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傍晚时不见人烟,一直在深山里赶路,没有拉加镇的灯光迹象;西边地平线上升起一颗明亮的星,接着不知不觉间天上的星星都亮了,心情却渐渐不安起来。终于,黑暗中看见一座水电站在峡谷中建设,闪闪灯光穿起一片光明。

今天虽然诸多不顺,总算安全到达拉加镇。旅馆的条件不错,和玛多县的宾馆差不多,今夜又可以洗澡,然后在软床上舒舒服服的睡一觉了。
码表显示路程54.35公里,耗时7小时31分,平均时速7.22公里,最高时速24.43公里。
第23天
前方的目的地是秀麻乡,打听了路线,出发。小马来送我,合影留念,感谢他的帮助。
有一条土路直通拉加镇后300米高的山顶,对面黄河南岸一条去大武的柏油路一直上升,伸到雪山里去。山路伸向峡谷,走了很久,当地一位喇嘛告诉我,这里不通往秀麻乡,愕然;又有工程队说,这里是通向“新秀麻”的。原来新建了秀麻乡政府,不是以前的地方了。我要去的是黄河边上的老秀麻乡,走错路了。



现在已经深入山谷,傍晚到了修路工程队营地借宿,还吃上了热乎饭。夜里很冷,同宿的挖掘机司机小伙子分给我半幅被子盖在睡袋上,才抵挡住凛冽寒气。今天码表显示里程16.96公里,耗时3小时22分,平均时速5.02公里,最高时速18.78公里。很多时间花费在问路和按图计划上。


第24天
山谷的夜很冷,工程队帐篷里较暖和,感谢大家。早饭是西红柿蛋汤,馒头,饭后和大家告别、留影。

10点02分出发,继续爬山,雪化了,满地泥泞糊满车轮,非常吃力。打听路线,当地人说,其实到达新秀玛乡以后,离黄河还是很远,并不是到了黄河边。附近的黄河沿线路况严重不清,如果要接近黄河,最可靠的方法是从同德县城沿黄河支流巴曲往曲什安方向走。
弄明白这些情况以后,我决定放弃在这一团乱麻的山里继续瞎摸,干脆回到拉加镇,搭车去同德县城,然后继续骑车往黄河干流方向去。于是重新翻山回到昨天借宿的工程队,大家仍旧欢迎垂头丧气的我。
今天码表里程15.89公里,耗时3小时36分,最高时速19.27公里,平均时速4.4公里,创了最低记录,因为今天的路完全是在爬山口,以推车走路为主。



昨夜睡得好,还梦见打电子游戏,打出一件暗黑2的绿色套装盾牌。
今天休息一天,等机会搭车去拉加镇。下午来了一辆皮卡车,6点多钟吃完晚饭后,我搭车回到拉加镇,住进旅馆吃饭休息。
第26天
9点钟在拉加桥头认识了一位喇嘛师傅,边走边聊,他叫喜饶丹代尔,是贵南县鲁仓寺的,来此地小学教书一个月,这里的私立小学有九百多人,是藏区最大的私立小学。他还告诉我,拉加镇旁那片高高耸立的山崖传说是一只大鹏鸟所化的神山。


司机是个藏族小伙子,名叫宛么。宛么说,他开车拉货,每年大约有10万元收入,另外,他们夫妻俩今年5月份去他家分到的那片山地挖虫草,挖了大约5000根,7万元1斤,挣了11万。看来在藏区勤劳的人们收入很不错。

单车前拨链器出了点问题,闸线管崩裂了,可能是多次在高原上长途骑行,闸线管的塑料外皮晒了太多紫外线,老化了。我把前拨链器用木片固定在中档,后拨链器本来是不太灵的,现在也只好依靠它了。习惯就好,可以维持20公里的时速,够用了,再快我也不需要,安全第一。

中午1点20分出县城,下坡多,上坡少,草木茂盛,阔叶树成行,好久没见到树木,很亲切;看来气候好多了,已经像是中原的植被。

下午遇见一位迎面来的徒步者,甘肃人,29岁,个子不高,满脸风尘,痛苦的表情,身着迷彩服,廉价背包,腰带松垮垮的未系好。停下和他聊天,他说自己是信佛的人,出来徒步修行一个多月了,要找四、五个“有缘人”,已经找到两个,等等;接着不断地诉苦,每天太过劳累、无人帮助、食宿不周、孤苦伶仃等等。
我安慰了他一番,又劝他说,否定自己以前的想法也是修行的内容,要脚踏实地,不要过分虚妄。他当然不愿意接受我这些话;前方是同德县城,看他自己选择了;最后我支助了他点钱。告别后,各自上路。我个人看法,这是一个迷失了方向的佛教徒,所说话多有虚妄,经常故作高深,以维持自己的信心,带有迷信徒的典型思维。以我的经验估计,他现在是太累了,精神压力非常大,正在动摇中,所以张口所述尽是困难,所说的要不到饭、投宿无门等,都像是在为自己回家做理由,但因为信仰的缘故又无法面对这个选择。
希望他能够在同德县城好好休息一下,调整好自己的心理,无论继续走下去还是回家,都需要他自己决定,默默祝福他。

天气好,人烟多,路平,下坡,夫复何求?心情也大好。
傍晚时,路旁林木在夕阳里映照着霞光,远山的阴影棱角分明,不时有佛塔、箭垛台等,村旁土墙斑驳,杂生草木,如家乡风物。



傍晚6点到达卡利刚村,这是人口聚集的真正的村子,以农业为主,不再大量从事畜牧业。



村里人指引我去一位退休教师家,说老师的汉话说得好。老师名叫仁欠,已经退休,很和气,翻来覆去看了我的证件,笑眯眯的答应我借宿。仁欠老师的家很整齐漂亮,正房里一尘不染,可见女主人的勤快能干。他们家吃藏式肉面片,我吃了些饼子之类做晚餐。
8点多钟就休息,主人家在正屋大炕上铺了新被子给我,好像是火炕,因为正对着隔壁灶台,炕上热乎乎的。
今天码表显示44公里,耗时3小时32分,平均速度12.47公里,终于恢复了正常,最高时速29.8公里。此地海拔2900米。
第27天
9点十几分告别,仁欠老师送出院门,指给我方向。



码表19公里处到加日亥村,问了路,这边的人们穿着打扮已经与中原家乡无异,寺庙里拜佛的人们很友好。



出了加日亥村,便是坑洼的土路,从高高的沉积土崖上下去,坡路极陡,唐乃亥吊桥是三米左右宽的单行桥,两边不能同时开车通过,只能单向通行。若是两边同时有车上了桥,就得有一边退回去,才能通行,为此常有争执。




今天码表显示46.85公里,耗时5小时23分,平均时速8.2公里,最高时速25.92公里。
第28天
去县政府的交通局公路科,问明了路线,可以翻山口到羊曲村,那边正在修建羊曲电站,沿着龙羊峡水库可以到达青海省的重镇共和市。

兴海县城的街上终于有了修自行车摊,修车师傅人很好,帮我更换内胎和破损的闸线管,还多给我一段闸线管备用,我在他的指点下修好了前拨链器。所有这些修车师傅只收1元,意思是免费帮我修车支持我的旅行,我觉得很过意不去,在我执意要多付些钱的要求下,修车师傅也只拿了10元了事;所有这些无私帮助我的人,都是旅行中前进的动力。







下山路有积雪,山路崎岖,只能推单车下山,渐成羊肠小路,天黑了,更难走,盘旋在无尽的山谷间,山势极陡,不见人烟。

夜里寒气逼人,水瓶里的水已经结冰;穿过谷底的乱石滩,远处模糊灯火仿佛是星光,遥不可及。8点钟左右进了村落,寻一座亮着灯的院子,拍门大喊,一位少年开门,见到我很惊讶的欢迎入内,暖和的炉火,热情的笑脸,主妇洗土豆,少年切肉,要给我做饭。我急忙感谢和阻止,吃了点馍馍垫饱肚子。放松下来。

少年汉话说得很好,告诉我这里叫“秋实丹”,羊曲村在山下,明天可以到达。
今天码表显示27.91公里,耗时4小时44分,平均时速5.88公里,最高时速20.14公里。
第29天
早上起床后发现单车的前轮没气了,扒开车胎打补丁,我仔细用手摸索外胎内侧半晌,用小钳子夹出一节如头发丝细的铁屑,约三、四毫米长。
10点10分告别房东,房东大嫂抱着孩子在路边为我指路。




村口寺庙里一个小喇嘛天真可爱,对我充满好奇;另有一位约50许的喇嘛,一脸怨气的疑心我,不许我进寺庙。





下午3点才到羊曲村,码表显示12公里。村书记叫苏林,土族人,从西宁来的。他向我介绍了前方路况:村外8公里缓坡直到崖顶,然后是平路,40公里到铁盖乡,从铁盖乡到共和有48公里,所有的路都是柏油路。

这里的黄河水还是青色,水面越来越浩荡。
出村不远便是羊曲水电站,将要在山洼里围出一个美丽的山间湖泊;水电站装机120万千瓦。


今天码表显示里程28.07公里,耗时4小时34分,平均时速6.13公里,最高时速21.7公里。这几天路况不好,推车走了很多路,明天应该能够骑得顺利。
第30天
朝阳红彤彤的映着大地,晨风清冽,远山披雪。



9点整出发。平坦的柏油路,骑得很快,但风景枯燥。
骑到九道班,就是以前的铁盖乡,又名操什达。买了些点心做午饭。原来我是到了214国道上了,地图上那条紧贴龙羊峡水库的路不存在了,牧区已经分割了那一带,也许已经被水库淹没也未可知。





骑得快,路顺,下午4点多到了共和,码表显示76公里。
找到共和州政府的文联,文联的李主席很欢迎我,还有共和州摄影界朋友也在,大家聊得很投机。李主席说起他也喜欢户外旅行,曾参加冬季横穿青海湖冰面的穿越活动,夜里在海心岛宿营,看来也是个喜爱探险活动的爱好者。晚上他们聚餐,我也参加。我的左侧坐着检察长,右侧是公安局的领导,有些不适应,但大家对我很友好,我也很高兴,觉得回到城市生活中了,还喝了点酒;这一路上为了保持体力,我滴酒未沾,现在总算可以放松一下,共和州意味着我这趟单车穿越黄河上游的旅行已经走过了艰苦的路段,从现在起都是在人烟稠密的地区旅行,不需要担心吃饭、睡觉和身体不适,现代社会的种种重要功能在这时体现得极为明显。
晚上李主席安排我的住宿,和另一位贵德县的摄影界朋友同住在新世纪宾馆。
前文曾说过,旅途中那些陌生朋友的无私帮助是我受到的最重要的鼓励;李主席等人的肯定和支持是一份来自遥远他乡的文联人士的激励,让我更加确信自己的旅行具有一些普遍的、为更多人所共鸣的价值,也让我感受到这些朋友的友好和认同;也许很多人都愿意做一次这样的旅行,只是因为腾不出时间而作罢,相比之下,我能够完成这样的深度旅行是幸运的。
今天码表显示81.23公里,耗时4小时55分,平均时速16.48公里,最高时速32.4公里。
第31天
早上7点多钟起床,穿着绒衣去吃早餐,5个小花卷,大半盘各式青菜,两碗半米粥,俩鸡蛋,最后还吃了些糖拌西红柿,肚子饱饱的;好久没有吃过如此丰盛的早餐了,这一个月来,每天早上塞进肚子里的是方便面和压缩干粮、糌粑,偶尔还有其他奇奇怪怪的东西。

9点钟告别出发。城外是连串的村庄和树林,不少是龙羊峡水库产生的移民村,远处层层土崖,很轻松,下坡多,风物与家乡类似,心情大好。





过了龙羊新村,水库上水汽弥漫,灰蒙蒙的,水中有成排的养鱼网箱。


4点钟进了龙羊峡镇,因为不是旅游旺季,龙羊峡镇有些萧条,但至少旅馆和餐馆都有,决定今晚住在这里,感觉有些累,好好休息一下。
今天码表显示49.2公里,耗时4小时36分,平均时速10.68公里,最高时速26.85公里。今天本来可以再向前骑两个小时,速度也可以。
第32天


网友评论
作者好强悍的体力啊!关键是老兄还有一颗侠义心,谢谢你的分享!!
发表于:2018-6-9 16:10
哈哈!不要灰心,我也不是专业的,只是爱好者,而且是骑行后走进大自然才开始学习植物分类的,多积累就会有效果啦。
发表于:2017-5-2 23:48
纯友情支持 帮顶
发表于:2017-4-30 19:00
搞得也太专业啦 求带
发表于:2017-4-30 04:30
某种酸模。
发表于:2017-4-30 04:24
小檗属植物。
发表于:2017-4-30 04:24
高原山鹑。
发表于:2017-4-30 04:23
可能是岩鸽。
发表于:2017-4-30 04:22
高山兀鹫。
发表于:2017-4-30 04:17
好美啊!!!!楼主胆子真大 敢独自穿越无人区!!!不怕狼吗????不怕被抢吗!???我 佩服你!!!!
发表于:2015-5-30 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