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嘎山位于
四川省康定市,是大雪山的主峰,海拨高度7508.9米。周围有海拔6,000米以上的
山峰45座,主峰更耸立于群峰之巅。高出其东侧大渡河6,000米,被喻为"蜀山之王"。
驴友口中的贡嘎大环线,是指从康定市老
榆林水电站为起点,翻越海拨4928米的日乌且垭口后,然后下山经过子梅村、巴望海,最后到达终点烂碉房,全程大约80多公里(见下面
地图)。
下面说说我们这次10天的端午行程:
6月7日出发,
宁波飞到
成都;
6月8日上午成都班车到康定,再打的到老榆林电站,下午2点开始
徒步,当晚
露营红石滩;
6月9日从红石滩出发,经过两岔河营地、下日乌且营地、上日乌且营地、然后翻越海拨4928米的日乌且垭口,晚上到达莫溪沟营地露营;
6月10日自己动手搭木桥过莫溪沟,然后一路下行,到达“上子梅村”,晚上住上子梅村“
那玛峰客栈”;
6月11日由客栈
包车送至“子梅垭口”,近距离观看贡嘎雪山,然后返回客栈,早饭后继续徒步经过巴望海,于当天下午1点半到达终点烂碉楼,完成80多公里的重装贡嘎大环线。然后搭便车到石棉县。当年红军渡
安顺场就在石棉县,由于当时安顺场船只不够,才去上游夺取泸定桥而胜利渡过大渡河;
6月12日,徒步大渡河边的悬崖村——汉源县“古路村”,当晚到达峨
眉山脚下;
6月13日,从峨眉山后穿越到金顶,并从峨眉山景区徒步下山到达清音阁报国寺,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途中还是一路小跑下山,足足用时12个小时,晚上到
乐山;
6月14日,游览乐山大佛(北门——南门),下午到成都,继续游览武候祠、杜甫草堂,晚上住成都;
6月15日,上午青城山景区穿越,下午都江堰游玩,晚上回成都。
6月16日,成都飞回
杭州,杭州回家。
其实整个贡嘎大环线只占了我们整个行程的不到一半时间,重装用时三天半,所以本贴就着重写写这次的贡嘎之行,给有需要的朋友一点参考。

这是本次端午行程一个总的大环线,蓝线为行车路线,红线为徒步路线(主要有贡嘎徒步、古路村徒步、峨眉山徒步、乐山大佛游览)。

这是贡嘎大环线的徒步路线(康定老榆林电站——日乌且垭口——烂碉楼)。

本人在日乌且垭口(海拨4928米)。一、如何到达贡嘎大环线起点:康定老榆林电站 首先,全国各地不管坐什么交通工具,一般都要到成都住一晚。
成都到康定汽车票可以在微信上先关注“四川省汽车客运票务网”公众号。搜索“成都——康定”汽车票,最早一班是8:30成都客运东站出发的班车,票价是124元,可以提前半个月在网上买好票,有了车票,就不会担心到不了康定。所以宁波飞到成都后,第一晚我们选择住在成都客运东站附近的酒店,以方便第二天一早坐车。
6月8日,成都客运东站8:30,班车准时出发, 一路高速于下午1点钟到达康定市汽车站,出康定汽车站后,先出站左转100米,找到一家户外店购买了气罐,由于飞机上不能带气罐,所以一定要到康定先买好气罐,不然路上没办法烧水烧饭。
买好气罐后,你可以打出租车80元送到老榆林电站,也可以包当地越野车200元给你送到格西草原,这样比送到老榆林电站少走6公里。我们到贡嘎就是来徒步的,不会为了偷懒而少走这么几公里,所以坚决选择老榆林电站作为我们徒步的起点,这时已经是下午的2点钟了,当天按计划还要徒步13公里到达两岔河营地露营。

左边是成都客运东站,右边是成都东高铁站,从天府机场坐高铁到成都东还是很方便的,也便于第二天一早在客运东站坐车去康定。

成都客运东站,它和成都东高铁站就隔着一条马路,它也是成都地铁2号线的站点。

最早一班8:30成都客运东站出发到康定的班车。

一路高速,经过飞仙关隧道

经过天全服务区吃中饭

经过二郞山隧道

出二郞山隧道,就是红色的大渡河大桥。

班车下午1点到达康定,用时4个半小时。

康定汽车站出站左转100米,找到一家户外店购买气罐。

再打出租车80元送到老榆林电站,下午2点开始本次贡嘎大环线徒步。
二、徒步第一天:2024年6月8日(半天),老榆林电站到红石滩。
按计划是第一天上午成都坐班车到康定,下午再继续徒步13公里到两岔河营地露营。实际情况是下午两点后老榆林的气温竟然还有30多度,我们背着重装,一路被太阳烤着,起点海拨就在3186米,这相当于
拉萨的海拨高度了,并且老榆林电站到格西草原5公里的路都是机耕路,路上不时地有驴友坐着越野车从我们身边超越,而坚持走路的就我们三人。有拉生意的越野车停下来说带我们到格西草原,被我们坚决否定掉,我们是来徒步的,而不是来坐车的,有始有终是我们徒步的宗旨。
晚上7点,天空开始下起了雨,徒步了5个小时,最终走了10公里,比原计划少走了3公里,走到红石滩处我们决定扎营了。对于少走的3公里,决定明天早点出发,要把少走的公里数争取回来,并且明天一定要按原计划走到莫溪沟营地露营,最终后面几天的行程都是按计划完成的。

下午两点到达老榆林电站开始徒步。这里有防火值班点,只需要登记一下即可让你通过。

这是老榆林电站的水坝。

到格西草原的路还是比较平整的,我的同伴“无奈”。

湍急的榆林河

这是我的另一位同伴“亮剑',这次我们是三人组队,他背了46斤,是我们三人里背的最重的。

无奈和亮剑,此时走了一个小时了,休息一下。

经过防火卡点,没人值班。大概在电站大坝那里已经检查过了,这里就不检查了。

路上不时有越野车超过我们,他们都是直接往格西草原的,准备看冰川的。现在勒多曼因冰川在网上挺火的,很多人来打卡。

当路上看到经幡时,格西草原到了。

一片繁忙的格西草原情景,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车,跟路上的冷清形成鲜明的对比。

老榆林电站到格西草原5公里,越野车可以直接开到这里,再往上就只能徒步了。

可能已经下午4点多了,大部分看冰川的人都已经上去了,所以路上碰到徒步的人并不多,此时天空飘了几点雨,我们穿上雨衣。

经过一座桥

无奈和亮剑在过桥。

沿着榆林河边前行。

河对面大片的红石滩。

大概晚上7点,此时雨下大了,在登上一个高坡后,眼前出现了一片草地,此时走了10公里,我们决定在此露营,当晚听着雨声入睡。
三、徒步第二天:6月9日,红石滩—日乌且垭口—莫溪沟营地
因为昨天没赶到两岔河营地,所以今天早点出发。
昨晚下了一夜的雨,因为担心下雨路上不好走,所以我们三人都睡的不是很好,但是早上雨停了,天边微微地露出点彩霞,悬着心也放下了。早上五点就醒了,然后起床做早餐,吃好收
帐篷时,太阳就出来了,预示着非常开心的一天开始了。
今天从红石滩开始,要经过两岔河营地、下日乌且营地、上日乌且营地、日乌且垭口,再下山走到莫溪沟尾营地,大约路程25公里,并且要翻越海拨4928米的日乌且垭口,所以难度是很大的。一般的驴友都是走到上日乌且营地,露营一晚后再去翻垭口。但是我想虽然困难很大,但是只要计划得当,准备工作做的好,按我自己这样走法还是有相当成功可能的,事实上我和我的同伴也确实做到了。
红石滩营地海拨3700米,日乌且垭口海拨4928米,一天内要拨高1200米,相当于爬一个括苍山的高度,再加上是高海拨重装徒步,强度还是相当大的。

早上雨停了,天边微微地露出点彩霞,预示着今天是一个大晴天。

吃过早餐,7点的时候,太阳出来了。

亮剑在吃方便面。

过日乌且河。

回看后面的同伴。

前方的雪山

草地上的牛儿。

沿着日乌且河一路上行,河边的杜鹃林。

一个半小时后,来到两岔河营地,营地相当开阔,扎了很多帐篷,大部分都是商业队看勒多曼因冰川的。

两岔河营地,这里本来是昨晚计划的营地,不过昨晚下雨,还是早上天气晴了走的舒服。

商业队用马驮行李准备往勒多曼因看冰川,因为现在的小红书、抖音上勒多曼因冰川很火,冰川接近性好,难度低,所以走的人多,象我们这样重装翻日乌且垭口的,当天没碰到,就我们三人。

我们仨在两岔河营地一处小卖部前合影。

这里可以住宿、租马。我们在买酥油茶喝,5元一杯,不过要现金哦,这
里手机没信号,记得带点现金来。

两岔河营地也是一处岔路口,右手边往上有一条翻越盘盘山垭口往冷嘎措的路,今年五一雪大,有很多队伍就是走的盘盘山路线。

两岔河营地真的很大,看来端午来看冰川的人不少。

过桥后开始往下日乌且营地方向。

回看两岔河营地。

路边盛开的杜鹃。
两岔河营地——上日乌且营地 两岔河营地——下日乌且营地——上日乌且营地,今天早上7点出发,8点半到达两岔河营地,11点到下日乌且营地,下午1点多到上日乌且营地,中间在下日乌且营地吃午餐,随便晒下装备,昨晚下了一夜雨,帐篷都湿了,重了不少。

站立拍照的地方就是下日乌且营地,一片很大的草场,过了前面这片开阔的河滩,前方山坡上去就是上日乌且营地。

我们在这片开阔的河滩上晒装备,吃午餐。

登上前方这处高台就是上日乌且营地,远方的
雪峰是
嘉子峰。

拉近看一下嘉子峰。

下午1点20分,到达上日乌且营地,此时总里程已经走了21公里。

上日乌且营地相当于爬贡嘎雪山的大本营,看勒多曼因冰川和翻日乌且垭口都在聚合。当然更多的人还是来此打卡勒多曼因冰川的,

前方的河滩上到处都是前往打卡勒多曼因冰川的人。

看勒多曼因冰川和翻日乌且垭口的线路在上日乌且营地分开,沿河滩直走是看冰川,我们右转走山路往日乌且垭口。

回看后面的同伴,我们三人组跟下面河滩上的看冰川大军形成鲜明的对比。照片中很多白色的帐篷就是上日乌且大本营。
翻越海拨4928米的日乌且垭口
在上日乌且营地,往日乌且方向看,能看到一个类似于垭口的地方,其实这是一个假垭口。登上这个假垭口,再走过一段平缓的草坡,经过乌龟石,再爬上一座山脊,才能看到真正的日乌且垭口,横亘在一片雪坡之上。
端午的贡嘎山还有少量的残雪,相比于五一时齐腿深地雪,现在好走多了,这也是我选在端午走贡嘎的主要原因,今年五一贡嘎出现一死一伤事件,网络上都有报道,所以在户外还是要注意安全,不要去冒不必要的风险,安全走完全线就好。

上了假垭口后,前方是一片平缓地草坡。

一条溪流拦在前方

过溪流

脱鞋过水。

经过乌龟石,

爬上一处雪坡。这雪踩上去硬的,但用力踩也会很深,有些深到大腿。

快到垭口时,原本阴沉的天空突然打开,雪山呈现在我们眼前。

一整排雪山就在你的面前,非常的震憾!

这时,日乌且垭口也清晰地出面在我们前方,正中间最低的地方就是垭口。

通往的垭口的雪还是很厚,真的很难想像五一雪深时时那些驴友是怎么翻垭口的。

后面的同伴

此时接近下午6点,垭口就在眼前,胜利就在前方。

4900米海拨,现在每走一步都很累,后面的同伴。

接近垭口,
图片看着不怎样,其实很陡。

离垭口几步之遥,但也是最难的,很陡,非常滑,幸好我出发之前带了
冰爪,这是穿上冰爪,踢出冰窝,后面同伴踩着冰窝上。

穿上冰爪后,抓地力强。

终于在下午6点半,登上日乌且垭口。距离早上7点出发,差不多12个小时了。

垭口很小,只能站几个人,此时雾气上来,几步之遥啥也看不见,在垭口拍照后,就匆匆下山了。

亮剑和无奈即将登上垭口。

亮剑登上垭口

无奈登上垭口

我登上垭口
细雨中到达当晚营地——莫溪沟尾营地.
下垭口后,雾气上来,几步路之外就看不见了,此时只能依靠轨迹前行。
下山的路到也清晰,一会儿走草甸。一会儿在杜鹃林中穿越,天也渐渐黑了,此时天空飘起了雾雨,不大不小的那种,我们都穿着雨衣,大家快速前行,只想早点儿到达营地,最好是有牧民房的,那样就不用搭帐篷了。
终于在晚上10点半到达莫溪沟尾营地,轨迹上标注有一处破旧的牧民房,门没有锁,我们进去,房间刚好有三顶帐篷大,本来想直接铺地上,但是地上太脏了,还是搭起帐篷,不过终于不用淋雨了。我钻进帐篷,饭也没吃,直接就睡了,一觉睡到第二天早上五点,睡的很沉,梦也没做一个。

下垭口后,雾气上来,几步路之外就看不见了。

路边盛开的金莲花。

终于在晚上10点半到达莫溪沟尾的一处牧民房,并在牧民房里搭帐篷睡。

第二天拍的这处牧民房,前面一处很大的草坪,要是昨晚天气好,搭草坪上更舒服。

牧民房下面的莫溪沟。昨天下垭口后,基本上就是沿着这条莫溪沟下山的。今天我们要过河,要走河对岸的路下山。

昨晚搭帐篷的牧民房再往前不到两百米,有一处更好的牧民房,可惜昨晚太黑没看到。今天要从这处较好的牧民房前下到河边过河。
徒步第三天:6月10日:莫溪沟营地——上子梅村
今天天气很好,一大早就出太阳了,阳光照着莫溪沟河闪闪发亮。
较好的牧民房前,原先有一座木桥的,不过被水冲垮了。我们下到河边,在河滩上找桥,没找到桥,又来来回回的想找一处水浅的地方过河,可是莫溪沟河水太湍急了,目测水深能到大腿,比
狼塔过河难多了。
后来在较好的牧民房对下去的河边找到一处较窄的河滩,估计也是牧民搭过桥的,只是不见木桥踪影,我们去牧民房的柴房里扛来两根木头,自己动手做了一座双木桥,我和亮剑一起把木桥送到对岸,刚好能卡住。我站上去试了一下,过一个人完全没问题。于是我空手第一个过,让亮剑把
登山包递过来,就这样依次把他们两个的登山包递过来,人包分过,过了莫溪沟,今天就沿着河的右岸走,一直走到上子梅村。虽然过了莫溪沟,但是接下去,也遇到好多条支流,有些支流上有桥,有些支流没有桥,那就脱鞋趟水过,不过过河没有难度了。

这就是我们自己做的双木桥,河水非常湍急。此时我已经过了河,我的同伴还没有过河。山坡上就是较好的牧民房,记得在此处过河,

近距离看下我们自己搭的桥,要是没这桥,还真的过不了河。

这就是莫溪沟。牧民房是一处关键的岔路口,往左边不过河到冷嘎措,过了河往子梅村。

过河后,沿着牧道走。

过支流,没桥的一般就脱鞋过河,不过河水有点冰,象这样脱鞋过河,今天大概过了三次。

有桥的就过桥。

沿着莫溪沟的岸上走。

清晰的路

路边的牦牛

杜鹃林中的小道。

亮剑的鞋子裂开了,用我的冰爪缚住。

满山的花

不断的前行

终于路边出现了标语;预示着离子梅村不远了。

下午5点,到达贡嘎寺子梅村岔路口:左边往贡嘎寺,右边下坡往子梅村。

岔路口有摩托车在招揽生意,可以坐摩托车送到贡嘎寺或者子梅村。岔路口到贡嘎寺不到两公里,所以我决定徒步过去。

对面树林就是我们从日乌且垭口过来的路

岔路口到贡嘎寺,到子梅村刚好差不多路程。去贡嘎寺要走回头路。

徒步往贡嘎寺。两公里的路,很平整。

大约半个小时到达贡嘎寺

稍微转一下贡嘎寺,就返回到岔路口。

亮剑已经在岔路口等我和无奈。

左边下坡往“中子梅村”和“下子梅村”,右边直行往“上子梅村”,我们因为想第二天早点到子梅垭口观贡嘎雪山,所以决定住上子梅

上子梅村是子梅村最小的一个村子,在河的对岸高台上,往上子梅要先下到溪坑底,再爬到对峙到高台上。

上子梅村就三户人家,都是开客栈的。亮剑在贡嘎寺碰到开摩托车的贡嘎多德,刚巧他家就是开客栈的,所以约好晚上住他家。

贡嘎多德的客栈:那玛峰客栈。
徒步第四天:6月11日:子梅垭口观贡嘎日出,看完日出回到客栈继续徒步到烂碉楼。
子梅垭口位于子梅村西面的一个垭口,垭口海拨4560米(上子梅村海拨3400米,下子梅村海拨3260米),它是近距离观看贡嘎雪山的最佳观景台之一,它也是子梅村通往外界车辆进出的唯一垭口(巴望海方向车辆不通公路,只有水平高超的摩托车手开摩托车勉强可以进出,紧贴巴望海的山路又陡又险,这样的路普通的摩托车手是开不了的)。
目前从新都桥方向有公路经子梅垭口通到子梅村,所以子梅村也算是整个康定地区最高的自然村了。公路有护栏,虽然没有硬化,但公路路面平整,就算是普通的小车,还是可以开上来的,所以在6月11日的早上,还是有车子从新都桥方向开到垭口来看日出。
我之所以6月10号晚上选择住在上子梅村,主要也是想早上到子梅垭口近距离欣赏贡嘎雪山,所以6月10号晚上就跟客栈老板商量好,第二天早上5点半由他开车送我们到子梅垭口,包车费300元垭口来回。
上子梅村到子梅垭口12公里,都是盘山公路,路面还算平整,开到垭口用时40分钟,下山稍微快一点。我们在垭口拍照的时候,客栈老板多德就在车里等。垭口还有积雪,6点多的时候,位于垭口东边的贡嘎雪山出现一丝金色的霞光,但贡嘎雪山最终还是不原打开它神秘的面纱,还不如在日乌且垭口看到的贡嘎雪山宏伟。最终在无法目睹雪山的真容情况下,我们从垭口开车回到客栈,吃过早饭后,我们
背包徒步下山。(这里说一下,上子梅客栈的费用:住宿每人100元,吃饭每人30元含早晚两餐,包车到垭口来回300元)。

看地图,了梅垭口在子梅村的西边,贡嘎雪山在子梅村的东边。公路从西边的新都桥来,翻过子梅垭口后再下到子梅村。

上子梅村到子梅垭口12公里,开到垭口用时40分钟,子梅垭口停了几辆车,都是昨晚停在这里过夜的。

公路在垭口处一个大拐弯,我们站立拍照的地方是子梅村上来,然后公路在垭口左转往玉龙西村、新都桥方向下山。垭口处有电线杆、电信铁塔。我们等会要爬到公路转弯最高处去观看贡嘎雪山。

垭口处停着过夜的小车,听小车上的人说,昨晚下了雪,但不大。

往垭口处最高的山峰爬,途中回看垭口。垭口的公路拐了一个大弯:左边通往子梅村,右边通往玉龙西村、新都桥方向。

再爬高一点,垭口处的公路看的更清楚了:垭口其实并不大,两边下山的公路都很陡。

6点15分的时候,这时候已经是日出时间,东边露出了彩霞,但云层还是很厚。

但贡嘎雪山最终还是不原打开它神秘的面纱。

无奈在拍照。这时下面的垭口从玉龙西方向开上来好几辆车,但下来的人始终在垭口处拍照,没有人爬到上面来。

亮剑在拍雪山,下面有铁塔处就是垭口。

以贡嘎雪山为背景的合影。

开车下山回子梅村,路上碰到一辆19座中巴车,说明这条路修的还是相当宽的。

垭口到子梅村的公路 ,路况还是不错的,边上有护栏还是很安全的。

这里发生一点小插曲:上山的时候就发现这辆红色的小车停在路边,下山的时候发现小车还停在这里,这时我人产的客栈老板多德主动下车察看,原来是小车轮胎没气,红车车主在车里睡着了,于是我们的多德老板二话没说,就帮红车换起胎,这里给多德兄弟点赞,真的好样的。

回到上子梅村客栈,站在客栈回看山顶的子梅垭口。

上子梅村的客栈。上子梅村就三家客栈,我们住的那玛峰客栈是其中一家。

客栈前面的大草场。

这是另一家“贡嘎
珠峰客栈”。

这是我们昨晚住的“那玛峰攀登之家”客栈。

客栈内景:喂青棵。

这是客栈的餐厅。

我们早餐吃的面条,老板给我们配了酥油茶。
徒步第四天:6月11日:出山(上子梅村——巴望海——烂碉楼)
今天是出山的日子,上子梅村到终点烂碉楼还有20公里路,因为都是平路,且下坡为主,所以不出意料的话,大半天时间也就走完了。
上面说过,子梅村包括上子梅、中子梅和下子梅三个自然村,在三个村子中,上子梅地势最高,且人数也最少,只有三户人家,所以今天一路向下走,三个村都能走到。
子梅村到烂碉楼,中间隔着一个巴望海(其实就是一个湖,云贵川那边把湖都叫做“海"),目前巴望海没有通公路,只有湖边一条徒步小路,水平高的人也可以开摩托车通过。
徒步终点烂碉楼是一处森林护林管理站,有人值班,进出这个管理站,要收垃圾费每人10元。帖子上面在回答粉丝的问题时也说过,出了烂碉楼,接下去要怎么出去是一个大问题,这里平时少有人来,离烂碉楼最近的乡是”草科乡“,可以叫烂碉楼的管理员帮忙叫车,当然收费也是偏高的。到了草科乡,可以坐班车到石棉县,从石棉回成都,也可以在草科乡包车到康定,从康定回成都。

在上子梅吃过早饭后,继续徒步下山。上子梅有三户人家,都是开客栈的,我们住右边这户人家,亮剑的背后雪山就是子梅垭口。

沿着土路往外走。

再回看一下上子梅村,再见了,也许这辈子都不会再来了。

骑摩托车下山赶牛的藏民。

下山的途中,左手边隔着峡谷,竟然看到了昨天走过的”贡嘎寺“,照片的正中间,有点黄色的建筑就是贡嘎寺。

无奈和亮剑在远眺贡嘎寺。

公路下面的草坪,很明显有一条小路,小路的左边通往贡嘎寺,右边通往中子梅村和下子梅村。

经过中子梅村,正式的村名竟然叫”贡嘎山村“,还不如叫”子梅村“好听。

中子梅村的白塔。

中子梅村。

过桥往”下子梅村“。

下子梅村最大的一家客栈,一驴队正组织去爬”那玛峰“。有小车、越野车、摩托车,还有骡子。

回看下子梅村,下子梅是三个自然村中最大的一个。

长着胡子的树。

自转的转经筒。

此时下起了雨,路边的小车,小车从玉龙西翻过子梅垭口,可以一直开到这里,最远只能开到巴望海,再往外就没路了。

这里的天就是这么奇怪,明明天是晴的,但是却下着雨。

到达巴望海。

巴旺海森林茂密,河流纵横,生态原始,很多古树浸泡在河水、沼泽之中,姿态怪异,神秘莫测,犹如置身侏罗纪时代。

子梅村的公路修到巴旺海为至,再往下就不通公路了。巴旺海岸边陡峭,只有一条徒步小道。

就是这么一条陡峭的徒步小道,途中竟然碰到一位摩托车越野爱好者开着摩托车驶进来,不禁给他竖了大母指,想不到出山的时候,我们竟然是搭他的越野车出去的,真是缘分啊!

在陡峭的徒步小路,往下看巴望海。

过了这段悬崖小道,后面的路一直在森林里穿越,就象“绿野仙踪”,

路边的收费告示。

一直在森林里穿越,此时正值中午,但在这样的环境里徒步,一点也不热。

下午1点半,终于到达烂碉楼管理站。

出了大门,管理员上来收了我们每人10元的垃圾费。

在路上碰到的摩托车手开着的越野车,此刻正停在管理站前,后来才知道,是上子梅的多德打电话告诉管理员,让他有车拦一下,管理员人真的挺好的,他就叫越野车主等一下把我们带出去,这一等就等了一个小时,在此感谢管理员,感谢越野车主。

好心的管理员。正因为有他的热心肠,帮我们拦了车,才使我们顺利的搭车出去,当天下午安全到达石棉县。回看整个行程,最终的结局如此美好,本次贡嘎大环线能够顺利完成,仿佛自有天意,在此感谢神山的眷顾!也感谢我的同伴!
说说我是怎么从烂碉楼搭车出来的:我那天运气特别好,徒步出来的时候,迎面碰到一位骑越野摩托的车手往子梅村骑,然后我们走到巴望海的时候,他骑到子梅村后又骑回来了(当时不知道他开了一辆越野车),打了个招呼就超过了我们。
然后等我们走到烂碉楼的时候,那个管理员告诉我,说是上子梅村的老板(就是头天晚上住的那玛峰客栈老板)跟他通过电话,告诉他今天有三个人重装出来,叫他(就是管理员)留意一下,有车出去帮忙搭一下,结果这个管理员挺好的,就叫越野摩托车骑手等我们(摩托车手在路上超过我们,到我们出来,大概等了一个小时),然后我们就搭摩托车手的越野车出来,直接送到了石棉(摩托车手回成都,而我们想去看安顺场红军纪念馆,刚好顺路)。在此感谢烂碉楼的管理员,也感谢摩托车手搭我们出来。
另外一点,现在草科乡出来到大渡河这一段在修路,白天可能要封道的,我们那天说要封到傍晚6点,所以改从
高山上一条乡道翻过去到新民乡再到石棉县,现在草科出来是真的非常不方便。
有需要轨迹的驴友请到两步路户外助手,搜索星空20080808的《贡嘎大环线(含子梅干垭口)20240608—0611》。( 本文作者 : 星空20080808 )
网友评论
端午雨水太多了啊
发表于:2025-3-26 16:54
学习一下
发表于:2024-8-28 08:13
兄弟运气真好!
发表于:2024-7-22 11:00
帐篷也搭起来,牧民房里刚好能搭三顶帐篷。
发表于:2024-7-17 15:03
地上脏的话,光把地布铺上么
发表于:2024-7-17 15:00
登记一下即可,主要是防火登记。
发表于:2024-7-15 10:20
等待更新
发表于:2024-7-15 08:58
强,继续发图
发表于:2024-7-11 16:38
现在贡嘎还要报备啥的吗
发表于:2024-7-11 16:32
雾气很大啊
发表于:2024-7-11 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