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门推荐 户外 “徒步独龙江”公益筹款活动于日前圆满结束

“徒步独龙江”公益筹款活动于日前圆满结束

作者:CCC333    2008-10-28 09:50

  由共青团云南省委、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省扶贫办、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携手慈善组织香港乐施会、共青团怒江州委等多家单位共同举办的“云南希望工程‘徒步独龙江·同兴相陪伴’公益活动”于前日正式结束。昨日,4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回到昆明。一周的公益筹款活动中,志愿者们不仅纷纷解囊捐款,还为怒江州的发展建言献策。

  山路崎岖

  志愿者无暇欣赏美景

  从进入怒江州开始,无论是第一次到怒江,还是曾到过怒江的志愿者,都为这里奇特的自然景观、雄伟壮阔的高山峡谷、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富饶的动植物及矿产资源所震撼。但与此同时,从迈出徒步走进独龙江公益筹款的第一步起,崎岖的山路也震撼着志愿者们。一会儿是泥泞的泥路,一会儿是坎坷的碎石路……一路上,不少志愿者走到脚抽筋、虚脱,一夜寒冷的露营后,脚上已是大小水泡,但志愿者们没有退却,依旧在第二天清晨又早早投入行走中。

  志愿者队伍中,年纪最大者65岁,最小者22岁,为了不拖队伍的进程,许多志愿者不等到早餐、午饭时间就踏上了前进的征程。这一路上,为了能坚持走进独龙江乡,志愿者们连欣赏沿途风景的时间都没有。“只有自己亲自走进独龙江,才能真正感受到这里发展的困难。”志愿者赵悦是一名律师,终日忙于工作的她是第一次参加徒步活动,也是第一次感受怒江、独龙江的美和这里发展的困难。

  信息闭塞

  制约独龙江乡发展

  除道路崎岖外,独龙江乡的通信也非常局限。整个行程中,志愿者们都与外界失去了联系,因为山太高,路太远,手机通信全部因无信号而中断。以致23日中午,当志愿者们爬上进入独龙江乡有信号的一个山头时,所有的志愿者几乎都通过手机与外界联系。而所有电话打通时,志愿者们都不约而同地向对方介绍着独龙江的通信情况。

  而对于独龙江乡的居民来说,“通信基本靠吼”已是习以为常的事了。每年12月底开始到次年6月,都是独龙江大雪封山的时间,这段时间内,除了交通中断外,通信也会中断。“我们要想了解乡里的情况,都得和他们打卫星电话。而整个乡里的情况,也是通过在电话中大声吼着介绍完的。”共青团贡山县委书记四法这样介绍道。

  而正是由于信息闭塞,居住在独龙江乡的居民们依旧存在观念相对滞后的情况。据了解,对于大多数世居深山的独龙族人民来说,由于与外界沟通甚少,对现代信息的了解也不多,甚至出现了孩子们不懂得学习为何用的情况。

  司空见惯

  野生动物常来打扰

  徒步活动中,志愿者们在野外宿营了3个晚上,而每晚几乎都有意外事件发生。由于山太陡,宿营地都只能选择将帐篷搭建在山路上,可即便如此,也不能睡个塌实觉。除了夜晚太冷,山路坎坷外,夜里还有林中的野生动物来扰。第一天宿营后,就有志愿者表示,夜里听到帐篷外有异常声响,结果发现是鹿窜进了营地。

  就在志愿者半信半疑时,第二天夜里,惊魂一幕再次发生:那天夜里,许多志愿者都发现了帐篷外的异常窜动。“按照体形来判断,应该是熊。”“它们围着帐篷不停走动,不会是狼群吧!”第三天清晨,当志愿者们围绕着夜里的异常动静纷纷议论时,突然一只野牛闯进了营地,这一突发事件,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夜里的应该就是野牛了,因为大家为了防止蚂蝗,就都在帐篷四周散了盐,估计野牛就是冲着这些盐而来的。”共青团怒江州委工作人员陈大勇的一番解释才打消了大家的疑虑。

  而野生动物侵扰居民正常生产生活的情况在独龙江乡也是常有的事。“猴子、野牛、狗熊下山偷食农户的农作物是经常发生的事,许多居民还受到野生动物的袭击,就有村民被狗熊抓伤过脸。”独龙江乡党委书记彭学军介绍说。

  各抒己见

  志愿者为独龙江献策

  在整个志愿者队伍中,有公务员、医生、律师、教师、设计者、工程师、公司老板……一周的公益筹款活动中,他们都没有透露出自己的真实身份,而是统一自发地用“志愿者”来称呼自己。直到活动分享会上,他们才表达出了自己的心声。

  来自香港的志愿者孔祥升和陈建修已是参加多次步行筹款活动的“毅行者”,他们积极建议怒江州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并需要进一步从细节上重视环保。志愿者刘明仪是队伍中年纪较长者,她建议在发展教育的同时,可以考虑将“自立更生”的理念引入日常教学中,改变部分孩子们因信息闭塞而不知知识重要性的消极现象……与此同时,志愿者们还纷纷解囊相助,目前已捐出了近百万元的爱心款项用于帮助怒江州发展教育、医疗卫生和修桥铺路等建设。此外,一些志愿者还根据自身所长,设计了下一步扶贫怒江的具体规划。据悉,近期,一批衣物将由志愿者筹集齐全,在冬季到来前运进独龙江乡。同时,志愿者黄健已与省青基会达成初步合作协议,在明年暑期组织一批独龙江乡学生和老师到昆明过夏令营。

  新闻链接

  独龙江乡基本情况

  独龙族,全国22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也是我省16个跨境而居的民族之一,人口总数排在全国56个民族中的第51位。位于中缅、滇藏接合部的独龙江乡,为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带,群山环抱,沟壑纵横,环境恶劣,通行困难,历史上长期处于近乎封闭的状态。东与怒江峡谷相连,西与缅甸毗邻,北与西藏自治区相接并与印度相邻,从南至北设有7个国界桩。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拔5128米,最低海拔1170米,年均气温16℃。整个自然状况为两山并耸,一江纵贯,区位偏僻,地形陡峭,通行艰难。

  全乡有6个村委会41个村民小组,国土面积1994平方公里,全部属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范围。特殊的地理环境,典型的立体气候和小区域气候,蕴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水能资源、矿产资源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据有关资料统计,境内仅种子植物就有2003种,哺乳类动物达106种,属国家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有30种,是我国一块得天独厚的动植物种类资源地,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保护好这块基地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

  解放50多年来,独龙族人民由原始社会末期一步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团结进步,经济社会有了很大发展。但是,由于独龙江属“直过区”,其基础差、底子薄,加之特殊的地理环境,社会发展水平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社会发展十分缓慢,独龙族至今仍然是56个民族中经济社会发展最为滞后的一个民族,与内地发达地区乃至周边地区差距越拉越大。

网友评论

!login_to_reply! 登录 | 注册 |

还没有评论,沙发等你来抢
发布新帖
8264活动更多

官方微信
顶部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