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嘛,首先看强度,不能因此出危险啊.小命要紧.
其次看可靠性,操作方便,各配件少出点闹心的小问题来.(在外修理什么还是很不方便的)
在强度达到安全标准的情况下(虽然是越强越好,但大大增加重量也不划算)要越轻越好.百里无轻担,何况拿在总在运动的手上.肢体未端轻一两比包里轻一斤都更有效.
但以上条件都会跟价格扯上关系,强度好解决,可靠性和重量标准要上一点,价格可能是向上翻.价格接受度,跟可靠性和重量认知度很大关系.总之,物美价廉谁都喜欢.
对于售后保障,能提供配件就行了,真的邮寄去免费修,邮费都不划算.杖这么简单的东西有配件粘粘敲敲就搞定了.
外观和知名大牌是亮骚的,谁都有点虚荣心,排在最后吧.
以上的条件都要在杖满足强度的情况下,如果产品在强度上骗人,那就是谋财害命了.
注:行走杖较轻但强度弱于登山杖.不同活动也可选不同的杖.
登山杖当然是稳定性最重要,没有好的稳定性谁还能放心的使用?难道纯碰运气去用吗?我爬个山,下山时候仗断了或者锁脱了,不要命啊!就是不要命摔一下也有的受了。我选 稳定 材质 售后 ,这三项当然能好看点最好。既然是对户外者本身起到重要作用的装备,价位当然是不可能太便宜。大品牌也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当然老T的仗是有口碑的。起码8264这个烧装备的论坛里很多朋友还是肯定老T的产品的,我希望多一些老T这样有承诺有追求的“奸商”!
说说我吧,第一对杖是30块钱每根在户外店买的,除了腕带短了点容易脱没觉有啥不好;去了武功山、船底顶以及广州周边经常拉练半年,就觉得有时旋不出来,又有时缩进去会锁不紧。经朋友介绍,在某宝入了11块钱每根的杖,因为邮费问题,一次入了四根;试用时发现此杖最大长度刚好够用,拉到最大长度时直击地面会有发抖、松的感觉,除了拉练线不敢拿出去用,四方山一次摔跤弯了一根,拉练两次又有一根抽不出来。面临去贡嘎西南坡七天,经朋友介绍入了一对“碳素杖”50元每根,确实轻很多;但是贡嘎回来发现一支膨胀螺丝顶的螺丝掉了,另一支杖尖不见了,不敢拿这杖出门,直接送人了……为了安全打算尝试外锁咬咬牙560块入了对BD,就出了次武功山,用着很放心很舒服…然后就不舍得用了。再次56块钱每根的价格入了一对山之行外锁杖,比BD轻很多…锁定似乎也不差,独行三天穿越丹霞也是用这很舒服很放心;然后是三天船底顶探路,表现非常给力…包括爬陡坡的快速收杖,过泥地快速拉长杖……应付复杂环境的快速收杖出杖。
稳定第一,决不能有松锁的情况发生,所以我一直喜欢外锁的,不会莫名其妙的松锁,事后处理也方便,不像内锁那样麻烦,目前一对BD,有一根最下一截有点弯了,不过还好用,如果更换继续BD的,这东西真心不敢用三无产品
登山杖最重要的是可靠性,好的选材很重要,很多黑心商人选材垃圾,忽悠人,那种登山杖基本上用1次就不会用了。 当然我觉得义乌10元的那种还是真不错,用了扔掉也不可惜,不过那种不是真的6061铝材的登山杖,那种是很差的登山杖!
比较好的有voca joy ;BD ;鲁滨逊;碳素的个人感觉还是喜好voca joy的和鲁滨逊的。 好像还有一个碳素做外锁的H什么牌子的,那个我没用过,想什么时候尝试一下。
俺的选择次序是4+3+5,选择依据是:既然是知名大牌,总有几把金刚钻,产品质地有了保证基础;外观漂亮,往往也与内在的稳定性可靠性相关联,许多情况下,我们一时半会没有足够有效的手段验证其稳定性与可靠性,外观是一个很直观的选择因素;以上两点决定了产品的价格不会太便宜,售后保障好就显得更加重要。
俺的上述原则用于很多户外装备的选购中,具体到登山杖,就是:09年第一根内锁杖,LEKI thermolite makalu ,12年入了一对外锁LEKI carbon titanium,12年底再入一根外锁LEKI photo system(这根貌似可耐受强度有点大,粗壮的杆身份量算轻的,还没有机会实战严酷考验过)。这些杖目前均在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