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门推荐 登山 中国青年报:“登山热”是一种社会病

中国青年报:“登山热”是一种社会病

作者:admin    2005-08-27 00:00

  提起商业登山,给人印象最深的恐怕要数去年那次由央视直播的著名的登珠峰行动。随着珠峰、哈巴雪山、南美南极等几出登山大戏的上演,过去的2003年被包装成了“中国登山年”;而在今年,“登山热”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蔓延开来。登山居然成了大众的时尚?而这里所指的山绝非像北京香山那样的周末休闲去处。

  其实,登山在世界体坛本是一项极为小众的运动,谁也没想到,这两年却在我们这个13亿人口的大国被搞得“轰轰烈烈”,并且“热”得多少有些突然,这恐怕与名人和媒体的推波助澜有很大的关系。

  体育运动,是人类最纯洁的娱乐活动之一,人们有理由希望每一项运动在中国发展得轰轰烈烈。但是,每次看到“登山热”这个词的时候,我总会想起医生和经济学家所说的:“热”往往是一种病态。

  不得不承认,在登山运动中,“只有活着走下山来才算真的成功”。安全,一直是登山活动中的重要话题。

  虽说“登山原本就是一项高风险的运动”、“有500座雪山就会有500个亡魂”,但这绝不应成为一次次山难的惟一解释。资金不是惟一的理由,登山者的素质不是惟一的理由,高山向导的稀缺不是惟一的理由,相关法规制度的不足也不是惟一的理由……但假如这些环节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这种“登山热”就值得人们认真思考了。

  我们只希望病态的“登山热”不要存在安全隐患,不要对社会体育精神产生负面的影响。

  登山中的贫富分化

  登山,到底要花多少钱?在采访中,记者被这个问题折磨得晕头转向,最终的结果还是句没谱儿的“登山的花费没有上限”。但把采访中的关于花费的几组数字拿来比较,却是件有趣的事情。

  2003年,3次经典的登山活动,其赞助是:中国珠穆朗玛峰攀登,约255万元;云南哈巴登山活动,300余万元;双南攀登,约200万元。合计接近900万元,这个数字远远超出了以往9年的总和。

  而创历史纪录的庞大商业赞助,又支持了多少登山爱好者呢?

  2003年珠峰攀登,9人;2003年云南哈巴登山活动(扣除新闻媒体记者、之前没有登山爱好的企业界人士/关系户等),20人~30人;双南攀登,5人。合计不到50人次。

  有人戏称,富人登山,走的是一条人民币铺就的“金光大道”。而相形之下,学生等民间登山爱好者所获资金极为有限。北大山鹰社的一个小伙子说:“这两年,赞助是越来越难拉了!登山热了,各种名目的登山秀也多了,赞助商为什么非得把钱给我们呢?”

  2002年,北大攀登希夏邦马西峰的预算是10万元。他们在整个活动中的人均消费为6000余元,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北大学生第一次攀登玉珠峰时得到的赞助是7500元和一些鞋,而据说“这笔钱11个人花,最后还剩了一些”。

  在一家登山装备用品店,记者了解到,现在市场上的高海拔登山装备复杂而昂贵,一顶像样的高山帐篷大约要1000元以上,睡袋(能在-50摄氏度时使用)约要2000元左右,冲锋衣要4000元到5000元……总之,置齐一套像样的装备,差不多要1万元左右。而这离登山所需要的还远着呢———伙食费、运输费、车辆费、人工费、登山管理费等,都是必要的花费。以登珠穆朗玛峰为例,国内一个团队仅登山管理费就要缴纳5000美元左右。

  按照一位老职业登山者的价格公式计算,如果一个10人的日本团队要登希夏邦马峰,除去所有的装备费用,他们一个人在西藏的消费将达到1.3万美元,约10万元人民币。

  一位登山爱好者说:“不难发现一种奇怪的‘分化’。如果说,2002年国内登山爱好者群体变化的特点是以一些攀登事故为代表,主要以攀登理念为衡量标准来分化的话;到了2004年,就成了极少数赞助受益者和绝大多数普通登山爱好者之间的分化———登山的所谓纯洁性,正在受到来自资本的考验。资本是逐利的,人的本性是利己的。在此,暂不对商业赞助的实施方和受益者进行评价。我只是觉得,关注和支持民间登山,不仅仅是一个钱的问题。”

网友评论

!login_to_reply! 登录 | 注册 |

还没有评论,沙发等你来抢
发布新帖
8264活动更多

官方微信
顶部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