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编辑中心 文章暂存 爱上一种叫户外的运动 ——我和户外店

爱上一种叫户外的运动 ——我和户外店

作者:admin    2005-07-23 00:00

  第一次看到这个征文名字,着实思考了一下,那就是我们的户外生活到底是一种精神驱动还是物质驱动。因为从户外店来回顾自己的户外生活还是第一次。所以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先打开了电脑里的一个文件《我们的装备库》,这是我和老公开始户外运动后不久建立起来的一个文件,一个简单的excel表格,有以下条目:分类、品牌、产地、单价、数量、金额、购买时间、购买地点、备注,这个表格随着时间不断地增加内容。到目前为止,表格记录我们购买户外用品的具体数量为89个,总金额为21308.3元。几乎包括了我们所有用于户外的用品,从冲锋衣、羽绒睡袋到一双抓绒手套,一个旅行气枕。

  我很难评价这个金额的意义,似乎也没有这个必要。但是这份电子表格却让我清晰地体会到户外用品与我们的户外生活有多么密切的联系,而看到那一个户外店的名字时,许多往事又会涌上心头。这让我觉得可以开始写这篇文章了。

  2000年之奥索卡:梦开始的地方  

  表格显示我们正式购买的第一件户外用品是ozark(奥索卡)的登山鞋,女款,在北京双安商场的OZARK专柜。那天是2000年9月12日,当时这双鞋在打折,折后价是488元。号码虽然比我平时穿的要大一号,但试了又试我们还是把它买了下来。然后去和朋友吃饭,朋友看到那双鞋说你们打算去登山吗?我们没回答,但是似乎感觉到,心中积蓄已久的户外梦想正在被唤醒。

  隔了两日,我们又去了双安的奥索卡专柜,这次买了60升的背包,一个半外帐,两条最低温-5度的棉睡袋,还有两个充气气垫。也许现在很多人会说买这么多奥索卡实在很傻,而且这个品牌的一些产品颇受户外人士的诟病。但在当时,北京并没有多少像样的户外店,我们自己也没有接触过正规的户外运动,缺乏经验,品牌,至少可以让我们在入门的时候不至于太走偏。

  当时奥索卡在打折,还有一个促销活动就是,超过一定购买金额就可以免费参加奥索卡组织的户外活动。我还记得最高金额的奖励是去爬青海珠峰,当时我伸了伸舌头——雪山离我们实在太遥远了。

  因为我们也买了有几千元钱,所以还是有资格参加奥索卡举办的一次户外活动,在京郊的白河峡谷攀岩和速降。现在想来那是我们第一次参加正式的户外运动,而那一次又是绝对的腐败。

  因为有奥索卡的组织,车辆、食物、野营用品包括帐篷什么的都不用我们准备,我们的背包里只是装了两个充气气垫和两个睡袋,还有一些小零食。活动全程都有人为我们准备饮食,攀岩和速降时也有专业人士提供工具和进行保护。所以我一整天都只是背着一个热水壶晃晃悠悠地跟着大家走来走去,惟一学会的就是如何使用帐篷和睡袋。
   
  不过那天攀岩时,偶遇两个攀岩爱好者,晚上我们的帐篷搭在一起,我第一次看到了那个叫“The North Face”,后来大家都称为“北面”的帐篷,是鲜艳的黄色,流线型的外观,感觉很窄,我还想两个男人睡在里面会不会很挤。然后我又听到有人说,这个品牌价格不菲,在秀水街可以买到。

  那次从白河峡谷回来后,我们就跃跃欲试地,想再次体验户外生活。恰逢十一长假,想来想去,我们把目标锁定在司马台长城。那次几乎带上了所有的户外装备,帐篷、气垫、睡袋,还有在五道口的一家叫喀纳斯的户外用品店购买的头灯(据说是军用的,一次居然要装四节电池),一套带酒精炉的套锅,还有一个带响哨的指北针。那时,北京屈指可数的几家户外店都和喀纳斯差不多,面积不大,里面货物挤得满满当当,品牌乱七八糟,说不清是从哪里来的。老板通常都是“老户外”,因为自己喜欢而干上了这个行当,店面的墙上贴着一些活动的照片,如果询问起来,老板会耐心给你做讲解员。店里还会摆放一些户外杂志,2000年的时候,在我们的印象里只有《山野》。后来我们还在喀纳斯里买到了《山野》刚创刊时的杂志,现在仍珍藏。

  那时候,户外和户外店似乎都是一个刚起步的时刻,所有的参与者都在学习之中。很多名词,比如“gore-tex”,比如防风防水透气,都是在户外店里听来的。所以那个时候去户外店感觉和别的商店不同,有点互帮互学的感觉,当然对于我们这两个初级入门者来说,自然更多抱着学习的态度。

  那次去司马台长城没有登到“望京楼”,成了这些年心中永远的遗憾。那个时候我们只有一个背包,所以帐篷气垫睡袋都塞在那个包里,而我只背了一个平时出游时用的绿色帆布包,里面塞满了吃的还有一些换的衣服。去之前查过资料,说长城可能比较缺水,所以我们拎了一大塑料桶的水,居然还还带了鸡蛋和油,现在想来有点腐败的嫌疑。虽说准备工作不可谓不充分,只是一开始攀登,我们就傻眼了。
   
  严重缺乏经验让我们累得气喘吁吁,只感觉身上的背包越来越沉重,也不太会调节行走和节奏和呼吸,每上几层阶梯就想坐下来休息。看着身边的人只是手拎一瓶矿泉水,健步如飞,只有苦笑不已。人家看着我们还觉得很奇怪,不知道这两个奇怪的人干嘛来了。
   
  傍晚时分登上第八个楼子,就再也不想走了,又听从上面下来的管理员说上面的长城很险,而且前面的仙女楼晚上还闹鬼,有一年吓跑了好几个老外。这让我们有了退缩的理由,于是,安心在楼子里安营扎寨,煮方便面煎鸡蛋。又在夕阳西下的时候饱览了金山岭、司马台长城的美景,心里竟然也很满足。

  第二天起得很早,遥望了一下远处的望京楼,我们决定下次再来。那次顺着山间小道往下走,准备坐缆车下去。路上遇到一家人正上山,父亲指着我们对儿子说,你看这两个叔叔阿姨,背着这么大的包爬山,多有勇气呀。我们狂汗,不敢抬头......

网友评论

!login_to_reply! 登录 | 注册 |

还没有评论,沙发等你来抢
发布新帖
8264活动更多

官方微信
顶部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