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户外装备 服装 浅谈不同温度区间着装--严寒区:-30度—15度

浅谈不同温度区间着装--严寒区:-30度—15度

作者: wh83    来源: 户外资料网 2011-02-09 11:40

  以下安排只适用于海拔五千米以下,非极端恶劣环境,类似徒步穿越的一般活动;运动状态指在行进过程中,心率120到150左右,自身会产生大量热量;静止状态指宿营时,心率70上下,运动较小,自身产生热量较少,需要额外保暖层。

  行进着装:内层上着PATA的R1半拉链高领内衣,R1长裤,中间保暖层上着充鹅绒200G的连帽羽绒夹克,下穿充鸭绒180G的羽绒裤,(此系列外层面料均为400T超轻面料,防泼水,透气性极佳,但面料较薄,不耐刮蹭),外套MARMOT的GTX-PLACITE超轻两层半冲锋衣裤(国内CARAVA极星有类似款);

  我的实际体验是充200G羽绒衣和150G羽绒裤在此温度区间比较合适,如果其他人觉得热,可以定制充绒克数更少的羽绒衣裤;另外,在-30度到-15度的山区环境下,一般都伴随着5级以上的寒风,风起透心凉啊!一套低温下透气超好的2层半压胶的超轻GTX-PLACITE冲锋衣裤必不可少,把其套在羽绒衣裤外,还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但是,一定要用外皮透气性比较好的羽绒服。如果是感觉出汗比较多怕打湿羽绒,可以换为使用primaloft填充的内胆夹克和内胆裤,MHW,PATA,MARMOT,First Ascent 都有相应的款式。

网友评论

!login_to_reply! 登录 | 注册 |
  • yynslj
    这个定义选择有问题,不知道是搂主实地测试过?我们知道,环境温度和体感温度是两回事,这是由空气中的水分决定的,北方干燥南方湿冷,这就是为什么在长江流域冬天(0到-5度)比北方零下十几度还感觉冷。我有次在哈巴登山,零下10度只穿coolmax内衣,薄抓绒,proshell冲锋衣,proshell防风效果出众且透气,身上不出汗,没必要穿羽绒服!羽绒服不透气,大量运动后形成水汽在羽绒层凝结,反而会导致身体失温。所以搂主下次发帖要深思熟虑,经过科学严谨的测试,否则就是害了别人。

    发表于:08-20 09:25

  • gspatton
    还没有配到L7或者HAPPY SUIT,不过今年秋天准备搞一身,对羽绒服始终提不起兴趣来,准备C3/L2+P300+L7/HAPPY SUIT应付-15至-25区间温度

    发表于:03-04 00:23

  • 弗利沙
    First Ascent Men's Igniter Jacket
    这个内胆是什么牌子?

    发表于:03-04 00:08

  • 风未止
    这个帖子好

    发表于:12-05 15:59

  • Lostanswer
    mARk继续关注5000米以上的

    发表于:10-29 10:56

  • knight372
    学习了  

    发表于:03-23 21:08

  • 空军一号
    看的出楼主是个认真,又有一点点较真的人。但这类帖子还是不错的,起码有些新人能够作为参考。我只比你多“玩”了一年户外,不知以前那些玩了十来年的老驴哪去了,也不来发表两句。感觉楼主还是稍微有些片面,只停留于PATA少数几个品牌,至于国产的CARAVA,不敢恭维。极星羽绒还行,其他的不灵。
    在这里也说两句,就当是相互探讨。个人感觉楼主去的地方不是很多,新疆、内蒙,太白等,另外所接触的环境也不是很复杂很恶劣,所以就形成了自己的一个穿着感受。其实每个人的穿着习惯有不一样,但除了有些牛人和特别的人,大多数人还是差不多的。这里我的穿着感受严重类同J兄。
    这里也先从速干说起,不知道是不是楼主接触的品牌相对较少,只提及PATA的C1和CARAVA。我感觉C1短袖外面再套长袖防紫外的速干是很傻很累赘的。除非你带点休闲的性质。在负重徒步或强度稍大的登山,一小时以后,肯定汗出如浆,稍夸张,呵呵。所以直接穿长袖的速干T或速干衬衫不是很好吗。速干是我最多的一个类,乱七八糟有四五十件,鸟的七八件,MHW,TNF,PATA,OR各有四五件,其他诸如黑牦牛,狼爪,甚至国产的kailas,雪狼等也不知道在家里哪个角落。个人觉得直接穿长袖T足矣,现在MHW的和C1差不多厚度的SPF50的还有鸟的Long T都有,穿着比C1还要舒服。要是你想酷一点,就穿速干衬衫,SPF也是50.但舒适度稍差。另外要说的是,国产kailas的质量还是不错的,比狼爪要好。但是carava和极星雪狼就不行了,速干衣抽丝的厉害,洗了两次就不能穿了。
    再说稍微冷一点的时候。5度到15度,内层穿C3、C4或者鸟的RHO LT或PHASE SV或者MAMMUT,火柴的薄抓绒直接贴身,都很舒服。感觉PATA的排汗更强,鸟的触感稍好,且鸟的贴身衣服很少起静电。我还买了smartwool的羊毛内衣,红辣椒,craft,icebraker等的内衣,但是感觉不如鸟或P。上次去三夫看叶绿素很贵,店员也很吹捧,搞了一件,实在对不起他的价格。我这个人比较懒,如果不是没有办法,就喜欢两层穿衣法,更方便。这个时候如果气温偏于15度有风,外面加神衣,鸟的solano,or的paclite等;偏于5度有风,则防风软壳,wind pro和windstopper都不错。无风则一般抓绒即可。厚度以100及200。
    零下五度到五度,内层可以穿R1或者鸟的RHO AR,后者更舒适保暖。小活动量则外面一件200g的羽绒足矣。大活动量或者下雨则绝对不能穿羽绒,不管是羽绒外套还是拿排骨衣作为中层,都会很悲剧。建议鸟的fission,kappa系列或者军版棉衣,三个系列我都有,个人觉得很强大。如果是三层穿衣,则不建议穿R1或者差不多厚度的内层,那样外面的衣服不好加。建议里面是C2到C4厚度的内层,偏暖就薄抓绒加棉衣,偏冷就thermal pro加棉衣,我们这里是湿冷天气,最冷的时候零下7度,这样穿绝对没有问题。
    还是那句话,出去玩,羽绒是备着的,营地穿。上路穿羽绒的话,15分钟后就会出汗,那时你脱也不是,不脱也不是。
    太晚了,感觉说道后面有点语无伦次,先睡了,下回接着讨论。

    发表于:02-25 00:59

  • 空军一号
    楼主写了这么几篇,很辛苦,对新人有一定帮助。
    不过英语拼错啦,是FISSION和KAPPA系列的LT ,AR,SV等,另外还有军版的FUSION。
    其中FISSION LT和KAPPA系列都是windstopper面料,填充P棉,只是单位体积P棉不同。
    都很透气保暖,小雨没有问题。 FISSION AR和SV面料都是GTX,前者是pro shell,后者
    可能是款式较老的缘故,还是XCR。充棉则后者更多。

    发表于:02-24 22:31

  • wh83
    [quote][size=2][color=#999999]踏脚石 发表于 2011-2-16 12:47[/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1781531&ptid=671616][im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累得慌。。。
    我举例北方地区的例子,目的是说明
    您所说的“-30度到-15度时却没有降雪的天气很常见”的 ...[/quote]

    您的看法我赞同,我在这个温区安排的额外保暖着装就是羽绒大衣,我自己用的是极星的极地羽绒大衣

    发表于:02-16 13:35

  • 踏脚石
    [quote][size=2][color=#999999]wh83 发表于 2011-2-16 12:20[/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1781213&ptid=671616][im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我继续针对踏脚石兄弟的看法说下我的意见,您说的海拔2000米以上到5000米,-30度到-15度时就是大雪没腰, ...[/quote]

    累得慌。。。
    我举例北方地区的例子,目的是说明
    您所说的“-30度到-15度时却没有降雪的天气很常见”的环境只是一面直言,这种气候在不同地貌下和当时大气环境变化下还有可能出现其他天气,应当加以说明,就如同30°C的天气时不光是日照强烈,也有可能出现大雨一样,望理解。
    2000年、2004年、2006年、2008年冬季我都去过内蒙,如果有风,-20°C很平常,大青山后夜里和早上还要冷得多,羊毛+抓绒+羽绒夹克都会冷的要命,外层需要有parka式大衣才能安逸一些,但手脚和颈部的活动时保暖更为重要。
    我的主张是谨慎着装,为坏天气留出余量。

    发表于:02-16 12:47

  • wh83
    [quote][size=2][color=#999999]踏脚石 发表于 2011-2-16 11:33[/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1780699&ptid=671616][im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我帖子中注明了前提是1月份北方地区,和您例举青藏高原地貌差异较大,以华北地区小五台来说,1月份大风 ...[/quote]

    我继续针对踏脚石兄弟的看法说下我的意见,您说的海拔2000米以上到5000米,-30度到-15度时就是大雪没腰,强风狂吹,这点我不大赞同,就我在北方这个温区下的实际体验有误差。,-30度到-15度时却没有降雪的天气很常见,我在新疆,内蒙等地冬季滑雪时经常是这个温度区间,当地人有句话“下雪不冷化雪冷”,说的就是这种现象。;另外,我在帖子开头除了说海拔外,还说明只适用“非极端恶劣天气,类似徒步穿越”的活动。您举出的这种天气如果是连续发生的,就已经不在帖子的讨论范围了。
    另外,服装的搭配,如果条件允许,针对不同环境,自然是越细越好,但随之面临的问题就是繁琐化和不同方案的不断重复,让人难以适从。所以,我才以温度进行划分,这样更具代表性。当然,这也不一定非常科学,所以我在帖子里增加了一段导言,说明以下推荐只是基础着装,更具体的安排还是要个人在具备基础着装的前提下,在实践中不同改进提高。
      之所以举出具体品牌,是为了方便新手购买,不走极端,少花冤枉钱,因为同样是一个名字的衣服,不同品牌差别是非常大的,比如软壳,笼统说某个温度区间软壳当外套合适,那就会误导人,不同软壳有厚薄透气多少的差别,而且差别很可能极大。只有举出具体款式,才有参考价值。我个人认为是这样的。
      另外我看了您写的日志和帖子,感觉您在北京周边地区冬季出行的经验很丰富,如果您可以按您回复里说的,您发帖“介绍不同种类服装的应用范畴和搭配, 或是同一路线不同季节的着装”,对大家的帮助都会很大,功德无量。

    发表于:02-16 12:20

  • wh83
    [quote][size=2][color=#999999]踏脚石 发表于 2011-2-16 11:33[/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1780699&ptid=671616][im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我帖子中注明了前提是1月份北方地区,和您例举青藏高原地貌差异较大,以华北地区小五台来说,1月份大风 ...[/quote]

    我很奇怪,为何一定要选择大风恶劣天气出行?2-3天的活动中,一般都会提前做好功课,尽量避免遇到这样的天气。如果真的的遇到您所说的极为恶劣天气,那么什么服装搭配都用不上了,最好的办法是从背包里取出额外防护层和额外保暖层,找个避风的地方,就地扎营,等待好天气,所以我在每个温度区间下都有额外防护层和额外保暖层的安排。

    发表于:02-16 12:18

  • 踏脚石
    [i=s] 本帖最后由 踏脚石 于 2011-2-16 11:36 编辑 [/i]

    [quote][size=2][color=#999999]wh83 发表于 2011-2-16 11:05[/color] [url=http://bbs.8264.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1780402&ptid=671616][img]http://bbs.8264.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海拔2000m以上可能早已大雪没腰了,强风吹的无法站稳,雪片使得能见度急剧下降,但温度却仍在-20°C-3 ...[/quote]

    我帖子中注明了前提是1月份北方地区,和您例举青藏高原地貌差异较大,以华北地区小五台来说,1月份大风大雪太平常了,如果出现则在2000多米左右已经是举步艰难,而这种天气可能持续几个小时,也可能只有30分钟,也有可能艳阳高照,气温在-5°C左右~一天内气候多次变化,而户外运动不可避免的要遇到恶劣天气,而相对于南方的四季活动,这种-30°C~-15°C的昼夜户外活动本身就可以称为恶劣天气了,着装标准也不能摆脱天气变化而带来的需求平台来空谈。所以盗以为,您所提出的““五千米以下海拔非极端恶劣天气”的着装搭配”在不同地区活动中缺乏稍许针对性,这也是这类汇总文章难免的桎梏,推荐的装备不如留出功能余量,更加向下兼容一些,如果阅读者对自己活动的路线和天气能有较为准确的信息,那可以自行变更服装的搭配。

    发表于:02-16 11:33

  • wh83
    [i=s] 本帖最后由 wh83 于 2011-2-16 11:07 编辑 [/i]

    [quote][size=2][color=#999999]踏脚石 发表于 2011-2-15 14:03[/color] [url=http://bbs.8264.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1768161&ptid=671616][img]http://bbs.8264.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涉及到具体品牌还是不要个人推荐为宜
    你说的活动范围在5000m以下,由于涉及到地况不同,温度变化也存在差异 ...[/quote]

    "海拔2000m以上可能早已大雪没腰了,强风吹的无法站稳,雪片使得能见度急剧下降,但温度却仍在-20°C-30°C之间变化不大。"
    踏脚石兄,您所说的这一点除了之前我回复了与我在北方这个温区下的实际体验有误差。具体请看57楼回复,另外,引用一篇科学介绍说明情况,[url=http://www.8264.com/63112.html]http://www.8264.com/63112.html[/url] 《登山气象知识 山区气候状况和天气条件》,文章里面提到“在青藏高原上,由于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m——4500m,受地面起伏地形影响,大风常出现在6000m以上的高度。”“由于中高纬度西风急流带所处的高度低,因而在天山山脉地区上空5000——8000m的风速很大,”。所以您说的这一点与我的实际体验有误差,也与中国科学探险学会的经验介绍有偏差。
    本帖子讨论的“五千米以下海拔非极端恶劣天气”的着装搭配是站的住脚的。

    发表于:02-16 11:05

  • 堡子里
    不赖不赖,继续继续!

    发表于:02-16 10:42

  • wh83
    [quote][size=2][color=#999999]elemZ 发表于 2011-2-15 18:28[/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1774881&ptid=671616][im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哦对了,再罗嗦两句,供wh83哥们参考。

    今年在沟里碰到新疆的默芋,闲谈之中问及登慕峰的穿着,填充较多 ...[/quote]

    谢谢您的提示,首先表示感谢,另外也说几句。
    第一,本贴讨论的是5000海拔以下的非极端恶劣环境下类似徒步穿越活动中的着装搭配。慕峰属于高海拔雪山攀登,和本帖讨论的问题不大对路。另外,撇开本帖讨论的环境,单说登慕峰,我也曾向宋玉江等领队请教过着装,他们说,慕峰虽然气温不算很低,但是是高海拔面临缺氧大风以及天气变化无常的问题,6000以上海拔时就得着类似极星的极地羽绒大衣,第三极羽绒裤。类似在极寒环境下穿着的羽绒裤,比如极星第三极羽绒裤,MARMOT的8000米羽绒裤,都是双侧开拉链的,所以这点没必要着重考虑,厂家已经替大家考虑了。
        另外,您说的非常对,衣物应该根据体感随时增添,所以在在各个区间下的着装安排都特别考虑了这个问题。一个是着装厚度考虑到了运动中大量散热,所以搭配的较为贴近实际感受,二是除了严寒区,一般都是两层着装,并且-15度到0度,0度到15度这两个区间的内衣(C3,R1)都是半拉链款,15度以上是T恤套速干衣(太热可以脱去速干衣),方便调解散热。

    发表于:02-15 20:56

  • wh83
    [i=s] 本帖最后由 wh83 于 2011-2-15 22:47 编辑 [/i]

    [quote][size=2][color=#999999]elemZ 发表于 2011-2-15 18:12[/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1774764&ptid=671616][im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欢迎有来有去,言论自由

    俺这样补充几点吧,可以斟酌:
    [/quote]

    谢谢补充,我跟进几点。
    第一,如果在-15度到0度这个区间,行进状态下,确实不需要羽绒服或棉服。但是,到了-30度到0度这个区间,光靠抓绒,软壳等,穿少了太冷,穿多了太沉,个人认为,还是棉服更合适。太热以至于将羽绒服打湿,这是H13456兄的表述,我也没遇到过,热了就算脱衣服不方便,也可以拉开主拉链啊,他怎么会把羽绒完全打湿,我也纳闷。
    第二,您说的这点很有道理,所以我才在帖子中说到,羽绒、棉服哪个更合适,还是要看看你所用环境,和活动,没有绝对正确的标准,自己按自己要求的选择即可。不管是羽绒还是棉外套超轻冲锋衣裤,在我心里其实都不是最完美的选择。如果现在市面上有不是用PRO-SHELL或滑雪服那样又硬又不大透气的面料,而是用类似神衣那样很轻很防风又柔软透气,但比神衣更耐磨面料的棉服棉裤,并且充棉数正好符合-30到-15度行进状态下保暖需要的棉服和棉裤,我肯定会将其作为这一温度区间的外层着装。但市面上我确实还没发现有这样的款式,(哪位朋友要是发现有,特别是这样的棉裤,请告知具体品牌和款名,不胜感激!)只好退而求其次,选择超轻棉内胆或羽绒内胆外套超轻冲锋衣裤。
    第三,您说的硬邦邦的冲锋衣是PRO-SHELL那样三层压胶的那种吧?超轻款的两层半压胶的冲锋衣面料较软,对灵活性影响较小。而且就我手头的羽绒内胆,棉内胆,超轻冲锋衣裤来看,羽绒和棉内胆设计的都比较修身、贴身,而冲锋衣裤都比较宽大便于伸展,所以将超轻冲锋衣裤套在羽绒或棉内胆外面,对蓬松和形状的影响都不太大。如果觉得热,可以拉开冲锋衣拉链或直接脱去,冷了再拉上拉链或穿上。
    第四,在-15度到0度这个区间,超轻羽绒服就是静态保暖用。但是到-30度到-15度这个区间,如果是雪山攀登,SUBZERO更合适,因为高海拔的问题是缺氧和大风,需要这样防风更好更耐糙的羽绒服,之前我在回答H123456时也提到了青衣佐刀登珠峰时用的SUBZERO羽绒服.Phantom和Subzero的不存在优劣的问题,而是适用环境的问题。在本贴讨论的温区和环境下,如果是多日进山,我会选择比羽绒更耐燥更耐湿的棉服,并外套超轻冲锋衣裤。如果单日活动或者活动量不大,我会选择更轻更保暖的羽绒内胆,并外套冲锋衣裤作为保护。如果热了,我可以把冲锋衣拉开拉链,或者直接脱下。这样比单穿一件羽绒或棉服更灵活更方便。

    发表于:02-15 20:45

  • elemZ
    哦对了,再罗嗦两句,供wh83哥们参考。

    今年在沟里碰到新疆的默芋,闲谈之中问及登慕峰的穿着,填充较多的羽绒服就不必说了,另外羽绒裤必备。默芋补充了句,说羽绒裤最好有侧拉链方便透气的。慕峰最佳攀登时节都在6-8月份,宽广冰原上日头一出,体感温度能有将近20度,几乎一脱羽绒服,单穿抓绒衣就可行进,羽绒裤穿脱不便,故而有透气措施最为适宜。待到日头一落,体感气温骤降能至零下20,这个时候就要全副武装了。

    说这个,就是想强调下,户外衣物绝不是一穿到底,在您的帖子里可能少有提及这个。行进中感觉大量出汗,那一定是衣物穿多了,这时就应该马上停下来减衣服。冬季户外大量出汗尽量避免,一来脱水,二来容易失温,三来很热的体温也使得肌肉运转效能下降。总之,衣物应该根据体感随时增添,这个时候,"方便"这个要素就很重要了。

    发表于:02-15 18:28

  • elemZ
    [i=s] 本帖最后由 elemZ 于 2011-2-15 18:32 编辑 [/i]

    欢迎有来有去,言论自由:D

    俺这样补充几点吧,可以斟酌:

    第一,无论羽绒还是棉服,俺对于它的使用,大多都在静态环境,比如做上方保护,或者营地休息。有的时候实在太冷,也穿着用于行走等动态环境。无论怎么个用法,前提只有一个,行进间不冷即可,尽量避免出汗。所以羽绒服这个东东,在俺身上是时常穿了脱,脱了穿的。走路热到把羽绒服都湿透了?有点想不通啊。

    第二,羽绒制品,在户外多日活动中,确实容易为潮气所扰丧失保暖性,这个的确不如棉服棉睡袋。不过这个缺点只在多日的活动中才有体现,三五日的基本可以不用考虑。

    第三,为什么现代的羽绒服都采用愈发轻薄的面料?其中一个原因是,不影响其所使用的羽绒的蓬松度。比较一下MHW的Phantom和Subzero就有感觉,Phantom是800蓬,面料轻盈透彻,Subzero是650还是700蓬的不记得了,面料是condit SL粗重但抗水耐操。使用羽绒服,外面再套上件没啥子延展性硬邦邦的冲锋衣,保暖性其实是打了折扣了。这个在您回帖里有提到,俺想补充的是,外穿冲锋衣对于里面羽绒的影响,不在于其重量,而在于其形状的束缚。这个算仁者见仁吧。

    俺喜欢外套羽绒服,原因也基本于此,保持最大的保暖性,同时也便于根据环境和体感温度随时穿脱。

    以上想法抛砖引玉,现代羽绒服,有的确实外皮薄如蝉翼,那就只在静态环境穿着,穿山过林的麻烦点收在包里吧。如果是俺,呵呵,俺是不会选择这样的东西进山的,因为它太不可靠,徒添烦恼,何苦为了800蓬和600蓬之差,以及重量的差异,去纠结Phantom和Subzero的优劣呢?带着Subzero走就是了,放心的很。

    选择装备,够用,可靠,方便。

    发表于:02-15 18:12

  • wh83
    [i=s] 本帖最后由 wh83 于 2011-2-15 16:33 编辑 [/i]

    [size=4][color=navy]       elemZ 谈到他有件山寨羽绒服,不怕磨什么的,单说这个不大好讨论,就像我之前说的,同一个名字的衣服,如果没有说出具体款式款名,很难比较和讨论。讨论问题,如果不将前提界定清楚,那就是一笔糊涂账,说过来说过去,说的压根不是一回事。所以我来谈谈我手头的羽绒内胆和羽绒裤及外套超轻冲锋衣裤的考虑。
        [size=5][color=#8b0000]四个不同温度区间着装推荐,其它都没什么争议,唯一具争议性的就是羽绒内胆或棉内胆外套冲锋衣裤这种安排,几天来和H兄,J兄,E兄讨论多日,我将我的考虑总结如下。
         [/color][/size][size=5][color=#8b0000]我个人始终认为,如果不是极寒的情况下,(我将极寒界定为零下30度以下的气温),在野外多日行进状态,自身产生大量热量的情况下,羽绒夹克,羽绒裤不管是作为中间层还是外层,都不是最为合适的,最合适的还是棉服,原因就是H123456兄以前说的羽绒打湿后保暖下降的很快。但是我为什么要除了棉内胆,还要将羽绒内胆外套超轻冲锋衣裤作为这个温度区间的着装安排呢?原因如下:
      1、我认为,在非极寒天气下野外多日行进,最好的外层是棉服。如果钱比较多,选择鸟的的那种适合外穿的棉服,FEESION,KAPA等直接作为外层是比较好的,鸟的棉服我没穿过,但见过实物,看官网介绍,外皮面料是GTX PRO SHELL,如果要考虑透气性,恐怕还要斟酌。而且现在市面是类似鸟的FESSION那样的棉服和棉裤是很少见的,大多数品牌,比如MHW,MARMOT等的棉系列服装,要么就是我在帖子里列举的那样外皮十分娇嫩、更适合当中间层的棉服棉裤,就是外皮本身就是全防水面料、类似冲锋衣裤那样面料的夹棉冲锋、滑雪衣裤,但夹棉夹的一般又不是很多,这种衣服的防水透气性大多数还不如超轻冲锋衣裤。这种情况下,国内大多数朋友,无论是从经济性,还是实用性,易获得性,多用途性(超轻羽绒内胆和棉内胆可以作为-15度以上营地静止时额外保暖着装)等方面考虑,更好的选择恐怕还是棉内胆外套超轻冲锋衣裤。
      2、在-30到-15度这个严寒的温度区间下,绝大多朋友参加的活动,不是像攀冰,登雪山这样的极限活动,而是单日滑雪、徒步赏雪景,活动量不是太大,并且夜间有固定住宿地点,或者回家;而且现在市面上,超轻羽绒夹克和羽绒裤价格远低于超轻棉服棉裤,像黑冰,LMR,极星,天石等国内品牌出产的超轻羽绒夹克和羽绒裤,单件价格也就是200到500之间,而MHW,MARMOT,PATA等品牌出的超轻棉服棉裤,单件价格都要在1000到1500元。所以如果不是野外多日行进,而是滑雪,赏雪这样的活动,性价比更高的选择是超轻羽绒内胆外套超轻冲锋衣裤。[/color][/size]
    [size=5][color=darkred]   3、再说说为何羽绒内胆或棉内胆外面套超轻冲锋衣裤,是出于以下考虑。我手头里的羽绒服和羽绒裤,外面面料是400T,15D的超细压光尼龙,如帖子的图片所示,那就是实物。如果把它拿到手,就会明白我为啥要在它外面套件衣服才敢穿出去了。[/color][/size]
    [size=5][color=darkred]     一是款式完全是内胆的款式,直接穿出去,尤其是裤子,会让人误以为是刚从医院里放出去的,整个就是家居着装。这还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耐磨耐燥的考虑。这种超轻羽绒服,就是两层皮夹着羽绒,外皮细嫩到压根不舍得外穿,大家如果找一件PATA的排骨,或者HW,黑冰的羽绒夹克,您立即就会明白我说的意思了。[/color][/size]
    [size=5][color=darkred]    二是超轻棉服和棉裤的情况也类似,我有一件MHW的Compressor™ PL PANT棉裤,外层面料也是类似15D尼龙,同样非常细嫩,我还有件MARMOT cauldron_hoody棉衣,面料情况稍好些,但也是两层皮夹棉,一旦外层面料弄脏弄破,很不好收拾。我所例举这这些棉服棉裤,您可以到店里找实际的款式实际看下,就知道我说的是真是假了。在严寒的情况下,风寒效应是要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进行考虑,这些羽绒内胆和棉内胆,一般外层面料都是压光尼龙,虽然有一定的防风性,但不是100%防风,外套超轻冲锋衣裤,对其蓬松性有影响,但不会很大,单件超轻冲锋衣裤重量都在300G以下,对内胆的压力恐怕还比不上一阵风。综合考虑
       4、总之,我在帖子里之所以将超轻羽绒内胆或棉内胆外套超轻冲锋衣裤作为这个区间的行进穿着,就是出于以上考虑。在这个温度区间下,如果参加的是野外多日行进,偏艰苦的活动,更好的选择是棉内胆外套超轻冲锋衣裤;如果参加的只是滑雪等活动量不会太大的单日活动,综合性价比,更好的选择是超轻羽绒内胆 ,外套超轻冲锋衣裤。[/color][/size]
    [/color][/size]

    发表于:02-15 16:11

  • elemZ
    [quote][size=2][color=#999999]wh83 发表于 2011-2-15 15:31[/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1768600&ptid=671616][im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如果您有时间,到另外三个帖子里说说您在这三个温度区间的着装搭配好吗?
    1、不同温度区间着装——热区: ...[/quote]

    多谢关注。

    俺个人对户外衣着看法简单,越冷越高寒的地方,对于衣着要求越高,随着温度上升,要求也就直线下降了。也许也就是0度以下,无外乎少穿件抓绒,零度之上,可能直接穿着抓绒,脱掉软壳而已。至于15度以上,个人感觉老头衫是王道了,呵呵说笑了。

    俺个人认为户外穿着主要考虑够用,可靠,方便即可,这个次序不可颠倒,至于钱粮,天下还有能比花钱还容易的事情么?当然这并非鼓励盲目消费。

    您的其他帖子俺会拜读,零下15度以下的这个帖子,因为俺常于此环境下转悠,故而进来瞅瞅。

    发表于:02-15 15:55

  • wh83
    [quote][size=2][color=#999999]elemZ 发表于 2011-2-15 15:23[/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1768545&ptid=671616][im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不是J兄,只说自己常年四川一带登山攀冰的着装习惯。

    首先说明一下环境,俺在四川这地方登山,周期一般 ...[/quote]

    如果您有时间,到另外三个帖子里说说您在这三个温度区间的着装搭配好吗?
    1、不同温度区间着装——热区:15度以上
    [url]http://bbs.8264.com/forum-viewthread-tid-671585-fromuid-16718921.html[/url]


    2、不同温度区间着装——温区:0度—15度
    [url]http://bbs.8264.com/forum-viewthread-tid-671599-fromuid-16718921.html[/url]

    3、不同温度区间着装——寒区:-15度—0度
    [url]http://bbs.8264.com/forum-viewthread-tid-671607-fromuid-16718921.html[/url]

    发表于:02-15 15:31

  • wh83
    [quote][size=2][color=#999999]踏脚石 发表于 2011-2-15 14:03[/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1768161&ptid=671616][im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涉及到具体品牌还是不要个人推荐为宜
    你说的活动范围在5000m以下,由于涉及到地况不同,温度变化也存在差异 ...[/quote]

    谢谢指点。我也说下我的意见,您说的海拔2000米以上到5000米,-30度到-15度时就是大雪没腰,强风狂吹,这点我不大赞同,就我在北方这个温区下的实际体验有误差。,-30度到-15度时却没有降雪的天气很常见,我在新疆,内蒙等地冬季滑雪时经常是这个温度区间,当地人有句话“下雪不冷化雪冷”,说的就是这种现象。;另外,我在帖子开头除了说海拔外,还说明只适用“非极端恶劣天气,类似徒步穿越”的活动。您举出的这种天气如果是连续发生的,就已经不在帖子的讨论范围了。
    另外,服装的搭配,如果条件允许,针对不同环境,自然是越细越好,但随之面临的问题就是繁琐化和不同方案的不断重复,让人难以适从。所以,我才以温度进行划分,这样更具代表性。当然,这也不一定非常科学,所以我在帖子里增加了一段导言,说明以下推荐只是基础着装,更具体的安排还是要个人在具备基础着装的前提下,在实践中不同改进提高。
      之所以举出具体品牌,是为了方便新手购买,不走极端,少花冤枉钱,因为同样是一个名字的衣服,不同品牌差别是非常大的,比如软壳,笼统说某个温度区间软壳当外套合适,那就会误导人,不同软壳有厚薄透气多少的差别,而且差别很可能极大。只有举出具体款式,才有参考价值。我个人认为是这样的。
      另外我看了您写的日志和帖子,感觉您在北京周边地区冬季出行的经验很丰富,如果您可以按您回复里说的,您发帖“介绍不同种类服装的应用范畴和搭配, 或是同一路线不同季节的着装”,对大家的帮助都会很大,功德无量。

    发表于:02-15 15:29

  • elemZ
    [i=s] 本帖最后由 elemZ 于 2011-2-15 15:28 编辑 [/i]

    [quote][size=2][color=#999999]wh83 发表于 2011-2-13 09:56[/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1746797&ptid=671616][im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J兄,您在-30度到-15度这个严寒温度区间是怎么搭配行进着装和静止保暖的?在这个严寒区间,行进时只是内衣和 ...[/quote]
    不是J兄,只说自己常年四川一带登山攀冰的着装习惯。

    首先说明一下环境,俺在四川这地方登山,周期一般不长,单次攀登都在三五天,四川这地方山区阴晴无定,有相当湿度,冷起来非常冷,记得某年元旦和搭档凌晨起来从c1直接冲顶半脊,那温度可能有零下20度。要是沟里攀冰,都是一日往返住处,第二天再去,周期更短。

    俺对装备很看重,不过对于衣着,一直认为这个什么材料,那个什么材料的宣传,其销售意义远大于实际使用意义,实验室的测试数据用来在实地环境参考,实在差强人意,所以俺讨论攀登衣着,只说抓绒、冲锋衣等这样的大类,很小的细节,就不纠结了。

    俺冬天在四川这个温度下“户外作业”,上身习惯于排汗内衣+抓绒衣+软壳,包里放一件羽绒服用于行进间保护/休息保暖,下身就是排汗长内裤+抓绒裤+冲锋裤。有的时候,包里还会放一件很老旧的冲锋衣,以备狂风暴雪之需,但是多年来一直都没派上用场。软壳是俺大爱,一来冬季户外,俺没有碰到有液态水的环境,软壳又透气又有延展性,攀冰做动作那是太爽了。下身着冲锋裤那是一时间资金周转不开,否则俺也会买上条经造的软壳裤的,今年攀冰为了这硬邦邦的冲锋裤,吃了不少亏了,想想看,翻一个大冰包,您想使劲抬腿踢冰却被冲锋裤拉着抬不起来的感觉吧。

    羽绒和棉服之争,早已有之。不讨论数据,只议论经验的话,俺个人一件5、6年前的山寨TNF羽绒,用到今日,常穿着在四川穿山过林,荆棘扎了无数,仍完好无损,这当作特例也罢,如果一定要小心,倒是更加需要提防冰爪和冰镐。羽绒服也永远穿在最外层,没别的,就是方便,想不通为啥要穿在冲锋衣或者软壳里面。

    登山时大量的出汗,那一定是穿错了衣,需要尽量的避免。至于神衣之争,俺是这样看待:极高寒很干燥环境下,比如7、8千米高度,人体表和外界温差湿度均相差极大,一身高透气性衣物(这应该包括软壳和冲锋衣),从原理上讲很容易因为扩散原理,将温度从人体带走。因此,在这种环境下,就有高人在内层使用透气性不好的衣物作为隔绝层来避免这种情况,请注意使用环境,同时,这样穿着的一个前提是你必须调节保暖层,做到行进间不出汗或者少出汗,才有效果。神衣可看作是一件半隔绝层,作用基本如此。这样的穿法,俺听中登协的马博士提起过,马克的《极限登山》中也有提及,自己才疏学浅,从未尝试,因为,俺也从来没有在这个前提的环境中攀登过。

    只有什么样的环境,才好具体的讨论装备。单纯什么材料,多少重量,在环境的面前,那差别真的都是浮云。

    发表于:02-15 15:23

  • elemZ
    [i=s] 本帖最后由 elemZ 于 2011-2-15 15:26 编辑 [/i]

    [quote][size=2][color=#999999][color=rgb(68, 68, 68)][font=Simsun][size=14px][indent][size=2][color=#999999]论坛疯了,重复发帖了,删之。。。[/color][/size][/quote]
    [/color][/size][/indent][/size][/font][/color]

    发表于:02-15 15:23

  • elemZ
    [i=s] 本帖最后由 elemZ 于 2011-2-15 15:25 编辑 [/i]

    [quote][size=2][color=#999999][color=rgb(68, 68, 68)][font=Simsun][size=14px][indent][size=2][color=#999999]论坛疯了,重复发帖了,删之。。。[/color][/size][/quote]
    [/color][/size][/indent][/size][/font][/color]

    发表于:02-15 15:23

  • elemZ
    [i=s] 本帖最后由 elemZ 于 2011-2-15 15:26 编辑 [/i]

    [quote][size=2][color=#999999][color=rgb(68, 68, 68)][font=Simsun][size=14px][indent][size=2][color=#999999]论坛疯了,重复发帖了,删之。。。[/color][/size][/quote]
    [/color][/size][/indent][/size][/font][/color]

    发表于:02-15 15:22

  • 踏脚石
    涉及到具体品牌还是不要个人推荐为宜
    你说的活动范围在5000m以下,由于涉及到地况不同,温度变化也存在差异,这样笼统的谈论着装标准是利弊参半。
    本贴说的是-30°C~-15°C的着装,好,举例。同样是1月份的北方地区,2000m以上和500m不到的海拔着装标准就差异极大。
    500m不到的地方入夜能降到-20°C~-25°C且基本没有于雨雪和强风,这种时候羊毛内衣+P200厚度抓绒+充绒300g不到羽绒就可以应对露营的上身着装要求,下身抓绒裤+夹棉滑雪裤也能应对露营活动,面部用棉毛制的面罩+帽子即可,但手足部位最为脆弱,甚至普通的营地靴及羽绒袜套都不能保证怕冷人士的要求。
    而海拔2000m以上可能早已大雪没腰了,强风吹的无法站稳,雪片使得能见度急剧下降,但温度却仍在-20°C-30°C之间变化不大。
    一个独立的状态就说明了着装的不固定性和适环境及活动强度而变的状况。
    与其列举各个温区下的着装,不如介绍不同种类服装的应用范畴和搭配更为合理 或是同一路线不同季节的着装来的实际。

    发表于:02-15 14:03

  • wh83
    [quote][size=2][color=#999999]踏脚石 发表于 2011-2-15 13:14[/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1767717&ptid=671616][im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太辛苦了~别累着[/quote]

    您要是有时间,也来谈谈您在这四个温度区间的着装好吗?如果精力允许,也顺便谈谈头面手足包括行走辅助用具比如雪套登山杖踏雪板的搭配好吗?

    发表于:02-15 13:21

  • wh83
    [quote][size=2][color=#999999]踏脚石 发表于 2011-2-15 13:14[/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1767717&ptid=671616][im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太辛苦了~别累着[/quote]

    O(∩_∩)O谢谢,为人民服务

    发表于:02-15 13:19

  • 踏脚石
    [quote][size=2][color=#999999]wh83 发表于 2011-2-15 13:07[/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1767632&ptid=671616][im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这里主要是说躯干部位的服装安排,脚,手,头等等其它部位所需配件的搭配我将另外发帖讨论。[/quote]

    太辛苦了~别累着

    发表于:02-15 13:14

  • wh83
    [quote][size=2][color=#999999]踏脚石 发表于 2011-2-15 12:54[/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1767501&ptid=671616][im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手足部只字未提[/quote]

    这里主要是说躯干部位的服装安排,脚,手,头等等其它部位所需配件的搭配我将另外发帖讨论。

    发表于:02-15 13:07

  • 踏脚石
    手足部只字未提

    发表于:02-15 12:54

查看更多评论
发布新帖
8264活动更多

官方微信
顶部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