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记攻略肥西县铭传乡和紫蓬镇游记

肥西县铭传乡和紫蓬镇游记

作者:就是爱玩安徽     8783人关注 2023-8-4 17:16
前言


2021年让我的一位远房亲戚王Guangzhou带我和我父亲到 肥西 县铭传乡和紫蓬镇一游(他们的照片为了保护他们我就不放出来了,这里只有我的照片不是因为我以自我为中心的缘故),到的这两个乡镇是 肥西 两个相邻的乡镇,这两个乡镇不是 合肥 旅游资源最好的那一类。这里明清时代属于 合肥 西乡 ,清代 合肥 有 东乡 出相, 西乡 出将的说法。虽然 肥西 县是目前 合肥 五个县里经济最发达的县,2020年按照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11.6万元,但是宋元明清历史上的 肥西 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不如 肥东 。在宋元明清民国时代,铭传乡和紫蓬镇这两个乡镇所在地是 合肥 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并且在晚清以前文化也比较落后。当时 合肥 的进士举人主要出在府城周围、环巢湖沿岸的平原和 肥东 地区, 肥西 的中、北、西部多山,和今天的肥 东北 部, 长丰 南端的江淮分水岭地区一样受限于丘陵地形和地势较高,水利工程灌溉水源较少,主要采用挖塘来灌溉农田,是当时 合肥 县境内经济较为落后地区(按照九级分法,庐州府(府治 合肥 )是当时经济发展水平上等居中水平(第二等)的府,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庐州府的民众绝大多数过着一种基本维持温饱的生活)。清朝嘉庆年间 合肥 地方志记载 合肥 江淮分水岭丘陵地区“地处高阜,灌溉为难,以故不耐旱潦(同涝)”“民居其间者多无盖藏(储藏),一遇祲岁(荒年),力不能支。”加上淮军最主要的将领基本出自 肥西 和 庐江 ,所以清代和民国时期 合肥 西乡 和北乡土地多为大地主所有,自耕农、富农、小地主的占人口的比例比庐州府城周围和环巢湖平原地区要少得多, 肥西 中部的山区没有一处商业市镇,当时这一地区的民风也比 合肥 境内的 富裕 地区的人尚武。晚清和民国时代, 肥西 的丘陵地带还是土 * 匪 团 伙 和鸦* 片 贩 子、私 盐 贩 子的藏身之所。当时很多贩私盐(始于乾隆)卖鸦*片(道光初年以后才比较多)的犯罪团伙一方面开船到苏南、苏中、 上海 买来私 盐和鸦 *片,通过巢湖上的走私活动,在湖边隐蔽处卸货,然后运到丘陵地的秘密仓库里,走私的货物除了销往本地乡村,还分销到淮 河南 岸和皖北。他们从事着武装走*私活动,甚至聚 众对 抗 官 府。也有少数是纯粹打 *家劫 *舍做抢 * 劫的土 * 匪武装。古代经济文化的相对落后再加上现代 肥西 的经济起步较早,因为建设带来的破坏较大,因此这也造成今天 肥西 县在地上文物上比起 肥东 和巢湖要差很多,比起 庐江 来也不如。 肥西 北部不仅没有像样的古镇和古村落,你在当地农村也很难见到 肥东 ,巢湖, 庐江 农村那样百年以前建的青砖小瓦小合院的庐州民居。( 长丰 县大部分地区古代并不属于以 合肥 为府治的庐州府, 长丰 大部分地区的地域文化各方面也和庐州文化区有很大差别) 合肥 江淮分水岭地区农田水利的落后直到1960-1970年代淠史杭灌区各大灌溉工程的建成才得以改观。不过到了1990年代以后,本来基础较好的 肥东 、巢湖的主政者缺乏发展经济和旅游业的长远眼光,片面看中眼前利益而丧失机遇。两个县的富豪发达以后也比较吝啬地对待家乡。反倒是 肥西 、 庐江 的很多人非富即贵,当年 肥西 人表现出适应经济发展的更好的魄力和眼光,当地人面对机遇也更快的抓住,以优惠政策和更高的行政效率招商引资。富豪在外赚了钱也更多地在家乡做投资, 庐江 的富商数量则为 合肥 五县最多。(当然 肥东 不如 肥西 也和 合肥 城市主要发展方向是西南两个方向有关)
在 合肥 旅游,想体验到 合肥 最好最美的一面,你需要做得不是在城里逛,而是去 合肥 的远郊区和广大乡镇乡村,如同在 南京 旅游要以城区为重点一样。 合肥 最美的自然风光和保存最好的古建筑都在乡镇,尤其是环巢湖沿岸的乡镇。市区因为近现代战争 和政 治运 动和早期城建的破坏,已经不剩下完好的古迹了,有意思的景点也没几个。而明清历史上庐州府乡村和市镇经济文化较为发达和乡村地主士绅力量强大的特点和李鸿章和段祺瑞为首带动近代 合肥 地区的名人辈出,让 合肥 除了 长丰 部分乡镇以外的大多数乡镇都有几个可以一逛的百年以上历史的景点。 合肥 的乡村也有比北方和 三峡 以下的长江中下游沿岸(不是指所有地区)大多数地区秀丽得多的自然风光。 合肥 有最具有江淮本身特色的青砖小瓦马头墙小合院庐州民居和古祠堂,大量江淮古镇,古村落,近代名人故居,甚至三国遗址公园那样的更久远的历史遗迹。更有环巢湖沿岸山水自然风光,从湿地,公园,到溶洞,沙滩,花海,奇花异草,小山丘,草地都有,这些还是和人文景色结合在一起的。想体验江淮特色的乡村到底有多美,多有文化底蕴,建议您首选 合肥 。关于 合肥 除了山岳风光以外的乡村景点是江淮文化区最好的这一点您在江淮之间和苏皖长江沿岸县区的电子地图里仔细观察就看得出端倪。

当天游览的景点除了刘铭传故居外都不算优秀,紫蓬山没留下什么文物,但是郊游去的话也还可以。铭传乡和紫蓬镇虽然是相邻乡镇,但景点一点也不密集,保存下来的文物也少。但是还是有些没有破坏严重,没有经过修复的文物点,目前铭传乡东部的张树声故居张老圩2020年开始修复,预计到2023年可以修复完成。反正这两个乡镇不是 合肥 境内和 肥西 旅游资源最好的乡镇。 肥西 县最值得一去的乡镇是5A景区所在的 三河 古镇。 合肥 人文古迹和自然风光结合得好的应该是环巢湖沿岸的乡镇和三十岗镇等

紫蓬镇

紫蓬镇位于 肥西 县中部,西周和春秋属庐子国,春秋晚期属吴、楚,战国属楚,秦汉属以寿春县(治所 淮南 寿县 县城)为郡治的 九江 郡 合肥 县,三国魏以后隶属于 淮南 郡治所所在地 合肥 县,隋代属庐州 庐江 郡首县 合肥 县,唐五代宋属庐州治所 合肥 县。元代属庐州路首县 合肥 县,明清属庐州府首县 合肥 县。不晚于清朝中期,今天的紫蓬镇镇区形成了两个乡村集市,烧脉岗(今烧脉街道)和竹林关(今农兴街道)。晚清时期张树声、周盛传、刘铭传、三人带领家族和同乡在本镇紫蓬山周围办团练,其中张树声和周盛传都结寨在紫蓬镇境内,三人结为异姓兄弟,以张树声为首,多次在附近打败太平军。1861年三支团练被李鸿章招安并入淮军。编为树字营、盛字营、铭字营,张树声、周盛传、刘铭传分别担任将领统率旧部。民国属 合肥 县,1949年建农兴乡,并入新成立的 肥西 县。1961年改公社,1983年复改乡,1992年与烧脉乡合并建农兴镇。2005年底,为扩大知名度,取附近紫蓬山之名将农兴镇更名为紫蓬镇。紫蓬镇名人有清末担任过两江、两广、直隶总督的张树声,清末淮军将领周盛波、周盛传,太平军将领,晚清高僧袁宏谟,张树声曾孙女民国大家闺秀的代表,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四姐妹等。这还不包括不可考具体出生地的。紫蓬镇特产有王仁和米线、瓜蒌子、花卉、苗木。这里的居民80%从事苗木产业,培养的苗木包括藤、灌、竹、木、花、草500多种。这里是 合肥 老字号王仁和米线最大的生产基地,还建成了以家电、汽配、机械制造产业为主的工业产业园。镇上有四家高等院校。景点有号称庐阳第一名山的紫蓬山(包括西庐寺、佛园、李典墓、淮军文化园、淮军文史馆、龙颈古榆、孔雀松、仙人洞等)、吴山口村(今山口村),清代以后紫蓬 山南 的又一个集市)、农兴社区许氏宗祠、紫蓬湾高尔夫、亿力赛车场、木屋度假村跑马场,除此以外还有周盛波、周盛传所建圩堡庄园罗坝圩、周老圩等破坏严重未经修复的文物点。紫蓬镇人所作的影响较大的著作有张树声所作的《张靖达公奏议》、《庐阳三贤集》,周盛传所作文集《周武壮公遗书》、张兆和所作短篇小说集《湖畔》。周胜波和周盛传带兵驻防 天津 期间,将 合肥 的稻种和水稻耕作种植技术和 合肥 稻作民歌《绿浪滚滚迎面来》等带入 天津 。培育了 天津 小站稻,产生了 天津 挠秧号子。

紫蓬山

早上9点从家里出发,第一站是紫蓬山,到达那里时已经10点40分。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紫蓬山山名的紫蓬二字相传取自和尚袈裟(紫色)和 蓬莱 仙境首字含义是“迎紫气,赴 蓬莱 ”。相传东汉末年曹操手下大将李典协助张辽镇守 合肥 时,在山上建汉武帝时代名将李陵庙,纪念祖先李陵,山因此又名李陵山。紫蓬山是大别山余脉,四周还和很多小的山丘相连。据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吕忱《字林》曰:肥水出良余山,俗谓之连枷山”可见当时的紫蓬山名叫良余山或连枷山。唐代所作的《隋书 地理志》和北宋太宗太平 兴国 年间所编纂的全国地理志《太平寰宇记》中,紫蓬山当时的名字是蓝家山。南宋祝穆所著《方舆胜览》中,记载:“紫蓬山在 合肥 县西南七十里”。可见当时这里已经得名紫蓬山。称紫蓬山为李陵山,最早的资料见于明代正德《庐州府志》。清代的紫蓬山因为山上规模宏大的西庐寺等古迹和茂盛的森林,古木参天,而号称“庐阳第一名山”。只可惜西庐寺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解放初期和期间遭到三次毁灭性破坏,除了当时用来堆放杂物的李陵殿,一切文物荡然无存。现在的西庐寺基本上系2006年重建。最近10多年间又在紫蓬山周边建立佛园、紫蓬湾高尔夫、亿力赛车场、木屋度假村跑马场、吴山口民国街、紫蓬老街、淮军纪念园等。现在的紫蓬山是国家森林公园,山上有百年以上古树数千棵,国家4A级景区。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紫蓬山北大门,紫蓬山是4A景区,免门票参观游览,疫情期间入内要戴口罩出示健康码。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大门仿唐朝建筑风格。紫蓬山不允许没有通行证的外来车辆进入景区,进入大门之后就是景区内部交通车的停靠点,为了快速游览紫蓬山最主要的景点,我们3人花钱买了到佛园和西庐寺的往返景区交通票。到佛园和西庐寺的往返车票是25元一张。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紫蓬山上森林覆盖率高,空气中布满负氧离子,空气清新。当天没有风,是雷阵雨天气,紫蓬山最高海拔只有188.7米,但是紫蓬山上气温比 合肥 市区低好几度,天气湿冷,把我爸爸和guangzhou大哥都冻得冷。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西庐寺附近有麻栎古树群,这些麻栎树的树龄都在150年左右,是太平天国和驻扎在附近办团练的张树声、周盛传、刘铭传团练交战,对山上植被造成严重破坏后,重建西庐寺的原太平军将领,通圆法师袁宏谟所植。现在一共有1827棵。
袁宏谟出生紫蓬镇的贫苦农家,少年习武爱打抱不平,太平天国时参加太平军,曾经为 杭州 太平军将领陈炳文、汪海洋的部将,1863年拒绝淮军将领,少时好友,妹夫周盛传投*降淮军的要求,太平天国失败后感叹“人间苦短,佛海春长”出家为僧,潜回家乡,靠着当上清朝提督(从一品武官)的周盛传的帮助,隐 匿身份,摆脱了清政 府的追 * 捕。他四处化缘募集资金重建了西庐寺和明教寺。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西庐寺鼓楼也是关帝殿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三国时期,李典于山顶建庙祭祀其七世祖汉代名将李陵,故西庐寺又称李陵庙;因寺地处古庐州府(今 合肥 市)西南,所以至李唐年间皇家钦赐名西庐寺。此后,因战乱屡经兴废。
明代万历八年,当地吴、程、刘、卞诸信士集资添建玄武殿;清初,僧静澄募化建造大雄宝殿;康熙年间,僧鉴容智公卓锡在此大修梵刹,创建丛林,为一代开山始祖; 咸丰 时,寺毁于战火,仅留下建于清嘉庆五年,1800的三间李陵殿;同治年间,袁宏谟投身西庐寺,募化重修殿宇百余间,明教寺殿宇数十间,同时进京求的一部《龙藏全经》(原经名《大藏法》,西庐寺成为皖中名刹。
清朝光绪年间重建的西庐寺有西庐寺有天王殿五间,中供 弥勒 佛,左右四大天王像,地藏殿十五间,殿中木塔一座,殿左右十王。塔后一大石,有龙舌,在此迹如人坐。还有大佛殿、后殿、官厅、禅堂、观音堂、二层八卦亭、钟鼓楼、藏经楼、通公塔、望湖楼等。
寺内还收有众多文物:唐代八仙造像、童子童女铜像,宋代诗人苏东坡的一方来砚,清朝皇帝钦赐的玉如意、古鼎、大明宣德炉等古物。
西庐寺松竹环抱,古木参天,环境幽静秀美。登上西庐寺最高建筑物--望湖楼,无限风光,尽收眼底。
民国初年,西庐寺的住持僧三惺(号梦东,1945年曾担任 安徽 省佛教协会会长),对西庐寺进行一次较大规模的修缮。
此后,至建国后五、六十年代,尚有5幢青砖绿瓦、雕梁画栋的庙宇,房百余间,经书上万卷,佛像16类。
每逢农历二月十九日、七月三十日、九月十九日的西庐寺庙会,本地及邻县上山烧香、朝拜、游览的香客游人,成千上万,络绎不绝。晨钟暮鼓,香火不灭。
1950年代占地500亩的西庐寺为国有林场占据,1960年代初寺院核心部分又为微波站占用,1966年至1967年wen ** ge 时期,西庐寺佛像被砸*烂,包括《龙藏全经》在内的经书、唐代八仙造像、童子童女铜像,宋代诗人苏东坡的一方来砚,清朝皇帝钦赐的玉如意、古鼎、大明宣德炉等古物,全被毁弃,庙宇建筑中只剩下被用作杂物间堆放杂物的李陵殿。余者全被拆毁。
1995-2010年重建西庐寺,重修后的寺院为仿唐建筑风格。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重建的西庐寺大雄宝殿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香炉和麻栎古树群,在这台基下还有天王殿,这次没去。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西庐寺内的多宝佛塔。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紫蓬山上唯一保留下来的地上文物就是新近翻修过的李陵殿。1990年代重修李陵殿时在在殿堂正脊梁上发现“嘉庆五年(1800年)冬月程嘉珍、程天照合族重修”的墨书字迹。wen ** ge 时期李陵殿被作为163微波站堆放杂物的仓库而保留下来。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殿中供奉李陵、司马迁、李典的塑像
李陵(前134-前74年),字少卿, 陇西 成纪(今 甘肃 省 秦安 县)人。西汉名将、文学家,飞将军李广长孙。
擅长骑射,爱护士卒。初以祖勋,授予侍中、建章宫监,迁骑都尉。天汉二年(前99年),跟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征匈奴,率五千步兵与八万匈奴兵战于浚稽山,终因寡不敌众兵败投降。由于汉武帝误听信李陵替匈奴练兵的讹传,夷*灭*李陵三族,致使其彻底与汉朝断绝关系。
元平元年(前74年),老死于匈奴。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 陕西 韩城 南)人,一说 龙门 (今 山西 河津 )人。 中国 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 安国 、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 中国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 中国 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李典(生卒年不详),字曼成。 山阳 郡钜野县(今 山东 巨野 )人。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曹魏名将。
李典自幼好学,不乐兵事,起初治民,后来从军。并从征 河北荆州 、西凉等地,屡立战功。曾在博望坡之战识破刘备的伪遁之计,救下了夏侯惇、于禁。又参与了逍遥津之战。
李典深明大义,不与人争功,尊敬儒雅,尊重博学之士,有长者之风,官至破虏将军,三十六岁时去世。
曹魏建立后,追谥李典为愍侯。李典既非被*杀,也非君王,其谥号的含义与耿弇、寇准相同,表达了世人对李典人生经历的怜忧。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西庐寺藏经阁后有一颗500多年树龄的古银杏树。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藏经楼和多宝佛塔。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我爸刚到西庐寺大雄宝殿前的时候说,同样是 新建 景点, 南京 佛顶宫比西庐寺要好,我也同意。不过在我看来西庐寺虽然比不上 南京 新建 的景点牛首山佛顶宫或者 无锡灵山 大佛华丽,游览价值和艺术价值不如佛顶宫,但是 新建 的仿唐风格建筑也十分好看,更好得继承了 中国 古代传统文化。而且还有李陵殿。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参观完西庐寺,三人步行走回到景区交通车停靠站,坐上景区交通车去佛园。佛园和西庐寺是在景区北门的两个方向,往返于两点之间要经过景区北门内的公交站。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佛园的观音像。佛园的佛像都是现代造的,我爸说他们没古代塑像的神韵,所以我们谁都没在这里合影。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五百罗汉像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弥勒 佛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三世佛。景区牌子里写的这三世佛不是纵三世佛过去佛燃灯上古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和未来佛 弥勒 佛,而是横三世佛,左边是西方阿弥陀佛,中间是佛祖释迦牟尼,右边是东方药师佛……。我远房亲戚说这塑得像三胞胎,而且不是在山体上开凿的,而是像镶嵌上去的。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现代僧人墓塔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紫蓬镇吴山口村

游览佛园后,按照路牌上的联系方式叫来景区交通车,返回景区北门,然后到停车场开车去紫蓬 山南 门的“吴山口古村落”,距离5.1公里。

吴山口村如今地图上的行政村是山口村。全村4.1平方千米,吴山口村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距今有400多年历史。山口老街古称吴家山口,居紫蓬 山南 虎狼两山之口,故名曰山口。民间相传由明朝吴氏家族兴建,清朝由淮军统领小吴三增建南北巨型碉堡,四周壕沟围墙,堡上枪眼林立,各设火炮两门,内住家丁数十名。1855年太平天国占领庐州城( 合肥 )时,太平军曾经在这里和清军交战,清军击败太平军占据吴家山口。街道东西走向,街面铺设长方形青石板,居庐州、 六安 州、舒州、寿春中心,东西南北直通各州城皆为官道,街东有远近闻名地势险峻的关口,北临庐阳第一名山,居西庐寺之下。古街热闹繁华,南来北往香客不绝,民国时期大小商埠、医馆、学堂、茶楼、饭庄、油场、槽坊、赌场、戏院、窑厂、染坊等各种行业应有尽有,故有‘ 小金 斗’(旧 合肥 城)之称。”

经过太平天国运动的破坏和建国后的破坏,吴山口村已经没留下什么古建筑了。

有些宣传资料里说吴山口老街上的一些建筑是民国建筑,我看不像。

在吴山口村中老街上行走,唯一看到的老房子就是这栋青砖小房子。据我远房亲戚和我父亲说,过去他们小时候 肥西 县农村里也到处能找到这样的房子,比这房子漂亮的很多, 比如 地主大院或者祠堂(当时已经很破败了),还有清代民国时期建的茅草房或者砖瓦和土混合结构的房子,但是到了1980年代以后就越来越少,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了。这种青砖老房子1990年代中后期在 肥西 就很少能见到了。 三河 古镇那是因为 三河 是古代商业重镇,规模大比一般地方好一些,所以保留下一大片。

走在这民国风格的街道上,只有我在拍照,我爸一直说这里没意思,老是拿这里和 合肥 境内的 三河 古镇、长临河、柘皋、烔炀的古镇老街比,说没人文,纯粹是造景、投资方投资失败,这样的地方哪有人来什么的,要我赶快离开,实在是影响游览的心情。

一栋危房,据说这里原本是民国时期建的原来这里的供销社。

仿古街的长度也造了超过1000米。其实我老爸可以换个思路来评价吴山口村。我去过的 天津 的5A景区古文化街和 洛阳 的老街、 山东 青州 古城也都是仿古街,只不过是在城里,去的人多,旅游开发好,配套成熟,商业氛围浓厚,地方特色展示得多一些,也不是什么古迹,照样有很多人来。 芜湖 原本为太平府所辖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明代后期以后才有所发展,只不过近代发达一些,就能喧宾夺主,到处吹自己有什么文化底蕴,造假的鸠兹古镇和 芜湖 古城吸引大量游客,在不了解 安徽 的傻瓜游客那里仿佛比 合肥 、 寿县 有文化底蕴了,还篡改历史,说自己是天下四小聚,自古以来的重要工商业城市,把 芜湖 县衙门改叫 芜湖 衙署,故意含糊其辞,妄图伪装成府以上等级城市蒙混过关(管辖 芜湖 县的太平府府治在 鞍山 当涂 县, 当涂 县才是太平府的首县)。 上海 城隍庙、 南京 夫子庙也是假货,但是人家有知名度,所在的城市无论实际还是脱离史实的给别人的第一印象都好,自然就成了有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名街。就算吴山口村出不了名,保留到500年后也就自然成了不错的古街古村落。没必要全盘否定。 合肥 的古镇就和 山西 的寺庙一样,太集中了就显得内耗严重,不起眼,没有客人,发展不起来旅游。( 山西 的寺庙道观是真的是全国之冠), 山西 的一些寺庙如果放在除了 山西 和 河北 、 北京 的其他省,那就是这个省最好的寺庙道观。如果 合肥 除了 三河 古镇以外的二等小古镇是在 湖北 省或者 东北 三省、 台湾 、 香港 、内蒙、 新疆 ,那就会人山人海。

参观完吴山口村,前往铭传乡。

铭传乡

铭传乡位于 肥西 县西端,汉代属博乡县( 六安 石婆店乡石婆店村)隶属于治所在寿春县( 淮南 寿县 )的 九江 郡,三国魏改博 安县 ,魏后期到两晋晋南北朝时期县废弃,不明所属。隋代属今天 六安 市以南的 开化 县,隶属于以 合肥 县为治所的庐州 庐江 郡,唐代属寿州(治所寿春县,今 淮南 寿县 县城)盛 唐县 ( 六安 市区)五代十国沿用不改,属寿州盛 唐县 ,宋代属寿州 六安 县,元代属庐州路(治所 合肥 ) 六安 县,明朝洪武年间划归庐州府首县 合肥 县(庐州府和 合肥 县治所都在 合肥 老城区)。不晚于清代中期,铭传乡所在地形成了集市,称南分路或南分路口,清朝 咸丰 年间,刘铭传在本乡大 潜山 聚集宗族和同乡办团练,1861年这支团练被李鸿章招安加入淮军,编为淮军铭字营,以刘铭传为主将。民国属 合肥 县,1949年并入新成立的 肥西 县,1950年置分路乡,几经析并,1972年置南分路公社,1983年改南分路乡。2005年为纪念本乡所出名人,晚清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台湾 近代化之父刘铭传,扩大乡知名度改名为铭传乡,并将聚星乡并入铭传乡。铭传乡的名人有晚清政治家、军事家、诗人,首任 台湾 巡抚, 台湾 近代化之父刘铭传。还有淮军将领刘盛休、刘盛藻。这还不包括不可考具体出生地的。特产有“聚星牌”蚕丝被,瓜蒌子、丝瓜、草莓、蚕桑、丝绸、苗木。当地的最主要产业是苗木培育产业和蚕丝业、养鸡业。景点有国保单位刘铭传故居(晚清淮军圩堡庄园代表)、刘铭传墓、刘铭传纪念馆、大 潜山 、小团山香草农庄、童旗杆村童氏宗祠门楼、龙潭寺碑刻(观音庙门口)、玉皇庙。还有清末淮军二号人物张树声家族的圩堡庄园张老圩、张新圩,刘铭传族侄刘盛休故居蟠龙墩圩子、刘铭传之孙刘朝璞故居鸽子笼圩子、刘铭传旱庄和刘铭传母亲墓等破坏严重未经修复的文物点。铭传乡人所作影响较大的著作的刘铭传的《刘壮肃公奏议》和《大 潜山 房诗稿》,我国三大西周青铜器之一的虢季子白盘曾经是刘铭传祖孙三代的家传国宝。

中共肥西县铭传乡委员会

中共肥西县铭传乡委员会

因为刘铭传是首任 台湾 巡抚,中法战争中带领 中国 军民保卫 台湾 ,打败 法国 侵略者,是 台湾 近代化的推动者,在 台湾 历史上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我国为了做好对 台湾 统*战工作,协调海峡*两岸关系,依托刘铭传故居准备 大兴 土木建成铭传故里景区,作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合肥 能成为 中国 大陆第一批和 台湾 实现直航的城市也和刘铭传分不开。政 * 府部门的规划实在是有些好大喜功,不计成本,准备把附近地区建成形状类似 台湾 岛,规模是刘铭传故居几十上百倍的景区,今后铭传乡要 大兴 土木,还要建成旅游小火车,站名都要用刘铭传在 台湾 修建铁路或者打败 法国 侵*略者的 基隆 、 淡水 、狮球岭的地名。这 新建 成的景区大部分是一些低质量缺乏看点和文化内涵的景区,和 合肥 的一般乡镇比都无优势,如何吸引得了游客?除非行*政命令拉来一大堆官方背景的游览者,来参观。铭传乡现在就刘铭传一个载入历史课本的 大名 人,看来以后铭传乡的乡镇府是准备带领成千上万的铭传乡人靠刘铭传和海峡两岸的交流吃饭了,这种想法目前还不现实。也浪费了大量民脂民膏,不如扩大本地原有的蚕桑、苗木、养鸡产业对改善当地民生的效果好。感觉为了从 政()*治上的目的搞对台统*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铭传故里有些好高骛远。近期来看也只能起到对铭传乡经济锦上添花的效果。

中共肥西县铭传乡委员会

刘铭传故居大门的马路对面是一座公园,叫铭传园

胖哥土菜馆

中共肥西县铭传乡委员会

而景区 东北 主入口的马路对面是一家小饭店,胖哥土菜馆。门面很小。

中共肥西县铭传乡委员会

到这里的时候已经将近下午3点,三人赶紧吃晚午餐。点了青椒豆干肉丝,米粉肉,庐州小炒(芹菜、胡萝卜、豆腐干、木耳、肉丝)、紫菜蛋汤和米饭,都是 合肥 常见的菜肴,98元。这青椒豆干肉丝所用的白豆腐干是用土黄豆和石膏点的, 合肥 城里吃不到这样的豆腐,因为好吃,很快就光盘了。

中共肥西县铭传乡委员会

这米粉肉也是用土猪肉和店家自家做的酱和米粉做出来的,入口即化。

中共肥西县铭传乡委员会

中共肥西县铭传乡委员会

中共肥西县铭传乡委员会

我父亲和远房亲戚都说菜肴好吃,下次再来吃。我爸坚持要自己买单,给了100元。本来我想还价的。店面很小,也很简陋,但是做菜就是好吃。有些旅游热门城市的有名大饭店也烧不出这种好吃的菜肴。起码我觉得 北京 , 天津 , 西安武汉郑州 等比 合肥 综合实力强的城市的大饭店做的当地菜都没有这家乡村土菜馆的菜肴精致,从 中国 人的饮食习惯和口味来说,肯定觉得就是 英国 女王在 白金汉 宫的御厨、 日本 天皇的御膳房、沙特国王的御厨房、金正恩的御膳房, 美国 白宫拜登的厨房里几百人耗费很长时间和好食材也做不出比这好吃的东西,虽然他们的主人地位尊贵,也比我有能力。从烹饪手法上说,在北宋以前不可能有任何一位 中国 古代帝王能吃到精致的炒菜。现代因为社会和科学的巨大进步,物质的极 大丰 富,老百姓可以花费几元就能吃到穷奢*极欲,极尽奢华、不顾人民死活的清朝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吃不到的美食, 比如 好吃的苹果、西红柿、草莓。而 中国 的传统菜肴的烹饪手法达到今天的发展水平是清朝末年的事。有些人花费巨资吃按照饮食发展水平低的国家的烹饪方式制作的名贵进口食材在我看来是在做傻事。人吃饭一要营养,二要健康,三要与自己家庭的收入水平相匹配,并且要饮食规律,不可暴饮暴食,最好不吃夜宵和垃圾食品,为了健康还需要节制饮食。我有时会反省自己对世界的态度和思维模式,提醒自己,如果我是个生活在1840年的清朝人我可能也是当时对外界缺乏认知的 中国 保守*派的一员。

刘铭传故居

刘铭传故居

刘铭传故居又称刘老圩。占地约7万平米,始建于1868年,是刘铭传第二次回乡时所建。从1871年到1884年,刘铭传辞官隐居在这里。是一处被两道城墙和两道护城河包围起来的江淮庄园建筑。 合肥 把这种建筑称为圩堡,这种建筑式样只存在于 肥西 县晚清时代淮军将领宅邸中。刘铭传的后代在这里一直居住到1950年。1950年刘铭传的曾孙刘肃曾将刘老圩献给华东军区使用,后来又交给 安徽 省军区管理,2004年被选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 安徽 省军区将刘老圩交还给地方政府管理。故居在2015年9月24日正式对外开放。景区是免门票免费开放的,疫*情期间要扫健康码进入,而且景区防疫很到位,这里的工作人员看到游客摘掉口罩会用温和的语气提醒游客戴上口罩,即使 安徽 目前无新*冠*肺*炎*病*例。
原先刘铭传故居门口有个纪念馆,如今因为几公里外新纪念馆的建成,原先的纪念馆已经搬空,刘铭传故居这个景点已经没有太多关于刘铭传的详细图文介绍。但是因为这次没能去参观新纪念馆,我就把几年前到这里时拍摄的老的生平展馆的图片放在这里。 https://www.mafengwo.cn/i/5352840.html 这是我上次去刘铭传故居的游记

刘铭传故居

刘铭传是个不太知名的人物,除了 合肥 人或 台湾 人之外,很少有人知道,但是他却是晚清时期的一位军*事天才,优秀政*治家和一流的诗人。他的一生参加了 平定 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在中法战争中指挥保卫 台湾 ,后来作为 台湾 第一任巡抚,大力建设 台湾 ,因为他对 台湾 做出的巨大贡献,被誉为 台湾 近代化之父。他的居所原本有四处,其中的一处位于今天 肥西 县铭传乡启明村。从 合肥 市区可以乘坐快4路公交到达 合肥 汽车西站,从西站坐到井王的车会经过故居门口。从 合肥 汽车西站到这里大约80分钟。
刘铭传,自省三,号大 潜山 人,1836年9月7日出生于 肥西 大 潜山 下的蟠龙墩,蟠龙墩距离刘老圩3公里。连战的祖父连横在他写的《 台湾 通史》中称赞刘铭传是一个“妇孺皆能识姓名的人”,“有大勋劳于国家者”。刘铭传一生所做三件大事中除了 平定 太平军和捻军以外,另外两项都与 台湾 有关。一是1884年领导 台湾 军民英勇抗击 法国 侵*略者,捍卫了祖国领土*主权。二是1885年清朝建立 台湾 省,刘铭传任首任巡抚,1891年离职,在 台湾 6年期间。他在 台湾 练兵、设防、抚番。清赋,积极改革,实施产业开发和近代化建设,让 台湾 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都有了空前发展,让落后的 台湾 变成当时 中国 最近代化的省份。
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出生却是卑微的,青少年时期还一度成为地方官府捉拿的通*缉犯。

刘铭传故居

刘铭传的先祖刘赛元末明初从 江西 省 进贤 县紫溪村迁居 肥西 县大 潜山 脚下,刘铭传是刘赛的第十四代孙。虽然刘铭传祖上也曾出过担任小官或者富豪的人,但是到了刘铭传的曾祖父开始,刘铭传的近亲中就没有中了秀才的人,也没有有钱的人家。他的的父亲刘惠。字怀刚,靠祖上留下的一点土地和租种别人的土地为生,按照解*放前土改的成分划分,算是个佃中农。刘铭传的母亲周氏是当地贫农周世礼的女儿。虽然刘家生活不宽裕,刘惠夫妇却喜欢在寒冬腊月资助一些衣服钱粮给更穷的人家。而且二人性格十分忠厚和善。村里的人称刘惠为“刘老好”刘惠夫妇没有女儿,生了6个儿子,刘铭传是最小的儿子。刘铭传小时候得过天*花,大难不死,却在脸上留下了斑点,同乡人和几个兄长都叫他“六麻子”刘铭传也不生气,相反还回答得很干脆,日后显贵了也不避讳。

刘铭传故居

刘铭传在刘老圩居所落成前曾居住在蟠龙墩和旱庄两个地方,这两地都离刘老圩不远。这两地现在还留有一些当时的遗迹。

刘铭传故居

刘惠夫妇把刘铭传送到本家刘盛藻的私塾中读书。刘铭传小时候不爱读四书五经,却喜欢读医药。气象、风水、兵书等杂书尤其喜欢阅读古代的兵书,一直希望能成为一位大将军。他曾登山大 潜山 感叹“大丈夫当生有爵死有谥”
但刘铭传父亲在他16岁时就去世,刘家生活也变得拮据,不得已,看到当时 合肥 的私盐(古代大多数朝代食盐都是国家专卖,没有通过官方合法渠道购买和纳税的盐称为私盐)贩子赚了大钱,刘铭传瞒着母亲秘密加入了贩私盐的队伍。后来大约在1854年左右,刘铭传自己组建了一只贩私盐的队伍,担任头目。 肥西 金桥镇有个姓胡的地主官商勾*结官府,获得了查禁私盐的权利,经常带私家武装收缴私盐,然后把没收的盐卖给老百姓。刘铭传曾经吃了不少亏,就抢 * 劫了胡家在金桥镇上的一家当铺,临走了放*了一把火。1856年,庐州大旱,又遇到兵荒马乱之年, 肥西 一带饥 民很多。 肥西 官亭镇发生一起抢 *
劫案件,镇上姓吴的商人囤积大量粮食,既不施舍也不出卖,饥民们于是聚集到一起,抢 * 劫了这家富户,官府闻讯,派人侦查,饥民们都说是刘铭传干的, 合肥 知县满人英翰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就把刘铭传列为通 * 缉犯,到刘家捉*拿,没找到刘铭传就烧*了刘家的房子,刘铭传母亲只好躲到侄子家。几天以后刘铭传偷偷回去见母亲,周氏问起这件事,刘铭传生气的用三人成虎和曾参杀人的典故说自己的冤枉,偏偏这个时候恶*霸李天庆也趁机到刘家把刘家族长刘铭传大伯刘殷打了一顿,勒*索刘家交钱,刘铭传一气之下杀了李天庆。刘铭传母亲刚受到刺激又听说儿子杀*了人,又气又怕又忧愁,当天就去世了(有说是上*吊自*杀的),这对刘铭传刺激很大,以后每到母亲忌日这一天他都要跪在母亲画像前痛哭,经常懊悔这件事。

刘铭传故居

刘铭传故居

自太平天国起义波及到庐州以后,庐州四乡的人自己组织起团练,结寨自保,刘铭传也在自己的老师刘盛藻(刘盛藻是刘铭传的族侄,但是年龄比刘铭传大很多,刘铭传当年的私塾老师也是刘盛藻,后来刘盛藻还是刘铭传依为左膀右臂的谋士)建议下组织起一支团练,并且和附近的张树声兄弟、周盛波兄弟组建的团练武装建立了同盟关系,并且结识了当时正在 合肥 地区组织团练的李鸿章。

刘铭传故居

刘铭传故居

1861年,李鸿章回乡招募淮军,刘铭传的团练武装和张树声,周盛波的武装一起,被李鸿章招*安,刘铭传的武装被编为淮军铭字营。不久以后李鸿章带着7000淮军将士乘坐 英国 轮船到了 上海 。刘铭传的部队成为淮军中第一支全面换装洋枪洋炮,使用西洋教官训练的部队。随后刘铭传率部参加了守卫 上海 和攻打 太仓 , 苏州常州 的战斗,多次打败太平军。1867年-1871年又参与李鸿章 平定 捻军的战争。刘铭传在1867年对捻军的尹隆河战役中失败,差点被俘,鲍超率军击败捻军救了他,他在事后反而反诬鲍超没有及时赶来和他汇合,是他指挥所部奋勇杀敌才取得胜利。李鸿章因为鲍超是湘军系统将领,也偏袒刘铭传,让鲍超受冤*枉,没有得到赏赐反而被处罚。1871年刘铭传在 平定 捻军起义结束后,因病辞官回乡。推荐曹克忠代替自己统领 陕西 的铭军部队,但曹克忠高调处世,没有自知之明,经常杀人立威,他又不是 安徽 江淮地区的人,使得铭军将士不满。而刘铭传军队中原来由捻军和太平军俘虏加入的人也不满,铭军士兵哗*变,几个营的士兵杀*死军官然后逃之夭夭。刘铭传因为此事被清政府革职并交部议处。李鸿章上书推荐刘盛藻到 西安 接任统领才平息了兵变。刘铭传一直想恢复官职,在李鸿章的斡旋下,1874年清政府恢复了刘铭传的官职,却一直不给他任何任命。李鸿章曾经想保举刘铭传为 陕西 巡抚,但当时的陕甘总督左宗棠十分反感淮军势力掣肘,极力反对,刘铭传没有得到启用。

刘铭传故居

1881年清廷曾经想再一次启用刘铭传,但刘铭传一到 北京 就上了个请求在全国修建铁路的折子,引起轩然大波,顽*固派们纷纷反对中伤刘铭传,刘铭传最后在 北京 等了几个月得不到任何任命,十分气愤,又上折推说自己身体不好,回到家乡。

刘铭传故居

刘铭传辞官回乡之初曾经心灰意冷,有一段时间泛游宁、苏、沪、杭,每日纵酒,纵情*声*色。李鸿章劝他远离狐朋狗友和声色犬马,多读书。刘铭传幡然悔悟,在隐居回乡这段时间里,不仅读了很多 中国 古代经典,还大量涉猎当时人翻译的西方书籍和报刊,国内维新派思想家的著作他也认正拜读,因此虽然足不出户,刘铭传也能知天下大事。他在隐居回乡期间,捐资创办了 肥西 书院,书院里教授西方科学知识。但 合肥 当时的普通民众都认为科举才是正途,不学四书五经无法取得功名,不愿送子女到 肥西 书院读书,这个书院办了几年就夭折了。

刘铭传故居

这是刘铭传的三部著作。大 潜山 房诗钞是他的诗集。
以下是他写的几首诗
一、
自从家破苦奔波,懒向人前唤奈何。
名士无妨茅屋小,英雄总是布衣多。
为嫌仕宦无肝胆,不惯逢迎受折磨。
饥有糗粮寒有帛,草庐安卧且高歌。
二、1884年7月16日,刘铭传冒险渡海秘抵 基隆 。他先以“巡抚衔督办 台湾 事务”,胜利指挥了历时一年的抗法保卫战,1885年10月 台湾 建省后又成为首任巡抚,直至1891年6月四请开缺离台,“回籍就医”。在此前后他写下的一些与 台湾 有关的诗篇,我们如今读起来仍感慨良多。
  相传刘铭传抵台不久出巡途中,有人借口接风席间请其赋诗,以为会难倒或者想考考这位武将。刘铭传当即口占:
  幼习干戈未习词,诸公何必命留题。
  琼林宴上君先到,塞外风光我独知。
  剪发结缰牵战马,拆衣抽线补征旗。
  貔貅十万 临城 下,请问先生可有诗?
三、
《游古奇峰垂钓寒溪》:
  山泉脉脉送寒溪,溪上垂杨拂水低。
  钓罢秋光闲觅句,竹竿轻放断桥西。
四、
1895年4月丧 权辱 国的《 马关 条约》签订,6月割台,10月日军占领 台湾 全境。接二连三的消息传来,刘铭传悲愤交加,病情迅速恶化。他在病榻上作《乙未冬绝笔》:
  历尽艰危报主知,功成翻悔入山迟。
  平生一觉封侯梦,已到黄梁饭熟时。

( 本文作者 : 就是爱玩安徽 )

网友评论

锟斤拷锟斤拷要锟斤拷录锟斤拷趴锟斤拷曰锟斤拷锟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