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兰州黄河风情园】



倒不是因了这个甘肃第二大城市的缘故,天水古名秦州,有8000年的文明史和30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以及2700多年的建城史,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天水有五大文化:大地湾新石器文化、伏羲文化、先秦文化、麦积山石窟文化和三国古战场文化。
兰州——天水300来公里,火车驶过秦岭、驶过黄河,追寻着渭河抵达天水站。

宾馆拍摄火车站

渭河之滨,天水夜色。


放下行囊就匆匆赶往“伏羲庙”,开启我们的天水之旅。
天水是伏羲皇诞生地,素有“羲皇故里”之称。“伏羲庙”坐落在城西20公里的秦州区西关伏羲路(公交可达)。


伏羲庙坐北朝南,临街而建,规模很大,宏阔幽深。整个建筑群包括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纵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进,庄严雄伟。
一九六三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庙内古建筑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
新建筑有朝房、碑廊、展览厅等6座。新旧建筑共计76间。


伏羲是中华各民族共同敬仰的人文始祖,他创历法、教渔猎、驯家畜、烹食物、定婚嫁、造书契、制琴瑟、创八卦,对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千百年来被尊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人祖”“人宗”“人皇”“羲皇”。

据史料记载,自秦早期,秦文公十年(公元前756年)就在渭水流域用太牢之礼祭祀伏羲。
元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成宗铁穆耳下令全国各地修建三皇庙,这就是今天伏羲庙的前身。
至明初起,重新建庙奉祀,改三皇庙为伏羲庙,祭祀活动逐渐正规化、制度化,费用正式纳入政府开支,祭祀进入极盛期,伏羲庙成为全国性的规格最高的伏羲祭祀中心。

清代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年),天水伏羲庙再次修缮。1949年以后,这座古庙得到了人民和政府的保护,使庙内的各类清代建筑依旧保持着明代的风格。


2006年,“太昊伏羲祭典”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3年起,公祭伏羲大典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2014年,首次实现了海峡两岸“同根同祖、中华共祭”;
2019年,公祭伏羲大典暨伏羲文化旅游节荣膺首批“最具中国特色传统节庆”。
















网友评论
好久没浪了,只能网上看看
发表于:2021-7-18 15:44
精彩纷呈的户外出行记录,值得顶贴
发表于:2021-7-16 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