳西县菖蒲镇菖蒲村的王家大屋坐落在一条马路的路基之下。经访问当地百姓,说法不一,有人说大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有人说建于清朝同治年间。几年前,卒子到访此处时,王家大屋已经基本毁损,王家大屋是一处遗存很有特色的古民宅。图三:走近王家大屋

    岳西县的撞钟乡是潜阳王氏主要的发祥地。王氏四世祖王寿甫,曾任江西饶州通判。宋末大乱,寿甫公七个儿子,彦忠、彦良、彦明、彦让、彦志、彦章、彦和,自锡杖河迁撞钟河,在白云山筑大寨,设立四关,对抗流寇与元军。他们前后守寨十八年,开辟了白云山,以及山下撞钟河,溪沸河两岸无数田园。图四:王家大屋门楼

    到访过王家大屋的朋友,肯定会被这幢建筑所吸引,这栋大屋不同于别处古建筑,它是依山势而建,使用河滩的鹅卵石和碎石为毛石基础,在毛石基础上使用了土坯砖和青砖,大屋占地约二百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二百平方米,两层砖木结构,大屋内厅、堂、室、廊布局错落有致,除厅堂、风道外,有房间十多间。图五:远望王家大屋封火墙

    王家大屋建筑曾经气派非凡,是一栋建于清朝中晚期的古宅。现仅存前屋门楼、一侧厢房等建筑物。正屋多间,外砖内木结构,通面阔约十多米,通进深约四、五米,均用穿斗结构,重檐硬山顶。图六:王家大屋毛石基础

    王家大屋门楼,采用了砖瓦结构,造型别致,与墙齐高,上层为砖雕斗拱,中层雕回龙等图案,下层是又宽又高的石门框,雕着精美图案。这些图案都寓意着“荣华富贵、吉祥如意”,整体可以用“细砖黑瓦马头墙,游廊挂落花格窗”来形容。图七:王家大屋门楼

    由于年代久远,部分已遭破坏,现存前屋门楼、一侧厢房等建筑。内屋穿斗结构建造,两屋建筑,重檐硬山顶。整座住宅古朴而又典雅,气派非凡,看后让人油然而生荡气回肠之感。图八:王家大屋

    据了解,王姓在菖蒲镇人口较多,王家大屋的门楼和二层小屋是大户人家特色,两旁门柱上角皆有石雕,门额上还有砖雕,正中雕的是古代故事,栩栩如生、甚是可爱。象征着王家大屋千秋万代。图九:王家大屋门楼

    王家大屋是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这是一座外砖内木结构的小楼,两层楼、石板地、石台阶、石门槛、大屋坐西朝东,高墙飞檐,石板道地四整平方,毛石基础较有特色。图十:王家大屋双钱石门墩

    走进王家大屋,藏在山壑纵横的大别山一处山腰,白墙黛瓦,飞檐翘角,层层叠叠,好是气派。藏在深山里的王家大屋,希望有更多朋友参观学习。图十一:远望王家大屋

(本篇完)

2017-12-15


 

双溪张廷玉牌坊残件——卒子走遍安庆

双溪张廷玉牌坊残件

——安庆石牌坊系列

第1409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县级市)龙眠山腹地双溪村蒲庄组西半山腰的“凤形地”的张廷玉牌坊残件。图一:电视剧中张廷玉形象,杜雨露老师演得太好

    张廷玉墓园位于桐城市西北龙眠山腹地双溪村蒲庄组西半山腰的“凤形地”, 占地面积七千余平方米。图二:他地牌坊式样

    张廷玉墓园东向略偏南,墓区以墓冢为中心。图三:张廷玉墓保护单位与电视剧中雍正皇帝形象

    张廷玉墓下三层地墁石祭台扇形展开,上置供桌、香炉、烛台、香筒等石祭具。图四:画像与真实官帽朝珠

    张廷玉下设九级拜台,中贯神道,两旁依次排列文俑、武俑、马、文豹、羊、狮、赑屃负御祭碑等石像生,石像生之前卒子已经介绍,今天介绍的是墓前立四柱石坊。图五:唐国强老师演绎的雍正皇帝形象深入人心

    石坊下五十米为张氏享堂,享堂前设照壁,上嵌雍正书“调梅良弼”、“ 赞猷硕辅”石匾。张氏享堂、石像生、雍正书石匾。图六:次间额坊

    张廷玉,字衡臣,安徽桐城人。清朝康熙十一年(1672)生,三十九年中进士。图七:石坊残件

    康熙朝历任检讨、直南书房、洗马、侍讲学士、内阁学士、邢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图八:石坊残件中字迹清楚

    雍正元年(1723)升礼部尚书,次年转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国史馆总裁、太子太保。雍正三年,署大学士事。图九:石坊碑文残件

    雍正四年晋文渊阁大学士,仍兼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并任康熙实录总裁官。图十:石坊倒爬狮抱鼓石残件

    雍正六年,转保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七年,加少保。同年,因西北用兵,设军机房于隆宗门内,雍正任命怡亲王允祥、张廷玉及大学士蒋廷锡负责其事。图十一:石坊残件

    历史上的桐城几大家族,尽管宅院七零八落,难睹遗迹,但墓葬大多还在。今天已经多次介绍张廷玉墓了。图十二:明间梁坊石刻残件

    文和园之名重现当年景象。从双溪村的石桥过去,沿山路缓慢上行,如今铺有石阶,来到半山的开阔地,墓园的白墙青瓦就隐于翠竹之间。图十三:石坊斗拱残件

    电视剧《雍正王朝》,张廷玉是剧中重要人物。张家在明清之际出了好几位高官,包括其父张英,张英之大伯张秉文等。图十四:石坊碑文残件

    作为三朝元老,张廷玉(1672-1755)可谓有完美的一生,出生世家,父亲官至文华殿大学士,母亲含章阁姚氏以贤淑勤俭闻名。图十五:石坊檐板残件

    不到三十岁中进士,历任翰林院检讨,侍讲学士,经筵讲官,内阁学士,刑、户、礼、吏部侍郎、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官至文渊阁、文华殿、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加太保,封三等勤宣伯。图十六:石坊残件

    清朝乾隆十四年(1749)致仕,次年南归故里,乾隆二十年(1755)逝于里第。图十七:电视剧康熙剧照与石坊残件走廊

    奉旨按大学士品秩御祭赐葬,并赐谥号“文和”,配享太庙。先后充《明史》、《国史》、《治河方略》等总裁官,有《澄怀园语》等传世。图十八:石坊坊脊宝顶残件

(本篇完)

2017-12-18


 

佛图寺天生塔——卒子走遍安庆

佛图寺天生塔

——安庆风景系列

第1410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寺前镇佛图寺村半山腰的天生塔。图一:从佛图寺看天生塔

    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的寺前镇,位于太湖县西北部,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花亭湖畔的文化古镇,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先生的故乡。图二:天生浮图塔

    佛图寺位于寺前镇境内,地处花亭湖风景名胜区北岸,有佛图山亦名大尖山,又称嵯峨寨。寺前镇就是因为佛图寺前面的乡镇而得名寺前镇。图三:从佛图寺看寺前镇风景

    大尖山嵯峨寨山高林密,苍松覆盖,翠竹参天,景色怡人。清朝内阁中书、直隶清河道鲁之裕在《佛图山记》中云:“太湖之胜,非司空也……则必以佛图山为最”。图四:天生塔

    据记载,东晋元帝大兴年间天竺高僧佛图澄建,故名佛图寺。 佛图寺建在一处石崖之下,这处石崖好像一座天生塔,天然形成,耸立绝壁之上,形似宝塔,鬼使神工,蔚为壮观。 图五:卒子航拍天生塔

    安徽安庆市太湖县寺前镇佛图寺、天生塔、飞来泉,卒子分别已经介绍,希望全国朋友能够到此处观赏。绝壁之上的天生塔和酷似庙宇的岩石。天生塔位于岩石之中,真是梦笔生花。图六:佛图寺、天生塔的古石道

    安庆市太湖县寺前镇佛图寺、天生塔、飞来泉,是一处人文与自然相结合的好去处,天生塔顶部背影。图七:天生塔

    佛图寺天生塔并不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塔,它其它是一座天然生成的石塔,塔在佛教中很神圣,是一种供奉或收藏佛舍利(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等的高耸型点式建筑,称“佛塔”、“宝塔”。图八:天生塔边的圆石构件

    天生塔,天生的一座塔,早在一千七八百年前,古人如何到访安庆市太湖县,又在寺前镇的群山之间找了这样一座天然塔,目前安庆地区天然塔不仅有天生塔,还有一座天然塔。图九:天生塔

   “天生塔”的石壁高达几十米,塔处在山腰之间下,天生塔处于山川形势,真是天然生趣!图十:天生塔

    天生塔位于安庆市太湖县大别山余脉之间,是太湖县的地标之一,更是寺前镇的镇标。天生塔的传说,很多。但后来就成为了“太湖几景”之一。图十一:卒子航拍天生塔(注:卒子使用了六重防盗图水印,非法使用必承担法律责任)

    这座天生塔又称“佛图寺塔”。塔生然而生,崖壑幽深,从塔相距很近的佛图寺,从明朝至清朝一直被皖西南周边风景之地。图十二:天生塔

    这座天生塔,与佛图寺一起,成为安庆地区佛教传入的见证,天生塔高约三十米,与一座人工建筑石、砖塔相似。走到后山,可以看到天生塔也有一层一层的形态,酷似一座塔,造型古朴,并非常具有佛塔风格。图十三:天生塔局部

[size=0.83em]13.jpg (483.69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57 秒前 上传

(本篇完)

2017-12-19


 

四方城饮马塘狱所与任弼时狱中斗争遗址——卒子走遍安庆

四方城饮马塘狱所与任弼时狱中斗争遗址

——安庆近代革命系列系列

第1411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龙山路街道办事处四方城社居委或德宽路街道办事处三官塘社居委的饮马塘狱所与任弼时狱中斗争遗址。图一:饮马塘狱所一侧

    饮马塘狱所与任弼时狱中斗争遗址,之前卒子曾经粗简介绍过,今天再次介绍,将来还会使用航拍图片再次介绍。本文中引用安庆几位摄友的小部分照片,在此感谢。图二:饮马塘狱所正面图

    清朝末年,西方列强洞穿华夏国门。在有识之士的呼吁下,清廷不得不实行变革措施。狱制改良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建立新式监狱、改造旧式监狱、感化罪犯等。当时的监狱类型包括监狱、习艺所和看守所,民国时增设感化院等。图三:饮马塘狱所外墙文革标语

   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左右,清廷准于在安徽省城安庆设罪犯习艺所一区,之后又在“习艺所”基础上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建立饮马塘狱所。据史料《皖政辑要》记载,“法科——卷八十二——审断一。光绪三十一年,按察使濮子潼创办习艺所,因委员薪资无出,即以前拨之正办薪水一分、帮审薪水二分作为自新所经费者,提归习艺所,暂作委员、夫马之资。”图四:饮马塘狱所历史老照片

    “习艺所”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改为安徽“模范监狱”,省城府、司、县三狱和习艺所、新羁所各犯全部拨入。民国三年(1914年),模范监狱迁往鹭鸶桥臬司狱址,改名为“安徽省立第一模范监狱”。民国八年(1919年),怀宁地方厅看守所并入。民国十三年(1924年)六月,饮马塘增设“安徽省第一监狱(饮马塘)分监”。图五:饮马塘狱所一侧

    民国十九年(1930年),“安徽省反省院”成立,亦同设饮马塘看守所内。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反省院迁往黄家狮陆军监狱。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安庆沦陷,饮马塘狱所为日寇汪伪傀儡政权所控,名为“怀宁县地方法院看守所”。图六:饮马塘狱所内部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八月抗战胜利后,饮马塘监狱由国民党安徽省高等法院和怀宁县法院共同接收使用。1949年4月23日安庆解放,人民政府接管饮马塘监狱。解放后,饮马塘监狱定名为“皖北安庆行政区监狱”。图七:饮马塘狱所一侧

    解放后的1952年6月,皖北安庆行政区监狱改为“安庆专员公署公安处直属劳改大队”。1955年6月,安庆专员公署公安处直属劳改大队由安徽省公安厅正式定名为“安徽省第二监狱”。图八:饮马塘狱所中曾关押过任弼时

    饮马塘监狱旧址坐北朝南,占地约一万四千平方米,原为“自新习艺善堂”,规模甚小专事收容小偷之类。清末光绪年间设立“习艺所”,建造重罪监、轻罪监和简易工场等房舍。民初年,政局动荡,监狱没有任何改造。民国八年(1919年)饮马塘旧有习艺所监屋改建新式号舍,整个监屋分前、中、后三进,门前有一古老水塘,面积八百平方米,水深约两米,号曰“饮马塘”。图九:饮马塘狱所大门与通道

    任弼时(1904年4月30日—1950年10月27日,Ren Bishi,Бринский),原名任培国,湖南汨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组织家,中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中共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图十:饮马塘狱所一侧

    在水塘上架石板桥,是本监狱出进通道。监狱前进大门有门卫,有犯属接见室;右侧为女犯监舍,用小围墙隔开,庭院中为女犯活动场所;左侧为罪犯习艺工场地带;中进正中为大厅,两旁为办公室、宿舍;后进为仿扇面式的犯人号房,分“知、过、必、改”四翼,计房七十六间。图十一:饮马塘狱所入口

    “知、过”两翼为看守所(属怀宁县辖),关押未决犯;“必、改”两翼为分监,关押已判徒刑的人。安徽省反省院成立初期,“知”翼为反省院借用,四翼通道间为中央楼,楼高十多米。由围墙外登梯上中央楼,警戒看守,整个监狱,尽收眼底。图十二:任弼时真实照片与画像

    监狱四周垒有警戒围墙,墙高二丈,厚一尺,麻石垫脚,上砌扁砖到顶。除前进左侧习艺工场外,衔接于“知、必、改”三翼翼尾,另有工场三间,每间可容20余人作业。病室有大房二间,每间可容四人,小房六间,每间可容二人,共计能容20人。有浴室一所。中央楼前有旷地一幅,供安徽省反省院和看守所共用。图十三:饮马塘狱所一角

    民国十六年(1927年)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这十年间,安徽省城安庆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关押的政治犯高达三千余人。任弼时(本文介绍的斗争遗址)、王步文、柳毅夫、欧阳惠林、葛文宗、曹国云、卫国昌、王焕然、戴映东、甘野陶、陈洪泽、王更生、吴功、王玉英(女)等同志先后在此被关押,其中任弼时同志1928年至1929年曾被关押于饮马塘监狱“知”字号,可惜“任弼时同志狱中斗争遗址” 列为安庆市公布为 “安庆市文物保护对象”。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任书记王步文烈士于1931年关进饮马塘“必”字号监房,后英勇就义!图十四:饮马塘狱所一侧入口

    饮马塘监狱关押并被杀害的革命先烈有:安徽省第一次农民武装**指挥者和组织者俞昌准烈士、怀宁中心县委书记葛文宗烈士、怀宁县委书记操球烈士、怀宁中心县委书记刘淠西烈士、安徽大学支部负责人伯习福烈士,以及周传鼎、李花白、袁新民、刘学勤、王乐民、王影怀、祁金标、凤午、贺昆容等烈土数十人。和平的今天我们更不能忘怀先烈们在此抛头颅、洒热血,这样具有革命纪念价值的百年监狱历史建筑遗迹,说不定最近哪一天就会被推平,笔者认为此地无论哪一处都不能拆毁!全体市民都有责任与义务保护此地每一处历史建筑。图十五:远望饮马塘狱所

(本篇完)

2017-12-20


 

宣店石井岭清至民国江氏墓葬群——卒子走遍安庆

宣店石井岭清至民国江氏墓葬群

——安庆古墓葬系列

第1412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宣店村的石井岭清至民国江氏墓葬群,如果不是卒子翻山越岭介绍这些,除专业研究人员和盗墓者,估计没有任何人能够见到此墓葬群。图一:杨桥镇宣店村

    之前卒子曾多次介绍江姓,江姓在安庆地区是大姓,江姓出自嬴姓,为颛顼帝玄孙伯益之后。安庆地区姓江的官员主要有政府秘书长江兴代、岳西县委副书记、县长江春生等。图二:江氏始祖画像

    江姓从上古时代,颛顼帝有孙女名女修,女修因食燕子蛋而怀孕,并产下一子名大业,大业子名伯益,因伯益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赐他嬴姓,伯益就成了古代嬴姓各族的祖先。伯益下传几十代,经夏、商,到西周时有裔孙名元仲。图三:石井岭江氏墓

    元仲受封于江,并建立了江国。江国后被楚国所灭,其后子孙以国为氏,称江姓。他们尊江元仲为江姓的得姓始祖。图四:石井岭巨石

    历史上称江姓为"济阳江氏"。济阳一世是汉封齐相江革,而为现存"统宗世谱"之始祖,但开宗江族中重要历史人物尚有十世晋太子洗马江统,十六世宋金紫光禄大夫江淹,之后突出的是宋理宗时的江万里。图五:石井岭江氏墓碑

    宋朝初,江汝刚领歙县节度,任满职后,卜居于歙北。济阳江氏入歙却在唐文明间,遇黄巢战乱适居徽篁墩。在徽州地区,不仅府志、县志、山志齐全,不少村落还有自己的村志。图六:石井岭

    两淮盐商徽歙势力发展起来以后,四大徽班进京,江氏辈出人才。一千多年来,江氏日益繁衍,从歙县江村总谱中看,有六大支系:柔北婺源西支,兰溪、遂安支,黟北、休宁支,泾东、旌西支,鄱阳江湾支,还有府南歙南支。歙县江村、旌德江村、婺源江村。图七:石井岭江氏墓

    明初,江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湖南等。明末,郑成功收复台湾,一部分江姓人在这个时候随之移民台湾。明清以后,江姓遍及全国各地。图八:江百祥墓碑

    如今,江姓在全国分布甚广,其分布以江苏、广西、安徽、四川、广东、湖北、福建等省为主,这七省的江姓约占了全国汉族江姓人口的65%。图九:石井岭江氏墓

  在安庆地区,杨桥一带是江姓一个比较集中的地方,安庆地区各县均有江姓百姓。今天卒子介绍的石井岭一带,就是江姓在清朝比较集中居住的地方。图十:石井岭

    石井岭,一个大家很陌生的地方,因为有巨石而得名,是宣店一处风景点。卒子前些年与几位兄弟到访此处,偶然间遇到的古墓葬。图十一:石井岭江氏墓

    从清朝至民国期间,石井岭安葬了多位江姓先祖。其中一位名为江百祥墓,还有一些江姓百姓墓葬,它对研究安庆历史和人文有一定的作用。图十二:石井岭江氏墓

(本篇完)

2017-12-21


 

营盘大王庙与碑刻——卒子走遍安庆

营盘大王庙与碑刻

——安庆寺庙道观与碑刻系列

第1413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长风乡营盘村的大王庙。图一:安庆市迎江区长风乡大王庙

    安庆地区,尤其是在安庆市周边,有多座大王庙,沿长江江堤,一西一东就有两座大王庙。西门的大王庙与东门长风乡的大王庙。今天卒子介绍的是东门的大王庙。图二:大王庙碑刻及碑帽残件

    安庆市迎江区长风乡营盘村位于长风乡西北沿江一线,自古以来都是以农业为主,农作物为水稻和棉花。至于为何叫营盘村,原来这里曾在清朝咸丰年间住扎着兵营多座,大王庙就位于营盘村内。图三:长风乡大王庙标牌

    大王庙,地处长江长堤以下,面对长江,二面环水,风景优美 ,寺内香火旺盛,香客不断。大王庙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于近年重新修建,规模进一步扩大。图四:大王庙大王殿

    在安庆,大王庙可以说无人不知,而大王庙却有多座,分属安庆各地,大王庙现有碑刻多块,其中一块最大的碑刻长约一米多,宽约七十公分,厚约二十公分。据碑刻记载,大王庙建于清朝道光年间,在经历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废兴几度。解放后曾被特大洪水冲毁,后由僧侣来到此地重新兴建。图五:长风乡大王庙菩萨像

    大王庙是一座古庙,却是一片废墟,方圆二十里却无一座寺庙。大王庙坐落在今安庆市迎江区长风乡长江沿岸,面江环水,环境清静优美是修行养性的风水宝地。图六:长风乡大王庙

    长风乡隶属于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地处安庆市以东,长风距安庆市区不到二十公里,而且此处地处长江沿岸,占时能够扼守长江防线。图七:长风乡大王庙大雄宝殿

    长风乡东临长江,西抵破罡湖,北与枞阳县城毗邻,南与老峰镇接壤,该乡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盛唐诗仙李白为素有“鱼米之乡”的古长风留下如此绝唱。图八:长风乡大王庙

    长风乡境内有大王庙及炮台、长风沙碑林等名胜古迹。长风,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该乡区位优越,交通便捷,长风这颗山水兼得的珍珠镶嵌于安庆市东陲,这里有前江口、长风镇、三江口,另有新河口、鸭儿沟、岳王庙、杨叉脑等天然水运码头,可停靠千吨级船泊。图九:长风乡大王庙碑刻

    诗仙李白为素有鱼米之乡的古长风留下了如此绝唱“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长风乡境内有大王庙和附近的拦江矶炮台、长沙风碑林等名胜古迹。图十:大王庙碑刻

    长风原名“长风沙”。李白《长干行》诗中“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中的“长风沙”即此。因为鸭儿沟是个避风港,古来上、下水的船只停宿于此,逐渐使这里变成了集镇,便取名为“长风镇”。建国初期,叫长风乡,属怀宁县管辖;1956年并入柘山乡;1958年改为柘山人民公社;1959年划归安庆市管辖;1960年并入广圩公社;1963年拆大社恢复长风公社,复归怀宁县管辖;1979年将长风公社划归安庆市;1983年改长风公社为长风乡;1992年罗塘乡与长风乡合并,仍叫长风乡;2005年长风乡划归安庆市迎江区管辖。图十一:长风乡大王庙碑刻

    位于安庆市迎江区长风乡境内的长风沙,以其悠久绵长的人文史话和独特丰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安庆市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境内山水辉映,风光绮丽,物产丰美,人杰地灵,备受历代先贤志士、文人墨客的青睐。豪放派诗人的始祖、诗仙李白曾四次经过安庆,多次歌颂长风沙,是长风沙辉煌文化史观的重要佐证。“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万里南迁夜郎国,三年归及长风沙”千古绝唱,表达了诗人对长风沙的亲切和厚爱。宋人陆游诗云:“江水六月无津涯,惊涛骇浪高吹花。舻声已出雁翅浦,荻夹喜入长风沙”表达了古人畅游长风沙的欣喜之情。图十二:安庆市迎江区长风乡大王庙

(本篇完)

2017-12-22


 

共和金氏宗祠——卒子走遍安庆

共和金氏宗祠

——安庆祠堂系列

第1414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花园里乡共和村(金家村)的金氏宗祠。因原池州市由安庆代管,故也被列为走遍安庆的范围。图一:南溪古寨

   金氏宗祠始建于明朝,又称“大成祠”或“金氏祠堂”,是当地金氏族人祭祀祖先的地方。祠堂”始建于1583年,建造者金和壁为金日磾第61世孙。图二:南溪古寨内的建筑

   与安庆一江之隔的东至县南溪古寨,据说是一处匈奴后裔筑造出来的古老村寨,卒子曾在多年前介绍过此处。这里风光秀丽、地形奇特,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优势,抗日战争时期至德县政府和县城中学也曾一度迁到这里。图三:金氏宗祠四拼图

  南溪古寨坐落在东至花园里乡的深山峡谷中,距县城约五十里路。古寨有山、水、村“三奇”,完好保存着匈奴城堡、国民政府旧址、营地遗址以及祖先金氏宗祠等,大量徽派建筑、人文古迹相得益彰,而古代的石碾、石磨至今仍在使用,原始的生活状态也在持续。图四:金氏宗祠大门

    南溪古寨又叫金家村,位于安徽省东至县花园里乡的共和村深山峡谷中。村后有九条山脉俯冲而下,蜿蜒到村口,盘成三个圆丘,形似九龙戏三珠。村口的千年古樟下,有一座单孔石拱小桥,古朴典雅,为寨子增添了不少诗情画意。这样的小桥入村还有两座,被村民称作“进村三把锁”。卒子曾介绍过这里,此地的村民多为匈奴人的后裔,因此南溪古寨被称为“大山深处最后的匈奴部落”。图五:金氏宗祠石旗鼓与门墩门

    传说很久以前,村后山中有妖狮作怪,天宫王母得知,将妖狮化为石头,并连降三把锁,锁住了风水。至此金家村风调雨顺,人丁兴旺。村里至今有保存完好的成套老家谱。村谱记载,公元前121年,其祖金日磾为驻牧武威的匈奴休屠王太子,随匈奴王浑邪归汉,武帝授以马监侍郎,并赐名金姓。图六:金氏宗祠厅堂

    据说,唐朝末年,金氏祖先金侨公为避黄巢战乱,从徽州黄灯迁到此地开发定居,至今有1127年,传世六十多代。在明清时期,村内有一千多户、四千余人,九十九口古井,九十九条街弄,均是青石铺路,民房全是徽派建筑格式,还有部分元朝和明朝的民居,至今保存完好。古代的石碾、石磨至今仍在使用,成套老家谱完好无损,许多老人还带有古代的生活习性。图七:金氏宗祠内部陈设与介绍

    村后的石狮旁有一条古徽道,通往江西浮梁。也许,村里人也曾经从这里“浮梁买茶去”。累了渴了,就在路亭里稍作休息,和所有的徽商一样,用过了路亭里的米和水,回来的时候,再满上。匈奴人的野性与斗志渐渐褪去,留下更多的,是徽商的儒雅和诚信。寨子里的房屋大多是粉墙灰瓦马头墙,有门有面的徽派建筑,与皖南民居没有多少分别。只有建于元代的一幢碉楼,仍然保留着些许匈奴民族的烙印。图八:金氏宗祠宽大的天井

    匈奴人勇猛剽悍,骁勇善战,除了迁徙、作战时住在帐篷里,一般都住碉楼,以便御敌。今天卒子介绍的金氏宗祠建于明代的大成祠是金氏宗祠,门楣高大,山墙耸立,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共前后三进。明清时期,金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有不少人在朝廷为官。图九:金氏宗祠内的雕花门墩与回避牌

    祠堂内有99根柱子落地,宏伟庄严。不知是想与皇宫媲美,还是另有所图,据说匈奴后裔们原打算在祠堂里建100根柱子,后被人告密,只有将其中一根柱子锯开,使其不落地,这才避开了一劫。不知是有意还是无心,柱子上的雕刻隐隐有龙的形状,石墩上的图案也将匈奴人尚武的特性表露无遗。图十:金氏宗祠最后那一根悬而未落地的木柱

    逢年过节的时候,村里人也和大部分皖南农民一样,在祠堂里唱戏自娱自乐,唱的是温婉的花鼓戏,黄梅调。倒是村民们的脸上,隐约还能看出些微匈奴人的特质。铁骑的声音渐行渐远,这些草原游牧民族的后裔,终于在这里扎下根来,经过千年的碰撞与融合,渐渐与汉人难分彼此。图十一:金氏宗祠地砖

    村里仍保存着《金氏族谱》,才发现这是一座匈奴人的部落村居,村里的金姓人氏是一支匈奴人的后裔。通过这套保存有完好的成套老家谱,据《南溪金氏家乘》记述:金氏系出匈奴休屠王的太子金日磾,事汉武帝,赐金姓,封秺侯。自汉而后,代有闻人。至李唐时,进士官徽之别驾,名廷烈者,居歙之黄墩。廷烈公曾孙名侨者,避黄巢乱,由黄墩迁建德之南溪。明洪武时,仲谦公名璧者,秉铎东鲁,文教大兴,遂为建之望族。由此可以认定,南溪金氏真正的始祖叫金侨,是唐时避黄巢乱从徽州歙县迁来南溪定居的。图十二:金氏宗祠内设局部

    “金氏宗祠”,建于明万历丁丑年(1583)。坐北朝南,位于村中心偏北,共前后三进,建筑面积一千二百平方米,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祠堂为砖木结构,门楣高大,门槛高深,山墙耸立,天井开阔,明堂宽敞,享堂高大庄严。两旁有花鸟麒麟浮图座厢,后厅是祖宗牌位,内悬“南溪鲲化”等匾额。图十三:金氏宗祠内陈设的省一公与艳一公画像

    金氏祠堂里至今静静躺在地上的“恩荣”、“赋性端庄”等碑刻,仿佛在向人们叙说着昔日的荣光,也见证着这里曾经的富有。金氏一族至今还保留着每年正月十三乃祖祭天地、敬拜日月的遗风。图十四:金家村其它建设与村里小孩

(本篇完)

2017-12-23


 

柏子桥海校第三分校旧址——卒子走遍安庆

柏子桥海校第三分校旧址

——安庆近代革命系列

第1415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集贤街道办事处柏子桥社居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联合学校第三分校旧址。图一:海校第三分校旧址一角

人民解放军海军联合学校第三分校旧址,现在正在拆迁,不久之后,将再也看不到了,为此卒子在安庆文史爱好者老朱的建议下,周日专访此处,留下几张珍贵的照片。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联合学校第三分校旧址是解后后,安庆地区最高的学府,如今沦落如此,不禁让人感叹。图二:海校第三分校的历史照片

  解放后国立安大迁往芜湖,人民解放军安庆军分区接管了学校校园,随即华东军区海军学校第四大队又迁入此地并于1950年底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联合学校第三分校。从1949年12月至1953年6月,海校为新中国海军培养了第一批海军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成为海军工程师的摇篮。图三:海校第三分校不同角度的真实照片

  海校的建立与迁来安庆,为了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巩固国防,1949年8月15日,华东军区海军在南京正式创立了华东军区海军学校(简称华东海校),并于9月14日正式在南京开学。华东军区司令员张爱萍兼学校校长和政治委员。为充实海军队伍,中央军委决定调部分陆军转为海军。11月,陆军三十五军军部全体干部奉令调为华东海军,该部教导团全体官兵随行,并于12月调为华东海校第四大队。图四:海校第三分校的历史照片

  华东海校第四大队原驻于南京狮子山下,因校舍房屋不够使用而选定由南京军管会接管的原国立安大校园为第四大队校舍所在地。1949年12月,华东海校第四大队正式迁到安庆柏子桥的这块校园。图五:海校第三分校的真实照片

  华东海校第四大队迁到安庆柏子桥校园后,对洪水淹后受损的部分校舍进行了维修,在军分区接管校园时毁坏的国立安大校门原址上修建了新校门,并在校园内修建了礼堂、膳所等建筑物。1950华东海校第四大队正式在此开学上课。1950年底,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海军司令部借鉴苏联海军的建设经验,将华东海校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联合学校,联合学校下设兵器、机械、通信和舰务四个分校,在安庆的华东海校第四大队改建为第三分校。图六:海校第三分校的历史照片

  1953年6月,因苏联专家认为海军学校应设于海边才有利于培养真正的海军人才,海校第三分校又从安庆迁往青岛沙岭庄。随后在本校校园开办的是海校的预备学校——海军文化学校。华东军区海军学校创建时,由华东军区领导,学校的组织领导机构仍按部队的体制设立:学校下设大队、大队下设中队,各大队设大队长、政治委员等。在安庆的第四大队队长兼政治委员由原陆军三十五军教导团团长李玉萍担任,副政委为朱俭,副大队长为陈小龙。第四大队下设五个中队,学员约六、七百人。图七:海校第三分校

  今天卒子特调阅历史相关照片,其中就有一九五一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联合学校第三分校革命军人证明书相当于毕业证书海军司令员萧劲光政治委员刘道生签发编号022133被证明人苏州市汪埙。图八:海校第三分校毕业的学员证明

  1950年华东海校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联合学校后,学校隶属海军司令部,为军级建制,校长为原陆军三十军参谋长夏光,原陆军三十五军政治部主任孔繁斌任政治委员。在此办学的第四大队随之改为海军联合学校第三分校——通信学校,学校为师级建制,初由原大队长李玉萍任教育长(未设正、副校长)负责学校日常工作,胡志坚为政治部主任。1952年后李玉萍任负责学校日常工作的副校长,并调谭天哲、何力山任正、副政治委员。学校下设六个中队。苏联专家鲁可雅诺夫担任顾问。图九:海校第三分校的地板与墙壁和屋顶

  1950年底,华东海校按照苏联海军学校模式改建为海军联合学校后,担负起培训水面舰艇工程技术人员和指挥管理人员的任务。兵器、机械、通信和舰务四个分校各自负责培训一部分专业人员以满足海军建设的需要,联合学校校名由苏联专家建议命名,意即海校培养的人才联合起来即可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海军。图十:海校第三分校

  在此的第三分校承担了海军通信人才的培养任务。海校的学员为部队选拔的骨干党员和高中以上文化基础的知识青年。三分校在安庆改建时,下设信号科、机务科和通信科三个专业。信号科主要学习海军旗语等内容,机务科的培训目标为使学员熟练掌握制造、使用通信机器的能力,通信科则以培训收、发报等通信业务操作人员为主。1952年后再增设舰管、雷达、声纳专业,共计六个专业。学员的学习时间,根据海军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定为两年左右,以缩短培训周期,争取多出人才。图十一:海校第三分校的楼梯

  海校的建立同海军的建设一样,是从无到有白手起家。学校创建时教员严重不足,为此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解决师资问题:一是从原海军技术人员中选调,二是从新参军的青年知识分子和部队技术人员中选拔培养,三是从地方大学中聘请。由于以前没有兴办过正规海军学校,为此海校教学中使用的教材以参考苏联海军的教材自己编印为主。海校组织专门人员组成教材编写班子,一方面广泛收集材料,另一方面认真听取苏联专家顾问的意见,同时编写人员集体对教材进行讨论修改后才定稿。图十二:海校第三分校面临拆迁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起,每年海校部分学校的学员就一直承担着国庆节天安门前接受检阅的光荣任务。为办好海校,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各方面对海校的建设予以全力支援。三分校在安庆期间,由于安庆当时电力供应不足,经常停电,学校的教学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学校为此向东海舰队求援,东海舰队通信处随即无偿调拨了一部13千瓦的发电机组供学校使用。海校三分校在安庆与当地政府、军分区、长江航运管理部门和当地群众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海校积极配合安庆的各项建设发展,安庆港口曾为等候海校的苏联专家而推迟过发船时间。图十三:海校第三分校的过道

  1950年初华东军区海军学校第四大队正式在安庆柏子桥校园开办时,共有学员六、七百人,加上教员干部共计千余人。1952年后,总校调舰管专业一个团来校,共有学员七、八百人,并开办了一个女生队,至此学校共有官兵2000余人。1953年初,三分校在安庆培养的第一批学员毕业,他们成了人民海军自己培养的第一批专业技术军官,女学员也成为新中国海军第一批女军官。他们中的一些成绩优秀者被选送至苏联留学,其中一人学成回国后任北海舰队政委。遵照中央军委、政务院的指示,三分校于1953年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培养了该国第一代雷达指挥官,后又为越南培训了一批军队通信技术人员。图十四:海校第三分校的局部

  1953年5、6月间,根据苏联专家建议,海校三分校由安庆迁往青岛沙岭庄。这里随后迁来了海军文化学校。1954年夏,安庆发生特大洪水,学校校舍大部被淹。是年秋,文化学校因此迁走。当卒子走近临近拆迁的海校旧址时,被墙角的一个五十年代的人造革沙发吸引,这个沙发已经走过近七十年的光阴,如今已经被人遗弃在拆迁一角,海校也如同这个沙发一样,被历史遗忘,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保护这幢有着历史痕迹的建筑。图九:海校第三分校里的旧沙发

(本篇完)

2017-12-25


 

无愁曹山桥——卒子走遍安庆

无愁曹山桥

——安庆石桥系列

第1416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响肠镇无愁村的曹山桥。图一:无愁村地貌

  响肠镇无愁村四周高山,中间平地,过去属于潜山县,是一个适宜人居而得名的古村落,位于响肠镇东南面,面积近十七平方公里。古时为潜岳重要交通要道。图二:无愁村远望曹山桥

  岳西县响肠镇无愁村中有一座古老的小庙,名为汪公庙,据说已有八百多年历史。是一座为纪念黟县登源里人汪华而建的庙祠。图三:无愁村河溪

  在岳西东大门无愁畈上,有座香火旺盛的庙祠。这就是汪公庙。汪公原名世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改单名汪华。汪华黟县登源里人(今绩溪县瀛州人)。隋朝末年,乱世而生,汪华率众高举义旗,占据歙州、宣州、杭州、睦州、婺州、侥州六州,建号吴国。保境安民,造福一方。唐朝武德四年,汪华顺应民意,奏表归唐。唐高祖李渊下诏嘉奖,封歙州刺使,总管六州。后封上柱国、越国公。汪华死后,徽州民众为纪念他保障当地未受战乱之苦,在州衙之西建祠供奉。后六州民众封其为汪王神。图四:无愁村河溪与石板桥

  宋、元、明、清历朝君王也多次加封越国公汪华。越国公汪华成了江南的保护神,尊为汪公大帝或徽州太阳。东南各地乃至贵州的一些地方都设有汪公庙祠。现在汪姓人中,大多是越国公汪华的后裔。图五:无愁村河溪巨石

  无愁汪公庙最初为陈姓所建。据传,陈姓先祖时与越国公同朝为官,交情甚厚,义结金兰。后陈公遭难,越国公不顾自身安危,奋力营救,至此成了莫逆之交。为报越国公之恩德,陈氏后裔尊之为神。图六:无愁村曹山桥建在岩石之上

  陈氏裔孙世居于江西,明末为避友亮之祸从江西迁安徽怀宁。清时又有分支从怀宁迁来岳西县无愁村。就在这支迁来无愁村时,就在无愁畈建了汪公庙祠。也许也是那个时期,制造了今天卒子介绍的曹山桥。图七:曹山桥

  曹山桥建在无愁村河溪上,横卧在河溪上的借用了五条石条拼接一座叫“曹山桥”的清朝石桥。它是旧时“下山”通往响肠诸地的必经之地。曹山桥长约十八米,宽二米五,为无墩石桥,均采用花岗岩构造。图八:无愁村远望曹山桥

  桥石条榫合叠合,表面平滑。墩两头均建在岩石之上,长石板拼接架铺为路,曹山桥距今有一百五十年历史。曹山桥为陈氏建造,潮起潮落,溪水淙淙,成为百年间乡人为交通必经之路。图九:曹山桥由五根石条拼接而成

  庙祠周围陈氏居屋林立,汪公历来被陈氏族众当做先祖对待。只可惜文革时庙摧像毁,让人痛心!新建庙祠坐落在曹山桥边。溪水环绕,群山拱卫。陈氏族众再塑神像,成众心所归。新修汪公神像落成,依然目光如炷,威严刚正。从此这里香客络绎不绝。图十:无愁村河溪

  二00七年,无愁陈氏又发起倡议,扩建汪公庙祠!由陈氏名流牵头,陈氏族众及其他各姓再次捐献钱款。竣工后的汪公庙祠更加宏徫壮观。青山相伴,绿水辉映。图十一:曹山桥

(本篇完)

2017年12月26


 

仓房禾山百年紫藤——卒子走遍安庆

仓房禾山百年紫藤

——安庆古树名木系列

第1417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仓房村禾山组的百年紫藤树。图一:仓房村禾山组的禾山

仓房村禾山组位于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仓房村境内,自古就是安庆北面的重要屏障,有着悠久的历史。杨桥镇人文景观丰富、文化古迹遍布,这里以“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而闻名遐迩,著名山水画家萧谦中、清代状元龙汝言便诞生于此,李鸿章仓房遗址在仓房社区境内。图二:禾山

禾山百年紫藤位于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仓房村境内。总体位置位于铜锣尖巨石以下,铜锣尖正成为安庆驴友们的圣地。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安庆市北大门。图三:仓房村禾山半道山路

杨桥镇域面积近一百平方公里,南临风景秀丽的石塘湖,背倚气势雄伟的大龙山,距安庆市区仅十公里,水陆交通便捷,自古就是安庆重要的交通和军事重地。图四:仓房村禾山巨石

仓房铜锣尖历史悠久,文化存留丰厚,独特的旅游资源。铜锣尖以奇峰、怪石、峭岩、险岭著称,它比邻鲍冲湖,又邻杏花村、面居芦潭夜月、石塘晚卓等景点独特,形成了安庆独特的旅游景区。图五:禾山巨石

禾山,现在为禾山组,地处仓房村腹地靠山一隅,东邻石塘河,西毗白泽湖,这里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人杰地灵,环境优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图六:仓房村禾山两块巨石

在仓房村禾山组山顶间,两块巨石之缝间,生长着这样一棵百年紫藤,至今仍郁郁葱葱,藤条盘根错节,冠大如华盖,花期很短,香飘四溢。图七:仓房村禾山

这株百年紫藤不知何年由谁种植,卒子看到这棵紫藤树,直径约二十公分,树干盘根错节,呈螺旋状盘旋而上,灰褐色的枝蔓如龙蛇般蜿蜒,整个花冠向巨石间遮掩,花期一串串硕大的花穗迎风招展,煞是美丽。图八:仓房村禾山巨石与百年紫藤

这棵紫藤长生长在巨石之间的脊贫石缝里,由于缺少肥料,百年紫藤也长势不快。这棵紫藤长在石缝里,很少被外界打扰,正因如此也就成了禾山的“吉祥树”。图九:百年紫藤

据了解,安庆地区过去有很多的碗口粗细的紫藤树,有些紫藤树龄至少已经百年。可惜现在留下来的很少。在植物园里,日渐丰富的各色植物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但依然难以撼动园中那几株老紫藤的特殊地位。色植物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但依然难以撼动园中那几株老紫藤的特殊地位。图十:百年紫藤与仓房村禾山

紫藤生长比较缓慢,凭借藤本植物的惊人力量,缠绕出了坚韧的藤椅、秋千、吊环,安庆的一些公园和园林里还有一些几十年不等的紫藤树。图十一:仓房村禾山巨石

禾山的这棵百年紫藤,枝繁叶茂,根茎如斗,如虬龙盘绕。历经百年风雨,这株紫藤浓密。作为一种落叶攀缘缠绕性大藤本植物,紫藤本身具有观赏、环保、食用和药用四大价值。紫藤花期长久,花形美丽,李白曾有诗云:“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流美人。”图十二:禾山

[size=0.83em]12.jpg (445.76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5 分钟前 上传

(本篇完)

2017-12-27


 

黄铺韩花屋——卒子走遍安庆

黄铺韩花屋

——安庆古宅系列

第1418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黄铺镇黄铺村的韩花屋。图一:潜山县黄铺镇黄铺村

安庆市潜山县黄铺镇的一处古遗址韩花屋化石点,也正是因为这个化石点,才有了一个叫韩花屋的地方。原来安庆市潜山县早在六千多万年前是一块巨大的盆地,包括现在高耸入云的天柱山麓也是这块盆地的一角,这里气候温润,繁衍栖息着万物生灵,其中哺乳类与爬行类两大家族最最兴旺发达。图二:潜山县黄铺镇黄铺村韩花屋

经过了数千万年的繁衍,一些古生物随着地质变动或被填埋、或被腐蚀,也有被埋藏于地层的动物经长期沧海桑田的地质作用后,形成我们今天见到的天柱山众多化石点,以前卒子也曾介绍一点。就在这长条带红砂岩中保存着大量古生物化石,具有地点多、新属新种多特点,有"亚洲脊椎动物的宝地、哺乳动物的发源地"之美称。图三:韩花屋内部

后来专家李传夔在潜山痘姆乡杨小屋地层中发现了距今六百万年前东方晓鼠化石。经过多方研究考证,确认东方晓鼠是现今最接近啮齿类祖先的动物。自此以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多次前往皖西南天柱山麓考察,先后在十五个乡镇查明化石分布点五十多处,从类群上看,包含有食虫类、踝节类、钝脚类、南方有蹄类、食肉类、有鳞类等。图四:韩花屋二进堂厅

后来,考察队还在潜山县牌楼乡韩花屋、杨新屋两地发现了五只个体龟化石。也就是今天卒子介绍的韩花屋的地方。古生物专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叶祥奎于1979年将此龟标本确立为安徽龟属(新属)、潜山安徽龟(新种)的正型标本。龟化石的发现对天柱山麓潜山盆地的古地理、古气候,提供了珍贵的材料。天柱山麓发现的化石分别经国内专家命名。图五:韩花屋门楼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于2013年4月组织一次潜山古新世古生物化石野外调查,选择黄铺——痘姆一带为古生物化石重点保护区,天柱山化石群,是沧海桑田的见证,是千万年积淀的时光记忆,它不仅掀起了天柱山隆升变迁的神秘面纱,而且还打开了人类窥视中国古老文明的又一扇窗口。图六:韩花屋的大青砖

黄铺镇黄铺村地处潜山县西南,与太湖县小池镇接壤,中心镇区距县城十公里,是全国重点镇、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安徽省特色乡镇、安庆市文明村镇。图七:韩花屋一进门厅

韩花屋又名韩家花屋,位于安徽省潜山县黄铺镇黄铺村,是一座老屋,已经有了百年以上的历史,听几代老人们讲,老屋在明清之际出过秀才,晚清多地组织也到这里来过。韩花屋自古至今能人辈出。这里不知道蕴藏了多少传奇动人的故事,花屋已经经过重新修建,唯有后一进还保留着原来的式样。图八:韩花屋保留着清末民初的扇门

  韩姓,后宋国姓,是当今华夏姓氏排行第25位的大姓。韩姓是黄帝后裔,出自周王族支系的韩国王室,是晋国六卿之一。春秋末期,韩氏联合魏氏、赵氏在晋阳之战中战胜智氏,使韩氏得以瓜分晋国,跃居战国七雄之列。韩姓在全国分布极广,名人众多,如战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汉代军事家韩信,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大宋名相韩琦,抗金名将韩世忠,开国上将韩先楚,大实业家韩永清,人民好支书韩振国等等。图九:韩花屋

“宋氏家族”严格的说是韩氏家族,国家副主席宋庆龄(本姓韩)就是忠献王韩琦的嫡系后裔。韩国被秦攻灭后,王室宗族后裔遍布各地,唯韩王信家族的子孙最盛,是韩姓历史发展的主枝。根据家谱记载,韩氏的第一个郡望是颖川郡,历代众多的韩姓显赫大家族,如宋代的相州韩氏,真定韩氏,辽代的幽州韩氏,玉田韩氏等等,追本塑源,皆出自颖川。图十:韩花屋大门

(本篇完)

2017-12-29

(本文为本年度最后一篇游记,因为工作太忙,在某些方面描述可能会有误差,请多多包涵)


 

余湾余介与江介石刻和马东升石刻——卒子走遍安庆

余湾余介与江介石刻和马东升石刻

——安庆石刻系列

第1419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余湾村的余介与江介石刻和马东升石刻。图一:石树顶部的飞来石

  杨桥镇余湾村西倚大龙山,东临石塘湖,面积二个多平方公里,自古就有耕地千亩的优势,村内风景优美,生态宜人,果业丰富,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图二:飞来石石缝能容一人匍匐而入

  余湾村地处于一个“U”形的山谷中,两座大山犹如两只巨臂,将余湾村紧紧揽在怀中。正在这种独特的地形,形成了独特的地理“小气候”。图三:石树顶部的飞来石由马东升题写的石刻

    数百年来,在这里农民种植果树的历史悠久。许多农户都在房前屋后栽植一些桔树、桃树、杏树等果树来发展庭院经济。一年四季鲜花怒放,硕果累累。图四:从石树顶部的飞来石附望杨桥镇

   余湾村之所以叫余湾过去的确是以余姓为主的村民为主体,另有江姓混居其中。百余年前,余姓与江姓是整个余湾村的人口主体。图五:石树顶部的飞来石另一侧(一般朋友根本没有机会看到)

    余湾村过去一直属于桐城,那么为什么会有余湾这样的一个地方?原来,余氏其中一支乃名将之后,是元代安庆守将余厥为一氏,由于元末明初余厥于1358年遭不幸,满门几乎灭绝,之后救出并护养其幼子余渊(二世)于太湖,至渊孙贞四,迁洪涛山,姓王氏。清朝康熙五十三年,怀宁令张懋诚至县赈灾,得其实,因详复本姓。其遗胤不绝,至今为桐城人。图六:飞来石上刻有石树耸云石刻

    有相关资料记载:洪涛山下的余氏自十五世余莲舫之后,开四支,分别居住在今桐城市大关、龙头、王集、卅铺四乡,有数百户,数千余人,属汉族。原来,元末余阙至今已延续二十七世的传承关系。经过几百年来余氏族人繁衍逐渐已经形成很大的势力。图七:杨桥镇

    江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姬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前624年古江国为楚国所灭,后裔世代以国号为姓。江姓,卒子之前已经多次介绍过。图八:石树顶部的飞来石

    余湾一处,就有余江二姓相互杂居数百年。他们之间经过数百年之间的联姻、师生、同窗等关系维系,已经形成相对完整的关系网。图九:余介石刻  马东升笔名素石。是安庆本地回族人,安徽省安庆市人,1946年2月生。自幼喜习书法篆刻,初临晋唐法帖,稍长从马吻石学制印,以秦印玺为宗并及碑额瓦当和明清诸家印蜕,又从魏叔子、胡艺农攻秦篆汉隶。篆书宗三代吉金文字探本求源,力求变化自如神采飞动,使沉雄之气渗于行间,隶书以汉碑为本,取明清近代诸家之长,方圆互成,且糅以篆书笔意,俊逸之气溢于字表,制印喜以书意溶之,以书为体,以刀为形,时出新意。图十:余介石刻局部

    安庆市区北面大龙山,灵山石树景区,是安庆较早开发的景点之一,以石奇、洞幽、水秀为特色,共有景点多处,非常适合游玩。所谓“石树”,是因为它是一株酷似由巨型球状花岗岩石叠垒而成的参天大树,从山麓直冲山顶,纵观全貌,好像在舒展着广阔的臂膀迎接八方来客。所谓“灵山”,是相传曾有黄龙居住在此,因而山有“灵气”,故称为“灵山石树”。石树从根部到树冠,有近百个洞室相连,古树的顶部,有一块巨石,它是石树的标志,上面有安庆本土书法家马东升收发书写的“石树耸云”四个大字。图十一:石树腰部的巨石

    石树风景区,相对安庆人,那是再熟悉不过的地方。无数次的春季、周末行、夜爬、晨练都曾到访过这里,石树的最高峰,有一块巨石,传说这块巨石叫“飞来石”,它像一个放名片的名片夹毅力在石树顶端。图十二:石树顶部的飞来石   

     像在这块大石头上,由安庆本土回族书法家马东升手写的四个大字“石树耸云”,非常的壮观。站在山顶,烟波浩渺的石塘湖、景色秀丽的螺蛳山、错落有致的田园风光以及杨桥镇上的景色尽收眼底,“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也油然而生。 图十三:石树顶部的飞来石石缝之间的“江介”石刻

    据了解,石树山后有一百丈峭崖,拔地而起、壁售如削,有趣的是峭崖中开一线,仅容一人侧身而过,高约五米,取名“一线天”。安庆像这种一线天的,也不知道多少。那天,卒子曾通过石缝爬到岩前,观看马东升写的“石树耸云”四个大字。果然是气势非凡。图十四:石树顶部的江介石刻

     石树的巨大飞来石石缝之间,有一个“江介”的石刻,也是卒子今天介绍的地方。“江介”两字,直径约为二十公分见方,石刻刻于飞来石石缝之间,时间约为民国至解放初期。“江介”实际上就是山岭由江姓所有,是江氏在石树山顶就是一座山最高的地方,所有的这一片山场和林地,包括山顶的鞍部,两山中间比较平缓的地方。图十五:石树顶部的飞来石

     石树一带,面积很大,还有一处陡崖,就是近于垂直的山坡及以下的山谷,两山之间狭窄低凹的地方,卒子见到一块巨石上刻有“余介”两字,直径约为十五公分见方,石刻刻于巨石阳面。这说明余姓百姓与江姓百姓以山腰之巨石为界,分为江氏与余氏的山界。图十六:石树顶部的飞来石与山腰的巨石

    “余介”与“江介”石刻,有着一定的历史文献实物价值,它们或刻于山脊、或刻于山顶、或刻于山谷、或刻于山脊、也有刻于山峰,更多刻于山鞍部。今天卒子介绍的刻于陡崖和山顶部的二个姓氏的石刻,就是民间石刻的一个缩影。图十七:石树风景

(本篇完)

2018-01-02


 

五横师山与湘军瞭望岗——卒子走遍安庆

五横师山与湘军瞭望岗

——安庆风景与近代军事系列

第1420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五横社居委原五横村的师山风景和百年前这里的湘军瞭望岗。图一:远望大龙山五横乡师山(远处山包)

    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位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安庆市北门,大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北麓,距市区三十里。全乡总面积约五十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一万余亩,山场面积近五万亩,属浅山丘陵地区。图二:清军中的湘军

  五横乡交通区位优越,三十里地连接市区,有两条路直接连接市区。五横乡环境优美,资源丰富,生态保护十分良好,全乡森林覆盖率达一半。图三:五横乡师山

   古人说,“仁者乐山”,安庆有着数不清的山,与山结缘、与山相伴,正是安庆人的特色,也是一份割不断的情缘。在安庆宜秀区的五横,有一个山头名为师山,卒子到访此处已经多达四次。问询当地百姓,才渐渐了解,这里曾是百年前,曾国荃手下的湘军的一处山寨,山头上还设有瞭望岗。图四:五横乡师山湘军瞭望岗

    在湘军未到此处时,此地无名,百姓也只称为小山包,湘军向来以山为师,湘军置身于秀山峻岭、雾岚戏风,在与太平军长达十多年的战斗中,又以在安庆战斗最为激烈。湘军来到此处山顶,又觉天高地迥,万里风来,群峰皆伏于下,于是陶然悠然,顿生逸兴飞扬之感,于是师山便从此得名。图五:清军中的湘军装备

    师山海拔约五百米左右,路途有若干弯道,有几处坡度较大,登山之路,崎岖难行,荆榛挡道,乱石嶙峋,高崖峭壁,横入苍暝。图六:五横乡师山

     师山半山之间,仍有多处壕沟,有壕沟均约一米余宽,深一米余,长达数百米,虽然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至今仍然能够看到壕沟。图七:五横乡师山湘军瞭望岗

    穿过松树小林,经千难、历万险,还要越过一处坡度非常大的土坡岭,才能到达瞭望岗,登入高处,蓦然云开日现,光芒万道,照彻雾海云天。图八:五横乡师山顶部

    “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名言,会强烈地撞击你的心扉。人生也会懂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古训,强烈的感受师山作为湘军的近郊防御点的选择,可谓人的砺志之师。图九:从师山顶部看到整个五横乡

     师山之顶,其实就是大龙山的一个余脉,它连接着大龙山的一个山系,在这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游师山,千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曾经寄情于山,有多少英雄豪杰曾经驻足于岭?他们或留下高雅的情致,或谱写血染的浩歌。图十:走遍安庆

     师山湘军的瞭望岗的巨石上,有“仰之疆高”四个大字,百年前,当湘军或立、或仰、或卧、或坐,他们在欣赏安庆风景时,也用他们的闲情留足安庆,当这些异乡斗士在安庆留下他们残缺斑驳的遗迹,却给了今天我们安庆留下深远厚重师山文化。图十一:五横乡师山湘军瞭望岗上“仰之疆高”

    南宋杨诗人写道:“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下山,翻过一座山梁,迎接的依然是山。登高山、入森林,可以强健体魄。行走在师山中,观奇石怪松、兔走狐追、鸦雀争食,人亦可萌生野性,欲大吼奔跑,展脚伸拳,摆脱平日里身心受到的种种束缚、压抑、扭曲,这时,清新有力的血液灌流全身,平日的委琐也随风而去。图十二:五横乡师山

    师山湘军瞭望岗,设立于清朝咸丰年间。湘军瞭望岗在安庆被发现,还有多处,卒子之前已经介绍过一些。此处的湘军岗哨,山丘不高,从山脚经过约一小时就能登上这座小山丘顶部,进入这座当年烽火前沿的瞭望岗。图十三:五横乡

   师山脚下的上了年纪的百姓,还能指出清军在此驻扎的情形,山上有壕沟通道,直通下山下的坡道。师山湘军瞭望岗与大王庙街狮子山湘军瞭望岗,都是湘军在安庆周边的军事设施。图十四:五横乡师山

    在与太平军战斗的时期,师山湘军瞭望岗可以俯瞰周边的五横乡全貌,近而控制整个安庆北面的主要通道。这里的自然风景很美,山体还有部分夯土修筑防御工势,工势依起伏的山势而筑,前后各有一条深一米左右的壕沟。图十五:五横乡师山上的奇石

    北面五横师山湘军瞭望岗的设立,充分说明当时的湘军对太平军的环形包围,湘军从山沟两侧,可近距离观察对方的活动规律,以加强防御。湘军瞭望岗成为安庆研究太平天国时期的军事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战争遗址实物证据。图十六:五横乡师山

    安庆曾是安徽的省会,清中期是座有着数十余万人的小城,同时也是南京重要的西部门户。为防守安庆北面道路交通要道,特设立的瞭望岗。湘军与太平军血战宜城下,曾国荃曾在北门血战,双方各有伤亡。图十七:五横乡师山顶部的奇石

    北门大龙山涉及几个乡镇屯兵数千、修缮城池、筹备军粮、火器弹药。曾国荃来到安庆驻防后,据曾国藩日志上记载“守土吏闭垒旅拒,功之辄拔。迟不过旬日,或以百记”。图十八:五横乡

(本篇完)

2018-01-03


 

长安登仕郎汪心和墓——卒子走遍安庆

长安登仕郎汪心和墓

——安庆古墓系列

第1421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洪铺镇长安村的登仕郎汪心和墓。图一:远看怀宁县洪铺镇长安村

    洪铺镇隶属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地处怀宁县西南部,东与怀宁县月山镇、大观区山口乡毗连,南与大观区海口镇、皖河农场隔河相望,西与怀宁县江镇镇、清河乡接壤,北与怀宁县石镜乡、黄墩镇交界。图二:清朝官员真实照片

     洪铺镇总面积约八十多平方千米,洪铺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农业以种植水稻、棉花、油菜为主;境内属半丘陵浅山区和半圩畈区,三面浅山环绕,有金鸡碑、普陀寺等文化古迹。图三:怀宁县洪铺镇

    洪铺镇属半丘陵浅山区和半圩畈区,三面浅山环绕,仅南面冶塘湖与皖河相连。最高点董岭尖海拔364米,最低点皖河中心河道海拔负0.5米。洪铺镇境内属皖河水系。皖河自西向东流经镇域西南部,境内河道长十公里。七里湖、八里湖位于境内南部。图四:清朝官员真实照片

     卒子今天带大家看到的是位于长安村的一个山坡之间的民国初期古墓。位于洪铺镇东北部,目前全国有36个长安村,安庆地区就有2个,另一个在宿松县下仓镇的长安村,卒子均到访。图五:长安村清朝官员墓冢

    洪铺镇长安村在文物普查中发现一座清朝的古墓碑,该墓碑距今已有百年历史,根据碑文可断定墓主人曾被授予“登仕郎”官阶,也就是俗称的九品芝麻官。可惜,因人为因素未被列入保护对象。图六:清朝高等级官员真实照片

  据了解,怀宁县长安村这座清朝末年至民国年间的古墓碑。经测量,该石碑高74厘米,宽42厘米,厚度为19厘米。石碑为青石。根据碑文可知,墓主人汪心和,秉性仁慈,持身方正,生前曾置义学田数十亩。该墓碑为清朝末期民国八年(1919年)冬所立,碑首刻有花纹,正面楷书竖写“登仕郎汪心和之墓,其夫为钱氏”。图七:登仕郎汪心和墓碑

  对于安庆地区,发现像有百年历史的古墓,实在太多。古墓的发现,对当地古代教育、丧葬体制、风俗人情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史料,有着较高的研究价值。图八:清朝官员照片与画像

    清朝设有官名。唐朝始置,为文官第二十七阶,正九品下。宋朝正九品。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用以代知录事参军、知县令,政和六年(1116年)改为修职郎,为文官第三十六阶。金正九品上。元升为正八品,掌管宗卷、钱榖的属吏。《元史·百官志一》:“照磨一员正八品,掌磨勘左右钱榖出纳缮料例,凡数计文牍簿籍之事。”明正九品初授将仕郞,升授登仕郞。清正九品概授登仕郞。图九:登仕郎汪心和墓碑

    “九品中正制”起源于曹魏时期,当时,将士人按才能分为九等,称为九品,以后又将官员的尊卑也分做九等,亦称九品。北魏时,又进行了更细致的区分,先将各品分为正与从,即正一品、从一品到正九品、从九品,再将四品以下的正与从分为上下阶,即自正四品上阶,一直至正九品上阶、正九品下阶、从九品上阶、从九品下阶。这样,就由最初的九个等级发展为三十个等级。图十:登仕郎汪心和墓碑局部一

    清朝沿袭了明朝的官职制度,保留了九品之中分正从的部分,废除了上下阶,而且文职武职完全一致,成为整齐划一的由正一品到从九品的十八个等级。中央国家机关文武职主要官员的品级,当时只有九品之内的职务才叫“官”,称为“流内”。九品之外没有品级的叫“流外”,或收“未入流”,就不是“官”,而是“吏”了。图十一:登仕郎汪心和墓碑局部二

    文阶十八级分别是:光禄大夫、荣禄大夫、资政大夫、通奉大夫、通议大夫、中议大夫、中宪大夫、朝议大夫、奉政大夫、承德郎、儒林郎、文林郎、征仕郎、修职左郎、登仕郎、登仕左郎。图十二:登仕郎汪心和墓碑局部三

    武阶十八级分别是:建威将军、振威将军、武显将军、武功将军、武义都尉、武翼都尉、昭武都尉、宣武都尉、武德骑尉、武德佐骑尉、武略骑尉、武略佐骑尉、武信骑尉、武信佐骑尉、奋武校尉、奋武佐校尉、修武校尉、修武佐校尉。图十三:登仕郎汪心和墓碑局部四

[size=0.83em]09.jpg (568.25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1 分钟前 上传

(本篇完)

2018-01-04


 

网友评论

锟斤拷锟斤拷要锟斤拷录锟斤拷趴锟斤拷曰锟斤拷锟 登录 | 注册 |
发布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