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记攻略安徽 肥东 肥东县店埠镇、梁园镇、张集乡游记

肥东县店埠镇、梁园镇、张集乡游记

作者:就是爱玩安徽     29221人关注 2024-2-19 15:55
梁氏宗祠

梁氏宗祠

梁氏宗祠

梁氏宗祠

梁氏宗祠

人物图案的木雕应该是来自戏曲中的场景

梁氏宗祠

梁氏宗祠

享堂还有花草图案木雕。

梁氏宗祠

梁氏宗祠

梁氏宗祠

梁氏宗祠

梁氏宗祠

肥东 桑园梁氏宗祠
地址: 合肥 市 肥东 县店埠镇一心社区桑园村村内南部
电话:17095770888(打电话请注意礼貌)
开放:平时不开放,参观需联系管理员,参观免费
肥东 古祠堂石塘镇梁氏宗祠和包公镇梁氏支祠的介绍见这里
https://www.mafengwo.cn/i/24197134.html

肥东县博物馆


店埠镇的其他景点还有我之前到过的 肥东 博物馆。
肥东 县博物馆建筑面积9986.5平方米(其中展陈面积约4500平方米),是一座集历史研究、文物收藏、文化传承、科学传播、休闲观光、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具有较高艺术水 平和 文化品位的综合性博物馆。博物馆由序厅、规划沙盘、历史人文展、明清宗祠展、临时展厅和互动厅等几个主要部分组织成。馆内现有馆藏文物2000多件套,藏品有陶器、瓷器、青铜器、钱币、古籍、字画、金银器、玉器、石刻、砖雕、木雕、象牙雕及其它杂件十多个品种。以陶瓷类和青铜器类为主,从新石器时期到近现代,其中以汉、宋和清代居多。国家一级文物6件,二级文物8件,三级文物280件。博物馆共分3层, 肥东 博物馆的主要展厅都在二楼,两个主要展厅是展示 肥东 出土文物的史话 肥东 展览和介绍 肥东 境内有代表性古祠堂的 肥东 宗祠展览。一楼是临时展厅。

肥东博物馆

肥东博物馆

肥东博物馆

新石器时代的玉琮,高13节。玉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筒型玉器,是古代人们用于祭祀神祇的一种礼器。 肥东 出土的这件新石器时代的玉琮是 中国 目前发现的高度排名第3的玉琮,这件玉琮也是 肥东 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国家一级文物。

肥东博物馆

肥东博物馆

春秋青铜罍。高34.5厘米、腹径43.5厘米,2007年,这座距今2400多年的铜罍,在 肥东 县石塘镇龙城春秋墓七号墓被发掘出土。这座墓也是新 中国 成立后, 安徽 文物部门发掘的规格最高、墓形最大的春秋墓葬。罍盛行于商代到春秋时期,是盛酒器,作用相当于后世的酒坛子,这件布满云气纹的青铜罍是 安徽 目前发现的最大的青铜罍。

肥东博物馆

肥东博物馆

龙城遗址出土的汉代青铜器,有青铜镜。铜熏炉、装饰用铜牌,鸠杖杖首、铜鼎、铜釜(铜锅)、铜甗(蒸锅)、铜锜(带柄铜锅)、铜灯。人下葬时含入死者口中的玉蝉、佩戴的玉玦、玉肛塞

肥东博物馆

唐代景云二年(711) 弥勒 佛造像。国家一级文物
  这件 弥勒 佛造像,铜质,通高8、宽3厘米,重110克,1988年 安徽 省 肥东 县撮镇镇大窑村农民挖水塘时发现(参见《 安徽 省文物志》),现收藏于 肥东 博物馆。该铜佛像塑佛身着袈裟,立于莲花座上,佛的双手手心向前作伸展状,面容丰圆而和善,神态安宁,头顶高肉髻,头后双圆形背光。佛像身后连铜壁,壁顶部呈半圆状,壁面刻有火焰等纹饰。铜壁的背面刻有铭文,内容为:“景云二年六月十七日,司马蒋妻□十三娘□亡兄敬造 弥勒 □,铺□者生大家□平安。”铜壁下方承接一龟形座,龟首呈上昂前伸状,两足作向前爬行之势。从这个背面看,即是龟趺碑造型。该佛像为 弥勒 佛像造型的演变提供了资料

肥东博物馆

唐代 长沙 窑海棠形耳杯
1979年, 肥东 县文物管理所在长临河镇征集到一个造型精美的青釉瓷器,名为“唐 长沙 窑海棠形耳杯”。贵为国家一级文物的它,为研究唐代 长沙 窑的陶瓷烧制工艺和装饰技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长沙 窑位于今 湖南 省 长沙 北郊铜官镇及书堂乡石渚瓦渣坪一带, 长沙 窑出现得比较晚,大约是在初唐时期,直到中晚唐时才流行于世,五代十国时期消亡,而且在古代文献中暂时还未发现对其的任何记载。不过,在发掘 长沙 窑遗址时,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釉下彩瓷器,经过多年研究,认定这里是釉下彩装饰工艺的发源地。 长沙 窑对瓷器发展的贡献在于它突破了青瓷的单一釉色,丰富了唐代瓷器的装饰技术,开创了后世釉下彩瓷器的先河。

肥东博物馆

明代青花人物梅瓶

肥东博物馆

清朝同治七年,1867年同治皇帝颁发的圣旨,因淮军将领周荣兴屡立战功,同治皇帝下旨表彰其祖父母,赐予其祖父母封号。圣旨是五色,清代多彩圣旨是颁发给五品以上官员的,颁发给六品及以下官员 和平 民的圣旨是单色。周荣兴当时是从二品武官副将。圣旨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1984年从马集乡周冲周荣兴后代家中征集。

肥东博物馆

清代金银币。这些金银币不是流通货币,他们是 中国 唐代到清代皇帝专门用作赏赐用的钱,清代得到这种金银币的人都是皇亲国戚和朝廷重臣。这些金银币出土于 肥东 李鸿章小妾莫氏夫人墓中。其中最为珍贵的是下排正中天聪通宝金币,天聪为皇太极年号(1627-1636年)使用时间仅10年,这枚天聪通宝金币是国内目前发现的唯一一枚带有天聪年号的金币。

肥东博物馆

二楼的第二个展厅是 肥东 宗祠展厅。 肥东 境内的祠堂在明末清初有500多座,今天还有1949年以前修建的祠堂60座,其中建于1911年以前的37座。这37座古祠堂最早的建于明代,大多为清朝乾隆及其以后的清朝中晚期兴建。 安徽 有 江南 祠堂看 徽州 ,江北祠堂看 肥东 的说法。如果潜心比照,应该说 肥东 地区的古祠堂别具特色。首先, 江南 徽州 祠堂是“粉墙黛瓦马头墙”,而 肥东 地区则是清水墙。究其原因可能和雨水有关, 江南 多雨外墙粉白易沥水,墙体不吸潮, 肥东 地区雨水较之 江南 外墙就无需粉平。其次, 江南 祠堂进祠门后,向内一眼看去满目皆柱,很少有实墙。而 肥东 地区祠堂内,每进房墙与门和窗较多,格局上每房、每厅、堂界限分明,功能分明,倾向于实用。再次,可能是产地与造价的原因, 徽州 古祠堂很注重门楣砖雕、门面。而 肥东 地区除少量个案外,大多施以精美彩绘。家住三五里,各处一乡风。在内部陈列、布置上两者也存在很多细节上的差异,犹如一对双胞胎,外人看一样,只有自己与家人才能分清差异。同理也只有研究祠堂文化的人,才去较真分辨。
https://www.mafengwo.cn/i/19343992.html 肥东 博物馆的详细介绍见我之前写的这篇游记。
肥东 博物馆地址: 肥东 县县城店埠镇得心路北、深秀路东。联系电话:0551-62520666,免费开放,开放时间:每日上午9:00-下午17:00,16:30停止入场。每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正常开放)建议自驾或打车前往,公共交通不便只有 肥东 359路公交到,从 合肥 市区要先坐地铁2号线到30埠下换乘306再到草坎站下换乘359路。
肥东 博物馆网址

https://www.fdmuseum.cn/

我的关于 肥东 的其他游记
https://www.mafengwo.cn/i/24197134.html 肥东 石塘镇和包公镇游记(最新的,二者是相邻的镇,可以和这篇对照在一起看,很多景点相同)
https://www.mafengwo.cn/i/21631951.html 江淮古镇长临河和湖天胜境中庙镇(长临河和中庙是相邻的镇,长临河镇在 肥东 境内)
https://www.mafengwo.cn/i/10403322.html 肥东 宗祠一日游
https://www.mafengwo.cn/i/8054841.html 国保单位渡江战役前线总指挥部
https://www.mafengwo.cn/i/7893022.html 江淮古镇长临河
https://www.mafengwo.cn/i/12073166.html 环巢湖岸边次要景点一圈游
https://www.mafengwo.cn/i/19343992.html 肥东 博物馆、吴复墓数座宗祠一日游
合肥 精华景点见我写的这两篇游记
https://www.mafengwo.cn/i/9081197.html 江淮首郡,吴楚要冲 合肥
https://www.mafengwo.cn/i/12274606.html 三国故地包拯家乡大湖名城 合肥
第二天,一个人去 肥东 县梁园镇和张集乡境内参观。

梁园镇


梁园镇,隶属于 安徽 省 合肥 市 肥东 县,地处 肥东 县北部,东与石塘镇接壤,南与店埠镇为邻,西与牌坊回族满族乡相连,北与杨店乡、八斗镇毗邻, 东北 与张集乡交界, 行政区域面积161.69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梁园镇户籍人口为80557人。
夏商,为淮夷之地。春秋战国时,属楚国。秦代时期,属 九江 郡。汉武帝时,始设浚遒县。梁园境内的护城集早在汉代就是“鸡声茅店”行人投宿的小驿和商品互通有无的小市。南北朝初,梁园为南朝刘宋所占。南朝宋武帝刘裕永初三年(422年),刘宋设在颖上县 江口 集的慎县乔置于梁园,名慎城,县治设于梁园。护城驿也在此时发展为护城镇。南朝时,齐南 汝阳 郡、陈梁郡,郡治均设梁园。唐代以来,梁园就是江淮之间的商业重镇。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庐州刺史“阳平路君”为了从庐州向 扬州 每年定期运输米粮的方便,就在梁园和巢湖柘皋镇设立粮仓,暂存漕粮。最晚到北宋时期梁园的商业已经有一定规模。《宋会要》记载北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当时慎县在城也就是梁园镇的商税税额为1971贯217文,经过慎县城交易的官盐1077年的买盐钱是13280贯285文。南宋 绍兴 三十二年(1162年),因避孝宗皇帝赵昚之讳,改慎县为梁县,时辖 肥东 县大部分地区和 定远 县、巢县小部分地区。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省梁县,并入 合肥 县。梁县并入 合肥 县后,当地士绅因梁园曾为梁县治所,园林林立,景色优美,为镇改名为梁园。明清时梁园有交通走廊的美誉,境内有一条国道,京广古驿道。起自 北京 ,经 天津济南徐州 、 凤阳 穿过梁园境内,经店埠、 合肥 ,再南下 安庆 、 九江 、 南昌赣州 、 大余 、 南雄 、 韶关 、直至 广州 。明清时期梁园是 肥东 境内最大的商贸市场和合 肥东 乡的贸易集散地。清朝乾隆嘉庆时期,梁园街上有各行各业的商店作坊五、六百家,街上有外地运来的南北干货、咸货,苏杭 南京 的绸缎、衣服、 松江 棉布、淮盐、 江西 的木材和瓷器, 六安 和 徽州 出产的茶叶。清朝道光年间梁园镇镇上的居民达到3000多户,1.6万余人。因为梁园地位重要,明朝洪武年间为了维持这一带治安,缉拿盗贼,朝廷就在梁园设立了梁县巡检司,梁县巡检官居正九品,清朝嘉庆年间梁县巡检配备40名捕快维持治安,指挥25名汛兵负责这一带的治安和防洪工作。晚清湘军名将彭玉麟的父亲就曾担任过梁县巡检司巡检。清代末,梁园尚有文、武衙门。(这句话的含义我不是很清楚,文、武衙门都是指什么官员的衙门?一个九品的梁县巡检用得着两个衙门吗?)清朝康熙年间,为了传递公文、书信,清朝在梁园护城集兴建护城驿站。拨上马4匹,中马2匹,下马6匹。乾隆四十年(1775年),为迎送往来官员, 合肥 当时的满人知县那澄在护城兴建护城公馆。1839年1月28日,钦差林则徐南下禁烟,到达八斗镇。已经从清廷邸报上得到消息的庐州守备戴 凤翔 、 合肥 县令史积薪等一批庐州府文武官员带着地方士绅北迎90里到护城驿恭候。林则徐并不赏光,仅略作寒暄,除留下两名向导以外,遣回其他人。(当时庐州知府一职开缺,按照清朝惯例,府同知和首县的县令有递补的资格, 合肥 县令史积薪觉得林则徐是是道光最信任的大臣,有意巴结,两次带着礼物和厨师、食物到合 肥城 外巴结林则徐,通过钦差大臣保举谋得庐州知府的官职,林则徐都拒绝了他的礼物和接待,让他以包拯为榜样,好好治理地方,爱护百姓。)林则徐进入庐州府地界后,在日记中记下“市镇甚大”四字,并说庐州府风景和民俗与淮河以北迥然不同。护城集有关的古诗有明朝庐州卫指挥使宋瑄的《过护城》、刘节的《经护城》、王恕的《护城道中》。
梁园境内曾经有丰富的古迹遗存。南宋时期著名学者王象之编纂的《舆地纪胜》中就提到了梁园镇的古峏塔、明远台、绿野亭、女娲庙、白马庙、药师寺、净果寺。梁园的古迹以古峏塔和明远台最著名。今天的梁园中学建于1941年,校址曾经是一座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寺庙,庙中有一座古塔,名叫古峏塔。古峏塔始建于南北朝时代,隋末农民起义中曾经被焚毁。唐朝贞观年间(626-629年),尉迟敬德奉命驻守和巡视江淮地区,来到梁园,看到寺毁塔崩心痛不已,于是出资重修了古峏塔。民国时期古峏塔内还有一块石碑,上面刻有“尉迟敬德重修”的字样,古峏塔为砖石结构,共7层,高达9丈余。每层之间有莲花托盘式的底座,呈六棱形,塔内 大方 砖雕着不同形态的飞禽走兽,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塔的下三层南北均有拱门,有石阶可盘旋而上,到了第四层就要从塔的外层向上攀登,因此只有胆壮者可登上塔顶。塔的顶部建造特殊,全部砖石极不规则地斜插其上,却无一块砖石坠落。古峏塔南百余步和古峏塔相对的有明远台建筑群。台名取自南朝文学家鲍照。鲍照 东海 郡( 连云港 )人,)字明远,其父曾任慎县巡司巡检,负责一方治安。鲍照随父到慎县读书。台建在滁河上的小岛掘洲之上,四周小溪环绕。东面和北面有石桥横卧溪上,两岸翠柏垂杨,洲上芳草如茵。洲上有北宋 山东 庆云 人,抗辽名将、左龙武大将军张持正修建的飞角碑亭“俊逸亭”。取自杜甫《 春日 忆李白》诗中“俊逸鲍参军”句明代诗人黄道月曾作诗歌咏明远台。?除此以外,梁园镇古迹众多,其中古桥不少。南门有柳桥、北门有梅桥、东门有金桥,各具特色。镇内有三板桥、季小桥、太平桥、仁和桥、木板桥、三横大园桥、姐妹桥等24座桥。古井有七十二眼井。号称二十四桥、七十二井。宽阔·、不竭的滁河穿镇而过,滁河两岸花红柳绿,绿草如茵,不仅河上有桥,河边还有亭台楼阁和茶馆酒肆。镇上有三座有名的私家园林方家大花园、蔡家大花园、李拔贡花园。蔡家大花园是明朝万历年间理学家、 南京 尚宝司卿、 南京 国子监祭酒(校长)蔡悉兴建的私家花园,占地二十多亩,园内水榭亭台,极尽一时之盛,假山上怪石玲珑剔透,山中一线天颇为壮观。蔡家家风良好,直到晚清,蔡悉的后代,举人蔡邦燮、蔡茂翔父子,还居住在园中,蔡氏父子举人曾捐资重修俊逸亭和镇上的桥梁。李拔贡花园在明远台河对岸,名叫泮溪园,占地十多亩,园内也有池塘、亭台和假山,里面种植四时花卉,争奇斗艳。除此以外清末民初梁园镇还有涌慈庵、蔡滩、碧心亭、城隍庙、静果庵、地藏寺、大法寺、火神庙、雷祖殿、 文昌 宫、关帝庙、龙王庙等古建筑。梁园镇四周还环绕这一圈城墙。1938年日军入侵梁园,新4军、国民dang军和群众抗战时期和日军在梁园发生三次大规模战斗, 日本 飞机四次对梁园狂轰滥炸,日军占领梁园后,又对梁园施行三光政策,致使梁园几乎所有的古建筑都毁于战争。
民国时期梁园号称“千家店、百家行,十大作坊”,青石板的街道两旁,商铺鳞次栉比,店肆相连,旗幡相接,三百六十行的买卖都有,百货翔集,市声若潮,被人们称为“小 南京 ”。镇建成区面积在民国初年达到1.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和繁华程度超过当时的一些县城。 日本 侵略军的4次狂轰滥炸,2次扫荡烧杀,血洗梁园,致使古镇居民十室九空,从此一蹶不振,店铺冷落、百业萧条,直到解放前夕尚未恢复元气,两三条空街冷巷,只有几十家手工作坊和经营日杂的店铺。
1949年2月1日, 合肥 县拆为 合肥 市、 肥东 县和 肥西 县;同年2月3日, 肥东 县政府在撮镇四大户村正式宣布成立,县府始设于梁园;同年3月,底又迁入店埠。1950年,梁园改为乡级镇。1984年,为区级镇,梁园区公所、梁园镇政府、梁园乡政府均在此治所。1992年,撤区并乡,梁园镇、梁园乡、乌龙乡合并为梁园镇。2006年,路口乡、护城乡并入。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梁园在建国之初的建设基础上焕发勃 勃生 机。梁园是 肥东 县北部的贸易中心,方圆百里的农产品都以此为集散地,上世纪80、90年代,方圆几十里的群众从四面八方赶到这里购物的人络绎不绝,人数1天多达六七万人,甚至是十万人。梁园镇的一句古话“没有买不到的东西,没有卖不掉的货”在当时更名副其实。2011年梁园镇建成区面积6平方公里,比民国时期扩展了4倍。
梁园镇自古名人辈出。元末明初有明朝开国功臣,死后被追封为汝阴侯的高显和指挥使王瑛,明代的蔡悉是江淮之间的大儒,官至 南京 尚宝司卿、 南京 国子监祭酒。为官五十年“清操亮节,淮西人敬之”。他一生活了80岁,著有《理学遗编》、《书畴彝训》、《大学注》等70多部著作,但如今多不存。蔡悉的后代蔡邦绂是晚清时期 合肥 地区的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经学、史学、理学、天文地理、医卜星象无不通晓,对古诗文也很有研究。他的著作留存到今天的有《大学求是编》、《易准》、《古慎县考》。蔡悉的另一位后代蔡蹈和,早年投笔从戎,参加辛亥革命,曾任国军师参谋长和军参谋长,1938奶奶回乡后参加新4军,加入CCP。新 中国 成立后任 安徽 省真协副mi书长,省文史馆馆员。梁园人柯武东曾任红军团长。1930年牺牲。原 北海 舰队司令员苏军(本名陈仰贤)也是梁园人。
梁园镇也是土特产食品的荟萃地,油炸 狮子 头、小鳖、玉带糕、万字糕、桂花酥糖、鹅颈豆腐卷、挂面圆子、酥饺、烧麦、油饼、春卷、包子、油条、小菜各具特色。其中最有名的号称梁园三绝的油炸 狮子 头、小鳖和酥饺。2011年梁园制作三绝最好的酒楼是马先之老先生开设的茶楼。
梁园镇受战乱毁坏严重,原本 肥东 历史文化积淀排名第一的梁园镇,今天的古建筑遗存反而是 肥东 县乡镇里最少的之一。今天能看到的古建筑主要有李氏宗祠、管氏宗祠,自然风光有管湾湖等。

梁园镇管湾社区管湾村管氏宗祠


第二天到的第一站是行程中最靠西的管氏宗祠
管氏宗祠在梁园镇西面,管湾行政村管湾村内东南部,管湾湖湿地公园

中共梁园镇委员会

管氏宗祠又名西管祠堂,位于 肥东 县梁园镇管湾村。始建于明末清初, 清道 光二十八年1848年和2019年重修。管氏家族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经济学家、政治家、军事家,齐国宰相管仲的后裔,所以户对上有《管子》里礼义廉耻这代表国之四维四个字。管氏家族是元朝末年从 江西 赣州 经留 江苏 句容 迁居 肥东 的。明朝初年管氏后裔管宗昉又迁居管湾。
管氏宗祠堂号是怀德堂,面阔三间,三进院落,飞檐翘角,徽派建筑风格。祠堂木雕精美,一进有描述迁居故事的人物图木雕和蝙蝠、梅花鹿。仙鹤,喜鹊等福禄寿喜图案木雕,二进享堂有清朝龙凤飞腾图案和福禄寿喜篆字木雕。祠堂二进三进之间有一个很大的天井,天井中有池塘。三进的寝堂是二层,寝堂正中有衣锦还乡图木雕。门上有代表和谐的荷花图和金钱图案的招财进宝图木雕。

中共梁园镇委员会

管氏家族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经济学家、政治家、军事家,齐国宰相管仲的后裔,所以户对上有《管子》里礼义廉耻这代表国之四维四个字。

中共梁园镇委员会

门楼外的两侧的木雕有清代的龙、莲花座、和管氏祖先迁居有关的人物图木雕

中共梁园镇委员会

中共梁园镇委员会

管氏宗祠堂号是怀德堂
据管理祠堂的管大哥介绍,管氏家族迁居 肥东 是在元朝末年,比明朝初年的洪武大移民时间要早几十年。管氏家族本是 江西 赣州 人,元朝末年四兄弟贩运木材来到 江苏 句容 ,当时 句容 人口已经饱和,四位兄弟于是四处寻找新的定居地。后来几经辗转来到合 肥东 乡,看到经过宋末元初战乱后的这一带人口稀少,梁园又是一个商贸重镇,于是迁居 肥东 梁园。当初四兄弟因为战乱和生计问题分别迁附近的三个村庄定居,互相离得都不远。明朝初年管湾管氏家族的始迁祖管宗昉又迁居梁园镇 西北 的 大湾 村。管氏家族逐渐发展壮大, 大湾 村随之改名管湾村。过去管氏家族所在的四个村庄都有管氏宗祠,因为各种原因,目前仅存管湾村的这一座。

中共梁园镇委员会

宗祠梁架上最上层是清代抽象化的龙凤飞腾图案

中共梁园镇委员会

中共梁园镇委员会

祠堂一进有蝙蝠、梅花鹿、仙鹤,喜鹊图案等代表福禄寿喜寓意的木雕

中共梁园镇委员会

祠堂一进有蝙蝠、梅花鹿、仙鹤,喜鹊图案等代表福禄寿喜寓意的木雕

中共梁园镇委员会

宗祠一进的天井,管氏宗祠堂号是怀德堂

中共梁园镇委员会

一进院落的两侧墙壁上有清朝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重修祠堂时所立的石碑。内容涉及作为维护祠堂经费的田产范围和重建事项,家族族规等。因为遭受过后期人为破坏,碑上文字已经看不清楚。

中共梁园镇委员会

中共梁园镇委员会

中共梁园镇委员会

二进的享堂上木雕有龙凤飞腾、福禄寿喜篆字、草龙等

中共梁园镇委员会

二进的享堂和三进寝堂上木门下方的木雕有代表家族和谐的荷花图和象征财源不断的钱串图案,招财进宝图。

中共梁园镇委员会

中共梁园镇委员会

中共梁园镇委员会

管氏宗祠里的牌位最上层是管氏的得姓始祖西周初年的管国国君,周文王之子叔鲜。他最后是因为叛乱被杀的。但是后代沿用了管作为姓氏,再往下分别是齐国宰相管仲和管湾村管氏的始迁祖管宗昉,再往下是管宗昉的三个儿子。
听管理祠堂的管大哥说,现在管氏家族后裔里官做得最大的是少将管军,家族里经商的人也不少。

中共梁园镇委员会

祠堂二进三进之间有一个很大的天井,天井中有池塘。三进的寝堂是二层。

中共梁园镇委员会

寝堂一层的梁架正中有衣锦还乡图木雕。

中共梁园镇委员会

中共梁园镇委员会

中共梁园镇委员会

给我介绍宗祠的管大哥告诉我,之前有文物专家来这里看过,多次建议管氏宗祠申报文保单位,但是管家人没有同意。因为当年维修祠堂是管氏家族出的钱,他们认为祠堂是管氏家族的私有财产,如果申报文保单位,所有权就归了国家,族人不同意。

中共梁园镇委员会

肥东 县管氏宗祠
地址: 肥东 县梁园镇管湾社区东南,管氏宗祠
电话:0551-67282960(打电话请注意礼貌)
开放:平时不开放,参观需联系管理员,参观免费

梁园镇新河社区大李湾李氏宗祠

随后去李氏宗祠
梁园镇东南面, 新河 社区大李湾自然村内东部,导航李氏古祠

李氏宗祠

梁园李氏宗祠外围建起一圈围墙。

李氏宗祠

李氏宗祠位于粱园镇大李湾村,西南方为白公池(今名陷湖陂)。白公池一水分两支流经宗祠前后如玉带合围,绕祠汇成一流乌龙坝入滁河汇长江。祠堂占地10亩,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群呈一字排开,分别由李氏宗祠、十三厅博物馆和名苑组成。
李氏始祖李实(1413—1485),字孟诚,其先祖世居 江西 九江 市 武宁 县,派衍磨刀李辂公支下。明朝正统七年1442年进士, 景泰 朝右都御史,掌管都察院5年。1455年,李实从 四川 重庆 合州( 合川 )移居 无锡 ,再迁 句容 ,后肇基于石塘 西北 3公里即白公池下,建立李家湾,后来的大李湾村。到了21世纪初,500多年来,已繁衍22代,族人3万余人,堂号是敦睦堂。
李氏宗祠砖木结构,印章形,门楼八字墙,大门中缝正对大小岘山口,两进五开间两进两厢。始建于明朝。据 安徽 省考古所专家方咸达先生实地考察及家谱记载,一进五间属明代建筑,二进五间为李鸿谟(李鸿章外公)于清同治年间增建,并建两厢成四合院。祠堂进门右为二十四孝图,左为八仙过海图,可惜这两组大型雕刻毁于文阁。大门进厅门楣横匾 “积厚流长”,为清光绪五年由李鸿章题赠。清光绪五年1879年,族人重修时增建两边厢房,并在祠东再建二进三间为祭祀、仓库等用房。前幢大梁雀替为木雕大象头,寓意着太平有象。太平 万象 、柱基石盆倒扣系明朝建筑风格,彩绘、匾楹题字属清代。2004年祠堂又再次重修。

李氏宗祠

祠堂门楼是八字门,代表家族中有人做官,是官宦人家的祠堂。

李氏宗祠

李氏宗祠的木雕在文阁时期受到很严重的破坏,人物都是无头的

李氏宗祠

李氏宗祠砖木结构,印章形,门楼八字墙,大门中缝正对大小岘山口,两进五开间两进两厢。据省考古所专家方咸达先生实地考察及家谱记载,一进五间属明代建筑,二进五间为李鸿谟(李鸿章外公)于清同治年间增建,并建两厢成四合院。

李氏宗祠

祠堂进门过去有两组大型雕刻,右为二十四孝图,左为八仙过海图,可惜这两组大型木雕毁于文阁。

李氏宗祠

前幢大梁雀替为木雕大象头,寓意着太平有象。太平 万象 、柱基石盆倒扣系明朝建筑风格,彩绘、匾楹题字属清代。

李氏宗祠

大门进厅门楣横匾 “积厚流长”,为清光绪五年1879年由李鸿章题赠。李鸿章的母亲李氏就来自梁园大李湾李氏家族。清光绪五年,1879年族人重修时增建两边厢房,并在祠东再建二进三间为祭祀、仓库等用房。

李氏宗祠

李氏宗祠

李氏宗祠

李氏家谱中,1451年明朝 景泰 皇帝赐给担任正二品右都御史的李实的圣旨。

李氏宗祠

李氏宗祠

李氏宗祠的木雕主要有花草、人物等

李氏宗祠

明、清两朝,多位官员为李氏宗祠撰写楹联、匾额二十多副。 其中著名的有
武英殿大学士、满族人宝鋆撰联:
积数百年厚德丰功,代有伟人,上辅朝堂下光阀阅;
合十三支远宗近派,时登家庙,仰承堂构俯振规模。
安徽 巡抚裕禄撰联 :
祖祢昆弟子孙,群聚一堂,溯陇右传家,春汋秋尝明祀事;
孝友睦姻任恤,教先六行,表 淮南 望族,水源木本励宗风。
头品顶戴、两江总督沈葆桢撰联:
经大劫消磨,旧绩犹存,从知世德绵延,常使堂基光日月;
聚全淮灵秀,新规丕焕,永观家声烜赫,相承簪绂逮云礽。
太子少保、 陕西 巡抚、一等肃毅曾国荃撰联:
远系溯 江西 ,理学纯臣,往哲垂型光史乘;
名门崇皖北,经文纬武,后贤济养焕箕裘。
可惜经历了文阁破坏,这些对联都不存在了

李氏宗祠

李氏宗祠

李氏宗祠

李氏宗祠

享堂正中供奉李氏始迁祖李实和他的两个儿子。

李氏宗祠

李氏宗族内名人较多。其中明朝进士两名,六品以上官员若干名;清朝九品以上官员200多名,淮军将领几十名;民国时期有国民党中将李正雄。现有 天津 市政协常委李敏龙。

李氏宗祠

二进享堂梁架上的木雕是草龙。照片正中是李氏始祖颛顼的塑像。

李氏宗祠

李氏宗祠

李氏宗祠

李氏宗祠

李氏宗祠历史上受到的破坏较为严重,很多文物都不存在了。

李氏宗祠

肥东 李氏宗祠
地址: 肥东 县梁园镇大李湾村
联系电话:18856016729(打电话时请注意礼貌)
开放:平时不开放,参观需联系管理员,参观免费

梁园镇东方文博园


从梁园镇管氏宗祠到李氏宗祠路上,我发现了一处地点,叫东方文博园。东方文博园位于大李湾村西面的邻村西小郢村。看起来是当地 富裕 农民企业家出资修建的一处景点。

门外有个广场,广场尽头是毛像,chairman 毛两侧有十位古代明君的雕像。有汉文帝刘恒、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成吉思汗铁木真、明太祖朱元璋、清朝康熙皇帝等

左边这一排是 中国 古代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人品端正的著名大臣武将的塑像,有唐代的魏征,宋代的包拯、王安石、岳飞,明代的戚继光等。

中间靠里的是 共和 国初期牺牲的英烈,有黄继光、蔡永祥等

这组跪像除了秦桧和秦桧妻子王氏外,还有汪精卫、陈璧君、东条英机等。

这一边则是为我国军工和航天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院士、名人的像

最新一届的二十da常 为照片还没更新。

都是西小郢村的名人

我参观的部分很有限,后面还有一块区域门锁着,没开放。从景点的展览内容也可以看出来创办东方文博园的农民大叔热爱祖国,拥护党的 领 导,尤其是毛 润公,崇拜英雄模范,痛恨汉奸和昏君罪人,爱憎分明,对 中国 历史也有基本的了解。应该是个性格耿直,真诚直率,嫉恶如仇,为人正派的人。
他出资建东方文博园也算是富起来以后,为家乡做了一点实事。起到了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的作用。

东方文博园
地址: 合肥 市 肥东 县梁园镇西小郢村
开放:平时不开放,参观需联系创办人或管理员,参观免费
我的关于 肥东 的其他游记
https://www.mafengwo.cn/i/24197134.html 肥东 石塘镇和包公镇游记(最新的,二者是相邻的镇,可以和这篇对照在一起看,很多景点相同)
https://www.mafengwo.cn/i/21631951.html 江淮古镇长临河和湖天胜境中庙镇(长临河和中庙是相邻的镇,长临河镇在 肥东 境内)
https://www.mafengwo.cn/i/10403322.html 肥东 宗祠一日游
https://www.mafengwo.cn/i/8054841.html 国保单位渡江战役前线总指挥部
https://www.mafengwo.cn/i/7893022.html 江淮古镇长临河
https://www.mafengwo.cn/i/12073166.html 环巢湖岸边次要景点一圈游
https://www.mafengwo.cn/i/19343992.html 肥东 博物馆、吴复墓数座宗祠一日游
合肥 精华景点见我写的这两篇游记
https://www.mafengwo.cn/i/9081197.html 江淮首郡,吴楚要冲 合肥
https://www.mafengwo.cn/i/12274606.html 三国故地包拯家乡大湖名城 合肥

张集乡


张集乡,隶属于 安徽 省 合肥 市 肥东 县,地处 肥东 县中北部,东与古城镇接壤,南与石塘镇隔河相望,西与梁园镇相连,北与八斗镇交界, 行政区域面积72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张集乡户籍人口为31732人。张集的历史记载是 合肥 各乡镇中最少的之一。张集乡府所在的张集村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明朝洪武年间,张氏家族始祖张锡六迁居到这里建立村庄。张集最早的名字是张兴垅村,因为坐落在垄脊上,张家在村中有影响力而得名。可能也寄托了张锡六家族认真经营田产的寓意。张集因为宋末元初和元末明初的战乱,明朝初年人口稀少。张锡六迁居庐州时间早,他和几个儿子圈占了张集一带的一大片荒地,成为了大地主。为之后张氏家族的发达打下了基础。明朝永乐到正统年间(1402-1449年)张锡六的一个孙子善于经营。他在张集开设了杂货店,并在梁园镇开设米店。张集周边几个村的人都到张家杂货铺买东西,渐渐地来这里摆摊的人越来越多,张集从此开始慢慢发展为一个乡村集市。明朝时张家后人为张兴垅村改名为方 兴隆 集,寄托了对家族生意越来越兴旺的愿望。后来张家在张集一家独大,垄断张集大部分生意,成为合 肥东 乡很有影响力的乡绅,这里又改名为张 兴隆 集,也叫张兴垅集。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张集称为张 兴隆 集或张兴垅集。民国时期在这里设立张兴垅乡公所。1945年3月国民党桂系军队和新四军在王子城、黄疃庙、八斗岭一带交战,史称黄疃庙战役。当时国共两党参战部队为国民dang桂系一七一师,省保安三团、共产dang的新4军二师、七师部分,双方投入兵力达1万多人。这次以黄疃庙为中心的战役共进行了六个昼夜,在总指挥谭震林的指挥下,新4军攻克王子城、八斗岭、黄疃庙、广兴集、鸡鸣桥等国民dang据点,国民dang军队伤亡3500人,新4军也伤亡2500多人。解放前夕,张集只是一个乡村集市,有1条南北走向的街道,居民近百户,400多人。街上有饮食业、商店、作坊20户。农历每旬的一、四、六、九日开集,是这一带较大的牲畜和粮食交易市场。
1949年5月,设立张集乡。1954年11月,设张集区。1955年12月,并入梁园区。1958年,成立公社。1983年,恢复张集乡。1980年代初张集每次逢集上市耕牛400多头,生猪1000多头,旺季一集卖出粮食2-3万公斤,每集成交额在6万元左右。1985年张集乡共有工业企业26个,有榨油、砖瓦、农具厂,从业人员576人。从事饮食、百杂货店、药店、理发、缝纫、作坊、屠宰个体工商户70多家,建有农贸产品市场一处。文教卫设施有中学、小学、卫生所、文化站、广播站、图书室、电影放映队各1个。1992年,撤区并乡,原黄疃乡并入。2011年张集乡形成以服装、食品、板材、塑钢门窗制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0.6亿元,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20%。2011年,工业企业6家,职工120人。2011年,张集乡实现农业总产值2.15亿元,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65%。2011年,小麦产量6000吨,水稻产量2.3万吨;油菜产量5000吨;棉花产量120吨。 张集乡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牛年末存栏1987头;生猪年末存栏3.85万头;山羊年末存栏2500头。 张集乡水产养殖以鱼类养殖为主,黄鳝、毛蟹 和龙 虾等特色养殖为突破模式。2011年,养殖水面8400亩,其中传统鱼类养殖面积1400多亩,黄鳝、毛蟹 和龙 虾等特色养殖面积7000亩,其中以网箱养鳍为主导。2019年,张集乡有工业企业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7个。张集乡现有耕地8.8万亩,粮食种植面积持续保持在5.7万亩以上,现有退耕还林面积达2.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0%,被 合肥 市评为植树造林先进乡镇,现境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原生态保持良好,水质无污染,空气清新。
张集乡的名人, 肥东 县旧志没有记载,我知道的有晚清庐州名儒刘福庆、刘瑞麟父子, 安徽 省军区原副司令刘正宗。1996年在刘岗村南的商周遗址,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玉琮,是国家一级文物,也是国内第二高的玉琮,现为 肥东 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张集现有宗祠五座,分别是王氏宗祠、刘氏宗祠、薛氏宗祠、黄疃张氏宗祠、张集张氏宗祠,其中刘氏宗祠、薛氏宗祠、王氏宗祠为县级文保单位,特别是刘氏宗祠中李鸿章赠给老师刘瑞麟的一对中堂牡丹最出名。被 合肥 市列为古树名录加以保护。除此以外还有黄疃庙战役纪念馆与纪念碑等。张集境内民间美食多种多样,特色美食有黄疃卤鹅,黄疃圆子,上王挂面,泥鳅烧茄子,上份渣肉,刘岗板酱,游塘寺酱瓜等。张集黄疃村建有美食一条街,黄疃卤鹅曾被评为 肥东 十 大名 菜。

( 本文作者 : 就是爱玩安徽 )

网友评论

锟斤拷锟斤拷要锟斤拷录锟斤拷趴锟斤拷曰锟斤拷锟 登录 | 注册 |
  • 就是爱玩安徽 回复


    感谢好友支持。

    发表于:2024-2-28 11:54

  • ##一米阳光 回复


    支持欣赏好友精彩分享!

    发表于:2024-2-21 15:55

  • ##一米阳光 回复


    支持欣赏好友精彩分享!

    发表于:2024-2-21 15:55

    • 就是爱玩安徽: 肥东特色肥东 和 合肥 除了 长丰 县 西北 部以外地区一样,都是属于 安徽 四大文化区 ****** %E5%AE%89%E5%BE%BD/37014?fr=aladdin之一的庐州文化区 ****** 。( 安徽 只有 徽州 (古 徽州 辖区)和庐州(......
  • ##一米阳光 回复


    支持欣赏好友精彩分享!

    发表于:2024-2-21 15:54

    • 就是爱玩安徽: 前言2023年2月13日,约上好友ZXH,去了 肥东 县店埠镇游览。第二天是情人节和正月初五迎财神日,对于单身狗和不迷信的我来说,都无所谓,一个人去了 肥东 县的梁园镇和张集镇。这三个乡镇不是 肥东 旅游最热门的乡镇,尤其是张集,到过 肥东 的人很少涉足。这三个乡镇也是接......
  • 就是爱玩安徽 回复


    是的,感谢关注

    发表于:2024-2-21 13:06

  • 就是爱玩安徽 回复


    感谢张经理的劳动

    发表于:2024-2-21 13:05

  • Eason617 回复

    这才是中式建筑嘛

    发表于:2024-2-20 10:23

  • zhb001 回复

    都是老房子

    发表于:2024-2-19 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