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谢过大家。请大家不吝赐教。我正在准备去川西徒步的线路,气温为-10到20之间。在衣服采购中,我有2个困惑:关于抓绒衣和软壳的选择?我已经定好了保暖内衣(baselayer)和冲锋衣,正在选购中层。我知道抓绒衣和软壳都是可以做为中层的。中层应该只带一件就可以了。Q1那么在只买一件的情况下,买哪一件比较好?Q2目前考虑选购P的抓绒衣,或者Marmot或者鸟的软壳。如果有用过这几个牌子的,也请给个建议?羽绒衣内穿和外穿的选择我了解到。羽绒衣有两种穿法,一种是内穿(在冲锋衣里面),一种是外穿(在冲锋衣外面)。Q3平时走动的时候,是不需要穿羽绒衣的。如果到了营地穿的话,我应该买大点的外穿,还是买小的内穿呢?两种羽绒衣有什么区别?Q4如果买小的内穿,冲锋衣是不是需要买大一号的?那这样不穿羽绒服的时候岂不是很不贴身?新增问题:Q5裤子方面:保暖中层的选择?一条抓绒裤就可以了吗?再次感谢,请大家指点迷津。
回复 rainorshine 的帖子
软壳是间于 抓绒和冲锋衣之间的产物, 是抓绒植绒在外层弹力面料上,外加涂层达到防泼水的效果,身材好的穿会很有型,不适合胖子等(个人认为),防水防风等级没冲锋衣高,保暖性也不如抓绒加冲锋衣的搭配,
羽绒服有内胆羽绒服和专业级外套羽绒,和多用途轻薄款
内胆羽绒是是最差的,面料粗冲绒少,羽绒级别也不高,
多用途羽绒比如tnf 的巅峰系列800蓬松度的agce,重量400多g,既可以做外套,又可以做内胆,但是去恶劣环境,最好外面加冲锋衣,保护羽绒服不被钩破或者被烟头火星烫坏增强防风性之后,性能大增。
专业级的羽绒服,面料是用薄膜级别或者厚的防风设计,这样的羽绒服相当于羽绒服+冲锋衣了,轻便舒适,适合直接去严寒的比如零下20-30度的地方,而不是气候多变的地方。
回复 rainorshine 的帖子
一件保暖内衣,一件多用途800蓬松度羽绒服(正品哦) 可以抗零下5度,重量累计700g
内衣,羽绒服,加冲锋衣 可以抗零下20度到30度,并且在十度左右不会热,
遇到零下40多度,在内衣和羽绒服之间加一件薄毛衣,用来聚热 就可以,这些穿上总重量也就1。5公斤内,非常轻便舒服。
回复 rainorshine 的帖子
看环境状况,温度很低零下十几度风又大,就得软壳裤加保暖内衣,软壳裤有挡风作用这个时候效果明显,如果是没什么风,就是零度左右,最低零下6-7度, 不是大风大雪的,卖2层裤,外层棉,内层抓绒的,这种裤子透气舒服, 软壳裤相对闷
回复 rainorshine 的帖子
肯定应该买抓绒,冲锋衣和外壳有功能上的冲突。
可以买MARMOT或AIGLE,或MHW。
买内穿的方便。
羽绒服如果内穿的话,一定要买压缩率高的,这样一勒紧,就会很小,所以外层也不需要买大号的了。
抓绒保暖,软壳防风。从这个角度考虑你的选择。
如果冲锋衣肯定会穿,那确实没必要考虑软壳了。
软壳是在用不上冲锋衣的时候,才发挥作用的。
羽绒内穿也尽量别压缩太厉害,保暖需要空间,不然买那么高蓬松度的干嘛…二选一的话就抓绒吧,适应面广,起码不怕潮湿环境,P棉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基本来说,保暖性和压缩性,羽绒大于抓绒,环境适应来说,羽绒完败。徒步中就抓绒,营地保暖就羽绒。看题主的使用环境和温度,我建议带抓绒和软壳,羽绒没必要,其实软壳太多内面抓绒了…
羽绒服内穿非绝对极限环境没必要。
零下10度以下没有雨,零度以上一件冲锋+后抓绒就解决了
要买羽绒服的话 内穿买P家的,外穿买带防泼水的就没问题了
有件TNF的羽绒三合一。零下30度亚布力,滑雪4小时没觉得冷。
MAMMUT的包。。。我倒是一般不建议。徒步类的比较少,偏重技术包很多。
抓绒衣, 在漫天的 P公司下 有用到T公司的 ,是我考虑 MAMMUT抓绒的一个很大的理由,outline 又是一个很适合我的东西。
以女款而言,LOFT 窃以为 手感可能比毛猴更加好
你的概念错了,软壳其实和硬壳属于外层,并不是中间层,有些软壳布料具有保暖功能是基于灵活轻便的考虑(其实是二合一)。。。多在一般天候下使用,由于透气性好,比冲锋衣舒服。至于羽绒服,俺目前为止没有看到西南那块徒步中需要武装到这个级别的,个人在北京过年爬长城时试了下,热死了。。。基本就是在营地静态保暖,至于是马甲还是夹克,看个人喜好,不过我是觉得不要重复投资,马甲有点鸡肋。。。
回复 rainorshine 的帖子
你去的时候应该已经过了雨季了(10月起?根据你提供的温度推测),冲锋衣是必须的,冲锋裤就真的鸡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