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55992

主题

江苏

浙西

[复制链接] 查看:5841 | 回复:11
发表于 2024-1-27 15:36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9.30

四点五十出门,月在西天,到皇冠处会了超强一起往康馨园那去。五点半到了那里,拆解车子装车。此行计随缘,前轮,老龙王,如花,超强和我六人,一会儿就都到齐了。五点五十出发,潘塘上高速,转徐淮向东,宿迁转S49经泗洪,盱眙,天长一路向南。820,明祖陵服务区稍息。朱元璋发迹后共弄了三处陵寝,第一就是这祖陵,葬的是他的祖父,曾祖,高祖,第二是在凤阳的皇陵,葬的是他爹爹,第三是孝陵,是他自己的归宿。三座陵寝都豪奢的不得了,靡费了无尽的人力物力,却有史SJ载他是个极为节俭的皇帝,穿用带补丁的衣被,不舍得为自己置办豪华车驾,也不知真实的他到底是什么样的。前行于扬州过江,过镇江再南去,经溧阳再入安徽境内。11点半,朗溪服务区午餐,吃的是随缘准备的泡面。因朗溪隶属于安徽省宣城市,李白笔下的敬亭山在宣城,故而把他的“众鸟高飞尽,孤云独云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句做为楹联写在了服务区大门的竖柱上了。但白底黑字的设计,让人觉得布置得像灵堂似的,怪疹人的。浙西



浙西



浙西



餐后再前不久就入了山区,公路两边的山头渐次多了起来,最后就钻入了密密麻麻的山头、重重叠叠的山岭中去了。七月间,西北行数千公里翻越了天山,见识了北方山脉的高大雄伟,现在又南行六百公里来到这江南丘陵领略了南方山的秀丽妩媚。相较而言,南方的山低矮小巧,数量众多,近江河海洋而多雨雾,土壤肥厚,植被茂密,飞瀑流泉,应该是流水刻画了它们的样子,而北方的山都体量高大,连绵不绝,近大漠戈壁而多风雪,山石裸露,面目峥嵘,苍凉悲壮,大概是风沙刻蚀了它们的形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南秀北雄吧。

经过宁国市仙霞镇就入了浙江,路两边还一直是山,但高速公路的起伏转折却并不多,一路是遇谷架桥,劈山开道往前去,钻过了无数长短的隧道。沿溧宁高速过潜川、瑶林,从桐庐、富春江镇西掠过后,往西南奔建德市而行。从地图上看,道路是行在富春江西。富春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钱塘江的一段。南方河流支流纵横,不同的地段往往会有不同的名称。以这钱塘江来说,它的最上段称为新安江,至梅城镇汇合兰江而更名为富春江,继续下行至杭州市区又名为钱塘江或之江、浙江等,它是浙江省得名的原因。停建德服务区休息。建德市西北处是截留新安江而成的那著名的人工湖——千岛湖。建德市过后不久,道路再折向南,进入了一片广阔的东西向的山间谷地,这就是金衢盆地,因盆地中坐落着衢州金华两座城市而得名。车行龙游县过衢江时,随缘说下路不远处有处景点叫龙游石窟。上网查询,却是自诩为天下第九大奇迹的一处四A级景区。穿过这宽近20公里的金衢盆地,道路重又钻进山里去了,天也变了,下起雨来。

4点半下高速到遂昌,岀太阳了。停歇在入县城的水阁路上的名为水阁宾馆的小旅店。民居改建的小小的标间,只要一百多点。洗漱换衣安顿好往前走点右折,上龙谷路,两边都是大小的饭店,入了家叫做忆家的小饭店,弄了8菜,花了256元,物价水平与我们那相当。他们五人喝了一斤超强带的白酒。饭后又下了,雨量还不小,与超强撑着伞在街上走了会,也没什么看头,回归,睡了。浙西


浙西
2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4-1-27 15:53 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xy75572 于 2024-1-27 16:55 编辑

10.1
空调漏水,不能开,没关窗,气温倒是不冷不热正好,只是靠近路边,车辆行人有些咶噪,醒了两三次,四点多又睡不着了。近6点和超强起来去寻早饭。雨停了,雨水冲刷后的小山城,到处清清爽爽的,空气中都隐约着绿植的气息。在昨晚吃饭的小街上漫步一会,有不少的早点,几近小街尽头的路边,有一家在售卖现蒸的大包子,每人一荤一素要了两个包子,又弄了碗豆脑,问要甜的还是咸的,说要甜的,就给挖了两勺白糖放进去,味道也不错。归来漫步入一小山谷走了会,出来过街道又入小区,名为水阁村,房屋多为自建房的样子。
七点多出发骑行,行五公里到竹山下隧道,沿国道528开始下行,至飞龙路折向北上行。在12公里处至洋条岭隧道。浙西

浙西

再下行过小马埠行至19公里时到新路湾镇。镇子在两山谷相交处,地方狭小,好像也并无多少住户。两条山谷中各流出一道水流在此相交继续往下流去。相交前两条溪流都筑了道矮堰,留下了片汪塘,供人们洗涮。有妇人用盆端了衣物在水边浣洗,正在用棒槌槌打衣物,这样的情景还是几十年前的童年时候识见过的。堰上每半米左右突出水面一块石墩便于人们过渡两岸。几人停下来戏水照相玩了会。浙西

浙西

浙西

起身再行,就岔离了国道随条名为新白线的县乡道路左转钻入另一条来水的山谷中去了。道路伴水住山谷深处去,也渐次升高了。一路走来,山谷宽窄不定,宽处聚为村落,窄处不时有三两家立在路边的山脚下。越往山谷的高处去,村落里那老旧的房屋越多些。那些老房子大多白墙黑瓦,墙体多是夯土而成,怕雨水的侵蚀,屋面出檐就都很宽。有些老房子已颓败欲坠,不能住人了,有的被保养得很好,里边还生息着一户户的人家。国庆期间是好日子,行进间就见了两家正在举办婚礼设宴酬宾,都在自家和相邻的院子里起了锅灶,摆了桌凳,聚了亲朋好友欢宴。有一家正在路边杀猪,好大的一只白色肥猪已褪了毛放在架子上等候肢解。两边山坡到山顶多竹木,间有茶园,把整个山谷遮盖的严严实实的,从头绿到脚。谷底河道两边或多或少总有些平地良田,里边却是种植着水稻蔬菜。河道上不时筑堰留水,巧用山谷高差,修渠引水自流灌溉下方的田地。
山谷山头上不时笼罩着白色的薄薄的水雾,行至其间,就觉得若有若无如丝如缕的细雨轻吻上脸颊。正是一幅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的写真图。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在这样的雨雾迷蒙中上至一名为远路口的村落,道路边有一亭名为关帝亭, 一庙名为关帝庙。关帝庙中奉祀着关公,两边还陪祀了两位神仙,也不知道是谁。神像前的供案上还有焚烧香烛的痕迹,看来平日里是经常有村民到此寻求精神的寄托的。神庙两侧的墙壁上画着神仙的画像,都不知是谁。墙壁的高处的梁架上还挂着两条舞龙的骨架,是用竹篾编织成的,龙头,龙身,龙尾分节摆放,想来,到年节用时,装饰上彩色的绸纸就能起舞了。浙西

过了这个村庄,道路慢慢变得曲折了,坡度也大了许多,有了明显的上升,几个转折后人就升到高处了,回望来路都在脚下了,原来需要抬头仰视的那些雨雾现在就弥漫在身边或布满脚下的山谷里了。道路上下流泉飞瀑不断,水声琅琅。也还不时有梯田,田地里仍有水稻。在这里,水稻上山不是个笑话啊!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行39公里,上至一村庄名为三井村。村头弄了个大大的紫砂壶形状的雕塑,正在倾倒着茶水。原来这三井村也是以种茶为业的,出产的三井龙井茶也是有些名气的。
时间已近12点,决定停歇午饭。路边住户大都兼营农家乐生意,可以提供食宿,给一家讲定,每人三十五元,请他们随意给做,有什么吃什么。趁着主人家准备餐食的时间,往村庄的深处转了转。这是个较大的村落,与路上所见的其他村庄大致相似,村庄住户错落在半面山坡上,沿阶道坡道上行,住户就渐次升高起来。因应地势,哪有平敞点的地方,就在哪里立座房屋,成个院落。村庄现在的布局应该是千百年来自然选择的结果。没有整齐划一的设计,因而那些阶道,小巷们就都率性而为,宽窄随意,转折不定。沿一条傍依山溪较宽的阶道逆流向上,就进入了村庄高处,沿路各家,大多都挂着个什么什么农家乐的牌子,有些名字起得还怪雅致呢!看这情形,这里并不是只道路边的农户经营农家乐的生意,全村多数都在做呢,应该是zf有意引导形成的规模化产业吧!上行间,有处公共的设施,是处礼堂样的建筑,看建筑样式和里边的摆放,应该是大集体时代的产物,现在收拾好了开放,大概是想勾起人们的怀旧之思吧!沿一条小阶路岔出,通向了块小小的菜地,里边的青菜在雨雾的滋养下生机正旺。再前,连简陋的小石阶也没有了,继之以一条掩映在杂草丛里的小土路把人带入了一个小山头的竹林里。小路边,砌了个蓄水池,承接山上流下的泉水,水池的底部纵横地发出了很多条引水管,看那去向,是流入了下边村庄里的各家各户去了。原来村民们饮用的是这纯天然的泉水。顺着小路下行,就又兜回了村庄。村庄里村舍新老错杂,既有土木结构的白墙黑瓦的老态龙钟的老屋,也有砖混结构外镶面砖的高大气派的新贵。庭院间,溪水边,道路旁,有些小的空地就都种上了小小的菜园。菜园里的菜都不多,但样可不少,萝卜白菜,辣椒架莓什么的都有,可供一个家庭自给。一处菜园边,就着道护坡的石墙,搭了个简易的小棚子,里边倒扣了几只木桶,不知是什么物件有什么用途,近前去看,桶的下部有几个小孔洞,应该是蜂箱。未见有蜂子们活动,应该是秋来花落,蜂们休眠了吧。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随意漫步,不觉走进了路边的村委会,一面墙上有条标语,说是三井长寿村欢迎咱们。居此高处,饮食天然,屏弃红尘纷扰,想来人是能得以长寿的。旁边还有个村庄情况介绍:浙西

以此看来,村庄始于元时,有好几百年历史了,得算得上个古村落了。海拔近千米,也是个休闲消暑的好去处,怪不得能兴起农家乐这样的产业。归到停歇的农户处,饭还没成,顺便往前再走了走。一家老宒院正在改建,应该是想扩大居住房屋,扩大农家乐的经营规模的。一幢老屋被拆了一半,正好做了幅房屋结构的剖面图来,从这可以看到这些浙西山区里的老屋构建方法,外墙是夯土而成的,夯土里混杂着砂砾,鹅卵石,应该是取自河滩,但这样的土很让人怀疑它的粘合性,不知是怎么这样立了几十年,上百年不倒的。现在已拆去了半截,也还稳稳地站着呢。土墙内,以圆木为梁柱框架,以木板为隔断,分隔开房间,分离出上下楼。想进入那没拆的半边屋里去看看内部各室怎样分布,那边却是招呼饭好了,于是转回用膳。上了红烧肉,炒年糕,萝卜烧肉炖锅,炒豆角,胶白炒肉,番茄炒蛋,都是农家味,量也算丰厚,一群出了力的人都饿了,米饭管饱,吃了两三碗的样子,把主人家做的一电饭锅吃完了,主人家赶紧又到隔壁邻居家去借了些来。浙西

浙西

午饭后继续上行五六公里,行45公里多登上一处垭口。此处较为平旷,有几亩见方的大小两个小湖。此处海拔已到1200多米,寻找那号称海拔1600多米的白马山主峰,却是隐在一片迷蒙的雾气中了。湖边有一人正在钓鱼,指给我们那云雾中的主峰的方向,并说有道路可步行登顶,往返要一两个小时。登上那峰顶,要是在晴朗的天气里,是能看到遂昌城的。我们的行程,体能都不足以支持我们前往猎奇,只好顺路下行了。
山顶道路两边的林木粗壮茂密,有些原始森林的味道,不时也有登山阶步道,这里是处森林公园。下行不久道路就变得弯急坡陡了,混凝土的铺装路面也不够平整。上午上行的路上就少见行人车辆,这边就更僻静了,下行许久也没见到车辆行人。想到网络上曝光的那些陷入高速堵塞不能自拔的、淹没进著名景区里看人头攒动的游人们,不由有些幸灾乐祸了,让你们不到这来,活该。停下观看路边的一幢老房子间,大家就下行不见了。起身放飞,一会儿就追上了老龙王大哥,他正在路边与一个摩旅的小伙子交流呢,就停下来想等他一块儿下行。等候间,见路边一幢老屋里,两位上年纪的老人坐在门里捡豆子,面目非常和善,就厚颜上前,表达了想参观下他们房屋的意思,两位老人中的一个站了起来,应该是这家的主人,连连说可以,并领着我去看。房屋是咱们中国人最普通的三开间的,进门就得算做客堂了吧,。后墙壁冲门处有个影壁,影壁上贴着幅画着福䘵寿三星的年画,前边是方桌条案。一侧有张圆桌,上边有暖水壶等日常用具,应该是张餐桌。这客堂较宽敞,一家人日常休息,用餐应该都在这里,但层高不高,我这矮个站起来都觉得有点压抑的感觉。头上就是那横架着支撑二层地板的圆木。客堂两侧木的板壁上各有一门通往两边用木板隔出几个小房间,一侧是灶房,柴房杂物间,一侧应该是卧室吧,也没好意思再去看。照壁一侧也有个小门,那后边是个木制的楼梯,通向二楼,登上二楼,层高也不高,没有吊顶,就是屋面那样的斜坡屋顶。一侧杂乱地堆放了些农具,粮食类的东西,一侧却是用些现代的建材隔出了两个小间来,老人说那是孩子们的卧室。还打开门让看,里边的卧具,沙发装饰都是现代风格的了。下楼梯时,老人念叨着,家里没钱,没法像别的人家那样翻建房屋。看到我穿着短衣,又问我冷不,又要倒茶,客气得不得了。下到客堂,陪两位老人剥了会豆子。这是一种红色的小豆,放在一个圆形的大匾里,两位老人用手一粒粒的剥出来。告诉他们我们那收获了豆子都是晒干了后槌打一下就行了。两位老人说,用手剥颗粒完整,用来煮粥更加养胃。看到老王哥给我们照相,一位老人不好意思的说,丑呢!不过也没拒绝。浙西

浙西

浙西

前面的伙伴下行老会了,不能久留,辞了两老人,和老王大哥,如花先后往下放行。虽是坡陡弯急,但几乎无有车辆行人,不觉就放得快些了,放到一名为汀溪的村子头的一座桥时,道路有了歧路,大家都停歇下来等候,聚齐了人再走。桥下流水是从我们下来的这个山谷中流淌下来的,筑堰留下的一汪水中有几只鸭子在戏水。浙西

浙西


浙西


等候了好会子,如花才下来,他骑的公路,车子是‘V’刹,制动效果不好,公路车的车胎又细,摩擦力也小,下坡需要非常谨慎,不能快放。从山上下行的这条路名为汀白线,计有14公里,看看海拔,只有465米了,这一阵子下了600多米落差了,感觉要从这边攀升,要比上午的路还要困难些。接X605右折继续下行,在一个山间水库边转X606继续疾行。过双溪口村后又进入了个山谷开始向上攀升了。山间道路的翻越都是循同一套路进行的,先在长长的山谷里缓慢上升,拔到一定高度,也就到了山谷将穷尽时,就望明亮处盘旋上升,那里就是可翻越山岭的垭口处。行程至75公里左右,上至高坪乡,此时海拔又变为843米,故而这高坪乡自号为云中高坪。入镇处有个三岔路口,路边有几棵大松树,像有些年纪的样子。大树相对处,有家农家乐,名为大树下驿站,双人间只需要80元的费用,决定今晚停歇在此。
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放下行李,洗澡换衣再下来与超强一块儿骑车在这小镇上游荡。先去了乡zf,小小的一个院落,有个两层的小办公楼,其规模相当于我们那一个村委会的样子。小镇居民散布在几个小山头间,应该是由两三个村落组成的吧。串到最北头的高坪村,还有个民宅充当的基督教堂,旁边有一家也正在办喜事。归到zf驻地下边的街道,其实这里也无所谓什么街道的,靠路边建有两排夹着路的两三层建筑,就把那道路变成街道了。看到有家烧酒作坊,超强的酒虫又上来了吧,品了人家的酒,说不错,是粮食酒,五十元一斤,打了两斤最好的。路边还有个道路指示标志,一个方向是通往北斗崖景区的。导航看也只一两公里的样子,天色已晚,决定明天早起去看看,作为晨练了。归至大树下,随缘已在此安排下了晚饭, 竹笋烧肉80元,辣椒炒小干鱼三十五,还有土豆,地角皮炒蛋等七个菜,喝了一口酒,觉得有股水气,没觉得有什么过人之处。饭后又在唯一的条街道上走了两步消消食,归来睡觉只七点多。这驿站面对路口大树背靠山溪而建,类于吊脚楼的形式,躺床上,窗下就是哗哗的溪流声,抬眼就是对面山坡。浙西

浙西

浙西


发表于 2024-1-27 16:06 3 只看该作者
10.2
疲惫加上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一夜睡得很是安稳,再睁眼就到了早上近五点,听了会窗外的虫吟溪唱,与超强起身出门溜达。喊老板起来给开了门,拉了车准备到北斗崖去看看。天只蒙胧亮,门外就有家迎亲的队伍,正在摆弄着一顶花轿呢,一群男女穿了红绸的衣服作轿夫仪仗。问老板,这里迎亲都是这样的吗?说,这样的不多,个别的图个新鲜才这样的。骑车跟着导航出了镇子往西北去,就进入了个小小的高山盆地。周围都是山,只停宿的那个小镇子处稍低矮些略有缺口,小镇子就扼守在这盆地的出口处。盆地狭长,长两公里左右,宽一公里左右的样子,里边倒是有些平地良田的,被种植了水稻,蔬菜,有不少大棚设施,也不知里边是什么作物。沿盆地中间的道路骑行到了景区门口,听客栈老板说,这景区是要120元一张门票的,拿她的名片去买,110元。可能是来得早,景区门口并无人值守,就一直骑了进去,里边一片破败凄凉的样子。到了一个简易的登山索道站那,旁边有条阶路应该是登山进入景区的,怕时间来不及,也没敢上。归来穿行在田地里的骑行道,两边是庄稼菜蔬,感觉也不错。到了那“繁华的街道”,路边早饭,油条河粉包子白粥,误把味精当白糖瞎了一碗粥。浙西

7点出发,上坡继续。两公里又上到了垭口处,经过名为竹内的小村子时有几棵大树,一片梯田,略停留观望。下行过石屋下小村庄后再上行,路边突兀地出现了块巨石,正惊奇这飞来之石时,如花在后边说,他的车链子断了。看来这公路车是真的不耐造,出门还得是山地。令人尴尬的是,几个人都以为别人会带工具,都没带接链器,没办法,他决定返回刚才经过的石屋下村,看看能找到车子送他回去不。浙西

六人的队伍变成了五人,再有个小翻越,就进入了一个大峡谷的上部了。这峡谷可远观早上去而复返的北斗崖景区的山头,可惜都在迷雾之中。山谷的最上端有些梯田,不少田里还是水稻。伴着梯田边有时散布着三五户人家,房屋老旧,颇有古风。下行三四公里,到了个较大的村落名为岱岭村,看那样子也只二三十户的样子。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再下行,就进入了一个壮阔的大峡谷中了。正在劈山开道,沿新修的长长的水泥道路转折几次就下到了山谷的底部了。这里土地平旷,几个村庄的规模也大了起来,作物还是水稻茶园居多。在一名为回龙寨的地方停下来玩了会。从山上下来的溪水在这里深切山石下跌,形成道小小的景观,加上人们设计修建的一座小小的残桥,也算不错。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再下至谷口处有个镇子名为金竹镇。道路在此接上条柏油路,是条山区里的主干道,公路级别提高了,不再转折盘旋,稍上行,过了名为王川的条隧道,好像是进入另一个山谷中去了吧,路边有个水库,规模不小,看地标,是进入了湖山镇的地界了,一路疾行了十多公里,过了不少的隧道,最后接上了国道528。浙西



右折沿国道528往千佛山景区方向前进,国道是行进在一个较为宽大些的山谷中的,这里有连片的平地,种植着大片的水稻和茶园。路标显示这里归属为遂昌县石练镇,这里这样平整宽广,遂昌县不在这里建城却要跑到那么憋屈的地方去,让人费解。在国道上行了会,大家就觉得无趣了,就岔出去沿茶园稻田边的小路骑行。原来的印象是那茶树都是生长在山坡等土地贫瘠处的,想不到这样低洼多水的良田也是能生长的。回到国道上后道路开始有上行态势,是望一处高陡的山岭方向去的,大家都说今天要是再上升翻越那条山岭,可真受不了了,但凭走过的路的经验来说,国道一般是不做盘旋上升的翻越的,它遇到挡道的山岭一般是要打隧道通过的。果然,到了那山岭前,有条隧道名为飞石岭隧道,穿过这条一公里多的隧道就到了山岭那边的山谷里了。浙西

浙西

浙西



一出隧道,左折就是千佛山景区。在景区门口停留了会,看那介绍,好像是条山谷,里边有些人造的景观,特别的是切削一个山头弄了个大大的佛头做为招牌,而名之为千佛山。
没入景区,继续沿国道下行,只两公里,就离了国道左折往一条名为603的县道上行去,一入路就开始攀升。这是条只供骑行的道路,被命名为浙江省8号绿道。在山谷两边的山岭上转折了几次,行了五公里左右,空变得明亮起来,垭口就到了。上行中是一个行人车辆也不见的,沿途多竹,有些地方正在间伐,伐下的毛竹堆放在路边。垭口处有座新建的小神庙。浙西

下行两三公里经过个小村庄名叫五十步村。五十步笑百步?拍照后再下行到了焦滩,又复归到国528上了。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路边有家姐妹鱼头馆。在遂昌县城时就看到到有焦滩鱼头的饭店招牌,想来这焦滩鱼头是有点名分的,于是就点了份鱼头,又要了份白切鸡,五个人弄了六个菜,一瓶牛栏山一瓶啤酒,结果算帐到3百好几,有被宰了的感觉。浙西

沿528南行3公里多左转跨过乌溪江就进入独山寨了。独山寨背靠高山,处在一山谷的入口处,南宋孝宗时(公元1163年-1190年),尚书左丞相叶梦得曾孙叶峦,自松阳古市卯山迁居独山,始成村落。村寨至今仍保留着古朴的风貌,村中有清康熙年间重修的叶氏宗祠、葆守祠,明正统和隆庆年间的古井,明隆庆年间的隆庆石牌坊、明嘉靖年间建立的寨墙等古代建筑。从叶氏宗祠到牌坊一条200米长的街道,完整的保留了明代建筑的风貌和格局,享有“明代一条街”之誉。在这条街上的财神庙,宗祠等处走了走,直走到了街道尽头的石牌坊处。牌坊的建筑很是精美,是独山叶氏族人为感激明穆宗对工部员外郎叶以蕃的礼遇和恩宠,用花岗石建造的,三间四柱五楼,飞构翘角,脊顶龙鱼纹饰,额坊浮雕龙凤瑞兽,工艺精湛。匾额题写的是“洊膺天宠”四字。查字典才知道,那第一个字读做“jian”是再一次的意思,这匾额意即“屡次承受天子的恩宠”。往回走时又深入那些幽深曲折的小巷中去看看那些还正在生息着村民的普通民居,对这个山村有了个大体的印象。这里的建筑的建材应该是就地取材而成的,房屋的地基大概是用村前乌溪江里的大鹅卵石垒成,巧妙地镶嵌得严丝合缝,从外边看不到用什么东西粘合,但却十分牢固,这些房子应该有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了,这些墙并无损毁的迹象。房屋的外墙是用乌溪江河滩的含有砾石的粘土夯筑而成的吧,有些地方的外面剥落了些,能看到里边的小石块。墙内的梁架隔板为木质,背后的山上茂密的森林应该是这些建材的来源处。屋面虽是小瓦覆盖的,但瓦的颜色却参差着些红色,不似其他那些地方的黑色。小巷的道路多数是用条石和小的鹅卵石镶嵌成的,条石和鹅卵石经千万人长久的践踏,被磨得光亮了,远看去,小巷的地面就泛起了幽幽的光来。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游览完毕沿528伴乌溪江向北折返。至焦滩乡不走来时翻越的绿道,继续伴乌溪江上行。乌溪江江面宽可三五十米,汇聚山谷溪流而成,在山泉水清,汇聚成江,水深莫测,更显清澈,再加上两岸山坡苍翠映入江中,江水绿如墨玉,与两岸青山难分彼此。从地图上追踪,这乌溪江下流汇入到衢江,然后随衢江流入兰江,再与新安江交融,变为富春江,最后更名为钱塘江入海。以此考据,这里应该是浙江上源之一。浙西

浙西

浙西

行五公里经一大桥横过乌溪江向东再上行五公里复至千佛山隧道。隧道里就开始下行,一气弄到上午进入这528的的三岔口,停下等候在后边照相的老王哥。候老王哥到来,告知需要沿528继续前进回遂昌,然后向前狂奔,想去追赶前边的人。不想他们停下买水,错过了,怎么也追不着,竟然一气干了20多公里回了宾馆,中间过了两个乡镇,一个名为大柘镇,一个是三仁畲族乡。浙西

全天山地起伏路弄了111公里,有两次翻越,也算不小的量了。晚饭到老板推荐的附近的一家人,弄了6个菜,味道还不错,才160多块。本拟去登宾馆对面的一座小山,但路有点昏暗,台阶还有些被荒草掩盖,就转了回来,沿街道散步一会,归睡。如花自己去衢州玩去了,没回来,为节省住宿费用,与老王哥三人拼房。
发表于 2024-1-27 16:23 4 只看该作者
10.3
6点不到,宾馆出发,出遂昌县城沿省222东南行至12公里时,道路下行冲入一盆地中,进入了丽水市松阳县境内。这盆地名为松古盆地或叫做松古平原,由大致东西向两列山岭圈围而成,两山岭相距窄处三五公里,宽处也得有近十公里的样子,中间一马平川,只偶尔散布了几座低矮的山包。一条名为松荫溪的河流将平原一剖为二。大小的村落或散布在河两岸或背靠东西两山岭。平原上的大片的田地也是稻茶相间。茶园里偶有早起采茶的人在忙碌,只掐取茶树上端的两三叶的嫩芽,采过的茶园就少了那一抹淡黄。
进入这松古盆地不久就离了省道右折贴河道边健身绿道前行了。河道中不时会有低矮的堰让水们缓缓脚步,然后从堰 上跌落下去。据说有些堰是古时就建造的,用于灌溉沿河两岸的大片良田。盆地中行近10公里,从近水的小道上来,就进入了古市镇。古市镇建置于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距今已有1800余年历史,是丽水市最老的集镇之一,居浙南四大古镇之首,素有"历史重镇"、"处州粮仓"之美称。镇子面松荫溪而建,临河处还保留了片老街区。与河道平行着一条街道,两边是临街的铺面,通过小巷往里去多是些土木结构的老房子。铺面多凋敝状态,还未怎么开发。老的房屋里倒还多居住着些人家。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继续临河前行,又七八公里至王村,早餐各类包子弄了好多笼。再两三公里,入松阳城。先参观博物馆。小小的两层博物馆也将这松阳县的前世今生说了个差不多:松阳县始建于东汉建安四年(199年),分章安县南乡置松阳县,属会稽郡,是丽水地 区建置最早的县份。现今隶属于浙江省丽水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东连丽水市莲都区,南接龙泉市、云和县,西北靠遂昌县,东北与金华市武义县接壤。
游览完毕,前行横过松荫溪,来到河南岸的一座小山前,这突兀独立的一个小山头被名为独山,上边有个高塔样建筑,想去登高一览盆地全貌,行到山下,随缘膝盖有伤不能登山,在下边看车子,五人的队伍又变为了四人。顺着台阶路走了不远,看到有人踩踏出来的小路的痕迹,凭经验觉得那是近路,应该能在哪里接上脚下的这条步道的,于是和老王哥超强三人就岔出随行。却是误入了歧途,慢慢的小路痕迹没有了也没接到那正路上,心想着那就将错就错,索性就披荆斩棘这么上到峰顶去吧。不想却是越走灌木杂草越密,越走山势越陡,最后走到绝壁前完全无法前行了。只得下行返回到阶路再上行。这一阵子骚操作除了收获了荆棘的刺痛外,还被一种类于燕麦草的植物的种子把衣服鞋子给扎成了刺猬,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啊。小山虽不高,但很陡,有一段阶道像挂在崖壁上一样,循阶道费了好大劲上到顶。山顶的高塔能够上去,但空气能见度不是太好,只能略知盆地面貌。盆地南北狭长,东西两侧的群山连绵,山头高些密些,南北两端山头少些,矮些,那松荫溪也就从那北端趁虚而入,在盆地里蜿蜒了一阵,又在这往东南方悠然而去。小山所处接近盆地南端,今日行程已近四十公里,去除遂昌那边的,已在盆地里走近20公里了,以此估算,这盆地的长度大概也就20公里左右吧。山下隔河卧着的小城市,就是松阳县的主城区。浙西

下山顺着松荫溪东行一些,从要津路上再跨过松荫溪复归市里来到了老街。这里人气旺了,临街的铺面都修缮好了,经营着各样的买卖,街上挤满了游人。走了一阵子,与全国各地的古镇开发无异,哪里能寻到什么古韵古味,旧瓶子里装新酒罢了。随缘弄了只盐焗鸡,其他人一无所获。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在小城里曲折穿行上S50返程 ,行不远就右折进入乌井村去参观黄家大院。
黄家大院为曾经的松阳首富黄家三代人营建的民居。看资料介绍,中院为第一代营造,第二代营建了后院,第三代建造了前院。前院包括门楼、百寿厅、附屋及花园;中院包括武技楼、廊道(已毁)、家祠、附屋及东、西门楼;后院包括竹菊轩、梅兰轩、门楼、附屋及厨房。各院相互独立,辟边门相通,总占地面积64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798平方米。这幢建筑硬山顶屋面,小青瓦阴阳合铺,四周围以高大的封火山墙,是典型的南方民宅形态,其内部尤以其复杂的梁架结构和精美的木雕为人称道。百寿厅、武技楼、竹菊轩、梅兰轩等是整组建筑群的精华部分,梁架结构多用抬梁穿斗混合式,用材考究,做工精细,颇具地方传统特色,建筑木雕极为精美,雕刻内容丰富,多包含各种寓意,数量和质量为丽水地区罕见。前院"百寿厅"俗称"大七间",为三进七开间,面阔27.6米,进深33.8米,厅中172根柱子井然并列。置身"百寿厅",仿佛在艺术的长廊徜徉。厅内雕梁画栋,技艺精湛,均以"寿"字为主题,牛腿和雀替上的200个篆体"寿"字,笔法无一雷同。后院主体是梅兰竹菊厅。门额、柱础的刻花,均围绕这一主题,尤以窗棂上的雕刻最为细致精微,出神入化。窗格之间嵌有小若指尖的蝠、蝶、鱼、石榴及雀、鹿、蜂、猴图案,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雀替上还有一组劳动场景的雕刻,有砍柴的樵夫、锄禾的农夫、垂钓的渔夫等。此建筑在曾经的松阳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存在吧,解放后被当做过zf机构,后院的一部分作了改建,现在被布置成了民国风的室内风格。三十块钱的门票,是值得的。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午饭,就在出黄家大院不远处的一个市场附近弄的,把盐焗鸡下了酒,又让老板娘弄了几个菜。
饭后继续沿乡道返程,进入名为吴弄的村庄参观,村庄半数房屋还都是老旧的民宅,新的宅院在村庄的前边,这片应该是刻意留存下来的,但多数老房子里还都生活着居民的。吴弄村建村有600余年历史,因昔时有枫树林,狭长如弄,又因吴姓人建村,故名吴弄。村中粉墙黛瓦相连,古道弯曲幽静,连绵成片的古民居与周边古道、古树、古井、溪流、竹园、学堂、农田和谐共生,融为一体,村庄格局经历几百年沧桑依然保持原貌。因独特的建筑布局和丰富的文化遗存,被公布为“中国传统村落”和“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村内的古民居多为三合院落和四合院落,均为封闭式的庭院建筑,具有典型的浙派建筑和徽派建筑风格。村内10多座大屋连成一片,水井、水渠、竹园、松林、古樟,散布其间。吴弄村古民居群展现出一幅生生相息的家族生活场景,是浙西家族的典型标本。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从那些曲折的小巷里骑行了两圈,就继续前进了,只需穿行村道一公里左右就进入另一个名叫山下阳村的村庄,这个村庄老旧宅院更多,还有几户的宅院虽没有黄家大院的规格,但也相当气派了,应该是以前乡绅的住宅。村头还有处大宅院正在修缮,过去看看,原来是张氏宗祠,好几进的院落,十分的气派。原来这山下阳村为张姓人初建,而今村中居民仍以张姓为多。浙西

浙西

继续沿村道前行几公里,才横过省道再回到到松荫溪的绿道伴水返程,至垭口前不再翻越,横过省道继续随水前进,又到了界首古村落游览一番。浙西

浙西

界首村为松阳县与遂昌县交界、入松阳境内的头一个村,故名界首,又称界头、赤溪、清溪、佳溪。辖上坞源畲族自然村,全村827口人,刘姓、张姓占绝大多数。始迁祖刘堡于明朝中叶迁居清溪即界首。村中仍然留存的一条老街是古时的"官道、驿道"。三道高大的石拱门横跨在街道上,拱门上楣分别横书"怀德古里"、"彭城旧家"、"松川锁钥"匾额,寓意:界首古村之前身称怀德里;刘氏祖先的发祥地彭城郡,今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界首是松古平原米粮川的西北大门,边陲要地。拱门前后有节孝牌坊,刘氏宗祠,禹王宫,震东女子两等小学堂等古今遗存。听闻这刘氏来自彭城,是咱们的老乡了,入宗祠里转了圈,无数的柱子上都贴了红色春联样的对联,神龛位置供了几位始祖的画像,两边还有历代家族里出现的杰出人物的画像或照片。禹王宫已毁于火灾,只留下了门厅,震东小学也已不再做为学校使用了,都走了两步。再前去,趁着几个人在一个小卖部前吃冰糕的功夫又进了几家宅院里转了转,也都颇具规模。有的正在进行修缮,改建,看那样子是想留下老房子的建筑布局和外观,而添加些厨卫设施,从而办成民宿的吧。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松阳之游,主题是古镇古街,古村古院。在这个“最后的江南秘境”中,星点地布列了众多的风格相近而又各具特色的古村:古市镇,松阳老街,杨家堂村,酉村,松村,三井,吴弄,山下阳,界首……限于时间、行程不能一一尽览,但走马观花了几处地方就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这里古镇古街的开发与全国各地浓墨重彩涂画的古镇差不多吧,商业的铜臭掩盖了它们厚重的历史气息,但相比那些个用钢筋混凝土堆砌出来的古镇,咱们这儿的古镇还是有些老旧建筑做为支撑的,修缮也做到了修旧如旧吧,这是值得庆幸的。但话说回来,那些个平地起高楼,生造古迹的地方有时也是事出无奈吧,平原地区战祸频仍之地是难以保全下一处古的村落市镇的,像台儿庄,一场热兵器时代的攻防战,也许会让它们灰飞烟灭,荡然无存,只有在这些山区中,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战役级别的战争,才能有幸让这些古村古镇有存续的可能。相比古镇,这江南的古村落却是以一种原生态的面目示人的,从昨日的独山寨,到今天的黄家大院,吴弄,山下阳,界首,每一个村落宅院都从历史的长河中缓步而来,散发着幽幽古韵。这些南方的古村落大多以同族聚居为形式,同一村落的人有的可能就是由同一个始祖繁衍分支而来。故而村庄里的房屋多密密地挤聚在一起,这样既能极致地利用山区里匮乏的土地资源,也便于构筑堡垒样的防御体系,能够相互呼应,防匪防盗。这些挤聚在一块儿的房屋宅院要么连墙通门,要么以小巷为沟通,每一个宅院都是村落整体的一个器官样。进入村庄中、宅院里,曲折幽深的小巷,斑驳沧桑的院墙、青苔遍布的台阶,层层叠叠的厅室,精美的石的木的建筑构件,典雅的题刻、书画,往往就让人如入迷宫样,慢慢地迷失在村巷里,院落里,厚重的历史里了。宅院间或以夯土的宽厚的建筑外墙相隔,或以窄深的小巷相间,从而分离出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家庭空间来。一个宅院的兴修,大都凝聚着宅院主人几代人的心血,从这些宅院的遗存,有时就能看到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阔过或曾经阔过的,它的院子就可能是两进三进的,房屋里的结构也可能是精心琢磨,雕梁画栋的,那不曾发迹或者破落了的,也就可能是入了门就戛然而止了,只三五间必备的陋室。大的小的这些宅院的构建布局和建材选择却有相同之处的,都是外墙夯土而成,内部均以木质为构架隔挡,分隔出不同作用的生活起居空间,屋面覆青瓦,地面铺青砖,台阶垒条石。挤聚在一块儿的土木结构的这些民房最大危险应该是来自火的威胁,但夯土而成的外墙和高高的马头墙,把这些宅院分成了各自独立的空间,如同海上大船上的密封舱一样,让火灾不能蔓延,让损失减到最小。所以再阔气的家宅主人构建自己的房屋时对于外墙建材的选用也都是选用这些最普通的土石的。一些经济雄厚的,会在门楼,院墙拐角等要害处用青砖垒砌,但主体还是那些不起眼的粘土砾石。大门皆小窄,门楼并不高大显眼,多不事雕镂,体现他们财力的地方在宅院以内,粗大的梁柱,精雕的雀替牛腿,门窗隔扇,向后延伸的一进进的院落……他们财富的显示是内敛的,不外漏不张扬。穷的,阔的这些家族分支们却都会愿意挤在同一条不起眼的小巷里,没有谁因为阔气了而数典忘祖地跑到外边去分门立户,也没有哪家因为破落而被排挤到村外去。这就是家族的凝聚力。在农村中,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几代人,几十口人,家庭观念是强烈的,聚居于同一村落中的同族人,家族观念是明确的。他们同气连理,是能容易团结一致的。相较而言,城市中的人,各自蜗居在一个封闭独立的小单元中,慢慢地失去了家族的观念,养成了自私自利自我为中心的品性,不少就沦为了打爹骂娘的东西。江南自古即是文风昌盛之地,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耕读传家的传统十分久远。耕以自给自足,读以经世致用是他们最朴素的认知,他们敬重勤劳致富的人,表彰苦读上进的人。这样的风气让这江南各地多出文化人,他们的村落也都洋溢着文化的气息。游走在那些蛛网样的小巷里,不经意的抬头,不时就能看到门楼上“圣域贤关”、“泽被南阳”、“植桂培兰”、“孕玉怀珠”、“芝兰翠秀”、“南山拱秀”、“南阳草庐”、“入孝”、“出悌”这样的石匾额;踱入院内,梁柱上那些长短的楹联更是比比皆是。这些题刻都能触景生情,用典古雅,匠心独运,对仗精巧,而门窗梁柱上雕画的图案、装饰梁柱的牛腿雀替的造型也都多出自古文古籍所载或民间神话传说,这些都彰显中国古典文化千年的熏染,将村落宅院烘衬得古色古香。这样的村落是难得的,匆匆一日,蜻蜓点水样走了两三个村庄,不过得些浮光掠影,粗浅感受,他日若能有钱有闲,在这样的村落中定居浸润个十天半月的,对洁净我们这样的凡夫俗子身心应该是有作用的吧,希望这样不染红尘的净土能长存久续下去。
游览完毕,穿村而过继续伴河返归遂昌。沿河而行就不需要翻越垭口了。近市区时,往游一游古堰,名为浙西

浙西

    。而后沿牡丹亭路继续往宿处去。别了众人,与超强导航去访妙高寺。导航牵着进入北街,然后从一个不起眼的路口拐进去往妙高山上去。上行过半,到达处烈士陵园,再上弃车步行上阶道,一个小山包上立了块石碑,上书: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烈士纪念碑,不知其因果。天色已暗,需要回去拆解车子装车了,没找到心念的妙高寺,归转装车,晚饭再赴一家人。散步与家里的视频。归睡。
发表于 2024-1-27 16:38 5 只看该作者
10.4
4点半左右,与超强导航双峰塔跑步前往。黑暗中反复了几次才找到了登山的道路,塔为新建,立在一个小山包上,高大气派,塔门关闭,无法登攀。前边有处玻璃房罩护住的处残基,应该是这塔的前身了。借着昏黄的灯光转了转就折返下山了。下得山来,再导航汤显祖博物馆,只一公里左右,就被牵引着到了片低矮的民居中了。这里是遂昌县城唯一留存下来的点老城区。在一个小巷子里看到家老宅院的大门上悬了汤显祖纪念馆的匾额,这半夜三更的当然是大门紧闭的,但来到门前了,也就算拜会过了吧,敬意是表达了的。因汤显祖曾贬任遂昌为知县,且在此完成了临川四梦之一的《牡丹亭》的创作,现在的遂昌城里就到处多了些他的气息印记,什么牡丹亭路,汤公度假酒店,厨娘牡丹亭,牡丹亭民宿……现在看来好象把他当做骄傲样,亲热的不得了似的,但却不知几百年前咱们这位汤公正是在这里为地方豪强排挤,被上司非议而混不下去辞官归隐去的。当然现今的遂昌人是不需要为几百年前的先人的行为惭愧的。再导航妙高寺。随导航再回北街,转折上行过纪念园碑,再上得登山土著指点终于来到庙前。两顾始晤,礼佛之心也算虔诚了。庙在山谷的最高处背靠一个山头,正在大兴土木,是个全新的古寺了。门户紧闭,也没弄清供奉的是哪些神佛。再随阶道上行登顶妙高山。透过疏落的林木可见山下环山布列的遂昌县城。以这妙高山为中心,高矮的建筑们塞满了这山四周的几条小山谷就构成了这个小小的县城。眼下一路穿越山岭并行而来的溧宁高速和国道528上川流的车辆,沟通了这群山里的小城与外面的世界,但在交通不畅,凭人畜之力而行的古代,这里得算处桃花源了吧。浙西

下山收拾行李,往宿处不远的一家早点铺子早餐,餐后出发回返,行了几十公里,才想起把那陪伴我十余年的铝杯忘记在早点铺子里了。也好,那瓶子早就凹凸斑驳的不成样子了,每每拿出去很是博眼球的,被很多人哂笑,但心念旧情,总不想无缘无故割舍,如今以这样的方式分离也算没有负它。
于龙游县下高速往游龙游石窟。龙游石窟位于衢州市龙游县城衢江北岸3公里处的凤凰山麓,是片地下人工洞窟群。在方圆0.38平方公里的土丘上似有规律地分布了大小24个洞窟。购票入内,钻入地下,在已发掘开放的五个石窟里转了圈。五个石窟本是相互靠近的五个独立的洞穴,为方便游览参观,人们在石窟侧壁凿穿了小洞,把五个洞窟串联了起来。在昏暗的灯光下在这些巨大的洞穴中巡游了一圈,感受了古代人工的伟大和神秘。从几个洞穴来看,每个洞窟的面积从几百到几千平方米不等。每个洞窟从矩形洞口开始垂直向下延伸,高度约30米。然后往前掘进一个顶部呈半拱形洞窟,为支撑面积巨大的顶盖,窟内会视洞穴大小而分布着1-4根巨大的"鱼尾形"石柱,与洞顶浑然一体。在洞窟的一侧会凿有一波浪形台阶,但有的相隔达三米,其中台阶到洞口更有四米的落差,让人捉摸不透这样的台阶是用来做什么的。更让人惊奇的是洞壁、洞顶和石柱上都均匀地留下古人似乎带有装饰意图的凿痕,凿痕排列规则有序,凿线整齐划一,该平行则平行,该弧状则弧状,宽度均在一尺左右。这些洞穴的建造时间,主人,用途均未考证有定论,于是好事者就弄出了些靠谱不靠谱的猜测来增加它的神秘性,进而将其吹嘘成什么世界第九大奇迹,反正吹牛也不要报税,吹就是了。但这么大的工程量,是需要很大的财力和人力作支撑的。一定是有组织有计划实施的,而要做到这些,应该只能是在国家层面的支持下才行。龙游虽是个小小的县级市,但却是个很有历史的所在,早在春秋之际,此地就有名为姑蔑的诸侯囯存在,人们把这处洞穴与它关联,更增加了它的历史的厚重感。上升回到地面,又在附近几个小山包间转了转,看了看那些没有开发的洞穴的洞口。从表面上看都只是山间的一个个小小的水池样子,却不知底下却那样的别有洞天。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衢江就在小山下边不远处,下去到江边走了会,摸了摸江水。面江,有座寺院,名为竹林禅寺,号为西小普陀,里边主要供奉的是观音。富丽的殿堂都为新建,也没什么看头。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继续返回高速复习旧路北上返程,于於潜枢纽处转杭瑞高速西行往安绩溪荆州乡去。转330国道进入山区再转条名为倒上线的县道。此处地处浙皖两省交界处,这些县乡道路穿越峡谷,翻越山岭,道路曲折迂回,上下起伏,被人们称做浙皖天路。道路先是一番上下起伏,穿越了一条峡谷到了山谷深处的安微绩溪的荆州乡。山谷里的小乡镇,夹在道路两侧的房屋把道路挤成了一条线,会车都很困难,更别说停车了,下了山的人们想在这里弄口饭吃,就都见缝插针地将车往路边乱停,造成了堵车。相比浙西前两天那些幽静的骑行道路让我觉得似乎是过了个假的国庆假期,这条网红路上有了些节日狂欢的气氛了,自驾摩旅的的车辆多了,但少见苦行僧样的用体能做发动机的自行车骑行客。将车倒进了一处远离路边的院子人又回到路边的一家饭店里打发午餐。弄了几个菜也没什么特色,倒是米饭好像是铁锅柴灶闷出来的吧,有了些烟火气息,找到了些童年记忆。
穿过夹在两排建筑中的道路再前行,又开始翻越山岭去往家朋乡。阴天,云雾迷蒙,一会儿压在山头,一会儿弥漫山谷。几经转折,车就行到了高处,行在了云端。这就是名为天路的原因吧。翻越垭口后的下行似乎比上行道路还要多吧,最后下到谷底处有个村镇,名为家朋乡,因为是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式的烈士许家朋的家乡而得名。这里是黄山山脉与天目山山脉交汇的地方,地质构造也相当奇特。从荆州乡一路行来,30公里山道纡回曲折,小弯道不算,大的发夹弯就有21个,盘旋到最高处的山云岭隘口,海拔1158米,与底部村镇高差915米。因地处浙皖两省交界,且弯多路险,故而自号为“皖浙天路”。沿途虽是有很多景点但今天都在云雾迷蒙中,一路未作停留,什么“饭甑尖”,“笔架峰”、“豺狗狼尖”都没看到,只一块在溪流中挺立的青龙偃月刀样的被称为关公刀的巨石在路边一掠而过算是沿途所见景观了。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三点左右车停随缘老熟人晓东介绍的路边一家名为聚秀的农家民宿。丢下了行李一行人就去村镇里晃悠。此村落原名为磡头村,是许姓人家从明时开始聚居的古村。古村沿一条名为云川的山溪的两岸因就地势往两侧的山坡高处布列。没多少平地,一处院落比一处高,就是同一家的几进院落也可能要上几次台阶才能凑够些平地去安放房屋。他们村人自嘲说“磡头磡,上床三档磡”,这也是碪头村村名的来历。近水宜居的山坡就这么一点地方,为充分利用这寸土寸金的地皮,各家就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前后左右的邻居的那些白墙黑瓦马头墙的房屋院墙间也可能就只相距一米左右。就挤出了那些窄窄的小巷,因就不多的一点平地去布设房屋,根本没法做到布局的行列整齐,就又把那些巷子扭得曲曲折折。就弄出了村庄里那些蛛网样小巷。这些小巷只容得下村民背负或肩扛些农具或收获的农作物通行。窄,曲折,台阶让这些小巷是行不得车马的。穿村而过的山溪的两边砌石为墙,从河道里抢出了点空间,算是弄出了两条“街道”,又因为近水,街道被命名为水街。溪水出自我们翻越而来的村东的群山,一路曲折到此。溪水两岸的古建筑百分之九十以上为明、清和民初所建,说的是共有14古巷、10古桥、10古祠、5古庙、5古碾(即旧时舂米用的水碓)、4古坊、2古第、1古楼,溪中还筑有28处取水石磡。浙西

浙西

浙西

在村庄中的随意的漫步,要找齐这些景观是不容易的,但河道上的石拱桥是很显眼的,它们交通着两岸,把溪水两岸的村落融为一个整体。看介绍多为历代村民中发迹者捐建。在桥旁边就有不少的石阶下通到河水边,村民们可循阶下行,在被矮堰留住的一汪汪水中浣洗。除了这些有些年份的石桥,最显眼的还有两岸散布在民居间的几处牌坊,一座听泉楼,一处气派的祠堂,它们斑驳沧桑的样子彰显着村庄的古旧典雅。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平行于河道跨在河道右岸水街上的处较小的牌坊上正反面分别题写了元戎分理,百粤司平四字。据记载,村中许姓子弟许时润曾在广西为官30年,官至广西都司正断事,弃甲归故里后,明武宗皇帝念其功,赐建居第“怀恩堂”。门前开半亩方塘,周围绕以古坎,如半月形状,世称“伯雨洗砚池”或“月池”。同时赐建此牌坊以示表彰。浙西

浙西

在水街的中部位置,矗立着一座巨大的石牌坊——节妇石坊,雕梁画栋,建筑精美。这是嘉靖十六(1537)年,族人许金为祖母章氏守节抚孤奏旌其门,世宗朱厚囱恩准建石牌坊立于许氏宗祠前。该坊坐东南朝西北,四柱三门五楼,麻石仿木结构。通高8米,面宽8.4米,进深2.45米,占地20平方米。在一个男权社会里,妇女有的地方连进祠堂的权利也没有的,但这个牌坊却是堂而皇之地建立在了祠堂前边,应该是借助了皇权的威严了吧,成就了前坊后祠的独特格局。浙西

牌坊旁边临溪横跨在水街上又建筑有一座奇特的楼阁,名为听泉楼,据说是因其下溪流边有泉水一道,静夜细听,可得泉吟之声。楼阁两层,下部四柱支撑三面敞开,另一面却是一家住房的院墙了,上边还有个门户呢。两层的楼阁本应该飞起8个翘角来,那一面被砌入墙里,飞不起来角了,就只临河的一面飞了四个角出来,上边挂有风铃,风动铃响,韵味实足。浙西

节妇石坊后面是“许氏宗祠”。这处气派的祠堂占地面积有1000多平方米,坐东南朝西北,面临云川溪。面宽有七间,进深有四间。硬山式的屋顶,外围是封火墙。内部梁柱为木质,雕梁画栋,气势恢宏。棱柱、丁头拱、垂莲柱、荷花驼峰、卷云叉手、月梁下肚还饰以雕刻,是传统的徽派风格。这样一处规模宏大,建筑精美且完整地保存的明代祠堂的建筑,在整个徽州也是比较少见的。它历经400多年,见证了水街的沧桑变迁。迈进大门进入开敞的院子里可以看到,祠堂的正堂题了追远二字的匾额,迎门的正位奉着迁居到此的几位始祖画像,两边的板壁上大书了忠孝廉节四个字,这应该是祖训的精义吧。院子两边的厢厅,排列着石碑文,是列祖中杰出人物的画像和事迹介绍,最末的一位是烈士许家朋。背门的墙上又有两道石碑文,一是祖训,一是村规。祖训语句多取自儒家典籍精要,村规却是与时俱进,不忘初心了,连红白喜事怎样办也有了规范。林立的竖柱上多有楹联,应该是为祖上歌功颂德之词。地面用条石铺成。浙西

这个祠堂是所有老旧建筑里建筑规模最大、最气派的。南方聚居山区的汉人多为北方士族南迁而来,为应对恶劣自然环境,当地土著排挤,多聚族而居,再加上多数山区中交通闭塞,人际交流相对较少,所以一个村庄中要么就只一个姓氏,要么以一个姓氏为主导,村民的封建的宗法观念、家庭意识浓厚,祠堂是这种意识的载体。祠堂的建筑与维护往往是倾全族之力而为,所以在旧日的农村,一个村庄中最气派的建筑物大多是祠堂,它是村民节日祭祖,平日里处分家族内部事务,凝聚家族向心力的场所。在几千的中国封建历史时期的农村治理中,一直并行着公私两套制度体系。常听网络上的一些公知大V们在算帐,说是什么什么朝代多少个民众养活一个国家公务人员,而现在的社会又是多少个民众养活一个财政供养人员,说得头头是道的,意思就一个,现在的行政体系太过繁冗低效,白养活了一群吸血鬼。这虽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有些家伙在算帐时不知是故意还是无意却是忽略了不少细节而刻意拉大了数据对比以支撑自己的理论,却是也有点失之偏颇了。古代时中国人口分布没有现在这么密,人口基数相对小些,国家行政体系一般就只设置到县,其下的社会治理模式多为自治,公家设定的有里长,保长,村长什么的,而这些人虽不取国家俸禄,但其行政管理的些用度估计也是取之于民的。同时在中国广大的农村还有一股私有管理力量,那就是族长,家长。他们用乡约,村俗,家规约束着自己的族人。有时这两类力量也可能合而为一,一个村子里的族长有时就兼职了保长村长之类的。祠堂,同时也是旧农村中农民精神世界的寄托。中国人应该是泛神论的吧,山川草木,鸟兽虫鱼都可成妖成神,都可成为人们奉祀崇拜的的对象,但最普遍最重要的崇敬对象还是对先祖的奉祀。因为那些神仙妖怪是大家共同的,只有先祖是自己独有的神灵,是会全心全意保佑自己的神灵。一群人溯溪而上,沿途钻入那些小巷中流连会,再归到这所谓的水街上前进,不觉就走出了村庄。看到路标指示步道可上通达梅干岭处,就想前去看看。梅干岭处有个观景台,据说是能够一览山谷中梯田中的油菜花的美景的,但现在油菜花早已收成,是看不到什么的了。走到一半,问下行的游人还要多会能到,说是还走老会子,大家觉得既然没什么看头,也没必要费劲 巴力上行了,于是穿过山谷里的菜地折返回到了住处。
晚饭安排在晓东家,饭前,爬到他的楼顶去看看风景。这里视野开阔,大概是纵览山谷,远望群山最好的去处吧!山谷里簇拥在一块儿的新老的建筑都是白墙黑瓦青砖,偶尔点缀些牌坊楼阁的飞檐翘角来,显出南方民居的古雅气韵。周围的群峰在暮色中只留下些任人放飞想象的剪影。最顶层像是个玻璃房,应该是设置给观日出看星空的人用的吧。菜又是猪肉烧笋片,弄了条臭鳜鱼算有些皖南特色了。饭后几人再沿路走了会,又到晚间的水街走几步,就归来歇了。三人间只需要150元。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发表于 2024-1-27 16:43 6 只看该作者
10.5
昨晚睡得早些,夜里又失眠了,只零点多些,就醒了。窗外,一轮残月冲破云层挂在东天,相伴着几点暗淡星光。立在五楼的窗前俯视低洼处的整个村落,还疏落地有些惨白的灯火,小巷房屋流水小桥都隐没在黑夜里了。回到床上闭眼努力想重回睡眠,隐隐的小溪流水声和各种小虫的吟唱却慢慢清晣起来。千百年来,村民们都是枕着它们入眠的吧?所谓的乡愁,就是这些吧?刻印在脑海中的小巷老屋,星月流云,小桥炊烟,鸣响在耳边的风吟虫鸣,溪流蛙鼓?没有公路交通的年代里,这里也算得上一处耕读传家的世外桃园的!得力于现代发达的交通设施,让我这个异乡断肠人也体验了这抹淡淡的的乡愁。
5点不到喊了超强与老王哥起来,一块儿去登昨天看到的一个头上立着座亭子的小山包。导航显示,那小山包名为平顶山。天还黑着呢,小村镇也没完全醒来,只偶尔有几家做早点生意的人家开了灯在忙活着。穿过村庄,就又是一片黑暗了。登山是有阶道的,借着星月的微光往上去,倒也是没什么障碍的,山包很陡,好在不高,随着台阶转折了两三次就登上了山顶。山谷里一片黑暗,只村镇里有些流萤样的灯火,东边的群山只能看到黑森森的剪影。沿小山包东边的阶道下去,就进入了另一个小村庄,地图上名为河上岱,也都是些老旧的宅院,转了几圈就归回到碪头村里去了。天只微亮,漫无目的的走了几个小巷子,先是走进了乡zf的院子,又到了街边一家早点铺子,看到老板才做好的叫做挞馃的特色小吃,要了一个,用纸包着边走边吃。这种小吃是用面皮包裹了些晕素的馅料,然后在鏊子上用小火熥熟。要的是个豆角做馅的,也没吃出什么新鲜来。在无人的小巷子里吃着走着,又转了会,就跨过云川溪沿小巷子走到了晓东家楼后,再沿公路走几步回到了歇宿的聚秀。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浙西


6点5分出发返程,沿县88出山,6点半左右至金沙镇加油早饭,上溧宁高速4012北归。浙西

过宁国,水东,孙埠,南漪湖,和凤,停石臼湖服务区。入宿迁时已到中午,在洪泽湖畔的管仲镇下了高速,路边寻了家饭店吃饭。心中好奇,管鲍之交的管仲好像不是这里的人吧,与这里有什么交集,这里怎么弄了个管仲镇呢?上等候饭菜的功夫网去查,原来,人家说,管仲没发迹时和鲍叔牙一块儿做生意并发生著名的管鲍分金的故事就是在这里的,这邻近处还有个鲍集镇呢,那是为了纪念那位识人善任的鲍叔牙的。饭菜是咱们苏北风味了,大盘大碗,大油大料,显着咱们北方的豪迈来。一盘现炒的花生米,要搁南方饭店里可改成五六个盘头了。盆里养护着几条活鳝鱼,也让给红烧来吃了。饭后加油再上高速,两个多小时后潘塘收费站下。游泳基地处停车与超强,老王哥组装车子回家。随缘算了出行费用,除去先发的500,又发了640,此行六天,食宿交通共费1140元。
发表于 2024-1-28 21:15 7 只看该作者
有空还是要去走走,体验一下这个路线
发表于 2024-1-29 08:18 8 只看该作者
zxy75572 发表于 2024-1-27 15:36

9.30

[align=left ...

支持户外活动,欣赏美图佳境!
发表于 2024-1-29 16:36 9 只看该作者
古老的庭院
发表于 2024-2-1 06:23 10 只看该作者
zxy75572 发表于 2024-1-27 15:36

9.30

[align=left ...

开春准备浙东沿海骑行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