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秋后不久,猪在驴途开启了为期五天的阿色丹霞,新路海,亚青等地的户外活动。八月九日,由峨眉山途经康定,翻过折多山至道孚,夜宿道孚。
翌日晨,从道孚县城沿303省道南行的30公里,穿过松林口,海拔过4000多米,便来到了被两边森林包围着的一片坦荡的草原,绵延七八公里,这就里龙灯大草原,又称“格萨尔通”,当年赫赫有名的格萨尔王曾在这里安营扎寨。

道孚龙灯大草原
草原上马匹甚多,大家和马主交流后骑马,遛马,拍照留影一番。继续前行不远处,便到了龙灯乡中心小学的位置,这里仍然是一片大草坝,坝边一泓清澈无比的月牙形海子,名叫珠姆措。珠姆措并不大,但湖水明如碧玉,常有天鹅,斑头鸭等水鸟栖息,给这片宁静祥和的草原带来了无比的灵动和仙气。
乡小学背后的山上,飞扬着气势恢宏的经幡,经幡下座落着一座神奇的寺庙,红教寺庙--然姑寺。这是一座与众不同的藏传佛教寺庙,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双修佛塑像群,从草坝上偶遇的一位青年喇嘛口中得之,双修并不代表男女之间的事,而是有着深刻的宗教含义,属于密宗。

不知何时,我们的领队掌柜太阳草,掌书记太阳花从牧民家里请来了两位纯朴可爱的藏族小姑娘,龙灯乡她俩是故地重游,这两小姑娘是她俩去年路过时相遇认识的,今年重逢,互道安好。大家和年青喇嘛,两个小姑娘围坐在草坝中开心的摆谈,嘻笑着,从她们的言谈举止中无一不透露出康巴藏人的真、善、美。一切是这样的合谐,自然,约莫一个多小时,我们也该继续启程了。临时前草花把自己准备的可口的蛋糕,面包这些路餐留给了两个小姑娘,两车启动后年青喇叭和两个小姑娘站在草坝上向我们挥手依依惜别,此情此景,令人感动。
阳光依旧明媚,一路向西,享受着平原内地上少见的高原蓝和白云涛。中午时分便路过了甘孜县城并于下午三点多钟到达了属于德格县的马尼干戈小镇。当天游玩的目的地新路海,距马尼干戈只有12公里的路程了,大家兴奋不己,没有要休息之态,直接驱车奔向了新路海。

新路海
新路海,又称玉龙拉措,玉是心,龙是倾,拉措是神湖,该湖位于德格县境内的雀儿山下,海拔4040米,是甘孜州著名的冰蚀湖。这是一个有山有水,山水合一的地方,自然风光秀丽,这个季节群山巍峨苍茫,云杉葱翠挺立,映着冰清如玉的湖面,宛如仙境。同行的女汉子们换上了裙装,和着两位摄师镜头的不停地啪,啪声,尽情的妖冶着,都想着留下美好的瞬间和记忆。
留影的留影,围湖的围湖,我和草花等原打算徒步到冰川下,去看看冰川的美姿咋样呢,围湖途中遇见两藏族小伙子,一问,冰川尚远,还有三个小时的路程,时间不够安排,只有选择放弃,又沿湖返回,驱车回撤至马尼干戈,找了一家叫格萨尔的客栈住下来。

马尼干戈
马尼干戈,海拔4180米,是古代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听名字有点儿神秘,能让人想起龙门客栈之类的故事。网贴上称这里有中国西部牛仔城的称号。一条街道,几排藏式平房,小镇上来往的行人都是典型的康巴人,头系红头绳,身佩长长的藏刀,还有很多骑马来小镇的牧民,将马往木桩上一栓,便在矮小的藏式木屋内喝酒,唱歌,撒欢,生动又活泼。
但今到这里,以上描述都已成了传说,小镇很是干净,整洁,主要街道呈丁字形排开,砖混的彩色小楼临街而建,百货商店,各种旅店,餐馆林立,还尚且不失昔日古道驿站的繁华与喧嚣,当地人也甚是纯朴,和蔼可亲。
入夜,风声渐紧,寒意顿生,所住客栈突然停电,一切归于岑寂,回到了原始。街道冷清而无人,窗外飘起了丝丝初秋细雨,抚慰着每一位旅人的寂寥,也撩拨着神经脆弱者的不安。简陋的客房内,我闭着眼睛,趁着清浅的醉意,仿佛听见了风马旗呼啦啦的飞扬着,悠扬的驼铃声唱和着,高大剽捍,棱角分明,头发长而散乱的康巴汉子们驱马急驰,踏碎了亘古的一帘幽梦,一切完美,时光倒流,我权且把这凄美而原始的高原之夜,叫着马尼干戈记憶。
八月十一日早起,风停雨驻,一抹鹅黄绚丽的晨阳冉冉升起,普照在马尼干戈及周边的高山草坡上异常的美丽,愈加的神秘。美景不容错过,草花及同行的摄影师道法自然等驱车奔向雀儿山方向,找一个有利位置拍摄雀儿山,拍摄日照金山。太阳草果然不负众望,获得美片一张。云缭雾绕雀儿山,宛如神君落凡间。日照金山映彩霞,护祐川藏保平安。


雀儿山晨曦

文/一默

道法说昨天过来时不见老者,今天却遇见了,运气太好了。大家纷纷下车与老者合影留恋。据老者自己讲,他就住在路边山上的山洞里,几乎每天到此处坐一坐,转动精心装饰过的巨型经轮,为过往路人祈福平安,巳坚持有21年了。又有驴友介绍,这位老人是个苦行修道者,是这个地方的一道风景,很多人都遇见过他,并以之为荣幸。

离开老者后,车子在离甘孜县七八公里的位置驶出国道317线,驶上了甘孜到白玉的公路,甘白路,又在甘白路银多乡的境内拐上了去银多乡阿色村的村道上,久违的阿色丹霞地貌就位于该村一组。
阿色丹霞是2015年在卫星图上偶然发现的,是青藏高原上不多见的丹霞,也是海拔最高的丹霞,丹霞夾明月,华星出云间,堪称绝世秘境。车子在崎岖的山道上蜿蜒盘行着,海拔也上升很快,丹霞山尖在北边起伏的层峦间时隐时现,始终摸不着边际。由于下午要赶往亚青寺,怕时间来不及,英明的猪队长太阳草临时决定,弃车,大家轻装冲上右边的无名垭口,兴许能更快的目睹丹霞真容。于是,风儿,草花,猫猫,两个师傅和我,共七人,背上少许干粮和饮用水,向着无名垭口进发,起步位置海拔高度已达4400米了。


我忙着拍手机照和录视频之际,大家都陆续的上来了。神奇的猪队长豪迈地对外宣称,这是8264户外大旗第一次飘扬在这个无名垭口的处女之作,我们七人也是徒步登峰观看阿色丹霞的第一拨人。因为,之前几批科考,摄影的团队都是驱车行至谷地,丹霞山的山脚下观赏的,为了留个纪念,我开玩地给这个无名垭口,命名为“阿色丹霞垭口”。
游览完丹霞后顺利平安地撤回到甘白路上,继续向亚青寺进发,在海子山区域(海拔4410米),大家停下车来纷纷在起伏有致的公路中上演公路大片,虽然彤云偏厚,但丝毫不影响大家的演技和激情,或坐,或卧,或挺立,或跳跃,拿馍当道具的拿馍,拿酒瓶的拿酒瓶,还有爬拖拉机的重头戏,五花八门,姿式丰富,户外就是要开心每一刻,快乐就好。
下午四点多钟,顺利到达了亚青寺。此时,阳光甚好,照得周围寺庙的金顶子熠熠生辉,彩色的围墙绚烂夺目。修行山上的莲花生大师金身塑像更是庄严雄伟,堪与峨眉山金顶的十方普贤圣像媲美。四面八方涌来的朝圣者络绎不绝,院区小径上喇叭,觉姆们也是三五成群的穿行着,场面非常的壮观,不管是修行者,还是朝圣者,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与信仰。
从资料上查晓,亚青寺位于甘孜州白玉县昌台区阿察乡境内,属宁玛教派,也就是红教,与色达五明**齐名的大型修学地。红色小盒子房从数千间到二万多间,是修行者自建的。亚青寺现常有两万余名僧尼,以觉姆(藏语女尊者尼姑的称谓)为主,昌曲河三面而围成一个小岛,此岛是世界上最大的觉姆区,岛外是扎巴(男僧)的修学区。修行山上是俯瞰觉姆岛的最佳位置。天气给力,蓝天白云,少不了要拍照留恋一番。女汉子们又换上了各色裙装,皆以觉姆岛为背景,美滋滋地拍上了,一个个形象甜美可爱,合情迎景。道法自然更是童心未泯,架起三角架玩起了延时拍摄。



夕阳西下,众鸟高飞,我等一行离开了院区,在村里找了一家藏式客栈安顿了下来。此行不虚,完全符合想象,也算是了了一个多年的心愿。个人认为:与色达相比较,色达有的亚青都有,色达没有的亚青也有。
八月十二日晨,我们一行开始了返程之旅。没有选择从甘孜县原路返回,而是抄小道到新龙县,顺着雅砻江驶向雅江,准备在雅江休整一宿。在新龙麻日乡境内,又驱车上山去游览了一下被誉为“人间仙境,九天瑶池”的措卡湖。



卡湖海拔也有四千多米,但并不大,湖水绿如碧玉,晶莹剔透,如天气晴好,阳光明媚也是一个出美片的地方。湖边有座宏伟的噶举派(白教)寺庙,措卡寺,该寺的大经堂也是与众不同,气度非凡。沿湖座落着许多修行者自建的小庙,与湖景和谐相映,非常地宁静,祥和,确实是修行的好地方。与我聊天的喇叭告诉我,措卡湖冬天的景色也特别的美,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别有韵味,湖面会冰冻三尺,可以跑车子都没问题的,只能期待有机会再来。
新龙至雅江的公路,我也是第一次走,公路全是在高山峽谷中穿行,道路陡而急弯多,下面是幽深的峽谷,江水咆哮湍急,甚是凶险。当天下午五六点钟,山道中又突起大雨,迷雾,非常地危险,现在想起都后怕。好在两位师傅手艺好,于晚上七点半时平安驶至雅江,在这里,我要为中国老司机点赞!值得一提的是,车行两河口附近时,便进入了两河口电站施工区域,这是一个举世瞩目的宏伟工程,有力地彰显大国工匠精神。很长很长一段时间,车子都在隧洞里穿行,隧洞里有的路段呈丫字型或十字型,洞里可以转弯掉头,大家也算是开了眼界了。
行程的最后一天,猪队决定不翻折多山回康定,而是带我们从红海子,雅拉神山穿越徒步路口,木格措这条路回康定。这条路虽说路线长一点,但车辆极少,通行方便,能避免翻折多山时常遇的大堵之苦。
在雅拉神山路口,大家又下车与神山界石拍照纪念,背起户外背包,着徒步穿越模样,又是一番装逼,装洋,装蒜,甚是欢欣。我倒是想有机会结伴几位可行驴友,穿越一下这条神道呢。一路平安到康定,过泸定,很快就在泸定上了雅康高速,穿越了长达13公里的二郎山高速隧道,一路阳光的回到了亲亲的峨眉,圆满完美的结束了此行五天的旅程,也意味着下一个新的旅程又将开始。
( 本文作者 : 雁歌行 )
网友评论
看图片美到窒息
发表于:2018-11-4 16:05
支持好活动+10086
发表于:2018-11-3 09:46
三张亚青照很不错!
发表于:2018-11-3 08:16
那位苦修行者看起来有点像是江湖老者
发表于:2018-11-2 13:39
支持好活动。
发表于:2018-11-2 08:22
支持好活动。
发表于:2018-11-2 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