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新线路开发到底意义何在?让因为各种原因遗失的风景重新串联起来展现在大家眼前,我想这就是我们探路的意义! 那颂秋根下的星空(长按扫描二维码查看线路重点地标720°全景) 线路 怎么又是梅里?这是出发前一位朋友的疑问。很多时候解释太复杂就用“喜欢”两字回答,究其根本很大程度是“执念”。我户外生涯第一条户外徒步路线在梅里,那是2003年;俱乐部第一条商业线在梅里,那是2016年
1偷得浮生半日闲:去往甲兴村的路上从察瓦龙乡到甲兴村(据说是2016年11月通车的),几十公里的路程,听上去并不遥远,驾车却至少需要三个半小时。由此可以想见,道路之艰险。关于“艰险”的说法:一是指路窄、弯多,一边靠着山,一边挨着悬崖,还伴随着海拔的升降(海拔高度:3000-4500米);二是当天的天气确实不咋地,雾气腾腾、能见度低
先跟大家说声对不起,让大家跟着我原有的公众号一起迁移了起因是这样:资深土鳖我对公众号种类权限一无所知,前些天随手申请注册了先前那个,然后发现没有打赏功能...东拼西凑集齐了三篇原创,以为留言功能会跟着打赏功能一起来,结果发现个人公众号全无开放留言的可能。发游记没有留言互动对我来说犹如去跳广场舞旁边没有大妈~人生瞬时变得黯淡凄凉,所以只能重新开个企业公众号(名称和微信号都维持不变), 以此广邀互(d
如果说喜马拉雅山脉一种极致,它年轻,它后来居上,无人可及——可它也凌人,高傲着选择人。横断山脉却近人许多——它多变,它包容。看横断山脉无法抛开丰富的人文去只看风景,可人文本是风景的一部分。大多人初触户外,便是从横断山脉开始。梅里雪山、稻城三神山、贡嘎、...云贵川在这里生长,并流的三江在它的地盘奔腾,多样的少数民族在这里繁衍...
召集帖:http://www.doyouhike.net/event/yueban/detail/6442770队友:PP、盒子、灰人、85、黄昏、阿宅以前,放假回家,曾几何时,流浪天涯。以后再也不爬山了、家里的床不舒服吗、空调不香吗……多么熟悉的声音,时间到了,还是默默地报名,买上机票,期待着自虐之旅的到来。生命是一个自我修行的旅途,其中出现的人,都不是偶然,都是自身的映射,都是为了让你
徒步于山野,看峻岭奇峰,独坐静听风吼,看高天流云,倾听自己心跳的声音,这是很多人喜爱的。 国内的徒步线路大多要自己背负重装,自己扎营搭帐篷。国外的徒步线路大多沿途有客栈食宿,大大减少了徒步者在吃住上消耗的时间和体力,如尼泊尔的ABC、ACT、EBC,西班牙的朝圣之路。
梅里雪山又称“太子十三峰”南北走向,西侧怒江,东侧澜沧江,主峰卡瓦格博气势宏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主峰两侧雪峰连绵展开。外转山就是围绕这一大片雪山顺时针方向转一圈。转山对信众来说就是转经,我认为对任何人来说转山都是对山的最高礼敬。我这次转山是全程徒步,200公里十三天完成,最难走的不是山路是公路。其实当地人转山也都是能乘车就乘车
梅里雪山大外转是指绕卡瓦格博一圈,从云南徒步进西藏再徒步回云南的700多年转经路,并不是内转的雨崩神瀑神湖,并且他没有门票,以下10天的徒步故事开始了。↑路线图(引用于网上)↑卫星地图(引用于网上)
一、准备梅里之心 去年约伴走完雨崩,最后一天在飞来寺看到了完美的梅里日照金山,自那以后便爱上了梅里、爱上了卡瓦格博,脑中挥散不去的是日照金山出现那一刻卡瓦格博峰顶的一抹金色。回家后,便开始查阅关于梅里的资料,无意中看到一篇梅里之心的游记,游记中那绝美的心形翡翠湖深深吸引了我,从那时起便开始了断断续续的准备工作。 转眼到了2020年初,疫情来袭,受各方面影响约了几个小伙伴都表示
藏族人相信,人生生世世都在遭受六道轮回之苦,如果想免除,有两个办法:修成活佛或者转山。对藏民而言,转山是他们表达虔诚的一种方式。卡瓦格博是藏传佛教八大神山之首,在信仰藏传佛教的少数民族心中,一生中必须绕卡瓦博格转经一次,才能在轮回中免遭堕入地域之苦。若逢藏历羊年,功德加倍。梅里外转经路线:徒步距离250公里,徒步时间10天,需要翻越7座高差1500~2000米的大山,跨越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条大
还未成行,梅里雪山的名字却早已听闻,登山失败、神秘的卡瓦格博、藏族信仰……上世纪那两次莫名失败的登山,以及中国政府此后宣布梅里雪山永远禁登,让这座山愈发神秘。10月中下旬,我们一行10人在青海高海拔户外的组织下,结队出发,前往云南,开启转山之行。 梅里外转线路是顺时针绕整座梅里雪山一圈,约250公里,需8-16天时间,路经云南德钦、西藏左贡与察隅三县。此次转山路车程大约100公里,步行150公里
卡瓦格博的钥匙:梅里转山六日行纪 八月上旬,正值云南雨季,也是云南人采菌子收松茸的时节。我的记忆就像这趟昆明直达德钦的夜班车上被路灯洗涤发亮的窗户那样饱满充沛,玉溪驶来的火车刚落脚昆明我近乎就是隔天赶上去往德钦的红色大巴车,车身写着“神奇的卡瓦格博欢迎你”。想起高鲁山彩色的菌子令山友眼花迷乱而又欣喜,鸡枞菌、青头菌、猫眼菌、见手青、粉色的大红菌,菌子头一次在我的眼前成为知识、文化、一种艺
梅里雪山,是位于西藏察隅县东部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境云岭乡西部的一座南北走向的庞大的雪山群,全长有150公里。它在藏区称卡瓦格博雪山,“梅里”一词为德钦藏语mainri汉译,意思是药山,因盛产各种名贵药材而得名,同时它也是雍仲苯教圣地,和西藏的冈仁波齐、青海的阿尼玛卿山、青海的尕朵觉沃并称为藏传佛教四大神山。 是云南省最高的山峰,位于德钦县西南方10千米处,长约30公里,其中呈金字
梅里外传 梅里简介:藏区八大神山之首卡瓦格博!透露着无限的神秘,至今无人登顶! 成员介绍:重庆铁哥,汐颜,青龙 D1:德钦县16:20(海拔3300M-多拉垭口18:20(海拔3200M,距离55KM,耗时2H) (7月4日)今日天气雨,营地大雨。 从德钦县城,一路沿着河道向下驶去,到达德贡大桥,过桥右转,一路沿着水泥公路,蜿蜒曲折,盘旋于大山之中,到达半山腰永久村。永久村住着几十户人家
生死一线,我活着回来了 一场世纪大寒潮让我的故乡,原本十几年不下雪的重庆也大雪横飞了起来,我却怀着可能被封山的忐忑心情,在几千公里外的藏地高原,走上了朝向梅里雪山最深处的小村——雨崩的转山路。 回顾这趟旅途,其实有点后怕。在白马雪山,我们的车打滑冲向悬崖那一幕,时常还在脑子里打转。还好,命大。车胎痕迹已经越过没有护栏的悬崖,再出去一些,这篇游记恐怕就不存在了……深山里大雪的那一天,踏雪
去年国庆走了一条艰险的线路,大致介于梅里内转和外转之间,沿途经过8座6000米+的雪峰脚下,穿越梅里核心地带,壮美卓绝,艰险异常。我们从云南走到西藏,再从西藏走回云南,从澜沧江翻到怒江,再从怒江翻回澜沧江,从曾经的世外桃源雨崩,走到现今世外桃源甲应...... 路线图如下: 进出梅里的线路,从五方佛和巴乌八蒙之间的垭口翻进,再从粗归腊卡的垭口翻出 具体行程如下: D1:
转山——’转山’是一种盛行于西藏等地区的庄严而又神圣的宗教活动仪式,转山的习俗源自雍仲本教。苯教的传统,早已经渗透到藏族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藏族文化无法剥离的精神气质。朝拜神山是信仰藏传佛教的少数民族对自然崇拜的具体表现。转山是藏族人表示虔诚的一种方式,即步行甚至一路磕头,围着圣山,转一圈,或多圈。之所以如此虔诚是因为他们相信人要承受六道轮回之苦。只有两个办法可以免除,其一修成活佛,这
小菜驴进阶之旅原计划重装走念青东看海线,因大雪只能放弃,改走去年小哥哥走过的梅里之心线路,还是因为山上雪太大,去年小哥哥独自一人自虐的阴影还未完全消除,所以也不敢带着我这只小菜驴去尝试,最终选择了梅里雪山外转,一路上都有住宿和补给点,难度大大的降低了,但对小菜驴来说也是一种考验了。行程:10月4日 长沙出发,坐火车到拉萨 10月5日 火车上 10月6日 到达拉萨 10月7日 羊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