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记攻略浙江 诸葛八卦村 乌镇 西塘古镇 西递 为了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穿梭于江南古镇(215楼继续更新)

为了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穿梭于江南古镇(215楼继续更新)

作者:伍哥     47778人关注 2016-3-23 10:58

【开场白】
这是我在8264的第二个游记帖。
在报到帖中,我提出先写什么的问题,这有点投机取巧的味道,根据大伙喜好发贴,攒点人气(咱是新人,没办法呀!)
“ID118”让我先写台湾,我照办了,一口气发完后,顿时从新生进化成长老,好虚荣呀。
“至今不过奈何桥”(真搞不懂,好端端的一位美女,干嘛注册一个这么怪的ID)接着让我写江南,我让她排队等着,现在终于可以开帖了。
真正触摸键盘时,我又犯傻了。这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
其一,何处是江南?“江南”的概念和区域范围,从古到今,就从未统一过:一是自然地理的江南,即长江以南地区,包括湖北安徽江苏的南部,以及湖南浙江江西福建全部,甚至广州广西贵州都可以算在内,这大串地方都要囊括,估计没有数千楼帖子是说不完的,不把发帖人和读帖人累死才怪,咱是和谐社会,不干这样的事;二是行政地理的江南,即唐朝时设置的江南道,其“东临海,西抵蜀,南极岭,北带江,为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及江苏、安徽、湖北之大江以南、四川东南部、贵州东北部之地,范围也是跟上面差不多地大,受不了;三是文化经济江南,也就是说最能代表江南文化和经济的那些区域,这是个相对狭义的概念,相当于今天的苏南、浙西北、皖南一带。看来选择第三比较省力。
其二,江南写什么?江南有相当丰富的自然景观,随便挑一个出来写,都可洋洋洒洒数百贴,但这样的帖子需要美图支撑,咱不好色,拍的图片也确实不怎么样,贴太多的话估计大伙要扔鸡蛋,于是就想到与文化(咱没文化,最近却老想说些文化的事,附庸风雅一下)密切相关的景点。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是中国有几个代表性的地域文化体系,包括齐鲁文化、绍兴文化、岭南文化、京城文化、长安文化等,这绍兴文化应该就是江南文化的代名词。这种文化的繁荣,与躲避中原战火颇有关系,应当始于“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兴于五代时期江南割据,盛于靖康之变后宋室偏安江左,可以说江南文化更是一个避世的文化,体现了一种浓郁的“乌托邦情结”,为中原的厚重、西北的狂野、西南的神秘所无法替代。江南,是国人千百年来心目中理想的栖居地,是曾经的世外桃源。于是决定,写江南就写江南古村镇,因为它是传达这种文化的最佳载体。
其三,怎么写?这好像不是问题,但问题偏偏是,因为离我居住的地方比较近的缘故,咱没事时就呼朋唤友往这些江南古村镇里跑,究竟写哪一个也是问题,因为咱不能厚此薄彼呀。再说,一个个写下了,类似的东西多了,不审美(假设这个帖子写的漂亮)疲劳才怪,而且也没有实际参考价值。考虑再三,我就以前年的一次自驾经历为主线来写,因为当时去了四个古镇,诸葛八卦村、西递、乌镇、西塘,正好是两个徽派建筑的,两个江南水乡的,这下应该有代表性了吧。有兴致的话,以后再补其他江南古镇。
2010.5.29又,最近又跑了几个福建古城镇,反正都属于江南区域,并在此帖中
【目录】
开场白及其它(缘起、行程、路书)   ………………………………1
走近西递,感受徽商曾经的辉煌  …………………………………… 2(20楼起)
重访乌镇,喧嚣背后是无奈……………………………………………7(68楼起)
混进西塘,穿过那窄窄的时光隧道 …………………………………12(112楼起)
诸葛八卦,让自己迷失一回… ………………………………………15(148楼起)
南靖土楼,开门与破墙的思考 ………………………………………22(215楼起)
上金贝村,建文帝真的逃到这?
泰宁古城,城虽小故事还真不少
翠郊民居,茶商比吴王后裔更有故事让郭大人和Liang姑娘久等了,对不起。
开场白之后正好是下班,咱得吃口饭是吗,所以就让各位稍等了一下。
其实,这个帖以前写过发过,在其它论坛,当时赶任务,写的比较粗糙,现在又搬出去重新写过。
我这个人出游,很多情况下是一种冲动使然。也许今晚还跟朋友们在茶楼酒肆里聊着风花雪月的事,明天就背上行囊行走在异地他乡。
前年夏天重访江南古镇,就是这么一种情景。虽然事情已经过了一年多,但现在回想起来还蛮值得记录,就与大家共享了。
那是个周五晚上,上校在外培训三个月回来,不知是谁发起,我们4户人家(我和阿东,QQ和小兵,上校和丹丹,剑客和洁儿)照例聚会胡吃海喝一通。
席间,上校向我们炫耀一张浙江省高速公路详图,上面清清楚楚标着各个雷达测速点的位置,称:现在到浙江飙车不怕被拍了。——当时电子狗还不普及。
欢呼雀跃!确实,对于我们这群身居闽东北却经常跑到浙江度周末的人来说,这张地图太宝贝了。干杯!干杯!!再干杯!!!
会不会有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吃梨子怎么知道梨子的味道,我们决定第二天就上路,检验一下这张图的真伪。
虽然是这样,但出师不能无名,所以必须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来为此次出行贴标。
可惜,浙江该去的景点,我们基本上都走过。再扩大一点范围,有人提议去黄山。嘿,还真别说,竟然有5个人没去过。少数服从多数,决定去黄山。再说,咱原本去过黄山,是跟旅行社走的,这怎么能成。稍微动员一下,大伙就愉快地接受了,此行就叫自驾黄山。
我还提议,既然自驾去,倒不如先去西递宏村,看看徽派古村落,并将以往网上获得的信息描述了一番,马上获准!
赶紧回家,连夜做攻略,联系住宿……
周六上午7点,4户人家2台车,出发!
简单行程:
第一天:先走福温高速、甬台温高速到山门,再走上三高速到上虞,然后走杭甬高速到杭州;午餐后进入杭徽高速,黄山下,到黟县,逛西递;晚住汤口镇。
第二天:雨,黄山灰蒙蒙一片,等缆车的队伍排得很长,临时决定不登黄山,改去浙江西塘古镇。紧急回头,往杭州方向开,再转入沪杭高速。中途休息时,看时间还来得及,就索性就拐到乌镇。逛完乌镇,杀到西塘,连夜两次进入古镇,当然逃票。
第三天,早再次逃票进入西塘古镇。之后,返回到杭州,按照不走重复路原则,走杭金衢高速,到兰溪的诸葛八卦村;回程时,高速公路封道,七拐八拐到了金华,吃过农家菜,连夜返回,走金丽温高速到温州,再回到福鼎老家。
就这样,我们原本是去黄山,结果稀里糊涂地去了西递、乌镇、西塘、诸葛等四个江南古村镇,只有西递是第一次去,其余都是重游。而这次出行的理由,仅仅是为了证明那张图的真伪(当然也基本上把浙江主要高速公路都走过),实践证明:那张图基本正确,只是有些点稍微移位一些。
第一天,福建省福鼎市至安徽省黟县西递古镇
上面以及后面几个虚拟自驾地图好玩吧,点击右下播放按钮车就开了,推拉左下调节拉杆变化地图比例。
本拟直接在福鼎上高速,但考虑到我们只在福建境内行驶一小段路就要过两次收费站(闽浙总站、浙闽总站),不爽,故不采纳,改走104国道。
很快就到了闽浙边界的福鼎分水关,上甬(宁波)台(台州)温(温州)高速。说实在话,温州经济虽然发达,但高速公路建得确实不怎么样,分水关至温州路段的路况不是很好,一开始就是超长下坡(为什么不隧道),之后又是连续软基,车辆不断起伏。
车至三门县,左入上(上虞)三(三门)高速。这条高速路上的车辆不是很多,不少地段沿溪伴山,风景不错,开得很爽。
到了上虞,左转入杭(杭州)宁(波)高速,车辆渐多。将近杭州时,高速公路密集,好不容易找到杭徽高速入口(建议多设置大方向指示牌,可惜没人转告)。
已是中午,赶紧午餐。餐后继续行走在杭徽高速上,黄山站下。
过休宁县经渔亭镇右拐往黟县方向开。原本是要去宏村,途中见西递更近,就右拐前往西递了。
第二天上午安徽黄山至浙江乌镇
第二天傍晚,乌镇至西塘
第三天上午,西塘古镇至兰溪诸葛八卦村
第三天傍晚,兰溪诸葛八卦村回福鼎
报告郭总:
1、花帮主9楼、10楼重复发帖,属于灌水行为,建议罚他10个驴币(奖伍哥5个,您老留5个)
2、晚上有点卡(我上其他网),只好明天再发了 17# 浦树远含滋
呸!那伍鸡是你破树恶搞出来的吧?
你狡兔三窟,还不许咱过来跟班呀。【走近西递,感受徽商曾经的辉煌】
之所以不称“走进西递”,是因为我无法也无权走进,能“走近”就已经是万幸了。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十佳魅力古镇,徽派建筑精华,桃花源里人家……,太多的美誉,太高的门槛。
匆匆逛了一回西递,而且事先没有做太多的背景调查,只能瞎逛。
总体感觉像是打开了一扇厚重的门,我们外人只能斜着头往门里偷窥。
由于每个人偷窥到的景致不尽相同,于是就有不同版本的西递。
即使将这些版本全部汇总,也永远不是真实的西递。
西递所在的黟(yi)县,黄山南麓,秦汉时期就已设县,据说范围很大,连江西婺源也在其管辖之内。
关于县名的由来,有三种说法,一是因黄山古称黟山,县因山而得名;二是因县内有墨岭一地,盛产石墨而得名;三是因进贡柿心黑木而得名。
总的说来,“黟”字源于黑多。
黟县境内连绵的群峰与黄山联为一体,进入黟县唯一通道是逆水而上,再弃舟登岸,穿洞而至,在历史上曾阻碍了古黟与外部世界的交往,据说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受到这一特定环境和风情的启发写下的。
东晋之后,五胡乱华,中原战乱,衣冠南渡,达官贵族举家迁于此避乱,为其日后的徽商鼎盛、徽派文化的出现等等奠定了基础。
2个多小时的走马观花,是无法消化2200余年的历史文化积淀,逮住什么就拍什么、发什么。谢谢楼上各位领导和童鞋们顶帖,才写一丁点,就被叫去开会,辜负了大家的期待,耽误了大家时间,建议管理员或帮主扣我一个驴币(不能太多,我还不富裕)
看来有的童鞋是被“不可告人的秘密”忽悠进来的,这我得检讨一下,有“标题党”的嫌疑,这个可以不扣分,因为被忽悠的童鞋也有“偷窥”的嫌疑,扯平。但也给了我一个启发,绝不能轻易透露秘密,自个儿在字里行间揣摩去吧。初到西递,便见这座牌楼,据说是西递的标志性建筑,就像大三巴是澳门的名片一样。
注意,我说的是牌楼而不是牌坊,因为它是楼的造型,不像其它牌坊那样有冲天柱。
牌楼的主人叫胡文光,官不大,才四品,但他是明万历年间长沙王的身边红人。
不知采取了什么法子,万历皇帝就特准他建起这座牌楼来,他没告诉我。

牌楼为五层楼阁,装饰极其精美,上方雕的是“恩荣”和“登嘉靖已卯科朝列大夫胡文光”等字,花板上雕有鹿、鹤、虎、豹等,两旁盘有浮雕的双龙。
但我感兴趣的是石柱两侧的石狮子,头是朝下的,为什么呢?
另一面,雕刻与前面的一样,只是换了字:“登嘉靖乙卯科奉直大夫胡文光”。
打听了一下,原来这胡文光是西递村人,于明代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中的举,担任过万载县的县令,其筑城墙、修学校,确实是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事。后经巡抚推荐,担任了胶州刺史兼理海运。以后官升至荆州王府长史。明荆州王又授胡文光以奉直大夫、超列大夫的头衔。所以,明万历六年,皇上就恩准了胡文光的乡亲在此建了这座功德牌坊,以表彰胡文光在任上对民众做的善事。
又打听了一下,狮子头朝下,只是为了增加牌楼的稳定性,同时也表示低调处事。再仔细端详,确实如此,牌楼上方层层叠叠的,重心偏高,底下不用重物支撑,还真是头重脚轻。
既在外干一番轰轰烈烈事业,又在乡里这块根据地规划好自己的安乐窝,这也许是古代士大夫阶层的价值取向,
据说,当年村里还有许多这样的牌坊,但在那个年代都被“破四旧”了,独有此处留下。
个中原因有好多版本,但我认为是门框上红字的革命标语保护了它,也许这也是徽州人的处事哲学。
牌楼是立在西递村口处,进村之前,照例要来个梗概,虽然很无聊,但很必须。
西递在哪?——黄山南麓,距屯溪54公里,距黄山风景区40公里,距黟县县城8公里。
西递多大?——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占地16公顷,呈船形;居民三百余户,人口一千多。
因何得名?——原因一:始祖来自西川;原因二:村边三条小溪“东水西流”;原因三,这里是古代递送邮件的驿站。因此最初的时候,它叫“西递铺”。
何时建筑?——始建于宋代,发展于明朝景泰年间,明嘉靖至清乾隆时期最为鼎盛,至今保存完好多是明清古民居。
主要看点?——因村中屡出高官和富商,经济实力雄厚,但鉴于封建等级制度对府第宅院的严格规范,这些官、商只能在“做精”上下文章,用精美的石雕、砖雕、木雕炫耀财富,显示地位。   
西递位置图
西递导游图
哈哈 楼主彪悍啊 这么快成长老了
zhb001 发表于 2009-12-15 12:25
唉,离钻石长老还有一定的距离呀。要不老板每天赏我一点零钱,让我加速进程。西递随处都是保存完好的徽派建筑,粉墙、青瓦、马头墙是其基调。
穿过深深的巷道,我们仿佛回到了古时徽商的那段曾经辉煌的历史……
这墙头的花儿我喜欢

这里的门一般不朝正南,据说是商家忌讳。
因为商人图的是金钱,在阴阳五行中,商属金,南属火,火克金,商人宅门朝南就犯忌了。
即使不得不朝着南面开门,也不设在正中,总要偏一些。
门总是这么精雕细凿的,无非是昔日主人炫耀自己的财富。
而且,门的造型,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商”字。
徽商固然富可敌国,但在古代,商人的地位毕竟不高了,于是他们就打起歪算盘,让进他家的人,都得从“商”字底下走,也算是一种心里平衡吧。
( 本文作者 : 伍哥 )

网友评论

锟斤拷锟斤拷要锟斤拷录锟斤拷趴锟斤拷曰锟斤拷锟 登录 | 注册 |
  • 《突然的自我》 回复


    顶,就一个字!

    发表于:2013-12-9 16:50

    • 伍哥: 【开场白】 这是我在8264的第二个游记帖。
  • snoopyfk 回复

    ding ge

    发表于:2010-6-12 12:45

  • ssshoo 回复

    {:5_153:}

    发表于:2010-5-29 16:47

  • miracle~yu 回复

    {:5_139:}

    发表于:2010-5-29 11:05

  • miracle~yu 回复

    {:5_139:}

    发表于:2010-5-29 11:05

  • sharky 回复

    哈哈 诸葛村·诸葛村·我是一个对八卦很熟的朋友带去的
    没有那个迷路的机会哟

    发表于:2009-12-26 22:40

  • 天秤座小雪儿 回复

    162# 伍哥 您太逗了也

    发表于:2009-12-26 17:34

  • 華敏 回复

    經常在另一個論壇看你的遊記,後來你離開了,想不到又在這裡看到你

    发表于:2009-12-23 12:10

  • 猪脑子疼 回复

    勾引我进来。。。

    发表于:2009-12-23 10:08

  • 華敏 回复

    仼哥跑這來了

    发表于:2009-12-22 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