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塔v线
(一)
立秋之后,山里水相对较小的时候,我们结队徒步探险狼塔v+c线。共19人,领队如风,收队刚刚好。年龄从11岁到66岁,跨越55岁。狼塔是我们共同的梦想。我为狼塔准备了多少年呢?至少也是十年,起初我知道狼塔的时候,驴友们说,这要等安顿好人间事,才能走。因为这条线路风险太大了。然后我在点点滴滴的跋涉中,爬完了南山的所有山头,在一年一年的流年中,走完了新疆所有的徒步路线。我是新疆人,我懂得这片山水的珍贵,所以我必须要去的,去看传说中的草原。



出发了,坐越野车到昌吉庙尔沟农大林场,一路赏百里丹霞。等到起伏的土丘后出现黛色山峦,白云绕过山腰和天上的云雾连在一起,就到了徒步起点。因为修路,多走了几公里,很快就上山了。我对色彩和线条很敏感,空山新雨后,地上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水洼,每当队友们走过就在里面投下彩色的影子,身影迅速不见,极难捕捉,我就前前后后地忙着捉影子。这影子恍如人生,总是曾经存在,然后迅速消失,像从未有过,所谓梦幻泡影如是。天色阴沉,流水清澈,山色暝然,云杉耸立。这一切也倒影在大大小小的水光里,如画无言,静悄悄地美着。



河水时而灰绿,时而碧绿,遇到阻碍,涌出一波一波白色的激流,这是呼图壁河的上游,这条河流是天山北坡第二大河流,总长176km,发源于冰川和永久积雪区,支流呈树枝状分布。我不知道呼图壁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河水里藏着玉的魂,还是碧玉里藏着河的魂?我想这条河应该有个更适当的名字,叫做翡冷翠。


(二)
第二天直接上山,缓坡入松林,走向云雾缭绕的远山。昨夜耳畔轰鸣的河水不知奔流多少里了,今早的河水穿过绝壁,奔腾而下。依然是个阴天,那在蛮荒时代就存在的山峰上拥着无尽的乌云,底下是云杉一笔一笔落下的丹青。自然是无尽的画廊,到处都是曲线与光影的变幻,美不胜收。

渐渐地,河流变成一条曲折的银链子,散落在谷地,云杉也少了,太阳偶尔从云层里透出一束光,照在石山上,秃山也神秀。乌云渐浓,落地为雾,这里已经是雪莲花的属地,可以看到山坡上开花的雪莲,不多,也没有天狼的雪莲花大。


一群马呼啸而过,向上,碎石达坂上有一块高山牧场,小溪流淌,遍地青草,一群凶悍的牛顶着弯弯的牛角,对我们牛视眈眈。我们贴着山石谨慎通过,前面是更细碎的碎石达坂,那条花狗俨然成了我们队伍的一员,时前时后,时左时右,甚至直接跟在队伍里,一路相随。路过13颗马头,即使在如此荒莽的地方,依然发生过战斗,五十年代,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惊心动魄的剿匪,如今只有13颗马头标志着这段历史。


小雨飘起来,我回到正路,差不多已经是队尾人员了,偏偏又逢一簇雪莲花,四朵并生,且赏且退,走入灰色山野。



紧紧盯着前方橘色的身影,我发现裤子已经湿透了,赶紧换上雨披,然后前面的人影就不知所踪了。我只好和后面的几个人结伴同行,砂石路面,青草在畔,山是一色深深浅浅的赭石色,云雾中扯出弧形或者30度左右的斜度,一无所有却耐人寻味,这就叫气场吧。地无三尺平,即使平的地方,我还是滑了一个弧形的跤,滚了一腿泥,此时的我,正如落汤鸡一样,惨兮兮。把手机装到背包里,专心走路,顾不上拍照了。走完几道荒山秃岭,终于见到绿色草原,望眼欲穿,看不到河流边营地的痕迹。一直走,一直向下,坡度很大,青草也滑,脸盆大的白蘑菇我也只能望望,在这个大草甸子上,又滑了一跤,好在没有扭到手脚。用极强的腿力退下草甸子的泥石溜边,走到河边,河水汤汤,必须脱鞋。我换上溯溪鞋,提着徒步鞋,蹚水而过,第一道水流只到膝盖,第二道水流激流回旋,深处到大腿,我用登山杖试探支撑,有点摇晃,顺着水流,斜身快速通过。没有一个地方不湿的,支好帐篷,我换掉湿裤子,湿衣服,到河边冲了一下脏了的雨披,刷干净被泥巴糊住的鞋子。天忽然放晴,蓝天、白云、山岭,山上的光影,都变得耀眼,浓郁如油画,我想,对一个人最大的赞美应该是:你是照进生命的光。


(三)
第三天,虽然是个阴天,但是有雪山的相望,倒也有渐入佳境的感觉,今天的项目是跨石头过河。我那走得僵直的腿不太灵便了。小小少年轻轻一跃就跨上下一块石头了,我用眼睛量了一下距离,一步跨过去却磕在石头边,单膝跪倒在河里,我忍着剧痛立刻站起来,因为袋子里的手机不容闪失啊。当日脱鞋子过河两次,没有脱鞋子湿鞋两次。我想明天只有套个塑料袋走路了。

到了营地,吃过饭,烤干了鞋,烤焦了袜,烤漏了睡袋。夕阳忽然透出乌云,在小河上撒上了金色鳞片,对面的蓝天如洗,白云翻滚在雪山上,夕阳的美让人忘掉一切疲劳,日落而息。


(四)
第四天的目标是绿湖。早上一睁眼,过两秒必须起床,不然根本来不及,可是那要多大的勇气啊。早晨太冷了,吃早饭八点,出发九点,洗碗,收帐篷,收纳所有穿的,用的,吃的,备好路餐,装袋,扎口,全部是独立完成。我以前从容的那套收纳功夫都废了,因为每天晚上都下雨,帐篷都是湿的,底下沾满牛粪马粪渣,叠吧叠吧能塞到袋子里就不错了,多余的都是作。

登达坂前需要跨过一条小河,我撑起登山杖一跃,立刻歪倒了,一只脚灌足了水,爬起来一看,原来是登山杖缩短了,失去了支撑力。我懊悔没有带备用手杖,这个扔了还是留着?边走边琢磨,原来是外锁的螺丝松了,我用手把它拧紧,它就不再脱卸了。



吃过午餐,我们开始“飞仙”,每走一步都是新的高度,大家的步伐差不多,频率也差不多,区别就是起步早晚,还有休息间歇是几秒。我开始数数的时候就是走不动的时候,从1到50,休息两秒,然后从1到30,休息两秒。最短的时候是11步,遥望蓝天中马队的英姿,碎石之上前面队友直扑天空的明艳身姿,回望群山耸立,已然环坐,这里除了风声,没有其它声音,除了雪莲花开,没有生命迹象,除了偶尔的绿色青苔,连老鹰的翅影都不会飞临。这里是神仙所在,群山在侧,随你立马横刀。



以为登上了垭口,上去之后,发现还有“之”字形的石渣路要走,这是行程中最高的达坂:乌拉布图达坂,海拔4010米,来自四川的影子就有点高原反应。对新疆人来说,这个海拔不算高,白雪的垭口雪深30厘米左右,冷风扑面而来,席卷着雪粒,在地上刮起一层雪尘,疾飞垭口,让人几乎睁不开眼,眼前万里江山万里天,长风荡涤一切人世的尘埃,天空无比纯净,蓝天下,雪山巍峨寂静,发出洁白的光,仿佛来到了世界的尽头。



金字塔形的山峰,披散着白雪,正对绿湖最大的山峰也是金字塔形,有点昆仑山的苍莽。绿湖虽小,却也玲珑,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都风情万种。通往绿湖的山坡,开满了雪莲花,在雪中,在砾石堆里,单独或者五六株同绽放。美好应接不暇,我真的美醉了。




下山,向着草原一路狂奔。雪山在身后渐行渐远,眼前一簇小黄花,簇拥着一个北山羊头骨,可谓花团锦簇。过河滩,紫色花丛里也摆着一个长着两弯大角的北山羊头骨,这在户外倒也不稀奇。死亡可以被展现成艺术,也不再可怖。



河滩上开满了各色野花,尤其以紫红为盛。太阳已经西斜,远处青山隐隐,重重叠叠,上停一朵白云,只有我一人,在这里流连流连......




搭好帐篷,晒出潮湿的鞋袜,所有一切在风里很快干爽。我走到前方鸡爪岔河谷前,坐在花丛里,欣赏遍野的繁花。自然的设计并不曾冷落旷野的花,金色的小吊钟花垂着头,蓬头的粉色球上正结满种子,准备向秋天发射梦想。美丽的黄昏晕染着西天,一切都静谧,只有河水喧哗。夜里,拉开帐帘,望着漫天的繁星密密匝匝,银河在天上闪耀。一颗小星星移向远方,我不知它是一架飞机,还是远空的星。虚空里,是不是有灵感知着一切?它所设计的一切都十分缜密,它会不会累呢?这一切也许是自然存在,是怎样就怎样......
(五)
第五天,走过花海,青紫的花瓣捻成一柱,还没有睡醒,白色、粉色像灯芯一样的花漫山遍野,簇拥着马道,走过花海的人们变得浪漫。


眼前连绵的草原,两边起伏的群山,千姿百态的白云在天上不断变幻,像蝴蝶,像小鱼,远处山峦一会儿被撒上灰色轻纱般的阴影,一会儿回归明媚。一片浓云飘过来,天地瞬间黯淡了,它是如此平静,它是如此坦然。我们却像朝圣的香客,拜倒在它的尘埃里。这里就是夏热达坂,走上野花开满的天际,青山在目,群峰尽收眼底,这是乌兰达坂。一路一片好牧场。这里留下了我们的足迹,也曾留下历史的轨迹。300年前,蒙古土尔扈特部东归故里,由乾隆皇帝圈定草场,在此安居乐业。



有上就有下,登临垭口后一路降临到小溪流畔,溪边迂回着一簇簇紫色野花,你觉得这里寂寞吗?我却觉得大地上到处都漂浮着诗篇,想要一片一片接住。



我的左脚有点磨,因为两天都是湿鞋状态,所以脚变大了,走路有点感觉了。山人已经脚疼得不行了,干脆一路小跑想早点结束行程。十二每天都忍受巨疼,像美人鱼走在刀尖上,她的脚后跟早都磨破发炎了,用创可贴勉强护持着,可是她依然是英姿飒爽的。


Galileom 发表于 2023-8-30 17:26最好写写几月几号到哪里?哪里扎营?有什么岔路?怎么走?遇到什么困难?特别是台河怎么过去?蒙达坂的冰雪还在吗?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8月13号出发,23号回来。台河是下半部过的,骑马过的,一次50元。蒙达坂也是下半部出现的,有冰雪,而且有危险性。
浩龙wu 发表于 2023-8-30 17:36绝美景色,为你点赞
谢谢欣赏,风景越走越美。很多时候一拍就是大片,就是没有时间拍照。
桃柳依春 发表于 2023-9-15 09:39能走,能拍,能写。户外大神!
以柔克刚之法,不给自己压力,在行走中欣赏风景,增添能量。( 本文作者 : 花儿的小院 )
网友评论
也就是c线起头写了
发表于:2024-9-5 20:15
八月,开始的时候写了
发表于:2024-9-5 20:13
没看明白,是几月份进山的?最起码的时间、地点、人物三要素得讲清楚嘛。
发表于:2024-8-27 17:33
看到刚刚好
2019年我走乌孙古道的领队
跟着刚队走,每天都有炒菜吃
发表于:2024-8-27 13:52
从哑巴家出发是选择了优化路线,只过了两次河。
发表于:2023-10-18 10:31
我去年七月底去的,第三天从天格尔下河谷营地一路干到乌达坂前3600营地,累屁了。看来他们优化了线路,绿湖到哑巴家算是高速公路了。第四天我们从鸡爪叉到哑巴家也就下午三点,老爷们都下河洗了澡。哈哈!
发表于:2023-10-16 17:40
谢谢欣赏
发表于:2023-10-15 22:08
在自然的蛮荒里,虽然有人,但是没有人停留。
发表于:2023-10-15 22:08
可以叫无人居住区。实际是有人活动区。牧民季节性的无处不在。
发表于:2023-10-8 15:18
好帖须顶,收藏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发表于:2023-10-6 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