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记攻略中国 韩国 浙江 丽水 丽水 再访丽水(下):云中大漈时思寺

再访丽水(下):云中大漈时思寺

作者:shuichong     20351人关注 2023-3-29 15:09

漈(jì),方言中为瀑布之意。云中大漈位于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大漈乡,坐落于海拔1000米出头的山丘盆地中,开放式景区内有高达百米的高崖飞瀑,形似雪花名“雪大漈”,又因高山中常有云雾,得名“云中大漈”。我这再访丽水,主旨便是云中大漈景区中始建于南宋的木构古建时思寺。

从丽水高铁站汽车站坐大巴到景宁县汽车站,转一趟车前往大漈。中巴车开出县城不久,路标上便出现“泰顺XX公里”的字样,原来景宁毗邻泰顺,都属于浙闽廊桥区,难怪大漈也有两座值得看的廊桥。不久转入山中,山道弯弯,秋阳指路,路边也有廊桥闪现。

去往云中大漈的途中

  • 时思寺

时思寺是照壁式旁开山门,有着隐修的意味。门内两棵刺柏是时思寺始建时栽下的,其中一棵被风刮倒后卧于围墙之上,围墙斑驳,已成为诸多爬藤植物的坚强后盾。入寺后,东侧高坎上是1500年高龄的柳杉王,历经风雨雷电,如今仍郁郁葱葱地挺立着,树干下空,明显有过火的痕迹,老而弥坚,令人欣叹。周边还有其他柳杉古树,整个村庄也都被茂密的树丛围绕。

如今的时思寺院内,东边是三进的梅氏宗祠,始建于明代。梅姓便是时思寺所在的西岸村人的族姓,如今是个小型的博物馆。关于祠堂的建造,留下了诸多传说与故事。祠堂正中的石头路早已铺就,现在走的仍是偏门,梅氏家族一直在等有族人高中状元后启用正门,可惜从南宋以来有四位进士,却一直没有状元,正门也就始终未能启用。

时思寺,原为时思院。南宋初年,第87代祖梅元屃6岁时为祖父守孝3年,皇恩所感,赐其守墓的庐室为“时思院”,明朝时改为“时思寺”。时思寺融合了儒、道、释三教教义,还兼供地方神祇马夫人,很能体现本地的民间信仰传统。现存大雄宝殿始建于元,心经钟楼始建于明,马夫人殿则是从村北宫迁建来此的清代建筑,一个院内齐集元明清三代建筑,是为时思寺一大特色。

大雄宝殿完全符合宋代营造法式的规范,双下昂出檐,平直质朴,外观是白色墙体涂装配合木构,既是目前江浙古建的典型风貌,也隐隐指向扶桑国与浙地的建筑传承与互借。

心经钟楼是时思寺中最有看头、保存最完整的建筑,三层三楼,斗拱七铺作,象鼻昂卷曲深出,煞是夺目。由四根巨柱一以贯通地支撑这三层的钟楼,在一层可以明显看到巨柱侧脚,大概也有助于为原本位于三楼逾千斤重的心经铜钟承重并稳定整座钟楼。据传心经铜钟的中部刻有《心经》全文,钟声可以传到30里外,可惜已经毁损无存,只有顶部彩绘藻井尚得窥见。钟楼一楼的楼梯门通常是锁着的,我第二日到访时,机缘巧合得以登楼,眺望周边山岳森林,大雄宝殿也在树木掩映之中,停留之际可以遥想“隐隐寺藏红树里,沉沉钟出白云间”的神韵。

我也曾在昼夜之间屡次登上建于时思寺对面山头的观景楼阁,俯瞰掩映于苍茫群山摇曳树林中的时思寺,发一会儿呆,独自品味“深山藏古寺”“竹深村路远”之意。那一路总是仅我一人,幽静的石蹬道,苍翠的植被,咫尺之遥,村舍便已隐身不见。又恰逢中秋佳节,圆月高悬于松间,清冷冷地映彻四方。

时思寺山门

柳杉王

梅氏宗祠

时思寺小院

马夫人殿

大雄宝殿

从大雄宝殿探看钟楼

心经钟楼

从钟楼眺大雄宝殿

夜摄时思寺

俯瞰时思寺

时思寺对面山头上的观景楼阁

  • 雪花大漈



到达的第二日早上看过时思寺,我又欢欢喜喜爬上对面山头,在观景楼发一会儿呆,往雪花漈方向步行而去。这是当地政府为旅游开发的山间栈道,真的是鲜有人至,绝大部分时间都是我独自行走在山腰之间,听鸟儿鸣唱,狗尾巴草在阳光下围上金边。其实从时思寺前沿柏油马路前行一公里便是雪花漈,我这走栈道是绕了一个环,可这明媚的秋日,在山间徜徉才是正经事!

待到听闻轰鸣的水声,远远的,有一座廊桥在视线下方,继续绕过大弯,经过寂静的红色彼岸花,沿陡峭的石阶下行,水流便在正前方翻滚飞舞,如雪花飘散,直下陡崖,这便是雪花漈。下到石阶底部,在潭边歇息,水花带来扑面的清爽。我在这里遇见一起参观护关桥和时思寺的小队伍,他们从寺前直接开车下来,重逢令他们好奇于我的职业,听闻我绕山而来,欢喜于他们在此建设的山道被游客所喜爱;也在这里遇见一对苏州的年轻人和一对上海的老夫妻,共同回忆半年前封闭两个月的经历,唏嘘不已。

栈道所见

雪花漈

云中大漈

  • 小佐村



小佐村距离西岸村六公里,客栈老板早上问过要不要帮我找辆车:“难得来一次,去小佐村看看吧,值得。”我做功课的时候,也已经关注到了这个村子,一看距离六公里,阳光明媚下不就是一个半小时么,小意思:“走”就一个字。于是,从雪花漈潭底登瀑布水帘洞旁的石阶,爬上柏油公路,继续一个人雄赳赳气昂昂地向小佐村出发。

那一路,并没有特别的风景,就是浙南的典型山峦和茂密的树林。秋阳明晃晃诱我前行,出门前轻敌的我为了减负没有带防晒。这下好,往返小佐村的三小时短袖暴晒,第二天前臂红红的,显然就是晒伤了。但是当时不觉得(觉得也没用,反正是自己选的路),专心走路,想起曾经一起徒步的朋友,感慨万千。

渐渐地,在看似无人的山岭间,出现了几坡整齐的梯田,和隐隐的房舍,就是它了。这几坡梯田,昭显着人类的渺小和人类的骄傲,村舍保留着原本的质朴模样,至今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旅游开发,而其直接后果是:一上午走了9公里山路的我,转遍了村子找不到吃饭的地方。

我决定去村口那家精品民宿碰碰运气,心想即便没有点餐,好歹可以有一桶泡面吧。没想到,打理民宿的小哥礼貌地婉拒了我,说本店只为住宿客人供餐,因而餐食数量固定,难以供应外客。时值正午一点,饥肠辘辘没心没肺的我,遇事不慌,先在民宿门口的大平台拍了一段视频,向大家显摆青翠的山谷和绿油油沉甸甸即将收割的稻田,然后再思考回到西岸村之前,我会不会饿瘫在路上的问题。

我得说,好人有好报,啊不对,是Girls help girls。当我收起相机和手机,茫然没有头绪之时,一位本地大姐在二楼阳台主动招呼我。我问可不可以喝杯茶,大姐答可以;跟着她上楼,不甘心的我继续试探:大姐,能有饭给我吃吗?你看我独自一人,早上从时思寺那里走山路过来,没吃的,一会儿还得独自走回去。大姐不假思索:那我给你煮一碗挂面可好?你要西红柿的还是咸菜的?要不要再给你加个鸡蛋?我忙不迭地答应:咸菜咸菜,加个鸡蛋就最好了!(忍住了没要求两个鸡蛋)大姐带我走进二楼的公共活动室,用玻璃杯泡上绿茶,转身进厨房,不一会儿端出咸菜面,卧着荷包蛋,还配了一碟腐乳。我风卷残云地吃光这碗面,抹抹嘴,付了10块钱的餐费,又花8块钱买了一瓶矿泉水,满怀感激。

是的,幸福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

远望小佐村

小佐村梯田

小佐村村舍

  • 护关桥和胡桥


时思寺南边,是沐鹤溪,溪上有一座三层廊屋的石拱廊桥:护关桥。现在的护关桥,一楼东侧留一条窄小的通道,西侧3层楼屋日常是锁着的,我靠着好运气外加脸皮厚,得以进入参观。桥中第一层是关帝庙,正中供奉红脸关羽(护关镇关),左右是财神爷(招财进宝),分工合作,周到齐全;第二层是文昌阁,供奉的是传说中主宰功名禄位的文昌帝君;第三层辟魁星阁,单独供奉金鸡独立手持毛笔的魁星爷——这二、三两层合起来,取“魁星点斗,文运昌盛”之意。由此,护关桥以一桥之力,包办了村里老老少少人民群众的主要祈望。

而村中的胡桥,更是一个非典型的廊桥存在。要不是架在溪上,胡桥这长17.4米宽17.2米几乎正方的形制,怎么看怎么和桥挂不上钩,而更像一座房屋。现如今,桥内有戏台有商铺,戏台周边设有雕花栏杆,顶部还有彩绘藻井,戏台的背景有着鲜明的历史痕迹留存……流逝的是岁月,鲜活的是日子。

护关桥的三层供奉

时思寺与护关桥(右下角屋檐处)

护关桥

胡桥

西岸村

  • 大赤坑桥


大赤坑桥,是我在景宁到访的最后一处廊桥。如今,随着公路通达,过去的山道鲜有行人,诸多廊桥逐渐弃置。但因它们通常选址极佳,时至今日,到访廊桥仍常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大赤坑桥也是如此,这是一座相当标准的的编木拱桥,檐角微扬,如虹轻跨于山涧,为过往的人们提供交通的便利和歇脚之处。桥的两端竹林掩映,连接着通往更远的山间的道路,不远处便是新时代的公路,溪水无声,岁月流淌。

返回景宁汽车站的时候,路过一座致力于将自己装扮成圣托里尼的网红新景点——天空之城。我不知道怎样评价这样一座用废弃矿洞改造的集诸多想象于一身的旅游景点,它不是我想要探访的那一类。我在天空之城隔着鹤溪的对岸,坐着风驰电掣的摩的,任秋风扑面而来吹起短发。我只是满脑子回想着静谧的山林溪流,此处的山村,彼处的寺庙,以及连接此处与彼处的廊桥。

————

后记:是次出行还在疫情严格管控期间,因为核酸报告,差点误了回程的高铁。这些愉快和不愉快的经历,都值得记录。

景宁的天空之城

大赤坑桥

( 本文作者 : shuichong )

网友评论

锟斤拷锟斤拷要锟斤拷录锟斤拷趴锟斤拷曰锟斤拷锟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