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记攻略浙江 宁波 宁波游记

宁波游记

作者:就是爱玩安徽     10159人关注 2024-5-14 14:07

2024年五一假期,来到 浙江 宁波舟山 旅游, 宁波 是五一旅程的第一站也是主要的一站。
本次旅行的行程安排4月30 日宁 波云海宾馆,5月1日天一阁,月湖,天封塔,范宅,望京路 宁海 食府, 宁波 鼓楼,保国寺,张苍水故居, 宁波 博物馆。5月2日地铁4号线到 慈城 古镇(大东门, 慈溪 县孔庙,冯俞宅,甲第世家,符卿第,古戏台, 慈溪 县衙, 慈溪 县城隍庙,走马楼,走马楼饭庄)回酒店, 宁波 站火车去 奉化 (买不到票就坐地铁3号线),再到 溪口 , 溪口 百丈路福缘假日宾馆,武岭门,小洋房 文昌 阁,蒋氏宗祠,丰镐房,玉泰盐铺,蒋母陵园。5月3日蒋母墓道,民国大杂院,(因雪窦山景区暂停开放,未去) 溪口 火车到 宁波 站,入住 宁波 云海宾馆,招 宝山 海防 遗址(不推荐)。5月4日6点半 宁波 饭店门口出发 宁波 出发普陀山两日跟团游(西天景区、观音古洞、二龟听法石、磐陀石、心字石、正发明如来金殿、普济寺、多宝塔、佛顶山慧济寺,清代普陀鹅耳枥,百步沙、善财洞、梵音洞、法雨寺(九龙藻井),杨枝禅院杨枝观音碑,千步沙、 南海 观音、西方净苑和观音跳、紫竹林、不肯去观音院),返回朱家尖就餐(枣子树素菜馆)5月5日从 宁波 坐汽车到 杭州 , 杭州 东站火车回 歙县 。
宁波简介宁波 市,简称“甬”、“宁”(宁是 宁夏南京 、 宁波 等地的简称,用在 宁波 比如 宁绍平原),别称甬上、甬城、四明,古称明州、 庆元 、鄞县。地处 浙江 省 东北 部、大陆海岸线中段,东有 舟山 群岛为天然屏障,北濒 杭州 湾,西接 绍兴 市的 嵊州 市、 新昌 县、 上虞 区,南临 三门 湾,并与 台州 市的 三门 县、 天台 县相连。全境地势以平原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总面积9816平方千米。
正文2024年4月30日晚从 黄山 歙县 出发经过 杭州 东站中转到达 宁波 站,然后坐上 宁波 地铁4号线到 兴宁 桥西站。现在 宁波 的地铁线和 合肥 目前一样都是5条,2023年5月 宁波 地铁通车总里程比 合肥 短25公里,而且单程车票都是卡,地铁码也可以扫。
宁波云海宾馆步行到 宁波 云海宾馆,这是一家三星级酒店,据说开业时间比较早。酒店的前台和工作人员待客算得上有礼貌。
这是客房设施。客房里的卫生有待加强,地毯不够干净,我第一天住的时候房间里还有墙上掉下的乳胶漆和瓜子壳。提前预定的客房298一晚。
第一天的早餐就是这样。 宁波 人一般不傲慢,但 宁波 的外地人有的会瞧不起某些地区的人,当地有个别老大妈比较傲慢。汤圆和年糕是 宁波 的一大特色,这次尝了 宁波 的汤圆,味道可以,要说有什么特别的味道也未必。早餐打的有点多,最后剩了小部分。

浙江各地主要旅游资源
[p=28, null, left]以下有些景点就是凑数的
杭州 : 杭州 西湖、 浙江 省博物馆、 清河 坊历史街区、 杭州 胡雪岩故居、良渚博物院、拱宸桥历史街区、西溪湿地、 塘栖 古镇、 龙门古镇 、天目山、千岛湖、 大慈岩 、严子陵钓台、瑶琳仙境
https://www.mafengwo.cn/i/19664587.html 我的 杭州 游记
宁波 ; 奉化 溪口 滕头旅游区、 石浦 古镇、 慈城 古镇、 前童 古镇、鸣鹤古镇、天一阁、东钱湖、四明山、保国寺、天童寺、河姆渡遗址、王阳明故里、张煌言故居
https://www.mafengwo.cn/i/24454463.html 我的 宁波 游记
绍兴 :鲁迅故里、书圣故里、 绍兴 博物馆、大禹陵、 绍兴 东湖、柯岩景区、兰亭景区、蔡元培故居、印山越国王陵、 诸暨 西施故里、 新昌 大佛寺、 安昌 古镇
https://www.mafengwo.cn/i/9221757.html 我的 绍兴 游记
嘉兴 : 乌镇 古镇、 西塘 古镇、 嘉兴 南湖、 海宁 盐官钱塘江观潮点、月河街
湖州 : 南浔 古镇、莫干山、陈武帝故宫
舟山 :普陀山、朱家尖、东极岛、枸杞岛、 嵊泗 列岛、桃花岛
https://www.mafengwo.cn/i/24454821.html 我的 舟山 普陀山游记
金华 : 诸葛八卦村 、 东阳 卢宅、 兰溪 六洞山、 横店 影视城、双龙洞、百丈潭、新华村、郭洞村、 俞源 村、延福寺
衢州 :江郎山、 廿八都古镇 、 龙游 石窟、南孔圣地、仙霞关、根宫佛国、烂柯山
台州 : 临海 古城墙、 紫阳 街、 临海 东湖、 天台 山、国清寺、神 仙居 、皤滩古镇、大陈岛
丽水 : 缙云 仙都、 云和 梯田、古堰画乡、龙泉山(另外 丽水 境内古村很多,以 松阳 境内最多)
温州 : 雁荡山 、刘伯温故里、 楠溪江 、 洞头 景区、玉海楼、寨寮溪、卧龙峡、南麂列岛、江心屿、 泰顺 廊桥群
以上有些景点就是凑数的

安徽各地主要旅游资源
[p=28, null, left]合肥 : 三河 古镇、中庙姥山岛景区、紫微洞景区、三国遗址公园、长临河景区(长临河古镇、六家畈、红石咀公园、黑石咀、四顶山等)、半汤景区(温泉、老街、三瓜公社、郁金香高地)、滨湖湿地森林公园、 庐江 汤池景区(汤池镇境内的所有景点,如汤池温泉、三冲巢湖源、白马岭)、 安徽 省博物馆新馆、银 屏山 、包公镇(包公故里文化园、几座古祠堂)、石塘镇景点(浮槎山和古几座祠堂)、黄麓镇景点(洪家疃、 芦溪 湿地等)、烔炀镇景点(烔炀古镇、李克农故居等)、矾山镇景点(矾山老街、洪氏宗祠、姚氏围楼、古矾矿遗址等)、阳家墩景区, 肥西 刘铭传故居、刘园、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其次是看点不高但比较有名的天鹅湖、包公园、李鸿章故居、逍遥津、明珠广场,还有源泉徽文化博物馆、渡江战役纪念馆、 安徽 名人馆、 安徽 创新馆、 肥东 博物馆、巢湖博物馆( 合肥 景点主要在远郊区和乡镇,四区五县范围内有普通公园等级以上自然风光和人文古迹500多处(一座山和一个古镇、古村算一处),每个乡镇游景点少则2、3处。多则10多处, 比如 三河 古镇景区算一处景点,但内部的可以深入参观景点有十几处。
https://www.mafengwo.cn/i/12274606.html 合肥 在网上的最全面攻略
https://www.mafengwo.cn/i/9081197.html 合肥 在网上的最全面攻略
黄山 : 黄山 、西递、宏村、 徽州 古城(徽商大宅院、 徽州 历史博物馆、 徽州 府衙、斗山街和打箍井街、渔梁坝、许国石坊强烈推荐)、齐云山、呈坎、 唐模 、许村、雄村、 祁门 牯牛降、 黟县 南屏、翡翠谷、阳产土楼、历溪、古城岩、 潜口 民宅、屯溪老街、花山谜窟、西溪南、 徽州 文化博物馆、 屏山 、关麓、卢村、 塔川 、昌溪、碧山( 黄山 是 安徽 优质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级市,也是每个乡镇都有自然风光和人文古迹)
https://www.mafengwo.cn/i/3012788.html 这篇涵盖 徽州 和 黄山 大多数主要景点,包括 黄山 、西递、宏村、 徽州 古城、齐云山、牯牛降、各主要古村落等在内
https://www.mafengwo.cn/i/18596245.html 歙县 的最知名景点建议看这篇,还有更多 歙县 景区如阳产土楼鲍家庄等等可以关注我的其他 歙县 游记
亳州 :花戏楼、曹操地下运兵道、华祖庵、北关街、曹氏家族墓
https://www.mafengwo.cn/i/23511991.html 亳州 景点见这篇
阜阳 :八里河、尤家花园、明 清苑 、程文炳故居、颍州西湖
https://www.mafengwo.cn/i/23509445.html 阜阳 景点见这篇
宿州 :皇藏峪
淮北 :临涣古镇、隋唐大运河博物馆、 淮北 汉画像石博物馆
蚌埠 :汤和墓、湖上升明月博览园
淮南 : 寿县 古城(楚文化博物馆和古城墙必须要去)、茅仙洞、八公山、焦岗湖、安丰塘
https://www.mafengwo.cn/i/21502813.html 淮南 最主要的景点 寿县 古城的游记见这里(还有其他 淮南 游记)
滁州 :琅琊山、 凤阳 明皇陵、韭仙洞、狼巷迷谷、明中都鼓楼、 凤阳 博物馆、 全椒 吴敬梓故居
https://www.mafengwo.cn/i/6765317.html 滁州 和 全椒 县景点
https://www.mafengwo.cn/i/12314182.html 凤阳 县景点
六安 :天堂寨、万佛湖、皖西大裂谷、马鬃岭、大别山石窟、东石笋、燕子河大峡谷、毛坦厂古镇、 六安 市区的南北二塔和皋陶墓、李家圩地主庄园、霍山文庙、铜锣寨、梅山水库
https://www.mafengwo.cn/i/6724751.html 六安 5A景区之一的 舒城 县万佛湖的介绍
安庆 : 天柱 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石牌古镇、孔城老街、三祖寺、迎江寺振风塔、世太史第、 桐城 文庙、龙眠山、五千年文博园、花亭湖、孔雀东南飞文化园、小孤山、鹞落坪、大别山彩虹瀑布、司空山、妙道山、巨石山
https://www.mafengwo.cn/i/17083693.html 安庆 城区景点
https://www.mafengwo.cn/i/17072668.html 天柱 山所在地 ,南宋以前 安庆 地区行政中心 潜山 的景点
芜湖 :方特欢乐世界、 芜湖 古城(很小,景点很少)、鸠兹古镇(完全 新建 )、 芜湖 天主教堂、 芜湖 海关大楼、西河古镇、丫山、马仁奇峰、 无为 泊山洞、 无为 开城古镇、 无为 黄雒古镇
https://www.mafengwo.cn/i/22991755.html 芜湖 景点见这篇
鞍山 :采石矶、 当涂 两座古塔、李白墓、朱然墓、 和县 (陋室、镇淮楼、两座古塔、 和县 文庙)、 和县 霸王祠、香泉、鸡笼山、 含山 运漕古镇、凌家滩遗址、古昭关、褒禅山华阳洞
https://www.mafengwo.cn/i/9517877.html 马鞍山 市区、 当涂 县、 和县 景点
铜陵 : 枞阳 浮山、大通古镇
池州 :九华山、 石台 牯牛降、大王洞、杏花村、 蓬莱 仙洞、东流古镇、南溪古寨
宣城 :敬亭山、广教寺双塔、 绩溪 龙川 、上庄、太极湖村、鄣山大峡谷、孔灵浧坡庄园、紫园、 绩溪 三雕博物馆、新四军军部旧址、 查济 村、黄田、章渡镇、桃花潭、江村、太极洞
https://www.mafengwo.cn/i/7964595.html 绩溪 县最知名景点

合肥最主要特色的介绍
[p=28, null, left]合肥 也有很多好玩的,好吃的,很有特色。 合肥 市中心的景点都不是 合肥 最好的景点, 合肥 主要的风景在 巢湖 岸 边和 广大乡村和远郊区,而不是像 南京 等一些城市好的景点主要在城内,来 合肥 推荐去三国遗址公园、滨湖湿地森林公园、 安徽 博物院、中庙姥山岛(包括中庙寺、姥山岛,文峰塔。淮军昭忠祠、李公祠)、龟山湿地森林公园和紫薇洞(最主要看奇石)游览,然后从 合肥 区到 巢湖 市银 屏山 沿途还有几十个次要的或者小景点。 比如 渡江战役纪念馆、 安徽 名人馆、长临河古镇、吴家花园、振湖塔、红石咀公园, 芦溪 湿地、张治中故居、李克农故居、烔炀古镇、月亮湾湿地、柘皋古镇、冯玉祥旧居、半汤温泉和郁金香高地、三瓜公社、范增故里鼓山、 巢湖 博物馆、东庵森林公园、银 屏山 (主要是4-5月去看千年白牡丹,还有仙人洞),然后还可以到槐林马尾河湿地、 庐江 巢湖 沿岸的湿地、 中国 稻米博物馆、 三河 古镇 、牛角 大圩 、万达乐园回到 合肥 。 合肥 城内还有包公园,李鸿章故居, 安徽 博物院,明教寺,城隍庙街区,近郊有刘园,源泉徽文化博物馆,瑶岗村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李鸿章享堂,蜀山湖和科学岛,此外还有刘铭传故居, 肥东 古祠堂适合春秋两季游览。然后 合肥 除了庐州烤鸭店的鸭油烧饼和桂花赤豆糊还有老乡鸡的鸡汤,美食很多。同庆楼之外,梦都,不倒翁,徽宴楼,庐州太太也不错,土菜馆都能做很好吃的菜。蒸小皖,徽乡鸡能做不错的快餐,刘鸿盛的面点 比如 冬菇鸡饺为代表的各种馄饨、小笼包、包子和炒饭很好吃,王仁和米线有很多种米线。早安庐粥有几十种粥和米饺、蒸饺。然后肥叔锅贴的锅贴饺很好吃。禾谷炒饭和炒饭王者能做十几种炒饭,。 合肥 也不是编地理教科书的史盲和不懂历史的网络编辑说的小县城发展而来,没历史文化底蕴,他们不懂附郭县制度和历史。 合肥 有3000年历史,是司马迁史记里记载的全国18个 大城 市之一,南宋 淮南 西路首府和宋代排名前列的江淮地区第一 大城 市,自公元200年以来数为州郡府治所,隋至清为庐州和庐州府治所。 合肥 是五代十国到明末 安徽 第一 大城 市,老城面积5.6平方公里,面积大于明清 广州扬州济南重庆福州昆明保定桂林贵阳 、 兰州 、 沈阳淮安洛阳大同 、 安庆 、 芜湖 、 徽州 、 上海 等城市的城墙内空间。 合肥 每个乡镇都有少则2-3个,多则十几处的古建筑和自然风光(一个古镇和一个古村落算一处)
https://www.mafengwo.cn/i/12274606.html 。 https://www.mafengwo.cn/i/9081197.html 这两篇 合肥 精华游记里有景区官网,景点电话,景点地址和其他网友写的游记链接可以当证据验证真假,目前只有马蜂窝APP小程序能点开外部链接,碰到被屏蔽的星号,可以搜索景点名,点开官网。这两个大游记里有我写的其他景点小游记的链接。 合肥 还有庐剧和 巢湖 民歌,我写的 合肥 目的地的游记里还有几十首 合肥 有关的乐曲和民歌。

天一阁首先去天一阁。 宁波 的旅游宣传口号有两句,一句叫书藏古今,港通天下。这书藏古今说的就是天一阁的藏书。还有一句比较无厘头,缺乏特色亮点,叫阿拉 宁波 欢迎侬,虽然用了方言,但没凸出任何特色。 宁波 不是一个简单的城市,特色也很复杂不明显,国内存在感也不够强,这类城市一般都不好宣传文旅。不是那种靠黄鹤楼热干面或者鼓浪屿蚵仔煎土笋冻就能火起来的浅碟子可比的(不仅景点烂,饮食发展水平也不高)。国内的游客大多数是肤浅认知。肤浅到因为一个景点或活动或美食就来到一个城市,对当地深层次的东西一无所知。
宁波 被认为是旅游荒漠, 杭州 被人认为是美食荒漠,其实国内肤浅游客认为的旅游荒漠都是市域范围内景点很多的( 比如 合肥 和 石家庄 ),美食荒漠大都是饮食发展水平比较高的。我国真正的旅游资源倒数省会和饮食发展水平最低的城市并不是肤浅游客眼中的无 聊城 市 和美 食荒漠地。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和月湖是 宁波 的一个5A景区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位于 浙江 省 宁波 市海曙区,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年—1566年),由当时退隐的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 ,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天一阁藏书楼坐北朝南,为两层砖木结构的硬山顶重楼式建筑,通高8.5米,斜坡屋顶,青瓦覆上。 一层面阔、进深各六间,二层除楼梯间外为一大通间,以书橱间隔。阁前凿“天一池”通月湖,园林以“福、禄、寿”作总体造型,用山石堆成“九狮一象”等景点。 天一阁及其周围园林具有 江南 庭院式园林特色。 天一阁的藏书和建筑为研究书法、地方史、石刻、石构建筑和浙东民居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
1982年2月23日,天一阁被中华人民 共和 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8年10月29日, 浙江 省 宁波 市天一阁·月湖景区被中华人民 共和 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目前景区门票是30元。
天一阁博物院

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年—1566年),明兵部右侍郎范钦开始于宅东建造藏书楼,并命名为“天一阁”。时藏书七万余卷。
明永历十九年(1665年),范钦曾孙范光文在天一池增构池亭,环植竹木,堆“九狮一象”假山。
清康 熙十二年(1673年),黄宗羲登上天一阁,这是外姓人首次登楼。自此以后,天一阁逐渐结束对外封闭的状态,有选择地向一些大学者开放。黄宗羲为天一阁编制书目,并撰写《天一阁藏书记》。康熙十五年(1676年),范钦后人范光燮传抄天一阁百余种书籍供士子阅读。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因编修《四库全书》,天一阁献出珍本共638部,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采录473部,在全国藏书家中贡献最多。这次献书,造成了天一阁历史上藏书精品最大的一次集中流失。然而,通过此次献书事件,天一阁被推举为民间藏书楼的典范和样板,皇家藏书楼,即四库七阁均仿天一阁建造。
清道 光九年(1829年),范氏故居重建。
清道 光二十一年(1841年), 宁波 府城鸦片战争爆发后陷落,天一阁《大明一统志》等舆地书数十种被英军掠夺。至 清道 光二十七年(1847年),天一阁中仅存书籍2223部。
清 咸丰 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攻陷 宁波 ,天一阁藏书被盗出售,后部分书籍被范钦十世孙范邦绥购回。据薛福成命人所编《天一阁见存书目》,至清光绪十年(1884年),天一阁存有原藏书2152部,共17382卷,《古今图书集成》8462卷。
民国三年(1914年),天一阁书籍被盗运往 上海 ,后被商务印书馆的张元济赎回一部分,藏于东方图书馆涵芬楼,但在抗日战争中由于东方图书馆被炸而焚毁,使得天一阁藏书损失千部。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九月,一场强台风对天一阁楼宇造成重大损害,成立了以冯孟颛为主要负责人的重修天一阁委员会,募捐、规划、修缮、迁建、扩充。天一阁私家藏书楼性质进入公私共管时期,为在新 中国 建国后由国有公管准备了良好的过渡。
民国二十二年—二十五年(1933年—1936年),范氏后人在修葺天一阁的同时,又在假山上增设兰亭,移原府学中的尊经阁于宝书楼之后,并将80余方碑刻移至天一阁后院,建立“明州碑林”。同时,在尊经阁西侧开辟千晋斋,将 宁波 学者马廉搜集的历代古砖和 宁波 城墙拆除后收集的城砖予以陈列。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了保护天一阁藏书,天一阁经历了建成370年以来的首次大范围出阁。首批三箱书籍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8月17日离开天一阁。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月5日,第二批明以前版本八箱也运离天一阁,运往乡间暂避。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4月12日,先前运出的两批藏书和阁中剩余的藏书总计28箱,9080册,由鄞县政府加封,运往龙泉县后方,暂存于跶石乡,与 浙江 省图书馆的藏书一同隐蔽。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2月16日,天一阁藏书运回阁中。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3月1日至3日,天一阁进行建成以来的首次公开展出。
1959年,在天一阁东南面一片荒地上,修建道路,移建2座石亭,且于林间置以市郊觅得的石马、石虎和铁牛等物,后又搜得碑石数十方,嵌入新筑围墙上,东园初具规模。
1981年,在天一阁后侧之 西北 角建天一阁新书库。
1982年—1986年,天一阁扩建东园,移建清末硬山式和歇山式木结构平屋各一幢。挖地成池,堆土成山。
1994年,秦氏支祠修复原貌,归属天一阁。
1994年—1995年,抱经楼和水北阁先后迁入天一阁南园。
2010年,天一阁建造了新书库,基本实现恒温恒湿,更有利于书籍保存。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本身比较珍贵的砖雕就是进了大门,过了范家人住的宅院,两边墙上的这两幅,一副中间是代表古代文人生活追求的渔樵耕读图,两边是代表 长寿 的松树和仙鹤组成的松鹤图和代表财运官祿的梅花鹿

天一阁博物院

一边墙上的九条麒麟代表的是家族人才辈出,好运不断,长久繁荣的寓意。麒麟在古代有平 安吉 祥,多财富贵、多子多福、才高八斗的寓意。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内的小假山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博物院

明代万历年间的石亭,原先是墓前的祭亭,屋顶已毁,1959年迁建到这里。介绍见下图。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博物院

唐代大书法家虞世南临摹的王羲之《兰亭序》。唐太宗李世民派人骗得书圣王羲之写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后,让当时精于书法的几位大臣来临摹,现在王羲之的真迹已经看不到了(也许陪葬了唐昭陵)虞世南是 宁波 余姚 人。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的园林以东园最大
东园,位于天一阁东南,占地约6000平方米。自1959年始,平整土地,种植竹木,移迁石亭、铁牛、石虎于此,园林初具雏型。1974年将搜集的69通碑石嵌入围墙。1982年东园扩建,挖土成池,堆土为山,环园建廊,又移建清末建筑两幢,1986年告竣并对外开放。景点有假山,明池、长廊、碑林、白鹅亭、八狮亭、凝晖堂、东大厅等。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博物院

园林景观设计相比 苏州 一些名园显得一般。

天一阁博物院

明朝永乐年间 宁波 知府立的一块碑,上面的内容是明太祖朱元璋给 曲阜 孔庙的诏书,内容是1368年朱元璋祭祀孔子的祭文。应该是从 宁波 境内一处文庙迁建到天一阁的,碑帽已经被破坏不存在了。

天一阁博物院

这座造型朴素的二层楼就是天一阁的中心建筑,天一阁藏书楼,也叫宝书楼。他是明代进士范钦的私人藏书处,是 中国 现存年代最古之藏书楼。范钦(1506-1585年),字尧卿,号 东明 , 浙江 鄞县人。嘉靖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平生喜购书,在各地做官时广收图书,抄录善本。所藏多为明人著作、明朝所刻书、明朝地方志及登科录。其子大冲续有增藏。聚书四千余种,五万三千余卷,并有五代至宋元碑帖七百二十余种。范钦于嘉靖四十年(1561年)筑天一阁用于藏书。阁名灵感来自 江西 龙虎山的元代揭傒斯所作《龙虎山天一池记》石碑,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义,文字意思是天数为一,它生成了水;地数为六,它承载着天上下来的水。之所以起这个名字也是带有五行生水,以水克火之意。阁两层,6开间暗和地六成之,硬山顶。上层不分间,隔以书橱,下层分为6间。前凿一池,称天一池,阁楼两侧有封火山墙。
天一阁在防火措施上“煞费苦心”
范钦在藏书楼前开凿一方水池。取名“天一池”,用作消防水池,池水经暗沟与月湖连通,使池水终年不竭。万一失火,可就近汲水灭火。
为了防止因生活区用火不慎引发火灾危及藏书楼,范钦将藏书区与生活区分成两个区域,前后错位,形成既相连又分隔的两个独立防火分区。
藏书楼整体结构为两层砖木结构。范钦采用“木结构不外露”的手段解决木构件可燃的问题。天一阁四周的墙体均为砖墙,两头山墙封闭外露的梁柱并高出屋面一尺许。楼下地面铺设水磨方砖,屋面盖瓦铺砖。天一阁除了门、窗外,木结构基本上被不燃的砖瓦所保护。
为了杜绝一切火源带入藏书楼,范钦订立了严格的族规:“烟酒切忌登楼”。
清代乾隆年间官方为收藏《四库全书》修的文渊、文澜等七座藏书楼皆仿天一阁修建。
其实天一阁及阁内的藏书能保存到今天主要还是靠历代守护人的认真谨慎的守护。

天一阁博物院

1665年范钦的曾孙范光文在阁前的天一池周围修建了园林。假山凸出的部分像一头大象和九头 狮子 。范家的家教家风很好,其后代应该受到藏书的熏陶,重视提升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眼界和能力都得到锻炼,所以才能保持长久的富贵,渡过多次战乱危机。之前我到 苏州 、 南京 、 扬州 、 上海 很多园林的主人或者因为政治失势、改朝换代或者因为子孙后代肆意挥霍,染上不良嗜好坐吃山空,大部分难以长久保住祖上的产业。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对面的假山,上去的路被拦上了,今天一般游客难以以最佳角度拍摄天一阁全貌。宝书楼本身重视的是实用功能和藏书的文化内涵,而不用精美的雕刻来装饰。虽然外观普通,但是也具有很高的文化历史价值。其实这种观感也能启发后人。要重视培养一个人精神世界,提升一个人内在的本事和涵养。这是教育子孙后代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而不要让子孙后代重视奢华的生活,靠对外显摆来求得认可。要让子孙明白,要一生重视学习,不停锻炼提高自己的内在,保持自律的意识,要以有智慧 和美 德为荣,而不要和人攀比物质条件或挥霍金钱来满足自己的空虚的内心。子孙后代有能力有修养就容易守住祖上的产业并发扬光大。富人的后代只顾纵欲享乐,爱慕虚荣忽视内在能力涵养的培养绝对是在败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即使没有把财富败光也很难长期经受住市场和行业周期的考验和整个国家社会的重大变故。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的南园。位于天一阁藏书楼之南,占地3400平方米,是天一阁扩建一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1996年动土,历时二年,园以水为主。池畔为临水的主体建筑“水北阁”;池南面建“抱经厅”。整个园林简洁、清晰,给人以闲适、雅逸 和平 静之感。

天一阁博物院

介绍天一阁的历史和创建人范钦的展板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收藏的明代地方志极其丰富

天一阁博物院

范钦手书的作品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景区内的秦氏支祠。是从 宁波 其他地方迁移到天一阁的
秦氏支祠,建于民国十二年至十四年(1923年—1925年),系秦氏族人为祭祖先而建。祠堂以照壁、台门、戏台为中轴线,五间二弄、前后三宸,两侧置有配殿、看楼,建筑面积一千四百余平方米。戏台的屋顶由十六个斗拱承托,为单檐歇山顶。穹形藻井由千百块经过雕刻的板榫搭接构成,盘旋而上。祠堂建筑融合了木雕、砖雕、石雕、贴金、拷作等民间工艺。秦氏支祠于1981年被 宁波 市公布为市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进行维修,历时三年,已按原貌修复,1994年5月向社会开放。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博物院

秦氏支祠造型华丽,这次到 宁波 看到 溪口 的祠堂又看到 宁波 很多老祠堂的旧照片,这座祠堂在 宁波 目前的古祠堂中应该算最精美华丽的之一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
地址: 宁波 市海曙区月湖之西天一街10号
开放时间:开园中;08:30-17:30开放(17:00停止入园)
官方电话:0574-87293856,0574-872993856
门票:30元
天一阁还有古籍阅览室,工作日的8:30-11:00,14:00-17:00开放

月湖

从天一阁出来去月湖。看月湖的地图里面标注了多处古迹,决定环游月湖

月湖公园

不过实地去看才发现,这些古色古香的名字,其实很多都是现代重建的景点,剩下的古建筑也是比较普通的。之前我在我写的游记里发 肥东 文物点分布地图和 巢湖市 旅游景点图,很多人还是不买账。对比起月湖周边标注的景点,感觉巢湖和 肥东 地图里的点表面上的水分绝对要比 宁波 月湖地图里的要少的多。 宁波 月湖边的点实地看更加不起眼一些, 合肥 的一些古祠堂和古镇古村还有自然风光明显比我在 宁波 看到的旅游地图里的平均水准好得多。

月湖公园

月湖周边有贺秘监祠、居士林还有几处 宁波 过去的富家台门,以及明代桥梁,文物保存都不太完好,新修痕迹明显。

月湖公园

月湖的介绍里却说道:月湖,又名西湖,位于 宁波 市城区的西南,开凿于唐贞观年间,是 宁波 市区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该湖呈狭长形,面积约0.2平方公里。宋元年间建成月湖十洲。南宋 绍兴 年间,广筑亭台楼阁,遍植四时花树,形成月湖上十洲胜景。这十洲分别是:湖东的竹屿、月岛和菊花洲,湖中的花屿、竹洲、柳汀和芳草洲, 湖西 的烟屿、雪汀和芙蓉洲。此外还有三堤七桥交相辉映。宋元以来,月湖是浙东学术中心,是文人墨客憩息荟萃之地。唐代大诗人贺知章、北宋名臣王安石、南宋宰相史浩、宋代著名学者杨简、明末清初大史学家万斯同,这些风流人物,或隐居,或讲学,或为官,或著书,都在月湖留下不可磨灭的印痕。而且,月湖在古代占地南北约1160米,东西约130米,周围2430多米。在它的汀洲岛屿及周边土地上,沉淀着深厚的文化积层,构成了众多璀璨的传统文化。
其实实地一看也就是比 合肥 逍遥津好一点或者差不多的那种有点历史文化内涵的公园,文物古迹缺乏看点。(再重复一遍,无论 合肥 逍遥津还是 宁波 月湖都远不是两个城市最好一个等级的景点,只是有名而已)月湖目前也是 宁波 当地大爷大妈散步锻炼休闲,唱歌的休憩场所。公园给他们的晚年生活带来快乐。外地游客来没有什么必要。

月湖公园

逛了一部分湖岸之后,我觉得没必要在月湖浪费时间,取消原来的环游计划,就打车到天封塔。
月湖公园
地址: 宁波 市海曙区县学街183号-2
开放时间:08:00-17:30免费开放

天封塔

天封塔

天封塔始建于唐代武则天“天册万岁”至“万岁 登封 ”年间(695-696年),于是取了年号一首一尾两个字为它命名。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兵攻占 宁波 ,天封塔、寺毁于兵火。 绍兴 十四年(1144)重建。嘉定十三年(1220)再毁。元泰定三年(1326)大圮,至顺元年(1330)修复。至正年间(1341—1368),平章方国珍、弟国珉重建塔院。明永乐十年(1412)雷火击毁三层,同年重修。嘉靖三十六年(1557)台风飞堕塔顶,三十八年重修。清顺治十七年(1660)大修。乾隆十六年(1751)八月,台风大作,飞堕塔顶;二十一年(1756)重修,嘉庆三年(1798)十二月修塔将成事,因塔灯失火,致塔檐、平座、栏杆具焚,只余砖砌塔身。1935年重修。
1984年6月, 宁波 市考古研究所对地宫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出土银殿、银塔等文物140余件,其中银殿、银塔等镌有“ 绍兴 十四年”铭文。1989年12月,按宋塔风貌落架重修工程竣工。1981年12月,天封塔被 宁波 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2月11日起,天封塔暂停对外开放,进行保养维护。同年7月17日恢复开放。
整座古塔建筑共有七明七暗14层,高达五六十米。据说,当时人们先是用泥沙层层堆积,再把砖石运上去,造一层,堆高一层,直到塔顶。建成之后,再把泥沙扒掉。由于留下的泥沙很多,所以塔边的两条街道至今仍叫“大沙泥街”、“小沙泥街”。
宁波 流传着关于天封塔的传说,说的是一位老石匠,用宝石击退了一条水淹 宁波 城的鳖鱼精,于是老百姓在市中心修了这座塔保存宝石,让它永远护佑 宁波 城。不过,建造这座塔的真正原因,其实和 宁波 的海上 丝绸之路 有关,当时这座塔是古代明州港重要的水运航标。
千百年后的今天,天封塔早已不再承担航运作用,倒是成了市中心的古老地标。

天封塔

天封 塔下 这组像古代蒸锅一样的构建实际上元代和清代留下的天封塔的塔刹,原先位于塔顶,1980年代末重修时替换下来的,下图是介绍。

天封塔

宁波 天封塔附近还有个天宁寺塔,是座造型古朴的唐代方形砖塔,通体是青砖的颜色。这次去打车到鼓楼,坐在车上望见了,没来得及拍照,到了 宁波 博物馆才知道 宁波 天宁寺塔是怎么回事。另外天封塔对面也是 宁波 当地一条仿古街, 宁波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时可能把那一片街区作为传统街区。
天封塔
地址: 浙江 省 宁波 市海曙区江厦街道大沙泥街258号
开放:08:30-16:00开放(16:00停止入园)进入公园免费,登塔5元。
官方电话:0574-87302635

宁波鼓楼

随后打车到 宁波 鼓楼
宁波 鼓楼始建于公元821年,当年明州刺史韩察将州治从小溪镇迁到 宁波 “三 江口 ”,在这个位置修建子城,子城的南城门就是现在的鼓楼。后梁 开平 三年(909年)吴越国置明州望海军,鼓楼称为望海军门(楼)。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吴越国改为明州奉国军,鼓楼也随之改称为奉国军门(楼),由太守潘良贵书“奉国军楼”额。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新上任的鄞县县令王安石,特为奉国军楼的刻漏做了一篇《新刻漏铭》。1130年,金兵攻打 江南 ,赵构为了逃避金兵,从 杭州 一路落难,逃到 宁波 。根据南宋时期皇家编造的一个神话,赵构被金兵穷追不舍,眼前是高耸入云的 宁波 鼓楼,他无路可逃,只能暂时躲进里面。忽然天象大变,云雾中出现唐时为抗击安禄山叛军,坚守抗敌而殉国的张巡、许远、南霁云、姚訚、雷万春五人。他们挥舞着大旗,身穿戎装,腾云驾雾前来救赵构。这个时候,金兵追到了鼓楼,却见蛛网密布,一片荒芜,以为无人进入,便往其他地方找去。赵构这才幸免于难。之后,他成为宋高宗时,下诏追封鼓楼为“奉国军楼神祠”,并在祠中为这五位救命恩人塑像祭祀。但是实际上赵构在金兵前锋打到 宁波 之前就逃到 舟山 群岛了,当时张俊率领宋朝部队坚守明州,掩护赵构逃亡。明代万历年间,奉国军楼毁于大火。1585年,万历十三年乙酉,时任 宁波 太守的蔡贵易重建鼓楼,取名为海曙楼。海曙楼之名,一说是取自海定波宁、沧海为曙的典故,一说取自唐代杜甫《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诗中“云霞出海曙”一句。当时,沈明臣为此创作一首广为流传的《海曙楼》诗,沈一贯为此作《海曙楼记》民国五六年间(1917年左右), 宁波 police office以鼓楼居城中区高可瞭远,就悬挂警钟。民国十九年(1930年), 宁波 救火联合会呈请市government拨租全部房屋为会所,就在这一年,鼓楼三层楼木结构建筑中间,建造了水泥钢骨正方形瞭望台及警钟台,并置标准钟一座,四面如一,既便于市民计时,又可以报火警。民国时期,站在鼓楼上,整个 宁波 城,尽收眼底。1936年 宁波 组织的两次防空演习,曾经把鼓楼上的钟声作为敌机来袭的警报信号。上世纪40年代以前,没有电话,更没有119、110, 宁波 城哪里发生火灾,就要敲响鼓楼上的铜钟。

鼓楼

我到 宁波 鼓楼下参观主要是觉得 宁波 鼓楼的造型融合古典 中国 和近代西方的建筑风格,这种鼓楼在目前国内可能是唯一的。鼓楼后面有个仿古街,可能也被住建部作为 宁波 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街区,不过看了一眼,也就和合 肥城 隍庙街区一样,房屋都是仿古的,即使有个别古建筑也是破坏很严重后翻新,不复旧观的,就 宁波 鼓楼算文物,所以和看到天封塔对面的仿古街一样没有拍照。
宁波 鼓楼
地址: 浙江 省 宁波 市海曙区公园路2号(鼓楼地铁站F口步行240米)
开放:9:00-17:00开放,免费
官方电话:0574-87171559,0574-87171561

宁海食府

随后打车到鼓楼附近望京路上的 宁海 食府

宁海食府

点了海鳗干和鸡毛菜,133元。 宁波 当地菜分量传统上是很小的,海鳗干味道还不错,但是 宁波 吃饭不便宜。送的炸汤圆算是饭店的特色小吃,味道不错。

宁海食府

吃好午饭,打车到保国寺。保国寺距离 宁波 市中心有十几公里。

保国寺

保国寺位于 宁波 江北区,作为一个县区下面的旅游地图标注的景点数量算不上多,但是有三个值得去看,一是 慈城 古县 城,二是保国寺,三是 宁波 老外滩。

保国寺

保国寺位于 浙江 宁波 市江北区洪塘镇的灵山之麓,距市区15公里,始建于东汉建武、 永平 年间(公元25-75年)。最初是东汉骠骑将军张意的儿子张齐芳隐居建的宅院,后来信奉佛教的张家后人为做功德舍宅为寺,寺院因为地处 宁波 灵山脚下,初名灵山寺。此即保国寺的前身。
唐武宗 会昌 二年至五年(842年-845年),官府便下令拆毁寺宇,勒令僧尼还俗。据统计当时拆毁大寺四千六百余所,小寺四万余所。灵山寺在这次灭法活动中被废。
唐广明元年(880年), 宁波 国宁寺僧可恭,应施主之要求,前往长安上书朝廷,请求复寺,获得批准,唐僖宗李儇赐额保国寺。
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德贤“复过灵山,见(保国)寺已毁,抚手长叹,结茅不忍去”。由此出任寺院住持,保国寺大殿应该建于此后数十年之内,迎来了保国寺的第一次中兴。
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官方曾赐“精进院”额,表明它在当时的佛教寺院中已有一定地位。
宋高宗 绍兴 年间(1131年-1161年)僧仲卿建法堂。僧宗普开凿净土池、栽四色莲花。当时仲卿与宗浩还曾建十六观堂。
明弘治六年癸丑僧清隐重建祖堂,更名云堂。
明弘治年间(1488年-1505年)建清隐堂,
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重修大殿。
明崇祯年间(1628年-1644年)僧豫庵扩云堂基,更名玄览斋,旁设两庑、前架照厅。
明时建迎熏楼在大雄殿西。在大雄殿 东北 隅建关房。
清康 熙二十三年(1684年),僧显斋、景庵重修大殿,“前拔游巡两翼,增广重檐,新装罗汉诸 天等 相”,同时重修法堂、天王殿。于净土池四周立石栏杆,清前明御史颜鲸为净土池填“一碧涵空”四字。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住持显斋“鸠工庀材,培偏补陷,未数年而奂仑备美”。
乾隆十年(1745年)僧唯庵、体斋对大殿“移梁换柱,立磉植楹”,并重修天王殿。
嘉 庆元 年(1795年)重修大殿,改装罗汉诸 天等 相。
嘉庆十三年(1808年)移建钟楼于大殿东。嘉庆十五年(1810年) 新建 鼓楼在于大殿西。
宣统二年(1910年)天王殿、东客堂毁于火。宣统三年,僧一斋重建。
民国二十年(1913年)僧一斋建藏经楼五间(下层为法堂)及西侧客房楼屋十间一弄。
1954年全国文物普查时 南京 工学院师生发现保国寺大殿,后经陈从周、刘敦桢教授核实为北宋建筑。

保国寺

保国寺建在灵山的半山腰,灵山草木茂盛,山上有瀑布山泉,也算一处风水宝地。
这道瀑布下的水潭上还有一座仙人桥,现在的仙人桥是1998年从其他地方迁移来的,也是古桥

保国寺

保国寺山门,是清代建筑。

保国寺

保国寺大殿前立有两座唐代石经幢,根据经幢上大中八年的铭文判断,西边的这个建于唐宣宗时期的公元854年。

保国寺

东边的经幢建于唐文宗开成三年,公元839年,已经残损。

保国寺

保国寺

保国寺

保国寺

这座古建筑就是保国寺的大雄宝殿了,殿前的长方形水池是南宋时期僧人仲卿和宗普主持开凿,名叫净土池。净土池居于中轴线的重要位置。,据嘉庆十年1805年的《保国寺志》载,池长四丈八尺,宽二丈二尺,深丈许。现存实物为长13米、宽6米,南宋时期僧人仲卿“立净土观堂、凿池种莲,欲招社客,继东林远公之风。”后来十六观堂被废弃,仅留下了净土池,它成为信众们所认同的佛国净土概念的象征,到了清初,前明御使颜鲸为它题名为“一碧涵空”,人们更加对它情有独钟,池中种有四色莲花,尤其受到人们的钟爱。

保国寺

保国寺

保国寺

大雄宝殿的外层是清代重修的,进入里面才会发现内部的乾坤。

保国寺

保国寺

保国寺

进入大雄宝殿的大门就能发现殿内第二层及以内的木构架造型古朴,这种斗拱形态是北宋建筑才有的。

保国寺

大雄宝殿,它重建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是长江以南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建筑特点鲜明:厅堂式构架体系,平面布局呈正长方形,进深大于面阔;斗栱结构复杂,用材断面高宽比为3:2,达到最高出材率和最强受力效果;以小拼大的四段合瓜棱柱为 中国 最早的实例,柱身有明显的侧脚,既省材又牢固美观,为现存古代木构建筑中所少见;阑额两肩有卷杀,额下采用了蝉肚绰幕构件,额枋上有七朱八白彩绘。这些独特的设计使得大殿结构极为科学,除了通过保持空气流通而让殿内不结蛛网,不积灰尘,长年保持清洁之外,还使整个大殿没使用一枚铁钉,仅靠斗拱之间的巧妙衔接和精确的榫卯技术,就将各个构件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承托起整个殿堂屋顶50余吨的重量。

保国寺

这是保国寺大雄宝殿内层宋代大殿的复原模型和介绍。

保国寺

保国寺

保国寺

参观完保国寺大殿往下走出景区,拍摄上去时因为有人拥挤拍照而没有拍摄的灵龙泉。

保国寺

保国寺

这是灵龙泉的介绍。
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
地址: 宁波 市江北区洪塘街道灵山半山腰
开放:08:00-17:00开放(16:30停止售票) 门票:20元
官方电话:0574-87586317

张苍水故居(张煌言故居)

从保国寺出来,坐上保国寺门口的332路公交回市区,又在 宁波 市中心转了一次公交到 中山 广场,找到张煌言的故居。当天午饭后本来就来到过这里,但是中午大门紧锁,逛完保国寺,对 宁波 市区古迹没有其他感兴趣的,就再次来到这里。

中山广场-张苍水故居

张煌言(1620年7月8日—1664年10月25日),字玄著,号苍水。 浙江 鄞县(今属 宁波 )人。 [37]南明儒将、诗人、民族英雄。
张煌言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中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顺治七年(1650年),张煌言授兵部左侍郎。后数次率兵由长江进逼 南京 ,打击清军。桂王在华南称永历帝,任其为大学士兼兵部尚书。顺治十六年(1659年)五月,张煌言与郑 成功 分兵北征,攻克 芜湖 后,连下今天 安徽 境内的沿江四府三州二十四县,江淮半壁为之震动。旋因郑 成功 兵败 南京 ,全师兵溃,潜行二千余里返浙东,招集旧部,再整旗鼓。此后郑 成功 在 台湾 病故,永历帝在 云南 被害,鲁王亦死于 金门 ,张煌言孤立无援。康熙三年(1664年),张煌言与清军海战惨败,解散余部,退居悬?岛,后因叛徒出卖被执,坚贞不屈,同年九月,在 杭州 遇害,死后葬于南 屏山 下。
张煌言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黄宗羲为其作墓志铭,高度赞扬其一生,称:“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张煌言文武兼备,在战斗生涯中留下大量文学作品。今存世诗作500余篇,几乎每一篇都与战斗历程密切相关,反映了一位刚正不阿的孤臣在动荡艰难的时代里的不屈理想和艰难追求,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代表作有《书怀》《饮酒》《北还入浙偶成》等。清全祖望辑有《张苍水全集》,清抄本,藏于 中国 国家图书馆;有民国四年(1915年)刻《张苍水集》等。

中山广场-张苍水故居

中山广场-张苍水故居

中山广场-张苍水故居

中山广场-张苍水故居

中山广场-张苍水故居

顺治十六年(1659年)五月,张煌言与郑 成功 分兵北征,他率领2000人的部下攻克 芜湖 后,攻下和招降今天 安徽 境内的沿江四府三州二十四县,队伍扩大到2万人。到了八月郑 成功 在 南京 城下中诈降计贻误战机失败(郑 成功 擅长水战和使用步兵、火器,善于训练士兵,军纪严明,也重视争取民众支持,意志顽强,智勇兼备。但也有两大缺点,一是刚愎自用,固执己见,很少采纳部下建议,二是脾气暴躁,心胸有些狭窄,前一个缺点导致郑 成功 中郎廷佐诈降计(缓兵之计),放纵清朝援军进入 南京 城,同时郑 成功 的部队没有骑兵,导致兵败。后一个缺点导致名将,后来康熙时期负责攻打 台湾 的施琅投降清朝还有被儿子郑经私通乳母的事气得生病,英年早逝),郑军退出长江,张煌言孤立无援,最后失败。
关于张煌言在郑 成功 兵败 南京 后的活动轨迹,张煌言自己在《张苍水集》《北征录》里写的是七月二十四日郑 成功 兵败 南京 时,自己正在 宣城 接受 徽州 府城 歙县 的投降,赶紧收兵 芜湖 准备渡过长江到 无为 ,渡江时听说从 荆州 向 南京 进发的东下的明安达理率领清朝援军已到 安庆 ,决定迎击,八月初七两军在 池州 相遇,结果兵败,队伍被打散损失大半。部下一部分入巢湖,有一部分逃到 芜湖 ,一部分渡江逃到 皖南 山区,当天夜里考虑到 南京 城下清军云集,郑 成功 主力已经撤退到海上,很可能被消灭在长江里,张煌言收拢残部放凿沉海船准备退守巢湖, 无为 人劝他巢湖冬季水浅,大别山中的 霍山县 和 英山县 有很多结寨抗清的武装,劝他去那里和这些大别山区的抗清武装汇合。张煌言决定采纳建议,焚毁船只,带着余部取道 桐城 八月十七日来到 霍山县 褚良甫山寨,褚良甫却接受了清朝招抚,拒绝他的部众入山寨,不久清朝派的追兵到了,一场战斗,手下的人散去,只剩几个人,隐姓埋名辗转2千里,途径 安庆 、 池州 、 徽州 、 衢州 、严州、婺州、 台州 等府地界,途中花尽盘缠打点准备告密的人,躲在对清朝不满的百姓家中,好不容易才逃到浙 东海 岛 上海 上义师的军中。明朝遗民,史学家计六奇《明季南略》也用了张煌言的说法。
清朝乾隆时期的《大清一统志》和嘉庆年间《庐州府志》里,清朝留下的记载说的是“王业兴奉天人隶镶蓝旗汉军,顺治中知 江南 庐州府,勤敏节俭颇着清操,值海氛肆逆逼境业兴率家丁及营卒登陴捍御屡挫贼锋州得无事……”按照《 合肥 通史》记载,当年农历七月底张煌言的部队攻打巢县,之前连下大雨(江淮地区一般梅雨季节7月10日左右就结束)巢湖水暴涨,大水,巢县县令当时招募了一些民团,在城上虚张声势。张煌言部下的大船靠大水靠近巢县城墙侦查,大船的船顶高于城墙的顶,巢县城中虚实尽知,于是很快破城。 庐江 的百姓响应张煌言的檄文,乱民杀死了 庐江 县令投降张煌言。 舒城 和 无为 当时也属于庐州府也一样被张煌言的部下控制。然后当年八月张煌言的部队围攻庐州府城,庐州府志记载“值海氛逼境业兴率营卒及家丁登陴捍御,屡挫贼锋,州得无事。“”王业兴率领庐州城中的绿营兵(《庐州府志》记载顺治时期合 肥城 中驻军四个营,约2000人)和家丁登上城墙抵御,屡次挫败海贼的进攻,庐州府城才得以保全。当时庐州府响应张煌言的“乱民”很多,不仅有很多人加入他的军队,很多人帮张煌言的部队运送辎重,架云梯,老弱妇孺给张煌言的军队提供食物的人也很多。王业兴在事后“减省刑狱”“劝课农桑”“民心遂安”。从2000多清朝初年战斗力较强清军龟缩固收城市,才得以守住(合 肥城 墙也长,“周回二十六里”,比清代 扬州 和 南昌长沙 城墙还要长一些。今天测量环城马路直线长度8700多米,2000士兵不足以填满女墙城垛的三分之一)来看,当时围攻庐州府城的张煌言部下(张煌言攻打 芜湖 时只有2千人马,部下大部分是新兵和清朝降兵)应该为数不少,之前鼎盛时期的2万军队大部分失散,如果不在这最大的一支军队中似乎有点不合常理,后面的时间记载的事张煌言想退守巢湖。当然以此判断也有牵强附会之嫌。张煌言本人的叙述有一些被认为不合史实,他的《建夷宫词》里提到孝庄下嫁多尔衮被认为是借题发挥不合事实。王业兴传的记载被清朝《大清一统志》记载,但没有记录是张煌言本人亲自率领海贼,不能以此判断张煌言在合 肥城 下。
不过张煌言自己的描述中看得出来他在郑 成功 败于 南京 后的行军路线不是一位谨慎的将领所为。如果他当时在 宣城 ,在 芜湖 收拢部队是正确的,然后可以选择顺江而下,联络追赶郑 成功 军,(张煌言说自己派出的信使到 南京 时郑 成功 已从 镇江 撤军)其次当时清朝在 浙江 的军力非常空虚,清军主力还在西 南和 李定国作战, 浙江 的军队抽调了一部分援救 南京 , 江西 的清军也很少。如果他选择从从 皖南 进入老家 浙江 ,显然方便发展壮大部队,主要对手只有 南京 的清军,他也熟悉那一带,但是陆战他确实不是清朝的对手。如果再渡江到 安徽 江淮地区,显然是没有退到海上的可能了,人数不多的人马孤军深入,耽误时间就会陷入重围,比起在 安徽 遇到 南京 数万清军和南下清军的围攻态势,走 浙江 还是要安全一些。郑 成功 军退走郎廷佐的数万军队追击郑 成功 时,又主动找明安达理部交战显然欠考虑。有一种可能,当时张煌言率领的主力就在 安徽 长江以北,所以才会发生下面的事。

中山广场-张苍水故居

1664年,张煌言与清军海战惨败,解散余部,退居悬?岛,后因叛徒出卖被执,坚贞不屈,同年九月,在 杭州 遇害,死后葬于南 屏山 下。 他在 杭州 的墓我还去过 https://www.mafengwo.cn/i/19664587.html 我的 杭州 游记

中山广场-张苍水故居

张苍水故居是明代的民居,但是里面翻修过,也比较朴素,就外面拍照好一些。

中山广场-张苍水故居

中山广场-张苍水故居

到门口找人给我拍照的时候,有个女青年老是站在我旁边拍照,让也不让。拍这张照片的人也是敷衍(不是我太自我中心,而是我给人拍合影会考虑到没有外人闯入。)正在拍照的我也一时没发现这个女的,我还想等她主动离开,没让她让,后来她老是在旁边晃悠大半分钟,我也就算了,离开了。后来我看了下照片,我和这位大姐就是互相妨碍拍照合影,怪不知道她不主动让。不过这样说可能也是高看自己了,那位大姐拍的照片里可能根本就没有我,就是看不起我呗。
张苍水故居
地址: 浙江 省 宁波 市海曙区苍水街194号(近鼓楼)
开放时间:明日08:30-11:30,13:30-16:30开放
官方电话:0574-87270335

宁波博物馆

离开张苍水故居,想起 宁波 市区的其他几个景点,最后决定去 宁波 博物馆。
宁波 博物馆是首位 中国 籍“普 利兹 克建筑奖”得主王澍“ 新乡 土主义”风格的代表作, 宁波 市“十一五”重点文化工程。总投资2.5亿元,占地60亩,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于2008年12月5日免费对外开放。
2020年4月, 宁波 博物馆和 宁波 帮博物馆整合组建为 宁波 博物院。
宁波 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是以展示 宁波 人文、历史和艺术为主的综合性博物馆,位于 浙江 省 宁波 市鄞州区首南中路1000号,展品囊括了从史前河姆渡文化至近代以来的珍贵靑铜器、瓷器、竹刻、玉器、书画、金银器、民俗等文物6万余件。

宁波博物馆

鹰形陶豆,河姆渡文化器物,年代距今7000-5000年。出土于傅家山遗址。
豆,原是古时一种盛放酱菜酱料的器皿,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商周以后,也作为礼器,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这件鹰形陶豆,在盘口的两端对应有鹰头和鹰尾的造型,两边各有一只翅膀,整体好像展翅欲飞的雄鹰。整个器物造型别致,既写实又抽象,不仅反映了河姆渡时期原始先民的思维与信仰,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 本文作者 : 就是爱玩安徽 )

网友评论

锟斤拷锟斤拷要锟斤拷录锟斤拷趴锟斤拷曰锟斤拷锟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