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记攻略中国 西藏 西藏︱一场阔别已久的久别重逢

西藏︱一场阔别已久的久别重逢

作者:Name濤     53944人关注 2019-2-12 16:18
嘿,好久不见
人生可以有把玩单调的时间,但没有忍受厌倦的余地。
最好的旅途,也许就是在一个你并不陌生的地方还能发现一种久违的感动,独自旅行,不受羁绊,没有约束。
一个人,一条路,人在途中,心随景动,从起点,到尽头,或许孤独,但只要勇敢前进,梦想自会引路,有多远,走多远,终会把足迹连成生命线。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
如果说3年前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是一场蓄谋已久的“久别重逢”,那这次就算一场阔别多年的久别重逢吧。
在即将跨入30岁的日子里,我选择离开了工作8年的单位,并不是觉得单调,而且因为有些厌倦了。在外人看来我离开了一个稳定自由的工作,但只有我知道其中的空虚和寂寞。
每天的工作,两点一线,如复刻机一般,刻画着如大多数人一般的一天,钢筋与混凝土结合出的产物,为我们提供者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样也禁锢着我们的心灵。
压倒自己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对我来说,西藏不只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种信仰,找寻真实的自己。
在人生陷入困境的时候总是要试图让自己相信一些东西来支撑自己。而对于西藏,这3年来一直在我脑中魂牵梦绕,回来这里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 在大昭寺前,我们一起朝拜,祈祷。
▼ 南迦巴瓦 -- 她的与众不同在于总是藏在云中难以相见,只有心诚的人才能一睹风采。
▼ 在西藏追上这最后一抹秋色。
▼ 下雪、迷路、颠簸,只为了看你一眼。
▼ 在拉姆拉措寻找着自己的“前世今生”
▼ 普莫雍错的一场日出日落。
▼ 在尼洋河观一场蓝天与雪山的视觉盛宴。
▼ 因为迷恋而差点错过了最后一班车。
▼ 对于经幡,依然是毫无抵抗力。
▼ 羊湖的那抹蓝色还是纯净的如同天使的眼泪。
做一名虔诚的信徒
一张单程票带我回到了3年前那个熟悉的地方。
西藏的机场很小,人不是很多,各色人群都尽收眼底,一个蹲在花盆旁狂吐到中年男人吸引了我的注意,很明显这是高反的症状,但高反来的这么快的我还是头一次看到。说西藏的美是神秘的一点不为过,可能有些人就是没有办法亲身体会。我想这也是吸引很多朋友前来的原因之一吧。
从机场到市区有机场大巴,车次很多,而且首班车和末班车都是根据当天的航班来定的,所以不管你坐那个时间段段航班,都会有一趟大巴带你到市区。一个小时的车程,总站民航局,可以根据你定酒店的位置选择性的下车,拉萨本身也不大,到了市区可以打车或者滴滴到你预定的客栈酒店办理入住。如果没有提前预定酒店也可以到了拉萨在找,只要不是旺季一般住宿不会很紧张。
西藏,对于我来说并不算陌生,但当我再次踏上了这片土地的时候,那种久违的幸福感还是霸占了我所有的思绪,天依旧很蓝,空气略微的稀薄。所有的感觉都充满了怀念。
淡季且非节假日的日子能让我有更多的空间来好好欣赏,没有计划,没有行程,所有的行为都是没有目的的游走。
提前定了3天的青旅,心想着边溜达边组队,如果能有合适的队友,可以考虑去远一点的地方玩玩。放好了行李,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心情,还是打算先去布宫、大昭寺转转。青旅的位置很好,在布宫,大昭寺,小昭寺的中间,不管去哪儿都很方便,腿儿着就可以到。
布宫依旧雄伟,再次站到这里的时候依然可以被震撼到。不过这次我还是没有进去的打算,可能相比里面的文化,我更喜欢它外在的美,而对于的历史,总要在心里有所保留。
布宫广场的人很少,只有寥寥无几的几名游客在四处拍照留念。高原的晴天日照充足,帽子、墨镜,防晒都是必不可少的(虽然我都没有准备。。。但是还是有友情提示一下
一位当地的朝圣人。记得3年前还有部分的当地人在广场上磕长头。现在因为当地政府的监管,布宫广场已经不允许朝拜了。
布宫也算是全方位无死角的美了。不管在什么角度看都是震撼人心的。
在西藏的朝圣者里还是以老年人居多,可能这种信仰在他们这代人里更加的根深蒂固。
布宫前的白塔,也是算这里的第二地标把。因为旁边有个停车场,所以很多人把集合的地点选在这里,如果需要在这里集合,告诉当地出租车司机去白塔他们都会知道
如果没有进到里面的打算,也就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在布宫。
想真正的看到西藏信仰的力量还是要去八廓街。
还是那条熟悉的路线,熟悉的街道,熟悉的建筑。溜溜达达的就走到了八廓街前。
西藏是个喝甜茶的地方,而比较有名的光明甜茶馆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光明茶馆有新店和老店,新店比较好找,就在八廓街的巷子口,老店比较传统,但是位置相对隐秘,不过味道都是一样的。
这地方我来过,在西藏喝了无数杯的甜茶,酥油茶,八宝茶。。但是第一杯还是在这里喝的。
甜茶也属于藏餐中的一种,但是味道不会很怪,口感就和在城市里买的奶茶一个味儿。所以不用担心会出现像酥油茶那样喝不惯的情况。(酥油茶是咸的)
在光明里喝甜茶有2种方式,按壶买或者按杯买,如果是一个人来的话还是按杯买比较合适,买的方式是:进门取一个杯子,在拿一些零钱放在桌子上,会有“服务员”来帮你“续杯”后取走桌上的钱(1块钱1杯)“续杯”的前提是杯子是空的且桌上有钱,“服务员”就会过来帮你到满。这也算一种比较特别的方式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来感受一下。
在西藏有喝甜茶的传统,所以你会看到在不管任何一家甜茶馆里都是当地人居多,他们总会叫上三五好友一起来这里,喝杯茶,聊聊天,就像在城市里的咖啡厅一样。虽然听不懂他们在聊什么,但是这种氛围也只有在这里才能体会的到。他们总是很热情,坐在我对面的几个藏族朋友,他们买了一壶甜茶,虽然我们互不相识,但是看到我喝完了总会帮我加满,因为语言的问题,我们也没办法交流什么,但是他们的真挚和脸上的微笑总会让你觉得很温暖。。
这里除了能喝茶,还可以尝到藏餐中的藏面,但是藏面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吃得惯的了。你说它是正餐也可以、说它是小吃也可以。说是正餐,藏面的量不多,一般吃一碗不太容易饱腹;说是小吃,也属于面类,在茶馆面馆才有卖,没有街头小摊卖。第一次吃藏面的人肯定会有深刻的印象:藏面跟平原地区的任何面种吃起来口感都不一样。藏面乍吃起来可能感觉不是非常习惯:里面好像是夹生的。其实这是藏面的特点之一。虽然藏面是青藏高原特有的面,很多人以为在原料上也具有西藏特色。其实不然,藏面也不是用青稞面压制而成的,而是由小麦粉为主的。西藏地区的居民虽然从六七千年前就开始种植春小麦,但小麦在西藏地区的产量和质量始终不是很高,小麦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方不适宜批量种植,所以西藏的小麦有「包包子包饺子露馅儿、做面条碎成段、做成馒头沾牙」的说法。
大昭寺 -- 一个西藏最为独特的地方,一处朝圣的圣地。在这里能感受到的不仅仅是那种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更能看到一个有信仰的民族的力量所在。这种感觉没办法用形容词来表述,也可能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明白其中的感受。
大昭寺广场矗立着4根挂满经幡的大经杆,叫塔青。
在这里,无论刮风下雨都能看到转经人永不停歇的脚步。
在大昭寺前,永远有虔诚的教徒在这里叩拜。
着风吹日晒,但依旧屹立辉煌。
环大昭寺内中心释迦牟尼佛殿的一圈称为“囊廊”,环大昭寺外墙的一圈称为“八廓”,因此大昭寺外圈的街道叫做八廓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更大一个外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形,便是传统的转经路线。其中以环八廓街的最为常见。人也最多。
在大昭寺前静静找个角落坐下来,看看这些虔诚的信徒,他们安静,从容。
让你也会慢慢变的安静下来,想想我们所在的生活。
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累,却无从止歇。苦,却无法回避。
这些信徒的转经筒在他们手上从未停止过转动。。
他们触碰经幡,留下最真挚的祷告。。
在我们的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环绕八廓街的人们,信仰不仅在他们心里,也在他们脚下。。
西藏屋顶的树枝上挂满了经幡,在大地与苍穹之间飘荡摇曳,构成了一种连地接天的境界。。
有些老人即使腿脚不便,也依然坚持每天来这里转经,虽然他们步履蹒跚,倒也踏实。
累了便在旁上的长椅稍作休息,不时转动手中的佛珠,嘴中也在不停的颂念着经文。
一位凝视着墙上壁画的老者。。
玛吉阿米,一个在西藏有话题性的餐厅,被人们传颂的仓央嘉措的故事已经到了神乎其神的地步,有没有这样的故事?有!但是却被改编的过了头,成为了一个营销手段。离真实的历史相去甚远。如果是冲着这里的故事来的还可以,但是如果是冲着餐品来的就不敢恭维了。有了上次的“教训”这次只是看看就好。。
毕竟一家有争议的餐厅不能作为影响这里的重点。而仔细观察这里的人,感受一些不同以往的感受才是正经事。
这些朝圣的老者大多孤身一人在此。让我想到了马尔克斯书中的一段话:
“所有人都显得很寂寞,用自己的方式想尽办法排遣寂寞,事实上仍是延续自己的寂寞。寂寞是造化对群居者的诅咒,孤独才是寂寞的唯一出口”
虽然他们脸上已经有了岁月的痕迹,但是内心的执着却丝毫不减
人们说在西藏转山,转湖,叩拜都是为了洗清一生罪孽。虽然我远不及这些信徒虔诚,但也希望在这个神圣的地方“赎罪”
我孤身一人在这里徘徊,有时候会感受到恐惧,有时候会看到希望,也有时候会感觉孤独。
而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大昭寺前的栅栏上都用转经筒的造型以作装饰。
八廓街上大多数的房屋都是这种白墙红瓦顶的风格。
看不太懂,不过应该是类似路边的指示吧。。
八廓街现在已经几乎完全商业化了,各色的朝圣用品和当地的特色服饰,配饰等等在这里都能买到(记得砍价)。。。
这里浓浓的商业气息也是和这里唯一不想匹配的地方了。。。
在八廓街上有一些独立的小寺庙,很好找,我并没有仔细的研究他们代表了什么,但还是在门前虔诚的朝拜过。
这种黄色墙体的建筑在这里格外显眼,按照藏族文化,黄房子不是寺庙,就是高僧大德之人所到之处。。而偶然听到路过的游客说到这里算是一座求财的寺庙。。。这个。。。反正也是要拜的。。
寺庙周围的装饰,在西藏,每一座寺庙都不会显得很“随便”。。
看着络绎不绝,人来人往的人群。。。
再看看大昭寺前虔诚的信徒。。。
就在这里,等着太阳慢慢落下,等候着一天的结束。
我喜欢这种光影交错的景象。
在这里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一种神圣力量,而且一面能看到自己的镜子。
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光明和黑暗交织着,厮杀着,这就是我们为之眷恋而又万般无奈的人世间。。
那场辩经
没有计划的行程,不需要早起的日子,很自然的被第一缕阳光唤醒,然后在花上几分钟思考去哪儿…
小昭寺因为上次行程的紧张,只是走马观花的观望了一下,所以这次是要花一些时间来好好感受一下的。
西藏周边的两大寺庙 --哲蚌寺-- 和 --色拉寺-- 还剩色拉寺没有去过,而色拉寺是以辩经闻名的,对于我来说还算新鲜,也是要去看看的。
11月的清晨,空气中弥漫着一丝冬意。街上形形色色的人群,你可以通过他们的服饰着装轻松的辨别出当地人和游客。西藏人民的生活还是很惬意的,早上很多店铺都还没有开门营业,想想我们,每天在城市中奔波,做着朝九晚五的工作,却过着朝五晚九的生活。有时候真羡慕这里的人,过着他们觉得充实温暖的日子。
深秋初冬的拉萨早晚温差大,出门还是要穿上厚衣服,早晨的拉萨街道略显冷清,大多数身着藏族服饰的当地人都是去寺庙里朝拜的,整条街上都没几个像我这样的游客,这种感觉对我来说很棒,让我能有更多的空间来体会这里的点点滴滴。
拉萨的“胡同”
在西藏会看到很多这样的白塔,一般都是建在寺庙的旁边,当地人会拿一些围桑(藏语音译),其实是柏树的枝叶放在里面焚烧,这是一种祭祀的表现。在拜佛的时候也常见朝拜的人们把 青稞、糌粑 甚至是酒倒进白塔里燃烧。
小昭寺和大昭寺其实都是供奉达赖喇嘛的寺庙,不过相比大昭寺,小昭寺的场地规模不大,也没有大昭寺那么有人气,但反而显得它看起来相对的古老和神秘。
如果不是当地人,进小昭寺是要收门票的,门票是中国邮政明信片的样式,当然可以当作明信片寄出。
小昭寺藏语称为“甲达绕木切”,始建于7世纪中叶641年(藏历铁牛年吐蕃松赞干布时期),是文成公主奠基建成的。寺内主要供奉了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另有诸多珍贵文物。
著名的拉萨上密院也设在小昭寺内。这是格鲁派[中国藏传佛教宗派之一。藏语“格鲁”意即善律,该派强调严守戒律,故名。该派僧人戴黄色僧帽,故又称“黄教”]僧人研读佛经颇有成绩的喇嘛进一步深造、修习密乘[ 佛法的中心问题是如何清除一切痛苦的根由,而密乘即密宗,就是不舍作现世利益的事情,须深藏不宣而秘密进行修习才能最终成就。学习密乘者需具备很多条件] 的地方。虽过千年岁月,但应了一句老话: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庙不在大,有神则灵。
小昭寺的名声和规模都比不上大昭寺,也没有那么热闹,虽不如大昭寺前朝拜的人数众多,但也还是有些信徒在此朝拜。
相传文成公主进藏时,由汉力士贾伽与鲁伽两个人用木车将释迦牟尼佛像送到西藏,到了现今的小昭寺处,木车沉陷在沙地之中,只好四面立柱,覆盖白绸供养。博学多才,笃信佛教的文成公主通过历算,得知此处是龙宫所在地,决定把释迦牟尼佛像安放在此地,建寺供奉,认为如此即能镇慑龙魔、国运昌盛。
小昭寺门面向东方,寄托着文成公主对家乡的思念。小昭寺原先面积很大,后因屡遭火灾,又因苯教灭佛遭到破坏,现在看到寺庙比初建时小许多。
小昭寺前2根挂满经幡的大经杆。
庙宇虽小却是密宗的最高学府之一
尽管小昭寺规模不大,但却因为它是一座密宗寺院而给人一种更强烈的神秘感。教徒们在研修佛经取得一定成绩后,通过严格的考试取得合格资格后到小昭寺进一步深造。但小昭寺经常被上密院用作经堂,所以不如大昭寺礼佛方便。
多少年来,藏传佛教的密宗以其修持的艰难和修持方法的保密给自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甚至那些专门研究密宗的专家,同样对密宗的修持难以有很深的了解与见地。
寺院的僧人除了每天必需的经课之外,还按照那些付费做法事的施主们提出的要求颂经,施主们这样做的目的大都是为了得到佛的佑护。这低沉浑厚的颂经声仿佛来自非常遥远的地方,令人遐思,令人为之感慨,这感慨并不在于经文的内容,而在于这颂经的声音。
小昭寺的转经回廓,围绕着整个寺庙。
尽管小转经筒转动很快,但信奉藏传佛教的人们认为还是无法与大转经筒相比,因为大的转经筒上面刻的经咒和里面装的经咒比小转经筒要多得多,转一圈划过的轨迹比小转经筒大得多,因而转一圈大的转经筒比转一圈小的转经筒积累的功德也高得多。
“转动经轮的功德,转动一周者,即等同于念诵《大藏经》一遍。转动二周者,等同于念诵所有的佛经,转动三周者,可消除所作身、口、意、罪障,转动十周者,可消除须弥山王般的罪障;转动一百周者,功德和阎罗王相等;转动一千周者,自他皆能证得法身;转动一万周音,可令自他一切众生解脱;转动十万周者,可远至观世音菩萨海会圣众处,转动百万周者,可令六道轮圆海中一切众生悉得安乐;转动千万周音,可令六道轮回众生皆得拨除苦海;转动亿万周者,功德等同于观世音菩萨。”
小昭寺的金顶。
随着时间的推移,门前的白塔香炉也是越烧越旺。
西藏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现在拉萨的街头已经和几年前大不相同了,没想到在这里都能看到共享单车,这种发展趋势虽说是一个时代的必然产物,但是对于西藏这片土地来说原生态的东西也可能变的越来越少,所以不管到哪里都还是要趁早。
很多人来拉萨首先都会想到布达拉宫,也都会到布宫来看看,但还是有不少人不知道在布宫的后面还有有一片水清林幽之所,古柳蟠生,碧波清澈的神秘公园 -- 宗角禄康。
如果你在秋天到访,那这里的秋色绝对可以让你神迷。这里的美不单单因为风景,更多的是结合了当地的人文特色。
距湖不远处的柳树林,数十棵拥有数百年树龄的粗壮的柳树或侧歪,或盘曲,姿态各不相同。据说,这种柳树学名为“康定柳”。
这里也是拉萨人民的民俗活动区,公园东入口处文化活动区的石碑、景亭、广场和植被维持原貌。将原入口广场改造为下沉式荒石雾喷广场,两侧种植绿篱,绿篱间种植乔木并配以休闲座凳。石碑以西的广场将设计成文化活动广场,你会看到很多的藏民在这里开展着各种民俗活动,其中声势最浩大的就是每天都会有的“晨舞”,在这里每天早上都会汇聚很多的当地人,随着当地的民间乐曲一起摇摆。
网上看到的布宫倒影就是在这里拍的,如果赶上好天气,水面没有波澜,那眼前会是一幅很美画面。
这里也是一处朝圣的圣地,环绕布宫也是一条经典的朝圣线路。
从公园的西南门进入就是一条转经道,沿路的墙边有一条长长的转经筒,相比文化广场,这里安静了许多,更多的是看到这些虔诚的信徒和匆匆的脚步,他们拨动着长长的转经筒,也许下了最最虔诚信念。
布宫西边的停车场有一家算是“网红”的酸奶坊。上次没有机会品尝一番,这次也算是慕名前来。
里面的装修嘛,倒也符合网红店的特色,满墙的照片和留言,几张简单的桌椅,一个负责搞笑的前台。
这里除了酸奶还有一些简餐,我要的是一份冰激凌酸奶,味道还不错,有些人会觉得这里的酸奶酸,所以每张桌子上都准备有糖,我是觉得还可以,口感刚刚好。
晃晃悠悠的一上午就过去了,也没觉得肚子饿,就准备先去色拉寺看看,查了一下去色拉寺的路线,公交车就能到,虽然稍微有点远,但还算方便。色拉寺最出名的就是这里的辩经了,也是我前来的初衷。
关于色拉寺寺名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该寺在奠基兴建时下了一场较猛的冰雹,冰雹藏语发音为“色拉”,故该寺建成后取名为“色拉寺”,意为“冰雹寺”;一说该寺兴建在一片野蔷薇花盛开的地方,故取名“色拉寺”,野蔷薇藏语发音也为“色拉”。寺院全称为“色拉大乘寺”。
色拉寺虽然不如哲蚌寺宏大多彩,但也算小而精致。基本寺庙里的建筑都是以这种白墙红顶的风格为主。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倒也显得格外的庄严。
色拉寺里除了能看到在西藏比较普遍的这种建筑风格外,看到最多的就是这种身穿红袍袈裟的当地僧侣,这里自古就是高僧活佛讲经说法之地,所以僧侣会比其他的寺庙更多一些。
当天来色拉寺的游客并不是很多,整个寺庙略显空旷。只有寥寥的几个当地藏民和这里的僧人时不时的出现在我的眼前。
进门不远处的一座小白塔,虽然不知道里面是不是供奉着什么,但是这样一处建筑出现在色拉寺里还是显得别具一格。
色拉寺本身虽然不大,但是里面大大小小的寺庙也挺多的,沿着主路快走到尽头的右侧是措钦大殿,视野相对开阔,比较容易找到。
措钦大殿是色垃寺最大的殿堂,基本这样的寺庙都有相同的外观,顶部的金顶也说明了这座寺庙在这里的重要地位。
和大小昭寺不同的是,措钦大殿的门前只有一座塔青。
来这里朝拜的人,都会绕着这座塔青走一周。
看到措钦大殿也基本算是走到色拉寺的尽头了,后面就是色拉乌孜山麓了。在半山腰的石头上可以看到很多彩色油画佛像。在西藏,凡是依山建的寺庙,这样的浮雕彩绘佛像随处可见。
在主路的尽头可以看到供奉着这样一块彩色佛像的石头。除了进门的那座白塔,这块浮雕彩绘也算独具一格了、。。
行走在安静的石板路上,头顶,是澄澈的蓝天白云;两边,是高大的藏式房屋。转经筒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金色。绿荫遮蔽,没有蒸腾缭绕的香火,没有不绝于耳的钟鼓,没有此起彼伏的诵经,只有在路边睡觉的小狗,和房檐下、窗台上困倦发呆的鸽子,偶尔低低的咕咕两声。
时间到了下午,寺里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
吉扎仓,色拉寺最大的扎仓,仅次于措钦大殿。很多朝拜的人都汇聚于此,甚至排起了长队。
寺院中除了很有多被漆成白色的房屋,也有黄色的,据说房屋被漆成黄色是因为曾有高僧或十分重要的人物曾在此居住或是工作过。
色拉寺的辩经场就在吉扎仓的边上,你看到一个院子里有很多树的地方就是了,辩经是在下午的3点到5点,每周一到周五都会有,色拉寺本身不大,如果是为了看辩经来的,那不需要太早过来(我就是到早了,所以后来一直在很无聊的等待。。)
差不多3点左右到时候,就会有僧人来开门。游客就可以进入了,辩经到场地不大,游客可以观看,但只能在外围,不可以踏入有沙石的区域,也不可以用相机拍照(手机是可以的),在外围有一些区域也是不能坐的(据说是活佛坐的地方)
辩经,是一种佛学知识的讨论,也可以说是喇嘛们的一种学习方式。色拉寺的僧人们每天有一次辨经活动。这是一种富于挑战性的辩论,辩论者往往借助于各种手势来增强辩论的力度,他们或击掌催促对方尽快回答问题,或拉动佛珠表示借助佛的力量来战胜对方。
其实他们到底在说什么,在场的人可能都听不懂,有意思的就是看他们夸张的肢体语言和丰富多彩的面部表情。
在场有很多老外,估计他们一定比我们更好奇这样的场面。
手工酸奶冰棍,现在拉萨已经很少能看到了,只有个别的当地藏民偶尔自己做一些拿来售卖。如果在当地看到这样的手工冰棍,一定买来尝尝。
回到市区,时间还早,不知不觉的就一路腿儿到了拉萨河边。。
拉萨白天的温度还是很舒服的,在河边找到一张长椅,发发呆。。
挂在树枝上的经幡,总感觉有经幡的地方都是有故事的。。
树枝随风摇曳,树叶散落在街道上。整个拉萨都充满了浓浓的秋天的味道。。
拉萨河的水流所含钙化物质比重极高,因此水流呈现出异常美丽的碧绿色,加上路两边的黄绿色,形成了眼前的这样的景色。
等一次日落,看一场日出
在拉萨的这几天,一直在计划着后面的行程,初步打算走个林芝的小环线,如果可能也想去普莫雍错和四零冰川看看。也一直在努力的寻找同行的队友。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碰到了一个东北来的姑娘,对我林芝的行程比较感兴趣,同时又找到了一波去四零冰川的队,队里有个武汉的姑娘听了我林芝的行程也表明很感兴趣,就这样无巧不成书的把2段行程都搞定了。
队伍里的五湖四海朋友都是独自一人过来的,在接触过程中发现,大家都有着相同的想法,有着相同的生活态度,这种缘分也让我们冥冥之中的走到了一起。
第一段行程是两天一夜的普莫雍错+四零冰川,夜宿在海拔5000+的堆村(堆瓦村),这不是我第一次在海拔5000+的地方过夜,那个感觉可以说真是终身难忘的。虽然知道会很难受,但为了在普莫雍错看一场最美的日出日落,还是决定在虐自己一把。
这是一条小众的路线,也是西藏没有被开发的区域,如果你不喜欢西藏的一些常规路线,不妨来到这个仰面可沐云,伸手可摘星的天堂入口。蓝天、白云、湖泊、牦牛、寺庙、经幡,这里齐聚天堂的一切要素,定不枉深爱西藏一场。
这个秋高气爽的清晨,我们就这样出发了,这趟短途行程让我开始兴奋,既能看到熟悉的风景,也有未知的体验。一切都没有定数,也正是这种未知,更让这趟行程多加了一份期待。
去普莫雍错的路上会经过一个比较大众且熟悉的景点 - 羊卓雍错 - 虽然羊卓雍错在西藏算是比较“俗”的一个地方了,但是那股湛蓝的湖水还是会让到那里的人心动不已。
盘山路和不经意间出现在道路旁的玛尼堆。在我心里…都是最美的风景。
羊湖最大的特点就是惊喜,真的是在一个转角后就这么不经意间的出现在眼前。即使现在的你可能有些高反,有点晕车,但当你突然间看到眼前的这番景象,所有的难受都会抛置脑后。。。
藏地的阳光是刺眼的,能让人记住的东西太多太多,每一个高原湖泊都是高原的一滴眼泪,那羊卓雍错一定是一滴蓝色的眼泪,滴落在西藏的大地上。
垭口的五彩经幡,冲破时空的枷锁,将每一个愿望随风逐向天际。。
每一座上山,每一条河,每一个湖泊都有它自己的灵魂。高山守护着她,人们守望着她,而她,就在这里。
严格意义上来说,羊湖不太像一个湖,有些地方像是一条流淌的河,又在某些地方连成片,而正是这种支离破碎,让它别具一番风味。
羊湖的水可以说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不同时刻阳光的照射,都会显现出不同层次、极其丰富的蓝色。
从垭口一路向下,岗巴拉雪山不远有一段很长的沿湖公路,在此停车驻足,或徒步至湖边,就可以近距离接触这片神圣的湖水。
看微风吹起的涟漪,看远处湛蓝的天空和眼前的湖水,这就是心灵上一种享受。。
放牧的牧羊人,在藏区,这样的牧羊人都是行走的“百万富翁”,他们的羊随便一头都要卖到上万块。所以千万不要觉得西藏都是穷人。他们才真是隐藏的“富豪” 。。
车子继续前行,在海拔高达5000以上的荒野,一个巨大的淡水湖泊出现在面前的时候,那种视觉的冲击感是无以言表的。普莫雍错,就这么出现了。!
和西藏的所有圣湖一样,湖泊总是与雪山交相辉映,又总是有着一段凄美壮阔的爱情故事。在普姆雍措湖边的巍峨雪峰名叫库拉冈日山。传说曾经有仙女在此等待对她有恩的放牧人,终于等到意中人后,两人过着恩爱甜蜜的生活。然而,有一天牧人到山上放牧,突然天降大雪,牧人冻死在山上,仙女很伤心,每天守着牧人的尸体长哭不起,最终仙女的泪水汇成了“普姆雍措”,而牧人则化成了库拉冈日山。尘世间的相聚总有离别时,山川与湖泊的相守却天长地久。
不同于纳木措的雄壮,羊湖的秀美,普姆雍措美得宁静,美得原始,美得纯真。湛蓝的天,流动的白云,远处依稀可见的雪山,坐在湖边会让你有种不想离开的冲动。这一刻脑袋已经停止思考,心跳也逐渐平缓,思考和过快的心跳显得多余,只需要这样静静的坐着便足够了。
在湖的东岸,有一处原始的村落 - 堆瓦村 -
因为它的海拔达到5070米,几乎是人类生存的极限,被科学地判定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行政村落
推村的"推"(藏语)汉语为"连接、连通"的意思。可是,事实上却并不够"连通"。而且几乎是与世隔绝的,因为条件不便,生存环境也极其恶劣。每年来到这里的游客也是寥寥无几。
这里的村民大多都是年迈的老者,政府数次安排他们整体搬迁,可是村民故土难弃,虽陆陆续续搬走了一部分,依然还留存着一些不愿离去的村民,守护着自己的家园。
现在的堆村也逐渐的有了一些现代化的设备,但也只能勉强的满足日常的生活。
这里的村民每天都需要跑到很远的地方去采集淡水。
每天都靠着烧牛粪来取暖。
我独自一人在村中游走,看到一位年迈的老者刚刚装好了一袋的牛粪,但是因为太重了,她甚至没办法用自己的力量抗倒肩上,她环顾四周看到了我,我们虽然语言不通,但我能明白她是想寻求我的帮助,我示意我帮他背,可是老人家执意不用,只是让我帮忙把这袋牛粪放到她的背上就好。。一个点头,一句扎西德勒,老人就这样步履蹒跚的离开了。。我默默的注视着她的背景渐行渐远,我想,也许老人可以搬去更舒适的地方生活,但是心中的那份对于家园的守候让这里的人们不离不弃。。
这里没有酒店、旅馆,只能借宿在当地人的家中,村里几乎没有会说汉语的,只能靠比划来让他们明白我们的意思。这里的住宿条件很差,在海拔5000+的地方,在这样的季节中,是非常寒冷的,但是这家的主人还是把能用来取暖的被子,毯子都拿出来让给我们用,那份纯朴和真挚让我们心里有了温度。
关于"推"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一千多年前有位活佛带着一位弟子在寺庙下方的一处岩洞中闭关修炼,每天只吃极少的糌粑。时间一长,徒弟受不了这样的清苦,就请求师傅,要求到寺庙上方条件较好的修行地去。于是活佛脱下袈裟,平铺在普姆雍措的湖面,让徒弟踩着袈裟走到对岸,并警告徒弟不能回头看。当徒弟踩着袈裟走到湖心时,由于恐惧而回头寻找自己的上师。这时袈裟迅速回撤,活佛为了不让弟子掉进湖里,奋力将袈裟向湖心推去,弟子才得以到达对岸。于是这个小村有了它的名字:"推"。
在海拔5000+的地方,很少有人会没有高反的症状,别说走路,就是什么也不干都喘的厉害。但是我不愿意因为这个因素而错过这里变化多端的美。
在湖边游走,除了我,几乎没有其他人的存在。好像整个普姆雍错是为我一人开放的一般。。
我小心翼翼的调整着自己的呼吸,虽然手脚已经快被冻僵了,但是依旧不愿意离去。。
陪伴我的只有牧民的牦牛和野狗。。
此时已近黄昏,天色渐渐暗淡,整个天空的色调也开始逐渐发生变化,梦幻般的蓝天白云被夕阳余晖染成一层层错落有致的红。那变幻莫测的美景也让我暂时忘记了身体的不适。。这种足以用惊艳来形容的景致,仿佛带着强大的磁力,把为牢牢吸在湖边,不愿离去。
世间的美好大都难以挽留,它们总按着自己的步履,来时猝不及防地惊艳你的心,走时又悄无声息不顾你的眷恋。这样极致的日落,只在普莫雍错湖畔华丽上演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
很快月亮便露出了它的样子。。虽然美,但也只能遗憾在晚上不能看到心系的满天繁星和壮丽的银河了。。
高原的天气总是变幻莫测的,在我准备回去的时候,这里降起了小雪。。而我也知道,接下来的这一晚也必将痛苦难捱,终身难忘。
迷失在四零冰川
经历了一晚痛苦的煎熬,终于盼来白天的曙光,第一次踏进这个村庄的时候,也许会深切质疑怎么会有人住在这种条件恶劣的地方,不肯离去?但当你在清晨推开家门,迎接第一缕阳光,仰起脸,那天上的白云仿佛姑娘的秀发拂过你的面庞的时候便明白其中之意了。
秋末初冬的西藏多了一些不可抗的因素,因为天气的原因,很多地方都会临时封山封路,所以在这个季节出行是要承担一些风险的,出发前了解到去往四零冰川路由于天气原因已经被当地政府临时封闭了,开放的时间没有确定,也只能看前后的天气状况来决定,所以后面能不能顺利进入谁也说不好,只能祈祷老天能眷恋我们。
四零冰川是个比普莫雍错还要小众的地方,是一个偏远的几乎无人知晓的地方,是一个没有公路,没有信号,没有导航的地方,是一个看任何攻略都没法明确知道的地方。来这里,所以如果不是老司机带队的话,可能压根都找不到。
因为路况差,所以去四零冰川的标配就是一辆越野车。普通的小车是不能胜任的,在经历了过痛苦的前夜,又要颠簸上路,这种自虐的行程也不会被大多数人接受,所以这里自然成了一条小众的线路。
普莫雍错的清晨,依旧是那么的宁静,那么的纯洁,那么的美丽,黎明的曙光揭去夜幕的轻纱,让这里的一切变的如青草般芳香,如河溪般清澈,如玻璃般透明,如甘露般香甜。伴着这种美好,我们也正式开启了今天的“发现之旅”
不同于昨天,天空的乌云褪去,也让我能更清晰的看到这对“恋人”到脸庞。库拉冈日上洁白的雪和普莫雍错纯洁的蓝真是天生的绝配。
仰面沐云也只有在这种地方才显得真实,眼前的这种景象也只能说美的不可方物。。
一整天都在海拔5000左右的地方前行,所能看到的,感受到的也不同平常。翻越垭口的时候,你能感受到不仅仅是离天更近了,更多的是一种广袤的包容。是一种心灵的享受。
一路上经过了几个不同的大小湖泊,虽然不能叫出他们的名字,但那一抹纯净的颜色,总是能让人在这恶劣的条件下,放松心灵,暂时忘却身体上正承受的痛苦。
在这块贫瘠之地,我们并不是孤独的行者,陪伴着我们的还有这些大自然的生灵。。
在藏区,尤其是在无人区的地方可以看到很多国家级的保护动物。其中最多的就要属野牦牛和藏原羚了。但还是有很多人会把 -藏原羚- 和 - 藏羚羊 - 弄混。
在冬季藏原羚的毛色偏青,而藏羚羊的毛色偏红偏暖;
藏原羚总是竖着它那对大大的可爱的招风耳,藏羚羊的耳朵相比就没有那么显眼;
藏原羚身材相比显得更娇小,藏羚羊则更健壮,体型几乎能比藏原羚大出一半;藏原羚给人的感觉更活泼、更轻盈,相比之下藏羚羊特别是母藏羚羊似乎略显迟钝;
成年雄性藏原羚的角细细短短向后弯成一个弧,看起来像一把镰刀,成年的雄性藏羚羊的角更直更长,像两柄长剑;藏原羚的额头看起来白白的,而雄性藏羚羊在冬季发情期则换上一幅黑色的面孔……
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两种动物最显而易见的区别就在于藏原羚那醒目的白屁股;对于同样的身形,同样棕黄色的皮毛,藏原羚的白屁股就像是一个标签,把自己和藏羚羊区分开。
去往四零冰川的路况非常差,全程没有路标,也没有任何的标志性建筑,手机没有信号,只能靠司机和同行去过伙伴的记忆来辨别方位。
虽然过程不太顺利,但最终还是找到了。。
远处冰川宏大的体魄慢慢的出现在了眼前。。
在海拔5000+的地方颠簸前行,说没事是假的,但是当心系的目的地出现在眼前的时候,还是难掩激动的心情。希望能快点到跟前来一睹风采。
冰川前的一片冰湖(盐湖),初冬的气候已经让这里结了一层薄冰。
车子是没办法开到冰川的前面的,只能在一个小山丘的下面停下来,如果想近距离体验的话,是需要翻过这个小山丘的,虽然并不高,但是在这样的海拔上翻这样一座小山丘都变的困难重重。如果高反不是很严重的话,大概10来分钟就能走到冰川的面前。
四零冰川也叫 卓木拉日冰川、色略冰川、西藏第四十号冰川。
因为毗邻中国与不丹边界的第40号界碑而得名为40冰川。
四零冰川处于中国和不丹的交界处,如果能的手机能勉强收到信号,会发现手机上的时间慢了2个小时(不丹时间)
走过这样一片玛尼堆,前面四零冰川正脸就近距离的展示在了你的面前。
初冬冰川前的小湖已经结冰了,如果在夏初来,可以看到水中冰川的倒影,又会是另一番景象。
顺着冰川的一侧前行,里面的景象也是更为壮观,在巨大的冰川前,我们显得如此的渺小。。
在冰川脚下,定会感受到她的高傲挺拔、威严壮丽,你会被她的静谧深邃、浩渺无垠所震撼。
静静等凝望40冰川,终于懂得为什么有人将其形容为“边境线上的蓝色星球”,这片冰封王座是那样的瑰丽、奇美。
回望40冰川,满目是耀眼的白、纯粹的蓝,清澈、空灵、晶莹、透明,折射出沁人心脾的远古记忆,也打乱了理性编码的时序。冰雪融化,静谧无声。从温室里走出来,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发现一个无比纯粹的自己。
秋天的童话
回到拉萨,短暂的调整了一下就准备开始后面的第二段行程了,如果说前面是一段自虐之旅,那后面这段就舒服了许多。
林芝线算是一条比较大众的路线了,因为海拔相对较低,所以很多人的第一次藏地之旅都会选择这条比较轻松的线路。
林芝被人们熟知是因为3月份的桃花季,满山遍野的粉红色桃花确实非常的艳丽,但桃花季也正是游客最多的时候,虽不如内地景点的人山人海,却也少不到哪儿去。
很多人为了一睹藏地最美的春色而来,却忽略了这里的秋。我相信,当你看到后面的画面的时候,也许会改变你对林芝的想法。
送走了2位伙伴,带上剩下的另外2位伙伴加上一个熟悉的司机,我们的林芝小环线就这么开始了。
林芝的建设这几年越来越好,拉萨到林芝的高速也已经全线贯通了,不过唯一的遗憾就是在拉萨去往林芝的路上不能在随意的下车拍照了。。
雪域高原的山口,经幡飞舞,不经意间的觉悟,我与西藏这片净土的不解之缘,依然在继续着。。
从拉萨到林芝要翻过的第一座山就是 - 米拉雪山 - ,第一次听说米拉雪山还是在很久之前看过的一个电影《转山》中提到的,这里是骑行滇藏线的最后一座高海拔雪山,电影中张书豪站在垭口撒经幡纸的场景至今还在我脑海中萦绕。。
米拉雪山上的“雪域之舟”西藏牦牛石雕像,日日夜夜的守候着这里。。。
米拉雪山位于工布江达县境内,被称为“甲格江宗”,意思是“神人山”。 米拉雪山的海拔只有5020米,在西藏的众多山脉中,它并不是一座海拨很高的山脉。但是米拉雪山却将拉萨河谷与林芝隔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边是郁郁葱葱,森林茂盛,一边是荒原纵横,很是荒芜。
秋末冬初的山上还并没有很多积雪,而在这样的地方,如果没有那白色的点缀,总是感觉欠了那么一点。。
翻过米拉雪山,如果说山的一边是高山、草甸、寒气逼人,奇山怪石给人一种荒凉有苍劲的感觉。而这一边又是树木茂密,流水潺潺,空气中散发着一种沁人心扉的芳香。给人一种温暖又充满着生机的感觉!
沿路的风景总是很美,只可惜因为在高速上行进,有很多都不能被记录下来。。。
抛开西藏的“那些”景点,我的注意力却总是放在去到那些地方的路上。我始终认为没有被开发地方才是最美的。
也许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水塘边,就有足够让你兴奋的画面出现。
这里的景象大概可以用“繁华”和“枯萎”来形容,两种不同的风格交织在一起。。也许这就是这片神奇土地上所能展示的东西。。
最吸引我的还是湖中这棵枯树,在这里它显得如此的孤独。与四周的景色是那么的格格不入,但即便这样,它依然扎根在这里,屹立不倒。就好像我们的人生,谁不是一边不想活了一边又无可奈何的苟且着。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的滋润,但是在这里出现的景象却截然不同,山上一片繁荣,而水中却让人感觉一片死寂。
几只黑毛猪溜溜达达的穿梭在树林中,。。。什么?你问我它们怕人么?。。他们只是懒得搭理人类而已。。 如果运气好,远处的雪山就会毫无保留的出现在你眼前。
巴松措,可能走林芝线的伙伴都会来的一个地方,虽然已经是一个比较有名商业景区了,但是里面的风景却也对得起票价了。
巴松措又名措高湖,藏语中是“绿色的水”的意思。
在这里,雪山、湖泊、森林、瀑布牧场、文物古迹、名胜古刹集为一体,景色殊异,四时不同,名类野生珍稀植物汇集,实为人间天堂,有“小瑞士”美誉。
巴松措最好的季节就是秋天,天高气爽风清云淡,从湖岸到山岭漫山遍野皆层林尽染,丰富的色彩、静逸的环境,是摄影爱好者对快门进行“谋杀”的大好时机。
自驾到车辆是不能开进景区的(除非你在景区内定好了住宿)所以进巴松措除了要买门票外,还另外需要买一张景区游览车的票。ps:巴松措在淡季的门票是半价。
进了景区找到候车区,等着发车就可以了,这里车很多,如果是旺季车满随时发车,淡季的话可能要等20分钟左右。
车子会在2个地方停留,一个是结巴村、一个是湖心岛。到了地方,所有乘客下车游览,司机会在原地等大概40分钟(如果我没记错)左右,不过也不用受时间的限制,如果没赶上也可以等下一趟车。
顺着村子一旁的栈道直通山上的观景台,在那里可以俯瞰整个村落。。
结巴村是一个古老的村落,早在很久之前就依湖而建,生活在这里的人被人们称为“工布人”(意为生活在凹地里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服饰、独特的建筑、不同的节日,甚至语言都与其他藏族不同,淳朴古老的人文原生态也是巴松措引人入胜的地方。
结巴村绝不是一个你乍一听就住满“结巴”的村落!这是一个被时间遗忘的神秘而漂亮的文化之乡。相传,一朝佛之人独自转湖之后,将马鞍遗忘于此,次日,他沿途返回,竟发现马鞍还在原地等待他到来。在他虔诚的心中,他认为这就是佛祖的指点,于是便在此安家落户。这朝佛之人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该地第一个居民,每当有人问及此地姓甚名谁,他只淡笑:“结巴”——忘了。
在半山腰就已经可以隐约的看到山下的村落和远处的高山、湖泊。
虽然这里的海拔并不高,但是要爬这么一座说高不高,说低不低的小山,还是要慢慢来,不要急。
山上的观景台是一座2层的小亭子,这里的视野很好(因为是淡季,所以人并不多,很难说在旺季的时候这个小亭子里要承接多少游客啊。。。)
站在观景台上,整个结巴村和后面的巴松措一览无遗。巴松措两大名山“国王的宝座”、“燃烧的火焰”也尽收眼底。
站在这里,你需要做的就是静静的感受和贪婪的呼吸着这最纯净的空气就好。。
沿着上山的栈道远路返回,才发现这里只剩下了“贪婪”的我们几个。。
来时的车里并没有坐很多人,好心的司机多等了我们一会,在淡季如果错过了来时的班车,那可能会需要耗费一些你的耐心来等待下一趟了。。
整个的巴松措的美可以说是360度无死角了,只可惜行动被大巴车所限制了,不然在这里走一走,慢慢的感受一下一定会更幸福的。。。
第二站就是湖心岛了,车子一路下山来到湖边,也能让喜欢这里的人们有个近距离接触的空间。而且在湖心岛的时间是随意的,不受限制,只要别错过最后一班车就好。
相比在结巴村,这里能让你体会更多美的细节。。能感受更大的空间,有时候甚至感觉这里的美有点不真实,美的异于常态,美的让人神魂颠倒。。。。
在这里才是真的诠释了 猪过得比人幸福。。
我喜欢这里的秋,也许,它没有春的温和,没有夏的热情,也没有冬的纯洁。但是,它却用着它的高雅,冷清俘虏了我。
秋,一笔一划皆是情;秋,一字一句皆是意。秋,就是这么一个令人心醉的节气。秋,就是这样一幅美妙绝伦的山水画卷,静美如初。
扎西岛上的白塔,让这里不仅仅有曼妙的风景,也多了一份虔诚的信仰和数之不尽的传说。。
随着时间的推移,湖水的颜色也在不断变化。
而当你置身在湖心岛,被整个巴松措围绕着的时候,突然间的就多了一分留恋。。。
这样的景色是看多久都看不腻的。。。
在湖心岛的边上有一座小山,爬上去有个观景台可以鸟瞰整个湖心岛。
沿着公路前往,看着公路两旁的景色,真是一种身心上的享受。。
小山并不高,但是为了不错过日落前这最美的光影,我还是加快了脚步。。
气喘吁吁的到了最顶,看到眼前这一幕的时候也算是被惊艳了。。
无风无雨的好天气,在加上一点点运气,才能留的下这样的美。。。
整个观景台上只有我一个人,在这里发发呆,就这么静静的等着日落的到来。。
如果在有机会来这里,我一定会给这里多留一些时间,不在是走马观花的观望,而是不受束缚的来感受这里的全部。。

为你,南迦巴瓦
第一次知道南迦巴瓦,还是很久以前在一本《中国国家地理》的书上看到的,当时就被它的容貌所动容了,也在心里默默的种下了一粒种子,一直心系着有一天能与它相见。
而当我真正站在它面前的时候,那种震撼不由分说地扑入了眼帘,颠覆着我被都市生活禁锢已久的审美,也冲击着我对天堂的极尽想象。。。
在色季拉山上,当我被藏区美景团团包围时,一座座有着赫赫威名的山峦便连绵成了一道荡漾的波浪。白云如潮涌动,在起伏不定的雪山顶上流泻下道道炫目的云影。
一阵风不小心吹散了高悬众山之巅的一片云,南迦巴瓦那棱角分明的三角体峰顶,忽然跳脱出了这浓得化不开的绝色之美,夺走我的眼神。
藏族人历代都将南迦巴瓦视为通天之路,神灵的居所,以及凡人断然不可打扰的圣地。他们不仅为他取了“雪电如火燃烧”、“直刺蓝天的长矛”这样惊心动魄的名字,还为他虚构了很多不同凡响的身份:受“英雄之神”念青唐古拉娇纵的拥有非凡俊美和英武的爱子,争斗中砍下了亲人头颅的暴虐的兄长,不许他人旁观自己分离痛苦的拥有极强自尊心的丈夫。
其实想象力同语言一样,对南迦巴瓦来说,多少都会显得贫乏。所以我只能从这些殊途同归的信息中得到一点关于南迦巴瓦的提示:孤傲,勇猛,神秘,不可接近,难以捉摸。
藏区的神山众多,而比起珠峰的敦实厚重,我更迷醉于南峰绝壁凌云的峻峭挺拔;比起希夏邦马的荒凉与干燥,我更欣赏南峰的绿意婆娑与冰天雪地的有机融合;比起冈仁波齐的遗世独立,我更眷恋南峰山间那流云百转的灵动和勃勃生机。
南迦巴瓦几乎穷尽人们关于山的美好想象。。。
看到南迦巴瓦的第一眼也是来的很突然,在色季拉山的拐角处,它就这么不经意间的出现了。突然到有些回不过神来。。。
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高度排在世界最高独立山峰行列的第31位。它还有另一个名字“木卓巴尔山”,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传说十人九不遇,所以它也被称为“羞女峰”。
可以看到南迦巴瓦现身,可见神灵对我是多么的眷顾。
色季拉山口无疑是观看南迦巴瓦的最佳地点。。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有幸看到它的“真容”。如果你足够幸运。。。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在秋末初冬前来,那能看到它全貌的概率会比仲夏的时候大很多。。
一只没有高反的幸福的狗狗。。它的出现倒是给这个严肃的地方带来了一丝的欢乐。。
翻过了色季拉山,景色也慢慢的发生的变化,从垭口的白雪皑皑,到现在的绿树茵茵,秋末的藏东南真是一片奇妙的地方。。。
要说空气质量,这里绝对算是全国最好的地区了。。
林芝有一个正在被开发的地方,叫鲁朗。因为四周是环境和极致优美的景色而闻名。“天然氧吧”、“生物基因库”都是这里的关键词。在这里呼吸的每一口都是幸福的。。
天然的牧场给这里的马牛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在这里牛儿遍布山坡,马儿自在狂奔,在这里,水草丰美,它们也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惬意。
对于经幡我真是毫无抵抗力。。。
遇见的这座经幡塔更像是一次美丽的意外邂逅。
每个风景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解读,从这个角度,它更像是一只神奇深邃的眼睛,能洞察世间一切,它和我的眼眸相互注视,就像是深不可测的深海一样吞噬了我所有心思。
圣洁宁静,这里的确可以用这个词语来形容。。
鲁朗这个素有天然氧吧和东方瑞士之美誉的小镇,因“国际旅游小镇“的打造在一次成为焦点。
现在的鲁朗小镇还算是“半成品”,所以趁早来吧,不然最后的原始可能也会慢慢的荡然无存了。。
整个小镇不算大,但还算精致,周边环境好的没话说,在这里溜达溜达,很惬意。。。。
清澈的湖水倒映着皑皑的雪峰,晶莹的冰川逶迤在苍翠的原始森林,鲜艳精美的藏寨、俏丽健康的姑娘,牛羊如云的草原、五色绽放的鲜花。这里的一年四季都能给人们带来不同的体验。。
在这里,除了有林海雪山、溪流湖泊、高原草甸等美景,还有奢华而富有格调的酒店,有清新的高原小镇和悠然的假期生活,不得不说,这里真的是一处度假胜地。。。
不知是不是高原与清新的空气给了我们好胃口,还是无污染的空气与水源生长出最好的原料,反正在鲁朗,感觉什么东西都好吃。菜有菜味,肉有肉味,连鸡蛋都特别香。但是,最美味的还是鲁朗石锅鸡。
鲁朗石锅的吃法类似于火锅,但这个锅来源不同,锅是用整块“皂石”打造,而这种石头只产于林芝墨脱,打制非常麻烦。石头打造成石锅后,保温性能好,还有多种微量元素,用来炖煮石锅鸡,风味独特。石锅鸡中还加入林芝地区特有的菌、菇等食材,配上当地生长的鸡肉,每一口汤都极其鲜美。
一路返回,由灌木丛和茂密的云杉、松树组成,形成了鲁朗最美的景致 - 鲁朗林海 - 。林海绿得丰富,正所谓“幼林葱翠母林幽”,尤其是高耸入云的南迦巴瓦峰的皑皑白雪与林海相互映照,越发显得雄奇壮丽。
再次回到色季拉山口,南迦巴瓦已经收起了它娇羞的面容,仅是转眼,漫卷的云烟遮盖了他,欲再看时,却只见天空流云如帜,云下群山含羞。它再一次的把那份神秘留给了人们。我很庆幸自己多了那份幸运,能那么清晰的看到过它的容貌。。
相比一片湛蓝,我更喜欢有云的天空,那些变幻莫测的云,流动,停驻,有意无意地为蓝天添了装饰而更让这里多了哪份神秘。。
垭口的经幡永远随风飘动,祝福顺着风的方向撒向远方。。。
山口的黑毛猪一幅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任你如何的挑逗拍摄,它都无动于衷的躺在慵懒的午后哺乳的它的孩子们。。。
山间的那某秋色总是那么的迷人,也总能牵住你的心让你驻足观望。。。
在林间呼吸着人间最纯净的空气,看着人间最美丽的景色,享受的每一秒都觉得是奢侈的。。。
尼洋河的秋天是一幅长长的画卷,河水从幽蓝渐至碧绿,两岸的植被亦从墨绿过渡到金黄;天空中一朵朵的白云沿河谷飘向远方,从色季拉山上下来,顺着蜿蜒的公路前行,没过一会便到了这个有“神女的眼泪”称号的尼洋河风。 藏地高原的河谷,大都是在凄美壮阔的山脉中蜿蜒,只有雅鲁藏布江最美的分支尼洋河,才拥有冠绝西藏的秀美与温润。
淡季的尼洋河观景区是不需要门票的,整个景区有3处观景台,每一个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欣赏这里的美。
天空的云朵突然裂了一道口子,光束穿过云彩直直的打向地面,一幅奇特的耶稣光景象就这样的出现在了我的眼前。。。
如果你认为秋天的西藏不够美,那你一定是还没看到秋天的尼洋河。如果你和我一样是在秋色正佳的季节到来,那一定要来这里看看。
从观景台俯瞰尼洋河,不论是山、是水、是树、是云,都散发的芬芳的气味。空气中总是带着那么一点甜美的味道。在这里除了享受,做的其他事都显得多余。。。
在这里每一帧光影的变化,都让你眼前的景色变的不一样。而每一帧的变化也都让这里多着一丝的美好。
继续前行,就到了江河汇流到地方,一边是雅鲁藏布江,一边是尼洋河。他们的交汇虽没有气势磅礴的景象,倒是也平静温柔。。
远处的雪山总是在云中忽明忽暗。偶尔会羞涩的藏在云中,偶尔又会大方的漏出它美丽的容颜。
在路上我们遇到了一队朝圣的人。
以往碰到这样朝拜的信徒我总是默默的在远处观望,不愿打扰。
但这次在他们休息之际,好奇心驱使着我想要试着过去和他们交流。而当我们在面对面交谈的时候,我发现的不仅仅的是他们身上的那种对世人温柔以待的态度,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眼神散发出来的清澈、虔诚、友好。也许只有这样有信仰的信徒的心中才能做到真正的心如止水,无波无澜。。
希望世界也对他们温柔以待。。
谁的前世今生?
要说行程的前半段是与绝美风光的一场邂逅,那后面就是一场虔诚的朝拜之路了。
从灵芝转到山南,这里深藏于西藏边陲,这里没有奇特的建筑,没有都市的繁华,没有蜂拥的游客,似乎光芒也被拉萨、林芝、阿里所覆盖,名不见经传,却被认为是西藏的“西藏”。
如果你在山南驻足,你会发现这里有着悠久深厚的历史、有着瑰丽多彩的世界、祥和安宁的生活。
山南的寺庙众多,但在我心里有一个地方更加的吸引着我
人们说,山南的湖,是悬在天上的水,是天堂中最灿烂的翡翠。
拉姆拉错 --- 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天女之魂湖”,传说有缘人,能在湖中看到自己的前世今生。
西藏的每一个湖泊都有自己的故事,而拉姆拉措的故事彷佛更让我好奇。又有谁会对自己的前世今生不感到好奇呢?又有谁不会对这里的美丽传说所吸引呢?
米林是一个被群山环绕的小镇,虽然条件不是很好,倒也安静祥和,镇子上的人不多,少有的几家旅店还在营业,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第一缕阳光打在雪山峰顶上的绝美景象。。
一路朝着拉姆拉措的方向驶去,你会发现道路两旁的风景也在慢慢发生的变化。似乎秋天该有的色彩越来越少,更多的是一片片略显荒芜的景象。
有栈道和观景台的地方就是一处风景。。怎么称呼这里我已经忘了。。但是巨大的落石散落在一侧,倒也算是一种别样的景致。。
喜欢一处风景总有喜欢的理由,喜欢这样的天空,喜欢这样的光影,即使再无其他也罢。。
行驶在这样的贫瘠之地上,一片金黄色小树林的出现就好像在沙漠中看到一片绿洲一样的意外,它的出现又是那么的让人惊喜。。
而这样的“意外”在后面的路上倒也还有几处,和身后那座毫无生机的秃山来说,这边金黄色的小世界显得那么的特别。。
山南的寺庙很多,但是大多并不出名,所以也很少被人所知,如果你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在某个半山腰的一段盘山路,而路的尽头就是一座不算有规模的寺庙隐秘在这里。据说山南的寺庙是很多当地高僧闭关的地方。
山南的寺庙很多,但是大多并不出名,所以也很少被人所知,如果你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在某个半山腰的一段盘山路,而路的尽头就是一座不算有规模的寺庙隐秘在这里。据说山南的寺庙是很多当地高僧闭关的地方。
门口的树枝上挂满了经幡和诵经文。也给这里增添了一抹神圣的氛围。从景区的入口开到了一个叫崔久乡的地方,也是从这里开始了盘山路。一路越来越高,植被也越来越少,不经意间就又爬到了海拔4000+的地方。
道路两侧尽是废弃的民房、古堡,日复一日的伫立在这里。
因为季节的原因,让这里显得非常的荒凉。如果是夏季前来,至少可以看到山间的草滩和清澈的溪水,风景也会比现在强了些许。。
从崔久乡到拉姆拉措还有十几公里的路,据说以前没通车的时候是需要徒步前往,也因为这种艰难让拉姆拉措变的非常神秘,现在修了路,来这里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拉姆拉措也渐渐揭开了那神秘的衣莎。
车子停了下来,而剩下的最后一段路就要靠自己的双脚了。
在海拔5330的地方要爬上这么一座高山,虽然上山的石阶并不长,却如天梯般难以攀登,每上一步都是气喘吁吁,每一步的高度就像是自己的攀登极限。
空气越来越稀薄,呼吸越来越艰难,每一个呼吸都在汲取氧气。浓雾越升越高,似乎集中的往山巅涌去。
一路陪伴着我的除了同行的伙伴,也只有这满地的玛尼堆和满山的经幡了。而这最后的一段路也成为了至高无上信仰的开端与追求。
当我走完了最后一节石阶,拉姆拉措就这样突然的跃到眼前。。
面对着这个可以看到“前世今生”的圣湖时,所有先前的期待和憧憬都立刻散去,所有的感觉都几乎被清零,光影云雾中,似乎能看到一些,却又看不清,这样的“前世今生”,有人说是爬山后导致的高原反应,也有人说这是一种臆想和幻觉,可是这又有什么重要的呢?站在群山之颠,呼吸着稀薄的带着藏香的氧气,耳边是山风翻动经幡的沉重声响,每一个毛孔都因为低温而紧闭,又因为激动而颤抖,拉姆拉措就在目之所及的最远处,在云雾和蓝天的映衬下,抚摸着你的内心,悠远、神圣而平和。
不论时空如何转换,时间如何消逝,那朵八瓣莲花盛开之下的拉姆拉错始终如一的迎接寒来暑往,冰冻之时透明如镜面,开化迎春之时同样静如碧玉落山间,这片“小巧”的湖水在静默之中又透着神秘和令人敬畏的遐想。
站在山端看看四周,这片连观景塔都不算的小地方却又显得那么的神圣庄严。
在这里甚至或者没有人敢大声喧哗。似乎我们都在安静的盼望能够与神耳语。。。
来这里,煨一把桑,也许在燃尽的时候神湖就能听见你的愿望。。
来这里,留下一些东西,把内心深处最最诚挚的祝福也一同的放在心里。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再次望向拉姆拉措,看着这宛如深藏于大山怀抱中的一面镜子,折射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境。
似乎你若有求于它,或许求之不得,你若无求无欲,兴许还会托清风带来只言片语一般。
在高山之巅,山谷的风从它身边吹过,拂过我的心尖,也带走了我的祝福。
至于我在映照轮回的明镜中看到了什么,我心自知。
山峰的另一侧,几只“神鸟”盘旋在山间,不时的发出着低沉的吼叫声,放佛在和我说着什么。
希望我在这里许下的愿望也能被它们听到,带去远方。。
无意间发现的脚下这仅存的一点“生机”还是一颗心的形状。。
最后,把所有的祝福都寄存在手中的风马纸上洒向远方。。。
而这一刻的想法……想法很多。
时间散去,终究到了与它的离别之际。虽有不舍,倒也罢了。
对于彼此,我们终究只是人生中的一段过客。
但这段经历始终会留存在我的心底,随着人生的脚步一起前行。。
回到崔久沟,那片繁荣的景象又回到了眼前。。运气好的我们也邂逅了这几只麋鹿。。在这山林深处,每一个有生命的生灵,都是这里神圣的自然间最美丽的孩子。。
最后的祈祷
桑耶寺的诸塔昂首云天,慈善的佛心在此悠然远引。
今天是行程的最后一天了,而今天的主题只有一个,就是寺庙。更确切的说就是为了看看西藏的第一座寺庙桑耶而去。
西藏最为神圣,最为辉煌的还是莫过于这里的寺庙,因为是佛居之地,所以这里荟萃着人间一切美好的气象与伟大的心灵。
对于山南的寺庙我更是充满了向往,那些佛寺隐伏群山、背依金光,隐约中经幡舞动,飘渺中木鱼声声、佛音袅袅。
在这里看到的除了有着悠久历史的建筑外,还能看到那些不惧千难万苦、手摇转轮、口念经言、安然天命、三步一磕头、积月、积年来朝佛的信徒。
相比大小昭寺,这里少了一分城市的氛围,少了一些来自山南海北的游客,更多的是这里显得更为纯粹的信仰。
离开加查驶向桑耶寺的路上,最先迎接我们的竟然是一批。。野猴。。
对于猴子,我内心还是有一些后怕的(具体的可以去看我斯里兰卡的游记),而且据说这里的猴子野性更大,喂食最好还是仍在地上,不要用手直接递过去,不然很有可能出现好几只猴子一起过来抢食而抓伤的情况。。
山南的猴子还是挺多的,每走一段路都会赶上一波,这些猴子看到有食物就像疯了一样蜂拥而至,要时刻看好自己的随身物品,不然很有可能被它们“抢走”。尤其是手机,围巾啊什么的。。。。
一路向西,风化也越来越严重。。。
整个山南的西部都在修路,因为是进藏的重要通道,在不久的将来,进藏会越来越容易,那时,来西藏的游客更多了。西藏也就慢慢的变的越来越商业化了。。。不知道这种淳朴的原生态的氛围还能延续多久。。
山南有很多个第一,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这个西藏第一的寺庙。
桑耶寺内建筑按佛教的宇宙观进行布局,中心佛殿兼具藏族、汉族、印度三种风格,因此桑耶寺也被称作三样寺。
桑耶寺是西藏第一座具备佛、法、僧三宝的正规寺院,在藏传佛教界拥有崇高的地位。
整个寺院的布局,是按照佛经中的"大千世界"的结构布局设计而成,是依照密宗的曼陀罗建造的:乌孜大殿代表世界中心须弥山,大殿周围的四大殿表示四咸海中的四大部洲和八小洲,太阳、月亮殿象征宇宙中的日、月两殿,寺庙围墙象征世界外围的铁围山
整个桑耶寺被群山包围,显得那么的独立
桑耶寺很大,感觉比大昭寺要大。
桑耶寺名字的得来也挺有意思,据《桑耶寺志》记载,公元762年,赤松德赞亲自为寺院举行奠基,历时十二年建造,到775年终告落成。由于有传说在初建时,赤松德赞急于想知道建成后的景象,于是莲花生就从掌中变出了寺院的幻象,赤松德赞看后不禁惊呼“桑耶”(意为“出乎意料”、“不可想象”),后来就把这一声惊语作为了寺名,于是该寺也就因国王一声惊语而被命名为桑耶寺。
主殿四周建造的红、白、绿、黑四塔,以镇服一切凶神邪魔,防止天灾人祸的发生。
绿塔,4层,高约10米,建在大殿的东北角,平面呈四方多角形。塔基甚高,沿阶数级而达第一层,四面各有龛室三间,内有塑像,每面都有明梯通往二层。二层每面只有龛室一间,亦各有塑像。第三层为覆钵形的塔身,上置相轮宝刹,刹身很长。相轮分为三级,每一级自方形托盘上置相轮九环,中间一段为第二级,有相轮七环,第三级有相轮五环。伞盖上承宝瓶和宝珠。塔身为绿色琉璃砖砌成。砖为土加粗沙烧制,质地坚硬,釉色苍郁而富光泽,极其精美
白塔为四方形密檐式砖塔,8层,高约18米,建在大殿东南角,形制与北京北海的白塔略,皆用石块、石板砌成,因塔体全为白色故名“白塔”。在塔基的方形围墙上,立有108座小塔,塔身方形,在腰部以上逐层收分如阶梯,上有覆钵形塔腹。但覆钵扁平而宽大,没有龛门,宝刹上置十七环相轮。在转经道旁有十六罗汉石像,分别雕刻在边长为0.74米的方形石板上,极为精致。
红塔,16层,高约35米,建在大殿的西南角,造形极为特殊,塔身用砖石砌成,形方而实圆,状如覆钟,腰部以上呈环状纹,上部为覆钵形塔腹,宝刹之上置两段相轮,上为七环,下为九环,塔身为土红色并泛有光泽。
黑塔,7层,高约15米,建在大殿的西北角。塔形也很特殊,塔身如三叠覆锅,刹盘上托宝剑。第二级相轮七环,上即瓶盖和宝珠。塔身为条砖砌成,全为黑色
桑耶寺中也有这样的黄房子,在寺庙中黄色的房子一般都是高僧所住之处。。
我们来的时候,整个桑耶寺人很少,不是当地人参观是要收门票的,我和同行的2个伙伴分别前后脚进入,其中一个伙伴就被收了钱。。。
参观完了这里,整个林芝小环线的行程就走完了。整个行程就像人生一样,走了一圈,品过了酸甜苦辣,看尽了人间烟火,最后终将还是要回到原点。。。。
在神降节煨一把桑
很幸运的赶上了西藏的四大节日 -- 神降节 --
“神降节”,藏语称“拉颇堆钦”,藏传佛教认为,藏历九月二十二日这一天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重返人间的日子,故称“天降”或“神降”。后来信徒们为了纪念这个日子,每年“神降节”当天,藏传佛教各寺庙都要举行佛事活动,接迎佛祖重返人间,弘扬佛法,普度众生。而信教群众则要虔诚朝佛、转经,到寺庙献供,以求护佑。
“神降节”这一天,最重要的祈愿活动之一就是煨桑。只要有煨桑炉的地方,转经人就会将带来的柏枝投入炉中,并撒上青稞粒、糌粑,倒上酥油等。
这天,再次送走了同行的两个伙伴,感觉时间仿佛又回到了刚来拉萨的时候,又变成孤身一人了。
没带相机,今天只想自己在大昭寺走走,好好的体会一下这难得一见的西藏节日的气氛。
过往的人们手中拿着桑柏枝投入到桑炉中,整个八廓街都弥漫着桑柏都气息。。节日的香火也旺到了极致。。
我并没有过多的记录什么,更多的画面我只想让它印在我的心里就好。。
感动过后,还是要回到钢筋水泥的现实世界。
我们每个人来西藏都有不同的目的。
有些人止于欣赏美景。
有些人执着寻找信仰。
还有极少数的一些人,是一个生命在叩问和聆听另外的生命。
也许西藏并不能像消毒液一样洗涤心灵,也不能像忘情水一样让你忘掉烦心事,但西藏会告诉你,生命的迷人就在于,明知道所有都是空的,到头来我们都是天葬台秃鹫的肉馅糌粑点心,可是在这之前的每一刻又都在执着,并且每一刻又都值得执着。
生命虽然因为恬淡而领悟,但却因为执着而动人。
--- 行程 ---
这次的行程是分2段走的,一条是40冰川的南线(2天1晚)(必须乘坐越野车),一条是林芝线(4天3晚)。
都是在拉萨临时组的队,如果你和我一样一个人来西藏,又不想局限于拉萨,那有几种方法可以让你试着找到队友。
1-提前在各大旅行门户网站或者论坛上发个结伴的帖子
2-到了当地去各个青旅的招募墙寻找或者发起你想要走的路线
3-微信或者qq等社交平台上搜凑关键字(西藏,拼车,组队等等……)进群找伴
4-参加当地的旅游团(如果不是嫌麻烦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同伴,不建议这条)
找合适的伙伴一来可以分摊行程的交通和住宿费用
二来能分享一路的心情
三来可以相对有个照应
四来能一起尝到更多种类的美食。。。
--- 交通 ---
西藏地大人稀,如果你想去一些小众或者偏远的地方,那只有一种交通方式,就是包车
寻找包车的方式有很多
1-淘宝(在淘宝搜索西藏包车,会有很多的店铺,但基本都是那种当地的黑车,虽然价格相对便宜一些但安全上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所以不太建议)
2-当地旅行社(在西藏当地的旅行社基本上都可以提供包车服务,车况良好,相对安全,但是基本只有几条大众的固定线路,而且价格略贵,可以作为第二参考)
3-找熟悉的司机(如果你不是第一次进藏,在之前有过合作的司机且比较熟悉,那当然是最好不过的)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位老司机:
朱华,88年生人,甘肃张掖人,08年开始跑西藏线,车技一流,沟通能力很强,价格公道,挂靠正规旅行社,在当地政府部门均有备案,安全可以得到最大的保障。
在西藏的行程比较艰苦,所以找到一个可心的司机非常重要:
  1、对西藏各个地方的线路非常熟悉,尤其是在无人区或者一些小众路线里有很多岔路,在赶上雨天雪天的时候也能清楚的辨别方向,在西藏如果走错路是很麻烦的事情,一是耽误时间,而且可能会错过一些景点,在就是无人区里基本见不到人,问路什么的就不要想了。
  2、对景点非常熟悉,也熟知各个景点最佳的拍摄位置。很多景点的门票都是可以商量着来的, 有些景点我们司机出面谈能免则免,能减则减了。看到好的景色说停车就停车,下车拍摄从来不催(这点其实挺重要的,我在一些景点拍照的时候就会听到其他的司机不停的在催,这个是非常影响心情的)而且有些时候还会主动提醒我们前方有什么好的景色还会主动催着我们下车拍照。
  3、年轻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本,我们基本都是同龄人,在相互沟通聊天方面没有什么代沟,而且每天大量的时间开车是非常累的,一个年轻的身体非常重要。
  4、对西藏的一些历史比较了解,会给我们讲一些比较有趣的东西。
  5、住宿基本都是司机来安排,会根据我们的要求来找合适的宾馆,如果不满意随时换。还会帮我们一起谈价钱。
  6、知道哪里的东西好吃,会带我们找到当地性价比高的餐厅。
  7、眼神非常好,在行程中有很多的野生动物,不但每次都是他第一个看到,而且还能准确的说出是什么。
  8、人非常随和,有些慢热,熟起来以后能迅速的融入我们。
--- 你可能会问到的问题 ---
1、西藏安全么?
不作死就不会死,西藏的治安是很稳定的,甚至西藏的治安状况比内地许多大城市都要好,尤其随着西藏经济跟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西藏各方面的建设越来越好,而且政府对西藏治安的管制是很严的,大街上随处可见巡逻的武警官兵,也设立了很多便民的警务站,他们都是24小时值班。西藏是一个全民族信仰佛教的地区,藏族人相当的友好温和。在西藏跟陌生人说一声“扎西德勒”可以收获对方最阳光的笑脸,他们性情谦和善良,非常忌讳偷窃、杀生等行为;他们热心助人,如果你有事求助于他们的话他们都会热忱相助;他们热情好客,你如果到他们家做客的话,他们都会热情款待来宾,让你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他们的笑容灿烂纯净,没有大城市的虚伪跟猜忌。
2、到了西藏会不会有高原反应?
想去西藏的朋友一听高反都多多少少都点发憷,说简单点就是人在达到一定海拔后,身体为了适应因海拔高度而造成的气压低,含氧量少,空气干燥等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一般在海拔3000左右的时候就有会一些高原反应,如果快速的到达海拔超过3500的地区(比如拉萨),就更容易出现高反的症状,一般表现为:头疼、头晕、胸闷、气短、失眠、呕吐、食欲不振、嘴唇发紫、全身无力等等
3、如何预防高反?
很多人在去之间都会服用红景天作为缓解高反的药物,有用么?有!有很强大的心里安慰作用。吃完红景天你就会告诉自己,我不会高反,那就真不会高反了(好了,不开玩笑了)理论上提前一个月每天吃,有提升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数量的作用,可以提升携氧能力。但是记住,一定是在出发前一个月就开始吃。很多人到西藏才开始吃或者提前1-2天开始吃的,就是在强烈的心理安慰下,相信自己可以战胜高反的。所以厚道的说,如果有人特别迷信红景天的能力,我会告诉他们买最便宜的径块切片泡水喝,还能学会一个植物常识呢——红景天有效的部分原来是长在地下的根!另外到西藏的第一天建议不要洗澡,在你还没有适应高原节奏的时候,洗澡的热水会造成你体表的毛细血管扩张,大脑供血不足,而且洗澡间一般都是密闭的,氧气交换不足也可能会导致晕倒。加上西藏早晚温差大,一不注意就容易感冒,而感冒在高海拔地区是非常危险的,会引起肺水肿,不及时治疗会有生命危险。
4、如何应对高反?
如果在西藏真的高反了,可以采取吸氧或者服药,最佳的药物还是葡萄糖口服液来的最快最有效,葡萄糖在西藏的药店都有出售,另外还可以买到一些如高原康,高原安等等的药物也可以一并使用。不过有些是有副作用的,要看好说明书,并且慎重。高原反应重度也会导致肺水肿和脑水肿,如果出现了严重的头疼,胸闷,呼吸及其困难,不能平卧,痰里有血丝,那有可能是肺水肿的症状。而脑水肿则是运动失调,是因为脑部不能正常工作而影响到四肢的协调。如果发现了这些症状那必须停下后面的行程,立马到海拔较低的医院进行治疗。
5、选择火车进藏会不会降低高反的风险?
对于有高原经验的人来说,可以选择飞机进藏,在时间上也是最节约的,只是相对火车价格略贵。选择火车进藏虽然便宜,但是会增加一些时间成本,而且由于时间长,也会带来路途中的舟车劳顿,虽然可以逐渐适应海拔,但是疲劳也是产生高反的重要因素之一。不过坐火车进藏可以在沿路上欣赏到很多美丽的风景,如何取舍就要结合自己的时间、金钱和身体素质来决定了。
6、第一次来西藏应该去哪里?
西藏幅员辽阔,如果想一次看完需要很长时间,如果你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需要借助假期出游,那可以分次出行。西藏比较耳熟能详的地方不外乎 林芝、阿里、山南。这些地方一年四季都有数不完的风景,不管什么区域都可以作为第一来西藏的目的地。那针对这三个地方各自又都有各自的特点。阿里地区在拉萨以西,相对海拔较高(平均4500+)大多为高山湖泊,其中著名的神山圣湖都在这里,因为高海拔和路途长的原因,相对其他地方更为困难一些。林芝地区在拉萨以东,其中在3、4月份是桃花季,因为海拔较低,条件相对较好所以也是很多休闲玩家的首选。山南地区大多寺庙众多,是一些朝拜者的必去之地。
7、什么季节适合去西藏?
由于高原特殊的地形,西藏形成了复杂多样的独特气候,“一山有四季,全年备寒冬”是对西藏天气最贴切的形容。受气候的影响,西藏的旅游旺季一般在每年的5月份到10月份,此时西藏的白天温度基本上都在25度以下,晚上在10度左右。即便是冬季,拉萨白天的气温也能保持在10度左右,晚上则降至零下,而我们的活动时间基本都在白天,所以夏天感觉不会很热,冬天也不会太冷。西藏的雨季集中在每年的7,8,9三个月,此时进藏旅行的气温非常适宜,空气中含氧量较高。但是部分地区的道路交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要做好随时应对的准备。不过在雨季去西藏旅行,能否看到很多风景就要拼运气了。总体而言,西藏的东部,林芝地区的最佳季节是每年的春秋两季,每年的3月下旬林芝桃花盛开,清澈的湖水加上洁白的雪山,绝对是视觉上的享受。如果选择珠峰,纳木错为简单的目的地,那5-10月都是不错的出行时间。对于阿里,大部分地区都处于藏北的荒原之上,冬季严寒,夏季易陷车,因此最好在每年的5月6月和9月10月是最佳的季节。冬天的西藏游客就相对较少了,食宿购物都相对便宜。如果喜欢安静独处,12月进藏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时的拉萨不会有多少游客,大部分都是农闲之后到拉萨转经和采购年货的农牧民。如果想深入的体验当地人的生活和了解藏族文化,冬季出行是不错的选择。
8、去西藏应该怎么穿衣服?
“一山有四季,全年备寒冬”在刚才的季节介绍中已经提到了,所以在准备去西藏的衣物的时候就需要做好准备,在高海拔地区,不管是什么季节请务必穿上长袖外衣,既能保暖,还能防晒。如果你要在海拔4000+过夜,请带上抓绒衣。如果你要在海拔5000+过夜,请带上羽绒服。如果你选择在雨季出行,那请务必带上雨具,至于雨具,如果是徒步,登山,骑行,探险之类的,建议出发前准备好冲锋衣冲锋裤,防雨鞋。如果是自驾或者包车,带上一些简单的雨具就OK。如是你是一段长距离的旅途,内衣裤尽量多带几条,在西藏很少有旅馆可以提供洗衣服务。
9、去西藏要办理边防证么?
因为西藏有许多旅游地区属于我国边境或非完全开放区域,所以如果要选择进入此地区旅游参观必须办理边境证,否则不需进入。到西藏旅游需要办理边境证的旅游点:日喀则地区:仲巴县、萨嘎县、聂拉木县(樟木)、定日县、康马县、亚东县、岗巴县、定结县、吉隆县;山南地区:错那县、隆子县、洛扎县、浪卡子县;林芝地区:米林县、朗县、察隅县、墨脱县;阿里地区:普兰县、扎达县、日土县、噶尔县。简单而言,前往阿里、珠峰、墨脱、洛扎这些边境地区或者管制地区旅行需要办理边防证。办理边防证有三种途径。第一是在你身份证所在地办理,把需要的资料准备好就可以免费办理。第二是在西藏办理(一般指拉萨)先去拉萨的公安局凭身份证开具一分介绍信,然后在去边防总队办理。第三是在拉萨找一个当地的旅行社帮忙办理,不过一般的旅行社都是4人起办,如果没有4人就需要和前后的其他旅行团一起办理(有可能会拖一些时间)而且还要收取费用(具体费用更具淡旺季而不同)
10、去西藏带多少现金合适?
西藏现在的很多地方都有银联的ATM机,包括一些小的县城,而且大多数的酒店旅馆都可以提供刷卡、微信、支付宝付款,只有一些偏远地区的餐厅或者旅馆可能需要支付现金,不过一般在偏远地区住宿,吃饭也不会很贵,所以现金需要带,但不需要携带很多。
11、在西藏吃什么?
在西藏是有一些和内地不一样的特产可以品尝,而且也都独具特色,比如鲁朗的石锅鸡,林芝的菌肚汤,光明茶馆的甜茶,藏面,糌粑等等等等。不过有一些朋友可能会吃不惯藏餐,没关系,整个西藏都有遮天蔽日的川菜馆可供选择,而且在拉萨这样的大城市里,肯德基、德克士这种快餐店也比比皆是。
12、西藏的住宿条件差么?
西藏的旅游业在近几年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加上政府的大力扶持,各大城市里都能找到星级酒店,除了一些小众的地区和偏远地带,大多数地方的住宿条件都能保证干净整洁有热水,一客一换。
13、西藏手机有信号和网么?
西藏几乎全境都有手机信号,除了极少的区域。
而且现在的西藏已经有4G了!!!
( 本文作者 : Name濤 )

网友评论

锟斤拷锟斤拷要锟斤拷录锟斤拷趴锟斤拷曰锟斤拷锟 登录 | 注册 |
  • 悠然7191 回复

    感谢楼主的分享,对于首次进藏的我收益匪浅!能否提供朱华司机的联系方式?

    发表于:2018-8-12 10:35

  • dongfanggongmu 回复

    漂亮极了!!!

    发表于:2018-2-7 12:03

  • 紫云子 回复


    嘿,好久不见     

    发表于:2018-2-5 16:47

    • Name濤: 藏地高原的河谷,大都是在凄美壮阔的山脉中蜿蜒,只有雅鲁藏布江最美的分支尼洋河,才拥有冠绝西藏的秀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