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历来被人们称为收获的季节。
在这美好季节里,钓鱼人也迎来了第二黄金期。然而,秋天常有大风天气出现(主指四级以上大风,通常二三级风最适宜垂钓),给原本好钓鱼的季节却带来定难度,此情况尤其仲秋和晚秋更为多见。
那么,如何应对这不利天气呢?笔者从实践中摸索出一些做法,现写出来供钓友们在钓鱼时参考。
同时,也有和钓友切磋钓鱼技法以达到共同提高之目的。
首先,在出钓时间上尽可能选择无风或风力较小的天气(二三级风出钓较为理想)。
通常在大风天气中,一般也是早、晚风较小,鉴于此,建议钓手应“钓两头放中间”,即抓住早晚有利时机出钓,避开大风时段。观察发现,秋风也有昼凶夜息的特点。
喜欢夜钓的朋友选择夜晚出钓,其效果也挺好。
常言道: “七分钓点,三分钓技”,一言以蔽之,钓点选择在钓鱼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风天选点,从水域和地形上讲,应选择避风的堤岸下、弯道处、障碍物处、水草旁和尽可能选择顺风等有利于垂钓处下钩。若是手竿钓要选择距岸边近些地方下钩,这样可有效减少大风所带来的不便。
友情提示:切不可在侧风处选点。因风力过大时,不用说抛钩、提竿,就连竿梢左右不停摆动甚至竿子都难以握住,钓下了多久,只好另换钓点。根据大多钓手的体会,在大风大浪中钓鱼,选择钓点最好选在顺风处或地势较高地方,因这里有定避风作用,在小范围内风的力度相对较弱,竿摆动不大,同时也是鱼类乐意在此聚集、游玩和觅食的好地方,在此处做窝,定能有好的钓效。实践说明,顺风钓比侧风钓容易操作。如若真的选不到顺风处钓点,选逆风处也可将就,逆风虽然竿梢会出现摆动,但只要将竿梢尽量压低乃至贴近水面,竿体摆动就会减轻许多,加之对线的适度调整,是可以钓到鱼的。在侧风处选钓点是最不好的,不仅竿体会出现大幅度摆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和影响提竿速度,容易错过最佳提竿时机。
此外,在风力较大条件下,要尽量避开大水面选择小水域作垂钓点。塘口小浪就小,有利于观漂,水面大浪就大,不利于观察常会误判鱼讯。
众所周知,在风平浪静或是2~3级风的情况下,打下的窝料基本上是垂直散落于底层。但在大风大浪中钓鱼做窝情况就截然不同了,由于风向和风力的共同影响,饵料会偏离水面上确定的钓点斜向散落于底层,如果钓手仍按水面上确定钓点下饵钩,想钓到鱼很困难。在现实中常见到有的钓手做窝、续窝很勤,但就是无鱼咬钩,其主要原因就是下饵钩的位置不是真正钓点,饵钩未落到钓点上就很难钓到鱼。科学的做法应是:在水面上确定的钓点,应根据自己的竿长,向前后左右偏移30~50厘米或再多些地方下钩,这样才能让饵钩真正落到预定窝点处。除此之外,布窝时还要注意水体是否流动,若向左或向右流淌,钓手恰好将钓点定在钓位正前方,此时可依据水体的流速、风向和风力强弱,窝料酌情向左或向右偏移至恰到好处的位置才能如愿以偿。否则,真正的“正宗”钓点难以确定,想让鱼频频咬钩就困难了。
竿,最好选用硬调略偏重的竿。因为这样的竿比轻竿、软调竿更有利于抗风,尤其竿梢部分更为明显。
漂,最好用立漂且选大一些的。因为漂大了,坠要相应重些,这样抗风性能自然会好。值得一提的是,秋天,尤其晚秋时节,鱼吃口比较轻,大漂重坠显然不利观漂。此时钓手应在漂、坠的比重上做文章,将其调为或接近0:0。也可将漂的浮力调至略大于钩坠,让钩背刚触底即可,如此搭配的钓组,尽管坠重些,漂的反应还是比较灵敏的。再者,因风浪的关系,立漂的目数可以调高一些,至少应4~5目露出水面,无论鱼咬钩是送漂还是下拖,立漂反应大多都是黑漂多。
线,风天钓鱼线的长短很有讲究。因风天尤其大风天气有别于风平浪静或小风小浪条件下垂钓,风平浪静或小风天气钓线可略长些无所谓,它既可钓鲫鱼或遇到大鱼又便于遛鱼。但在大风天气钓鱼线不可过长,尤其水面风线更是如此。若水深是2米左右,那么线总长度2.5米即可,水面留有50厘米风线即可。因为线太长,水面风线自然也会长,风线长了必然会影响及时提竿。长竿短线,是一种古老又行之有效的钓法。这里有个问题,线到底该长到什么程度或短到什么样为好呢?大家知道线太长不利于抗风;但太短又带来换饵取鱼的不便。基于此,笔者认为,不可干篇一律,还是按照钓手身材高矮和平时垂钓习惯来定为妥。线径,通常用0.2毫米以内即可,可兼钓大小鱼,太粗灵敏度降低。
钩,可选用伊势尼6~7号钩尖锋利不带倒刺的钩。凡是钓鱼者都知晓,在大风天气钓鱼与在小风或风平浪静水域中钓鱼有着本质的不同。其中最关键有两点:一是抛投钩饵;二是正确判断鱼讯和及时提竿。在风平浪静和小风天气钩饵抛投可谓是得心应手之事;而大风天若窝点处是顺风,抛投饵钩就不成问题,若是侧风或顶风就困难多了。
遇此情,钓手应注意三点:一是将竿向左或向右偏移,让饵钩尽量贴近水面,到达钓点处让其缓缓下沉;二是择机投饵,通常大风天气并非一直是大风刮着不停,而是间歇性的阵风,在风力减小时,钓手应迅捷将饵钩抛投至钓点。三是钓点在顶风位置时,钓手在抛投饵钩时,要尽可能压低竿身,让饵钩贴近水面徐徐向窝点移动,到达窝点时让其缓慢下沉;在水底无障碍物情况下,也可先向窝点外围远处抛投,继而缓慢向窝点拖移。
那么,在大风天气如何正确判断鱼咬钩信号呢?这是垂钓中至关重要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知道风大波浪亦大这个成正比的理念。但凡事都有其一定的规律性,风中钓鱼也如此。事实上只要钓手专心致志,综合种种现象,去伪存真就容易分清是否是鱼咬钩信号。譬如:浮漂在波浪中正常情况是随波逐流,它伴随着波浪上下波动;若突然改变方向或有明显上送下拖迹象,说明此时正是鱼咬钩所为,可立即提竿获鱼。
一套合理的线组搭配方式,是我们在秋季钓鱼时不忽略的问题,秋季是钓鱼的黄金时节,但我们不能为了钓大鱼而且放弃小鱼的吃口动作,更不能为了钓小鱼而失去大鱼入护的可能,我们强调了合理的线组搭配,当然这里指的是鱼情,如果你知道这里面有大个鲤鱼,而且频繁有人钓起,你就不得不考虑,如果中鱼,你的竿和线是否承受的起。当然如果你知道这里面的鱼个头都不是太大,可以根据情况选择,但一定要记住的是,多准备备一付粗一号的大线。
一.线要细:根据鱼的个头选择钓线, 钓线越细就意味着你的这套线组就越灵敏越好用,口比较真实。。细线同时还具有很好的隐蔽性。
二.钩要小:鱼钩宁小勿大。晚秋鱼地活动力和挣扎力较夏天弱. 因此可以用较小地钩. 提高钓组地灵敏性。
三.漂要对:我们悬坠钓的时候都是根据要钓的鱼层来选择要使用的浮漂,钓底的时候要选择细长身稳定性好的浮漂,以硬尾为首选,硬尾的优点就是灵敏度高,稳定性好。调钓的时候要从调灵钓灵开始垂钓,如调三钓一二,如果后来鱼口不好了,有口无鱼时就加上一目提前准备好的铅皮,就相当于调三钓一或两目了。
四.竿要轻:轻细的竿可少消耗体力,台钓竿还是我们秋季钓鱼的首选,不止轻,而且还细,有时候一支竿子才几十克重,长度3.6~5.4米都行,顺手钓位合适就好,扬午的时候还要保证有刺鱼的动作,但动作幅度不要太大,否则容易断线跑鱼
秋季的四个垂钓阶段。秋季,气温表现为由热向冷转换,从开始到结束,气温变化很大,立秋刚过,气温仍旧很高;处暑之后天高气爽,温度宜人;过了霜降。转入暮秋,气温骤降,北京地区有时已见冰霜。钓鱼兴趣者可根据这些变化来铺排钓事。
按气温变化可将秋季划分为四个垂钓阶段。
第一阶段:自立秋开始。因为未过“三伏”,暑气依然逗人。可沿用夏钓方法,如钓荫、钓深,一天之中避开中午钓迟早,甚至仍可进行夜钓。
第二阶段:一般从处暑开始。这是一年中又一个黄金钓季。“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鱼肥。”这是晋张翰笔下的秋钓写实。钓友们将这段时间兽为黄金钓季,绝非仅是佳景和鱼肥,而是由于金风送爽温度相宜,是鱼儿摄食的旺季,当然也是钓友们大显身手的时
刻。此时垂钓,除可继承使用夏钓的各种饵料外,还可更多地采器具有秋钓特色的蚱蜢、油葫严及各种青虫和昆虫,用它们钓草鱼、鲇鱼、黑鱼和黄颡等,会获得满足的效果,有时鲤鱼也会对这些活饵感爱好。在钓法上仍是要以钓边为主。如在深水处钓鲢鳙草鱼,应离底钓浮。钓鲤鲫鲇黑鱼,则应钓边钓底。由于岸边草木籽实及昆虫,落入水中都是鱼儿的美食,会吸引鱼儿游向岸边,钓手追着鱼儿靠边下钩,定获车收。
第三阶段:始自寒露前后开始。因为气温继承下降,深水处太阳已晒不透,鱼儿游向温度较高的浅水区和旭日的岸边(这里浮游生物多,也是吸引鱼儿前来的原因)。这恰是“秋钓边”的时节,钓手最好使用手竿和短竿,不要顾忌近岸浅水处无鱼。但因水浅钓点又近,所以要留意隐蔽和保持安静,以免惊鱼。
在此阶段的后期,如下几场秋雨,跟着气温再度降低,水温就会急剧下降,泛起表层水温低于深水水温的情况,秋钓也就进入了后阶段。
第四阶段:大致始自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已靠近立冬,气温大降,北京地区已初见冰霜,水面温度已低到冰凉扎手的程度,鱼儿游向深水区。这时仍可垂钓,但钓点应选在旭日背风的深水区。一天之中应避开迟早钓中午,从上午10时至下战书3时为最好。鲢鳙已不咬钩,草鱼亦不进食,只有鲫鱼咬钩,偶然也能钓到鲤鱼,所以这段时间应以钓鲫为主。鱼儿吃食很轻,应采用细线小漂小钩。这时小杂鱼抢食减少,可用蚯蚓、红虫当钓饵,以进步上钩率。
秋季是最适合钓鱼的季节,也是最能体现钓者秋季钓鱼技巧的时候。秋季钓鱼技巧不仅与个人技巧有关,还与天气等自然因素有关,爱钓鱼的人士要充分利用秋季钓鱼技巧,才能钓到更多的鱼。那么秋季钓鱼技巧究竟包括哪些方面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秋季钓鱼技巧。
秋季钓鱼技巧一、鱼草有缘
秋季,水草在光合作用下,使得水中氧气充足、食物丰盛,给鱼儿创造了良好的栖息环境。有水草的地方可以降低强烈的阳光照射,符合鱼类避强光、趋弱光的习性;加之秋季水草已经不像夏季那样浓密,即使鱼藏身其间,也不会感觉缺氧。这时可利用秋季钓鱼技巧,从秋钓的实际情况看,虽然鱼有靠近岸边觅食的愿望,但也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的,在没有水草的岸边,安全缺乏保障,鱼很难靠近。另外,秋季早晚温差大,水革也能为鱼儿挡风御寒,且钓者的人影、竿影会被水草挡住,这就要考验大家的秋季钓鱼技巧了。由此可见,鱼与水草确有不解之缘。
秋季钓鱼技巧
秋季钓鱼技巧二、秋钓天时
1.初秋时如是晴天,就“宁钓早晚(6~10、16—19)时段,不钓中午半天”。这也是秋季钓鱼技巧之一,因早晚的气温水温相对偏低,氧气充足、光线暗淡,鱼本能地感到舒适安全,没有戒心而到处畅游觅食,比较好钓。
2.从仲秋到晚秋的天气不冷不热。这不仅使钓鱼人感到清凉舒适,而且水中的鱼也觉得水温适宜而十分活跃,到处摄取食物,因此这时候是最能体现秋季钓鱼技巧的时候,也是全年钓鱼的第二个黄金季节。
3.从晴转雨或从雨转阴亦是适合秋季钓的好天气。除此之外,秋雨绵绵伴有微风(风力1—2级)吹的时候,只要注意安全、施钓有方,必能事半功倍。掌握天气因素是秋季钓鱼技巧的重要内容。
秋季钓鱼技巧三、钓位选择
岸边水草是藏鱼之处。在野河、水库的岸边,尽量寻找自然草洞为窝是最为理想的秋季钓鱼技巧。如草中无缝隙就选在适当的水草前沿、边沿或缺口处为窝也不错。找有水草的水域施钓,鱼不仅多,而且大。但在草边打窝是要讲究秋季钓鱼技巧的,不能匆忙投饵,应先了解一下水草分布的基本情况。比如:在选定的窝点用钓组试探一下,看看是否会挂底摸清水的深浅,找出水深适合且有利于下钩的草空。此外,秋季钓鱼技巧中选窝点时第一选择是将自然形成又有一定深度的草洞作窝,这样既保证了鱼不缺氧、不浮头,又不容易惊扰到鱼。秋季钓鱼技巧第二是选择较隐蔽的草边,让鱼不能在水下感应到河岸上的动静和倒影。秋季钓鱼技巧第三选择是尽量避开人多的地方,找安静的环境,同时注意轻递竿,缓放钩,小走动,勿吵嚷,特别是换窝时脚步一定要轻。
秋季钓鱼技巧
秋季钓鱼技巧四、饵料选择
用饵之道是重要的秋季钓鱼技巧,钓谚曰:“春香秋淡,夏素冬荤”。它告诉钓者秋用诱饵不宜味浓。因为这时水湿适度,用饵味稍淡,穿透力也强,诱鱼效果更好;而且还应虚实结合,少量投入,以免鱼吃饱而去。鱼饵运用是重要的秋季钓鱼技巧,秋季乃需荤素兼备,以素为主交替运用,以便适应杂食性鱼的需要,灵活运用。
1.钓前诱饵聚鱼。野外水域,鱼少又分散,诱拢后钓之,方有大收获,且宜久诱。秋季钓鱼技巧使用诱饵一般原则宜多不需精。秋天鱼儿食量大,饥不择食,用诱饵打窝数量必须要多一点,方能起到诱鱼聚窝的作用。秋季钓鱼技巧诱饵以自制“药米”和商品饵混合后搅拌小米为诱饵,也可用发酵的混合饲料,如米酒糟、煮的熟烂的红薯拌玉米粒、麦麸、菜籽饼等,捏成大小的团投入选好的钓点来诱饵聚鱼。
秋季钓鱼技巧
2.钓饵投其所好。秋季是鱼儿大口狂食,为越冬做营养储备,此时钓饵要投其所好,秋季钓鱼技巧应选择富含蛋白质等营养高的食物。秋季钓鱼技巧鱼饵配方推荐:“牛奶钓饵”,文火焙炒出香的大豆粉40%、面粉40%、麦乳精10%、豌豆粉10%,以牛奶调成混合面团,这样的钓饵对鲫鱼有特效。秋季钓鱼技巧鱼饵第二种,主料:炒后磨细的芝麻粉、奶粉、碾成泥状的蚕豆粉各若干。将主料与配料拌合,边加水边揉搓,再撤一点山芋粉,切忌撒多,继续加水和匀,然后用力揉搓,揉搓的时间越长,它入水后耐泡的时间越久。
商品钓饵,这是钓友们用得最多,也是最喜欢用的钓饵。面对五花八门的商品饵,如何选择,钓友要有自己的主见,不可盲从,不可杂乱,要诱钓一致。就钓饵来说,一般突出腥香,以香为主,腥为辅,香腥结合,种类不可多而杂。
在晚秋时,钓友们常用蚯蚓做钓饵,使用时,可先把蚯蚓放入香粉或面粉中反复摇动,让某身上蘸满粉末,这样做即方便上钩,又利于诱鱼。红虫也是很好的钓饵。使用秋季钓鱼技巧时应将红虫绑成把儿,这样的红虫在水中鲜红夺目,并散发出一种比较特殊的味道,会极大地刺激鱼的食欲。秋季钓鱼技巧蚯蚓和红虫,是一种天然鲜活佳饵,适口性很广,很适用秋季钓鱼。
秋季钓鱼技巧
秋季钓鱼技巧五、施钓技巧
1.秋季钓鱼技巧钓者要“三不离”(手不离竿,眼不离漂,钩不离底)。垂钓中要手不离竿,使得钩饵垂直入窝,并时刻调整,以减少钩挂草的麻烦。秋季钓鱼技巧眼不离漂才能集中精力,看清鱼儿吃钩时漂上反映的微小鱼讯,及时提竿获鱼。钩不离底才能有效地钓获习惯于水底栖息觅食的底居鱼类。
2.提竿技巧。秋季钓鱼技巧要求钓者在垂钓中应集中精力,见漂微动,在鱼咬钩与吐钩瞬间,必须快速将鱼垂直提出草窝,秋季钓鱼技巧绝不能让鱼有半点停留钻草的机会,否则就会有断线跑鱼,造成惊散窝中鱼再钓难的憾事发生。
3.动态施钓。在布好的备用窝中,以人找鱼的游击方式轮番施钓。秋季钓鱼技巧要求有鱼上钩的窝要勤补饵继续钓之,无鱼者弃之不用。如此择优选窝找鱼施钓,就会不误钓机多获鱼。秋季钓鱼技巧加上你选好的天时,占据地利优势,饵料对路施钓有方,今秋傍草钓边,必然获丰收。
对于钓鱼人来说,秋钓既易又难。说其易,这个季节秋高气爽闷热天少,鱼吃钩较平稳。谓其难,难在气温正常时鱼不集群,连上的可能性明显减少。气温变化时,钓过路鱼有可能出现疯上,但选位较难,因为气温变化快,钓点的优劣捉摸不透。在这个季节里,水库里的鱼,有一个由下游到上游再回返下游的过程。小水库里的鱼也会为适应水温而变换活动区域和泳层。因此,分析气温,变换钓位和钓点,在这个季节显得特别重要。
秋钓鲤鱼。初秋如夏,鲤鱼还在深水,钓鱼人可以延续夏钓的乐趣,用爆炸钩或串钩在深水中过瘾。当这种钓法不再风光时,鲤鱼可能已游至稍浅一些的泳层,在大坝和它的两侧,以及中下游陡坡边的一些水湾,用手竿钓5~7米远,3~5米深,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秋钓草鱼。同样,初秋继续到深水区抛爆炸钩和串钩,可能是钓取草鱼的最有效的方法。但与钓鲤鱼不同的是,当候气温下降到15℃以下时,草鱼会到上游来,在浅水湾要钓远一些(通常七米外),在深水湾可钓近一些(通常七米以内)。选择钓位要看环境与水面动静,通常临岸四周有树木竹林的湾子,水中有枯草的湾子,其内有塘埂的湾子可能会好一些,水不能太清,不面也不能太静。 字串3
秋钓鲫鱼。水库钓秋鲫,一般在中秋以后。晴朗的天气可钓中上游离主河道稍远一些的浅湾,钓一米左右的浅水,阴雨天可钓中上游的主河道或离主河道近的稍深一些的水湾,钓三米左右的深度。气温由热而冷变化较大的时候,要不失时机的在前一时出鱼区的下游,找延伸到水中的砬子头或斜坡,钓过路鲫。随着气温进一步下降,钓位会继续下移,面积小一些的水库,如果下游的水深不超过十米的,可能要在中下游钓二到三米左右的水。
秋钓鱼。水库钓鱼,撩网箱可能是最好的钓法和时节。天气陡变时在砬子头抛泥鳅钩钓过路鱼可能会有好的收获。如果钓大个体的鱼,要到上游浅水湾里去抛泥鳅钩。此外,用手竿挂小鱼虾逗钓,在气温尚高时浮钓,串钩装活饵远投,也都是常用的方法。
秋钓鳜鱼。秋天尚暖的日子,是钓鳜鱼的又一个黄金季节。钓流水中的鳜鱼可能会比春夏之交时差一些,但是钓石缝中的鳜鱼,仍然会有好的收获。水库的水位几经消长,之时会相对稳定一些。鳜鱼几番折腾,穴居的鱼多起。
秋钓黑鱼。天气尚暖,小鱼还活跃时,用下刁子或下浮子钩的钓法,仍然可以钓获黑鱼,钓饵还是以生命力很强的小泥鳅最好。
一、选位的变化
1、秋季早晚的气候明显变凉,这对我们钓鱼人来说,灵活选位就显得格外重要。1、初秋选位。初秋的钓位在早晚应选择在较浅水域。因这个时段的天,人会感到凉,但水还是热的,早晚浅水的温度相应要比深水高一些,到了午时,太阳出来,最高气温可达十几摄氏度,我们再换到深水试钓,因为这时深水的温度也升了上来,浅水已经有些闷热了缺氧了,鱼会游到深水区觅食。
2、中秋选位。中秋选位的办法与初秋区别不是很大,只是换位的时间要比初秋稍微晚一些。如初秋在上午10时由浅水换到深水处,中秋阶段就应在11时或在12时再换。另外,换位的时间也要根据天气和气温情况来确定,如今天是大晴天,就稍微换早一点,如是阴天或下雨天,我们就应换得更晚一些。
3、秋末选位。这时的天气已经很冷了,池塘水库的一些浅水区,已结了一层薄冰,这时早晚选位应在深水,因为这时深水的水温比浅水暖一些。中午太阳出来后,浅水的薄冰慢慢融化,水温在阳光的照耀下逐渐变暖,鱼类就会随水温的升高游到浅水来。所以秋天的钓位应该一天三换,不能死守。
二、钓组的变化
秋天的钓组就应该讲究精细了。秋钓时,我们夏天所用的粗线大钩长漂,这时就应该换成较细的线组,较小钓钩,细而短的小浮漂了。因为随着天气的逐渐变冷,鱼类的活动量变小,觅食的动作也比夏天轻了许多;特别是在秋末,大部分鱼类已基本上进入冬眠状态,只有小鲫鱼和部分鲤鱼还在活动,所以,我们就要用小钩、细线、短小浮漂施钓。另外,在浮漂的调整上一定要讲究灵敏度,应调灵钓灵,就是浮漂上下移动1目或半目,我们就应迅速扬竿。如我们还像夏天那样调灵钓钝或等拉黑漂,送高目,就会影响鱼获。
三、饵料的变化
秋钓的饵料,就不能纯用清淡的素饵了,这时的饵料味型就要讲究荤腥了。用面食的钓友,就要在面食中给鱼加“腥”了。具体办法是,在开饵时,一定要在糟食中添加含荤腥味的商品饵。初秋少加一些,到了晚秋就要多加些,就是用纯荤腥味的商品饵也不过分,晚秋钓鱼人已经开始用昆虫类饵料了。因这时的水温极低,打窝用的饵料入水后其味散发很慢,而昆虫类饵料以它的鲜艳、能活动、腥味浓、颜色鲜亮对诱鱼起着极好的作用。人们用红虫夹将红虫挂在钩上,或用线将血虫捆绑挂钩及用蚯蚓垂钓,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从饵料的状态上讲,这时我们的饵料一定要开得较软一些,饵球不要搓得太大,要讲究饵的适口性,比重要讲究轻一些,以免饵料入水后扎入酱层而影响上鱼
四、操作技巧的变化
秋天钓鱼,要依气候变化为先决条件来决定具体操作办法。在正常情况下,应选择在晴好天气出钓,早晚钓近、钓浅;午时钓深、钓远、钓中间,早晚用短竿钓近;午时用长竿钓远。原因是早晚池塘边的温度要高于中间,而午时太阳出来,鱼塘中间的温度就会高于边上。对于浮漂的调、钓与夏天相比,也要有所变化。夏天,我们为了避开小杂鱼的干扰,大部分钓友都选择调灵钓钝,空钩半水调5~6目,钓6~7目。小杂鱼闹得厉害了,还有人用底坠跑线的办法应对。到了秋天,小杂鱼已没有像夏天那样闹得厉害了,这个时段,我们就要调灵钓灵了,也就是调5~6目,可以钓2~3目了。因为这个时段的鱼活动量比较小,动作也很轻,我们要做到见动作就扬竿,不给鱼机会,如再钓钝将会耽误中鱼。
虽说秋天是每年钓鱼的第二个黄金季节,我们也要以科学的态度去应付。钓鱼本身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要想在任何条件和环境下都能钓上鱼,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垂钓中要勤动脑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多摸索体会,善于总结经验。
秋钓,是各种鱼类食欲旺盛又一个时期,大量摄食足够食物以满足长体增肥的急需,为准备越冬储蓄更多营养与脂肪。因此秋钓针对鱼儿来近水觅食的特点,无论白天或夜间能轻而易举地钓获来近岸找食物鱼儿。所以钓近水总比钓远水易多获鱼。
一、钓具钓组
既然是钓近水,使用的手竿4.5—6.3米长就行。采用高碳、优质、硬调鱼竿,中钩后可减少遛鱼时间,较快降优它。主线使用2号优质渔线。线齐竿长,特殊情况下也不宜超长30厘米为好,便于操作方便;脑线使用1.5号优质渔线,脑线宜短不宜长。鱼钩使用优质伊势尼7—8号,丸せ8—9号钩,这样匹配的钓组用钩基本能适应穿刺各种鱼儿。漂、坠的选择余地比较大,可根据钓手的喜爱和方便而定。
二、钓位
要从几方面去选择钓位:1、杂乱处。所谓的“杂乱”,即水域中有水草、树枝、竹尾、石头群等等。秋季在湖泊、库塘钓鱼,应选有杂草、杂物、石头堆、沟坎、坑洼、暗槽、斜坡、水底杂乱处、浅水与深水的结合处。在这些地方汇集、孳生着微生物、昆虫、幼鱼幼虾。这些是各种鱼类的美食佳肴,受到鱼的喜爱。在宽阔光面水域中,哪怕有一概树枝、木桩,一小堆水草等都是垂钓的最佳地方。因为鱼儿早晚溜边倾向特别明显。会游到这些杂乱近水岸“进早餐”和“进晚餐”,下钩必有获。忌钓光面远处大水域,获鱼无几。
2、遮阳阴凉处。湖库大多利用峡谷地形及自然河流的落差截流筑坝或开挖而成,水深差异很大。有的近水岸斜坡水深,有不少的乔木植物遮住火热的太阳,这些自然形成阴静的秋季钓位。因阴凉处相对溶氧充足些,水温适宜,这些地方成为了鱼类栖息觅食的好场所,也是秋钓好钓位。
3、定点投饵喂鱼处。在许多水库、池塘都有业主经常投放青草、农作物、颗粒鱼饲料喂鱼的固定点。天长日久成了鱼类固定的大食堂,甚至也吸引多种鱼类在投放点游来游去等待就餐。在这固定点撒上诱饵做窝下钩,往往都有理想的钓获。
4、水边凸处,水岸边凸地处称为“铧尖”,有的钓手称为“犁头”地形。这种水域地开在任何时候都是首选的最佳钓位,比较易钓获鱼,在入秋后,更成为鱼类游弋左右边近水岸的通道,常有大鱼出没在这鱼道上。如钓手把钓位选择在这铧尖处,定能轻而易举地诱引钓获大鱼。
5、水淹庄稼地。在秋季常有台风登陆,遇上特大暴雨,或是边疆几天大雨不停,水库、低洼鱼塘洪水流溢,水位突然升高,水势淹没农田的庄稼地、蔬菜地、豆蔓瓜果地。这些都是鱼类的最好食物,各种鱼类敏捷活跃游入水淹庄稼地里开怀饱食。“水漫金山”,昆虫浮游逃窜,诱惑更多鱼类近岸捕获美味佳肴。如是遇上或选择这种特殊形成的钓位。这里秋季最理想的垂钓位,收获鱼不一般。
6、常有人洗刷处,在经常有人淘米、洗菜、洗碗筷锅盆、洗衣洗用具等场所,有许多残留的粮食、菜叶、昆虫等,滞留近岸水底水面。在安静无忧的时候或早晚时段,鱼会不由自主地游向这些地方,寻找或挑选它们满意的食物填充饥肠辘辘的肚子。此时伸竿近岸下钩,钓获它们不在话下。
三、钓技钓法
秋季钓鱼,钓得多与少,钓得爽与烦,在使用的诱饵与钓饵肯很大讲究。1、诱饵:使用诱饵一般原则宜多不需精。秋季鱼儿食量大,饥不择食,诱饵打窝数量必须要多一点,方能起到诱鱼集窝数量必须要多一点,方能起到诱鱼集窝的作用。一般诱饵以自制“药米”和购买“麝香米”商品饵,也可用发酵的混合饲料、米酒糟、煮得烂熟的红薯、流白浆的嫩玉米粒为诱饵;或用鱼虾粉少量,拌新米饭粒、麦麸、菜籽饼、细嫩大米糠混合捏成团,鸡蛋大小团投入选好的钓点做诱饵聚鱼。
2、钓饵。使用钓饵强调宜精不宜粗。钓饵比较多,常用有素、荤两大类。a、使用素饵。要优先选用颗粒状商品饵料,要突出香味。采用的饵料必须强调状态,宜较不宜更,比重宜重不宜轻,雾化效果要讲究,要巧妙善逗鱼,只有这利,才能有好的钓绩。在选用饵料时,对不新鲜、有异味,有霉变的料不能使用,用新鲜麦麸、豆饼、菜籽饼加上所钓鱼种的商品饵调整饵味,也可另加一部分拉丝粉或浓腥粉,钓饵能搓能拉比较好,有时小杂鱼闹钓厉害,不宜加浓腥粉,否则只有一个办法:更换钓位。b、荤饵。常用的有蚯蚓、红虫、蚕虫、大青虫、蛆蛹、蟑螂、蚂蚱等等。不同的饵钓不同的鱼有讲究:如钓鲫鱼,水蚯蚓、孑孓为最佳;如钓草鱼,嫩草叶与尖芯、蚂蚱、蟑螂为佳;如钓鲤鱼,蚌肉为佳;如钓青鱼,螺蛳肉为佳;如钓鲇鱼,大青虫、蚯蚓为佳。蚯蚓是万能饵,很多鱼都会吃。
3、离底钓。在秋季鱼喜欢近水溜边吃触底或离底的食物。钓手可采用调5目钓2目的方法或用调4目钓1目的办法施钓。也可以设定一个目数,挂好饵找到底后,将浮漂下拉1—2目施钓,使钩饵离底一点,防止泥沙杂草覆盖钓饵,这样比较稳妥。钓灵不钓钝,钓钝易跑鱼。
秋钓的钓法要灵活多样,根据三秋气温、水温不同,钓技钓法也有不同,适时而变:如钓鲤鱼,宜守不宜走;若钓草鱼,则半浮钓或浮钓;若钓鲫鱼,钓早不钓晌,宜早晚钓底,钓近水障碍物;若钓鲇鱼,傍晚至夜间触底钓。合理调整钓法才有获。
四、注意事项
1、必须保持钓位的安静。秋季钓近水,安静与隐蔽显得十分重要。因为钓手与鱼距离近,钓手应尽量减少发出各种响声。这种近岸噪音有碍鱼儿近水觅食,噪中生乱不安逸,鱼类嗅觉与听觉特别强,一有风吹草动逃离迅速,要求钓者谊坐不谊站,尽量隐蔽身影,不宜穿白色服装,减少对鱼的惊扰,使于毫无顾虑大胆近水咬钩。
2、起鱼一阵要适时补窝饵。大家都知道,只要钓点有鱼提起,就要适时补窝。补窝是再诱鱼,强留鱼,再续钓的延伸,是关键五一节,秋钓底层鲫鱼等鱼类,适时补窝显得非常重要。补窝饵宜适量,太多鱼吃饱后一去不复返,太少难留窝中鱼,恰如其分可造成鱼吃不饱,又想吃,游动在窝边的效果。
秋季是北半球最佳钓鱼季节,沙滩投钓、矶钓、防波堤钓、船钓等都可进行。除一些洄游性鱼类(有的进入淡水,有的进人太平洋深处,有的集体游向赤道,有的向北冰洋游去)外,可钓取的海洋鱼类及动物很多。
秋季近海浅水区鱼饵丰富,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各种幼鱼大都在水深50米以内的水域生活,大鱼也进入浅水区觅食,因此,浅水厌是海上最好的钓场。沙滩投钓主要钓取底层中小型鱼类,黑鲷、真鲷、大眼鲷、红笛鲷、舌鳎、绿鳍马面鈍、叫姑鱼、黄姑鱼、斑餱、比目鱼、石斑鱼、对虾、乌贼等上钩很勤。抛竿投钓-般投至远50~100米,水深5~15米,效果好。肌釣为在岩岸伸向海中的山嘴或海中的岛上垂钓。矶下水深,鱼多,尤多大鱼,故钓者多为中青年力壮者,钓具皆为重装备,钓鱼十分艰苦甚至危险。船钓有多种,有大船上可站10-50人沿舷垂钓者,有小舟乘3~5人至钓点抛锚垂约者。可沉底钓、可悬钓、可漂流钓,亦可延绳钓,方法多,所钓鱼类品种、数量也多。但秋季海钓忌天气恶劣,尤其是船钓,远离陆地几十千米以至上百千米,遇台风、暴风雨十分危险和麻烦,故船钓虽然是海钓方法最好的一种,但钓前必须了解天气情况,并了解海上水情、鱼情,以防万一。
秋季海钓和其他季节一样,也多在涨潮之时进行。潮有月亮潮和太阳潮两类,它是由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各处引力不同所引起的水位周期性的涨落现象。由月球引力引起的潮汐称为月亮潮,太阳引力引起的潮汐称为太阳潮。月亮因离地球的距离比太阳近,因此,月球的引潮力比太阳大2.25佶。潮汐现象主要随月球的运行而变化。海洋潮汐通常每天各起伏2次,白昼称为潮,夜晚称为汐。每月朔望时(即农历初一和十五〕,月亮、太阳和地球在一直线上,这时引力最大,潮汐也最高,称为大潮;每月上下弦时,太阳、月亮和地球的位置呈直角,互相之间的引力抵消不少,潮汐也低,称小潮。介于大潮与小潮之间的潮位,称中潮。每次涨潮最高时为满潮,降到最低时称落潮,从满潮到落潮约需6小时左右;从-次满潮到下次满潮,约需12小时左右。除上述每日有规律地升降2次的半日潮外,还有全日潮、混合潮、气象湖以及河口潮汐等。
海钓多在涨潮时进行。每天都有涨潮期,每天都可钓,但每天不一样。最好钓时为大潮过后的中潮和小潮过后的中潮,潮水不涨,不急不慢,水流快,但可以挂钩。大潮时水流过急,潮来得太快,钩在潮水中挂不住,人也易发生危险,不宜垂钓。小潮潮水低,海水流动缓,含氧量少,仅有小型鱼吃钩。
还有一种赤潮,海水呈赤紫色,说明海水中微生物(藻类)繁殖过快增加太多,海水中缺氧,鱼类不食,不可垂钓。由于陆地废水入海,造成部分海水污染,鱼类逃离或死亡,涨潮时钓也毫无意义。
秋季在四季中海水水位最髙,鱼类也最肥壮,潮也最大。因此,一般秋季海钓四季中效果最好;初秋和仲秋上旬夜钓效果也好。
肌釣的潮汐最好时机大都选择在农历初四、初五或农历十九、二十日(大潮之后的中潮)采用"转潮汐"钓法。即汐落潮涨之间,也就是每天的日升之时和日落之时。这时,汐(早晨)、潮〖傍晚〉都落到最低点,又是鱼儿休息后觅食时期,除其他因索(天气、水质污染、有捕鱼船队等)外,这时矶钓鱼儿吃钩率最髙。先钓半架潮(潮汐落至最低点之前〉。待落潮到最低点,海水不流动或流动很小,此时鱼儿不食,钓者可以休息。大约半个小时至1小时,潮水开始回涨,随着潮水的涌动,鱼儿幵始第2次觅食,可以马上幵钓,边钓边随着潮水的上涨向后退,至"涨半潮"时又回到第一钓点,再钓一会儿,潮接近最髙点,就可以打道回府。这段时间总共约5小时(含中间最低潮半小时至1小时〉,效果很好,往往收获颇丰。船钓选择潮汐变化与矶钓相反,选择小潮以后时间垂钓(每月的农历初九至十二,或二十四至二十七〉。因大潮之后的中潮海水流速力度还很强,水深流急,矶钓近岸好钓,船钓就很难将钓组沉到预定的钓点,而在小潮汐之时,涨潮退潮,海流活动范围较小,流速较慢。定点船钓多选择20?40米之间的水深垂钓,无论船約竿钓还是手拉砣钓,百克重的铅坠即可带动钓组钓饵垂直落入海底或中层钓点。坠小则鱼讯反应灵敏,钓中鱼后海流阻力也小,便于轻松摇轮收线上鱼'不至中途被快速海流涌动线断坠落鱼逃。船上漂流钓因小潮时海流速度慢,一旦找准鱼群,下钩后不会被海流汹涌将船及钩冲离鱼群,远离钓点。无论南方还是北方船钓,钓者都喜欢找"稳流",也就是小潮前后最适合船钓。
秋季怎样钓鲫鱼?秋季是第二个钓鱼黄金季,秋季钓鲫鱼应注意以下问题:
(1)宜钓深水
秋季钓鲫鱼时宜选择水位相对较深的水域,水库钓可选深水湾,水深以2~3米为宜。可事先用钩线多测试几个钓位,从中选择合适的钓点。
(2)选择有树荫的水域
秋季,有树荫的水域水较凉爽,鱼有避强光的习性,喜聚集到光线较暗的弱光区。有树荫,树上的果实、种籽、小昆虫被风吹落到水中,这些种子、小昆虫是鱼的好食料,鱼会习惯地游到树荫处觅食。"秋钓荫",道理就在于此。
(3)早秋钓风头,晚秋钓风尾
早秋,气温依然很高,有了风,水中溶氧量增加,所以应在水浪处设钓点,在风头处下钩。同时,风可降低水温,鱼感到舒适,食欲增强。到了晚秋,水温下降到10度以下,风使水温变得更低,而背风处,水面平静,较为暖和,鱼常游到此处活动。因此,晚秋宜选向阳的背风处设钓位。
(4)早秋可用半水悬钓
早秋气温较高,深水区溶氧量不足,鱼儿游到水的中上层活动。所以,早秋钓鲫鱼,宜用半水悬钓法。
(5)怎样用饵
早秋以素饵为主,如各种面团饵,傳料的气味可淡一些。晚秋,鱼需要贮存营养,食量增加,因此,晚秋以荤饵为主,饵料的气味可重一些,以增强诱鱼效果。红蚯蚓、红虫、蛆芽是首选的钓饵。
(6)钓具的选用
秋季鱼多在深水区生活,用海竿钓比用手竿钓有优势。既可用炸弹钩,也可用单钩,宜选用5~6号中型钩。若用串钩,竿梢上可夹铃铛。
青鱼是我国西南地区特有的鱼种。鲤科,鲃亚科。外形像草鱼,但唇边有须1对或2对。说它是鲤鱼,身体特长,尾鳍宽长而大,最突出的特点是背鳍第一鳍长而硬,似乎倒刺入背上肉中,四周隆起,形成脂肪块。此鱼广西最多,广布于全州、兴安、桂林、阳朔、荔浦、平乐、昭平、龙胜、三江、融安、龙州、梧州、博白、东兴等地,在淡水中产量仅次于鲤鱼,居第2位。尤以漓江和桂江资源最为丰富,名为光先倒刺鲃,俗称坑鲣、黄鲣、黄娟、光眼鱼等,个体较大,最大者达7.5千克。其次是分布在云南南盘江下游及其附属水体抚仙湖、异龙湖等水域的云南倒刺鲃,通常钓取的2千克左右,最大个体4千克以上。与广西倒刺鲃不同的是,广西倒刺鲃唇有触须1对,而云南的有须2对。这种倒刺鲃在贵州西部、四川西南部均有,并常被钓取。云南还有一种油四须鲃,分布于云南省及其相连的溪河、小水域、岩洞里。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对这种鱼的栖息地段和生活习性,都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此外,金沙江段有金线鲃(又名波罗鱼〕,深居清泉龙潭,不与杂鱼群居;四川岷江上游有黄鳍鲃等,个体皆小,属溪流鱼。不管哪种青鱼,都喜栖息于清水石底的激流溪河中,食性杂,荤素皆食。如广西的光倒刺鲃,鱼类专家解剖其肠胃,发现藻类及其他水生植物占左右。鱼虾类、蟹类、软体动物类占30%左右,钓取它以荤饵为主。
青鱼肉味鲜美,食欲旺盛,但极难钓取。它视力强,游速快,胆小,怕白色,怕声响,摄食动作快,吐得也快。钯鱼刚吞饵即吐钩,如果浮标反应迟钝的话,浮标反映的是摄食,而水底纪鱼已将钩吐出唇外。声响一大,它们掉尾即走,不见踪影。为此,钓鱼爱好者称它们为"奸鱼"。
由于它们生活在西南山区,四季可钓,然而冬季和早春及深秋,溪流中不见其面,它们也在深潭中"过冬"。因此,此时只好钓深水。最好钓取的时间是6月到9月的夏季和初秋,它们食欲旺盛,大都到浅水觅食。
再狡猾的鱼儿,也斗不过高明的钓手。竿、线不求长,但求敏感称手,钩小,铒用虾、野蚕、蚯蚓、蜻蜓、鸡鸭肺,以及米饭团、柚子籽、冬瓜籽甚至野生小红果。要装满钩,不露钩尖。钓点选择流水的回水湾、芦苇滩外、岩石旁、大树及竹林下、拦河坝及桥墩附近。打好窝子后,最重要的是不可穿白色衣服,利用地形地物,将自己隐蔽起来;河边障碍物如野草、岩石低矮,钓者蹲着钓,下钩轻,提钩轻,走动轻,不谈话。钓法为沉底钓或悬底漂流钓,浮标要灵敏,做到钩动标摇。下竿之后,如是沉底钓,则要耐心等待,不要像钓鲫鱼、鲤鱼那样,鱼不食,提提竿,让钩饵在水底动动,那将会把青鱼吓跑。只要看到浮标一抖动,立即提竿,否则将坐失良机。由于夏日钓得浅,溪河水清,1米左右的水底可见青鱼游来吃饵。钓者根据这一特点,用眼直接看水底钩饵,而不看浮标,只要见到青鱼头对钩饵低头翘尾,钩饵不见了,立即提竿,即可将其钓上岸来。提竿的速度要快,迅速出水上岸,免得惊散水底鱼群;如果钓到1000克以上的,需遛鱼和抄鱼,就要赶快将鱼向上游或下游牵10~20米远,再抄鱼。如在激流中钓,则坠要重些,饵要活,无论上牵下淌,线都要一直绷紧,竿稍尖略弯。一旦手感有鱼动钩饵,立即逆水提竿,鱼即可钓上。
若是在溶洞上游钓取金线鈀,事先要探明洞内水深,确定线的长度,装好钓饵,抛人洞内,钓饵顺水流进洞内,然后双手持竿,平贴于洞外水上,线绷紧。金线鲃虽小,吃钩力气不小,一旦觉得钩上有鱼挣扎,立即向外拽竿,即可把鱼钓出洞外。
秋季钓鱼是很好的时机,水库里钓鱼更可以领略在大自然环境下垂钓的乐趣。
秋钓的特点:秋季,昼夜温差大,气压高,以晴为主,早晚及夜间较凉。秋季特别适宜鱼类觅食和生存,是鱼类生存觅食的高峰期。其摄食量比夏季大,且吃食较猛,春、夏较难钓到的鲤、草、鲢鱼,此时也纷纷咬钩。这个季节的鱼不管是荤饵还是素饵都比较偏爱,一般不挑食。秋季的鱼较肥且大,即便是春天的鲫鱼幼仔此时也生长到30~50克。
钓位的选择:钓谚曰:一般钓点的选择规律均适应于秋钓钓点的选择。如池塘投饵处的左右两侧,水草缝,进水口,回水湾,铧尖、荫凉、脏乱处,都是秋钓的最佳钓点。
钓具的选择:由于秋季鱼摄食较猛,上钩后挣扎也较猛,所以线组的搭配要合理。如果所钓水域的鱼个体较小,主线一般选择1.0-1.5号线,脑线可在0.8-1.0号。鱼钩可选4-5号的伊豆、伊斯尼等。对象鱼个体较大,手竿主线可选择2.0-2.5号,脑线1.2-1.5号;海竿主线用3.0-4.0号,脑线2.5-3.0号。专钓白鱼可选1-2号的袖型钩,主攻鲤鱼钩号还要大一些,一般在6-8号。在水库钓鲤、鲢钩甚至要选8到10号才比较稳妥。选择鱼竿要根据水域不同作适当调整。深水域主钓鲤鱼要使用5.4米以上的手竿,钓鲫鱼选择3.6-4.5米的手竿。浮标的选择可根据个人视力和钓法不同,因人而异。
钓时的选择:掌握钓时是获鱼多少的关键。要选择最佳钓时,还得以初秋、仲秋、深秋而易。初秋的最佳钓时是早晨和傍晚。仲秋钓鱼,有“金秋时节小阳春,不冷不热好钓鱼;秋高气爽鱼儿肥,钓翁钓得笑哈哈”之说。北方一遇寒潮,大雪纷飞,冰天雪地,除中午能钓,其他时间出钓,获鱼无几。在此季节,立秋之后要钓阴,秋分之后要钓阳。要勤钓雨雾日,莫钓骤变天。
钓饵的选择:秋钓用饵一般要偏腥,在选用上具体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选择具有腥香味道的鱼饵。2 在鱼饵里加入一些虾粉或鱼骨粉,增加鱼饵的腥味,提高鱼类摄食的欲望。3 选择荤饵,使用蚯蚓或红虫钓鱼。4 根据季节的变化,可选用当季粮食作鱼饵。如使用红薯丁作钓饵,红薯加颗粒料揉合一起作诱饵,在自然水域效果很好,在一些鱼塘里也很有效,可以一直用到晚秋。

刮风天钓鱼的技巧 影响垂钓的因素很多,风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风对鱼儿的活动与摄食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风对垂钓的影响? 风吹波浪起,扩大了水与空气的接触面,提高了水中的溶氧量。上层水溶氧量高顺风流,下层水溶氧量低逆风流,从而形成对流,对流加快了氧气的溶解。? 春秋和初夏,刮二三级风或下着毛毛细雨,水面微波荡漾,水中氧气充足,鱼儿自然显得格外活跃,四处游弋觅食,上钩率就高。 在夏季(尤其是盛夏)气温很高,如再遇上雨前的闷热天气,气压低,水中缺氧鱼儿游到水面张着嘴从空气中直接吸氧,或是躲在深水区或阴凉处避暑,此时,鱼儿就不大咬钩了。如果刮起了三四级西北风,天气就会变得凉爽些,水温下降和水中溶氧量的增加,就会促使鱼儿由迟滞变为活跃,并积极觅食充饥。? 不论什么季节,一旦刮起了五级以上的大风,鱼儿都会惊慌失措,游到深水处躲藏起来,自然就顾不上摄食了;如在隆冬寒流袭来时,刮起了刺骨寒风,鱼儿即进入半冬眠和冬眠状态,自然就不会咬钩了。? 二、选择可出钓的有风天? 在一般情况下,刮三级以下的东风、东北风、东南风不论白天或夜间均有利于垂钓,而刮南风、西南风时,除夏天的早晚、冬天的中午外,其他季节不利于垂钓。刮西风、西北风、北风,只有在夏天雨后且风力不大时才有利于垂钓。? 鱼谚说:“大风钓大鱼、小风钓小鱼,无风不钓鱼。”大风之日出钓,钓获的往往是较大的底层鱼;而微风之日出钓,钓获的数量较多,但个体偏小。其原因是大风风力大,猛烈地搅动水面,使水面空气尤为新鲜且溶氧量也大,在深水区的大鱼,随风浪游到浅滩区竞相觅食充饥,此刻食欲较强,吞钩凶猛,因此上钩率的机遇就明显增多;而在微风或无风之日,只有小鱼才聚群游弋觅食 只有熟悉与掌握了本地区在什么季节刮什么风,鱼儿最爱咬钩,刮什么风不利于钓鱼才好。选择可出钓的有风天(必须及时收听当地的天气预报,除气温外特别是要注意风力和风向以避免盲目性,提高出钓的效果)。有经验的垂钓者,经常利用刮大风谋取钓大鱼的策略。? 三、在大风中垂钓二法? 在风力较大时垂钓,可采用下列二法: 1.钓钝法:因风力较大,浮漂在水面上被风吹得飘忽不定或随风移动。为了钓饵着底,浮漂不易移动,可采用钓钝法。方法是将浮漂上移,使漂的一小半在水中,一大半在水上斜着,任风浪来回摆动,当浮漂成直立或平躺在水面时,立即提竿,便可得鱼。 2. 钓“抬头”法。就是使钓饵悬在距水底3厘米处的水中。特点是目标明显,由于水面浪的摆动,带动了钓饵在水中的晃动,使死饵变成了活饵,似提竿逗钓法,诱鱼上钩。?http://xinhanghuwai.taobao.com/category-720903208.htm?spm=2013.1.w5002-163552813.8.AvcI5F&search=y&catName=%B5%F6%D3%E3%B7%FE 四、风中垂钓五注意? 1. 钓饵要小。无论荤饵(蚯蚓)或素饵,一定要比平时小一点,以便鱼儿咬钩时,能迅速顺利地将钩吞入口腔深处,钩得牢,当鱼儿发觉有异样时,想将钩吐出已非易事。迫使鱼儿做出较大的动作,即形成“黑漂”或把漂拱得老高,便于观察及时提竿得鱼。 2. 浮漂露出水面的部分要小,最好使浮漂露出水面一点点,鲜红醒目的漂尖,就在水面上,只要有些变化就能看清,有动静就提竿,提竿得鱼。? 3. 在下风处下钩。背风处水中溶氧不足,有风浪处溶氧充足。由于风的吹动,将天然饵料都刮到下风处,饵料丰富,聚集的鱼儿也会多。同时逆风看漂比顺风容易。? 4.注意季节的变化。冬季气温低,鱼儿摄食的动作轻微,拱漂幅度小,再加上风浪,鱼儿的这一特点尤为明显,因此在初冬、早春垂钓,只要漂一动就提竿。? 5. 也是关键的一点,鱼儿摄食吞钩时,漂的反应是猛地往下一顿或是上下抖动,而风浪是使浮漂前后左右晃动,咬钩与风浪的区别就在这关键的一点上,只要浮漂有动静,宁可空提几次,也不可放过一次得鱼的机会。
中国钓鱼服第一品牌--阿玛迪斯钓鱼服系列
授权经营:
一店: http://xinhanghuwai.taobao.com
二店: http://qdamadis.taobao.com
正品威腾,兰达,维卡,海明威等钓鱼服
钓鱼防晒服,防晒裤,护臀,救生衣,下水裤。
另有钓鱼帐篷等户外装备。
正品波司登羽绒服,冰飞,冰洁羽绒服
欢迎咨询:
QQ:516599130
海钓中的岸钓根据施钓地点大致可以分为矶钓、滩钓、堤防钓,根据所钓目标水层的不同又可分为浮钓与底钓,根据使用工具的不同可分为手提线钓和竿钓,根据钓点的远近又可分为抛投钓和垂竿提钓,等等。具体使用哪种钓法以及使用哪种钓具要看钓点的具体情况、目标鱼的生活习性、个人的经济能力,没有具体的标准。 ' G, ?9 G7 a- j
一个初学海钓的钓友开始时往往很茫然,不知该从那里入手,那就先从简单的开始吧。 3 I2 {; F2 B% j, s
1、钓具的准备
1)、钓竿:海钓自然要用海钓竿了,也就是竿体上带导线环的那种。海竿根据功能的划分有船竿、矶竿、筏竿以及抛投竿等,价格从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初学岸钓的爱好者准备两三支长度在三米六左右的硬调抛投竿即可,国产最贵的一支也不过一百元人民币左右。注意:到信誉好的渔具店去购买国产品牌鱼竿,不可贪图便宜,俗话说“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一点不错。
2)、铅坠:不同长度、不同直径的品牌鱼竿都标有可匹配的适合铅坠重量,铅坠不能过大或者过小,过大容易断竿,过小则抛投距离不够。铅坠属于易耗物品,经常挂底而丢弃,因此每支鱼竿应多备几个铅坠。 " { N+ @1 N/ D
3)、浮漂:在海底多礁石易挂底的钓点以及目标鱼是中上层鱼类时,就需要使用浮漂把钓组控制在一定的水层了。在主线上依次打上棉线结、挡珠、浮漂、转环、中通铅坠、转环、带钩子线(或者串钩钓组),子线根据钓场水深长度大约设置在50厘米-120厘米之间,浮漂上端用棉线结固定,下端不必固定,以便于投甩,浮漂的浮力要略大于铅坠及钓组重量。 , J' O2 J) R9 h1 H" k" y9 R
4)、绕线轮:购买2000-4000型号的纺车轮若干只,轴承在六个以上,蓄线量在百米以上。国产正规品牌价钱大约在100元人民币左右,不明产地、不明品牌、价钱便宜的不明货色建议不要购买。 ( j+ \+ o9 O, @0 L8 E7 H9 X5 U* T
5)、钓线:根据绕线轮的型号大小选购从直径零点三到零点五的强力钓线做为主线,子线略细。
6)、钓钩:钓钩型号应根据目标鱼的不同而选择不同型号的鱼钩,岸钓初学者鱼钩不必过大,选择12号-17号即可。
7)、夜光棒:当然是在夜间为了清楚的看到上鱼讯号使用的了。在钓底时可以把它固定在竿梢处,根据竿梢的抖动判断渔讯;在浮钓时还可以把它固定在浮漂上,并且大多数鱼类在夜间都有趋光性,这时夜光棒还有诱鱼的作用,当漆黑的海面上那悠哉游哉的光点不见时就是鱼儿上钩了。 ' q0 a2 _. r L4 u- i8 t
8)、鱼饵:北方岸钓以各种沙蚕类最好,沙蚕类号称海钓万能饵,北方沿海大多数可钓鱼种都可以用它钓取,并且远投时不易钩饵分家。其他鱼饵还有虾类、小鱼及鱼肉、小乌鱼(海兔子)等。
9)、抄网、鱼护、手电、剪刀、毛巾、手套等。 8 b0 J* {* g" v3 r( G+ ]; \
2、了解潮汐及潮流的一般知识
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发生的周期性运动。我们把海面垂直方向周期性的涨落叫潮汐,海水水平方向周期性的流动称为潮流。所谓的周期性是说,一般情况下潮汐或者潮流每天都要经历两个涨落,大约每次涨落之间相差六小时十二分钟,那么第二天的第一次高潮时间比前一天就要推后四十八分钟了,半月后第一次高潮时间经过循环又与月初的第一次高潮时间相同,于是下半月又开始重复上半月涨落时间基本相同的潮涨潮落。由于地球、月亮、太阳的角度时刻在变化着,当每月的阴历初一前后和十五前后这三个星体处在一个直线时,对地球的引力最大,所以海水的潮汐落差也最大,这就形成了所谓的大潮,海水流速最大,钓鱼人称之为大活汛;每月的初七、二十三前后,太阳、月亮、地球分处在不同的角度,这时对地球的引力最小,那么海水的潮汐落差就最小,这就是小潮,海水流速最慢,钓鱼人亦称死讯。在同一钓点,涨潮与落潮的海水流动方向是不同的,涨潮时如果是海水东流,那么落潮的海水流向就是西流。在潮汐涨至最高点时和退至最低点时,海水流动就有一个大约10-20分的停止期,俗称平流。在近岸潮水涨至高点或退至低点时,在其稍远的外部海域海水并没有立即平流,而是存在一个时间差,愈向外海时间差愈大。
如同人的一日三餐一样,这潮汐和潮流对海洋鱼类的生活影响极大,俗话说“钓鱼不懂潮,纯粹瞎胡闹”。那么选择什么样的时机岸钓好呢?
实践证明,岸钓同船钓正好相反:船钓最好是小潮汛出钓,也就是每月的阴历初七至初九、二十二至二十四最好,因为这一时期海水流速较缓,便于鱼儿觅食,即便是大潮讯出海船钓也是涨流与落流之间的平流期最好。而大潮讯却是岸钓的最佳出钓时机,也就是每月的阴历初一至初三、十六至十八。因为此时外海流速太大,小鱼小虾根本无法立足,就来到海湾等避流处或流速缓慢处觅食,大鱼也就尾随而来,客观上为岸钓创造了有利条件。 1 x8 L6 T: v+ \; p% N
6 T8 C2 e9 \4 R- K( |
3、了解适钓鱼种的生活习性 ( m# T6 s& D. {4 r5 x; _5 f
北方的黄海、渤海海域这些年的常钓鱼种主要有以下几种:六线鱼类、黑鲪类、鲷类、鲈鱼类、比目鱼类、鳗鱼类、鲻鱼类以及体形较小的暇虎鱼等。其中六线鱼类、比目鱼类、鳗鱼类、暇虎鱼类属于底层鱼,黑鲪类、鲷类、鲈鱼、鲻鱼类属于中下层至中上层鱼类,但其摄食范围较广,有时在底层也可钓到它们。这些鱼类食性均较杂,其中黑鲪类、鲈鱼类以及比目鱼类中的牙扁属凶猛掠食鱼类。六线鱼、比目鱼、鲻鱼、暇虎鱼只在白天觅食,鲈鱼喜欢在夜间以及晨昏觅食,星鳗喜欢在夜间觅食,白天水浑或者光线较暗的深水区也可钓获。以下是各种鱼类的摄食偏好:
黑鲪:高粱叶子鱼、小乌鱼(海兔子)、带皮黄鱼肉、泥鳅、鱿鱼腿、海肠子等; ! X k/ ]# `0 k6 l' C: c
六线鱼:虾、各种沙蚕等; 7 n0 A3 T4 Q8 p: @( v: V
鲷类:虾、管蛆、蛤类等; 2 a: y( h" z& {* R
鲈鱼:活鱼、活虾、各种活沙蚕等; 1 c" \: R4 \, p4 V7 P3 ]. z
比目鱼类:虾、沙蚕、小鱼(牙扁喜食)等;
星鳗:小乌鱼(海兔子)、虾、鱼肉等;
鲻鱼:沙蚕、鲅鱼肉、面食等。 + D/ s) Y+ G* w' P! S
4、掌握海钓的最佳时机
每年春末的四月中旬至五月底,以及秋末冬初的九月底至十二月初是北方海钓的黄金季节,尤其以秋末冬初最好。春末气候转暖,海水温度回升,鱼类或者成群从深水处来到岸边或者从冬眠中醒来,急需觅食以补充体力,这是海钓的第一个黄金季节。秋末冬初洄游鱼类为了积攒南下的体力,另外进入深水越冬的鱼类为了对付寒冷的冬天都开始了不分潮水的疯狂集群觅食,这是第二个黄金季节。一个海钓爱好者是不会让这两个黄金季节白白溜走的。每年的一月至三月底,近海水温寒砭肌骨,鱼类已经停止觅食,不可出钓。
那么除去黄金季节,一天当中什么时间出钓最好?清晨与黄昏最好已经是大家的共识了,不用多说。一天当中什么样的潮水适合岸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有说钓二.八潮的,也就是钓落潮二分、涨潮八分,还有说钓半潮的,也有说钓刚涨刚落的。不同的鱼种、不同的地域具体什么潮水好钓鱼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自己总结经验,但满潮和枯潮不好钓鱼却是岸钓的常识。潮水是怎样划分的呢?每次涨潮或者落潮的大致时间为六小时十二分钟,将其十等分,每等分为三十七点二分钟,二分潮就是落潮后的一小时十五分钟左右,依此类推。
- s! l h8 z0 z0 i) x7 j
5、注意风力、风向的影响 3 S- N1 O+ [' B7 Y3 _
有风天好钓鱼,这也是常识,因为有风天海水溶解氧浓度高,鱼类较为活跃。但是风太大了不行,在风向适宜的情况下,一般的说风力在五级以下甚至六级以下不影响钓鱼,也不影响鱼类觅食。还有风向不对也不行,中国沿海地处太平洋西岸,大部分海域的鱼类惧怕东北风或东南风掀起的卷底浪,渔谚说:刮东风、鱼头疼,此时鱼类大部分已经躲进岩洞或到深水区避浪去了,极少觅食。
一般情况下,面向东的海岸在刮起四五级以上的东南风或东北风时均不可出钓,面向北的海岸东北风不可出钓,面向南的海岸东南风不可出钓。 , _6 H1 T: X+ E. C7 p* a9 R
了解了以上几点,你已经基本上入门了。
海钓与淡水钓相比,在于海钓给人更多的刺激感觉,其结果永远无法预知,这种不确定因素使得海钓的朋友更乐在其中。另外,面对着一望无际的大海,聆听着大海的气息,感受着海的博大,你会觉得人与自然是这样的和谐。这种感觉又怎是鱼塘边商业味渐浓的竞技钓者们所能体会得到的?也许这就是海钓的无穷魅力所在。
渔谚:“春钓浅,秋钓深。”在这句广泛流传的渔谚召唤下.广大钓鱼爱好者,特别是还没有实践经验的初学钓鱼人,从立秋开始,便由浅钓改为深钓。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和错觉。事实证明,秋天的气温、水温仍然不低,并有“秋老虎”的称谓。所谓“秋老虎”,顾名思义,不言而喻,即酷暑、炎热、高温。秋高气爽,只是显露在早、晚的凉意。山东半岛,从立秋至立冬,整个秋天的气温在26~8℃,水温也很适宜鱼儿在浅水里生存,鱼游向较深的水位也是暂时的、短促的:即仲、晚秋的早、晚水较凉时,鱼会待在深水处,其余时间它们还是在浅水区活动。鱼儿所以恋恋不舍浅水,是因为浅水近岸温度较高,氧气充足,水草丰富,藻类、浮游生物、小虾、蚯蚓活跃;秋收,自然落地的高粱、谷子、黍子、大豆、豇豆、绿豆、豌豆等杂粮子粒及菜叶、草种子,甚至地瓜小根茎,都很容易被秋雨冲流进近岸浅水域,变成鱼儿的佳饵美餐。
所以,浅滩近岸,是鲫鱼、鲤鱼、鲢鱼、草鱼、鲇鱼、鳅鱼等休息、聚集、嬉戏、觅食的最好场所,只要6℃以上,各种淡水鱼,不会轻易离开浅水区域。我认为,秋天以钓浅为主,钓深为辅,钓浅钓深相结合,灵活机动,抓住金秋有利时机,大显身手,鱼获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