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难度评价
(简单)
攀登日期

2015-10-28 至 2015-10-31 共 72小时

费用协作

商业团队-四姑娘山雪山之巅高山协作队(扎西协作队)1580元 全包技术装备,成都到日隆往返车费、四姑娘山户外中心注册管理费、食宿费(嘎兴初之家2晚、营地BC一晚)、上下山装备马匹驮运、门票、登山管理费、环境资源费、营地餐费、公用食品、共用物资、高山协作、领队费、装备磨损、管理费。费用不含个人装备(包、衣物、鞋、登山杖)、个人骑马、两顿路餐。

我的建议

三峰大本营有水源,可以不用带水。扎西团队高效、专业。服务细致周到。高海拔登顶,为了保障登顶率,能骑马上山到达大本营是最好的。平时缺少锻炼的人或者高反严重的人建议可以在嘎兴初之家再呆一天,可以更好的适应海拔,为冲顶做好准备。

攀登综述

第一天成都- 卧龙--日隆早上7点,一品天下集合,经卧龙,驶向四姑娘山镇。下午3-4点左右,吃完饭,开始技术交谈,教大家怎么使用技术装备,扎西讲解专业、细致。服务热情,风趣幽默。要想成功登顶,找扎西就对了。四姑娘山8264驴友接待站“嘎兴初之家”:海拔3000多米,略有高反感觉。

第二天日隆-三峰BC(大本营)早上9点,早餐后轻装进入海子沟,装备由马驮.骑马至大本营,沿途景色以高山草甸和灌木林为主,幺妹峰、 婆缪峰、日月宝镜等壮丽的雪山不时出现在我们视线中。路途中有一段不能骑马,据说是路上树根太多,容易绊马-正好可以利用这段路适应适应海拔。到营地以后进行高海拔适应、大本营海拔4300米。为保存体能建议骑马上山。
第三天BC(大本营)-攻顶-BC(大本营)-日隆
凌晨2:00起床,3:00出发冲顶。一般7小时左右可登顶,横切路段和垭口有雪,其余路段没有雪。攀登途中可以看到醉人的日出,顶峰上更是可以极近距离的欣赏秀美的四姑娘山幺妹峰。接近峰顶的200米需要绳子,上升器,ATC让攻顶更加容易。冲顶完毕后小心下撤至BC营地,整理装备,撤营经大本营最后返回日隆。第四天日隆回成都到家。

高海拔失温是很危险的事,保暖一定要做好。上升到4400过后,抓绒之类的手套已经不管用了,一那么一瞬间手指头差点没感觉了,立马换上β AR的厚手套才缓和过来-这才明白好的装备真是用来救命的-不然我现在那会有手指头打字。扎西的装备也很不错,大象的头盔真的很轻。

2015-11-3 00:10 四姑娘山三峰
更多四姑娘山三峰的点评 全部点评(共136条)>
110在路上 2015-10-26
(难)

从景区大门出发开始,只需用冲顶小包背负必要的物品(如路餐、水等),大背包全程马驮。经过一段木质小道到达一座石桥,过桥后就是泥泞路了,混杂着马粪马尿,经过3-4小时到达牛棚,这段行程没有难点,合理分配体能就行,可以在牛棚午餐休息。从牛棚出发到三峰大本营一般用时3-4小时,也没什么难点,一般在到达大本营前少有高反、或轻微高反,按照自己的节奏走。到达大本营(海拔4300)后动作放缓,适应高海拔。高海拔睡觉很难受,凌晨2点起床,3点出发冲顶,到达垭口前都是碎石路,只要高反不是特别严重,一般都能到垭口,垭口是段比较难比较危险的路段,没有路绳,此段路必须谨慎小心。上到垭口后唯一的难点就是要借助上升器爬升3段路绳(爬升前要保证还有充足的体能下撤),路绳走完就到了横切路段,通过横切就登顶了,虽然马上就登顶了,但还是小心这段路。下撤中,垭口还是最危险的。 总结:四姑娘山三峰总体来说是个入门级的山峰,只要前期有相应的耐力训练、体能贮备,天气好,一般第一次登雪山都能登顶。显示全文

Nicksong 2015-08-09
(难)

9点出发,坐景区车至喇嘛寺,喇嘛寺至大本营海拔爬升越1000米。这一路先后经森林,瀑布,灌木,草甸,碎石,景观丰富。运气好可以见到岩羊在山涧穿越。中午经海拔4000多的路餐点放牧人牛圈,可稍作休息,放牧人提供方便面和刀削面,价格10元和20元,高海拔这个价格还算合理。刀削面味道不错。下午3点左右即可抵达4400三峰大本营。在BC要做适应性散步,适应海拔。在BC西北方向山坡后,是三峰BC观景平台,此位置从左至右日月宝镜,婆缈峰,幺妹,三峰依次排开,光影变幻,观景极佳,即使不能登顶,到此位置观景也是值了,一定不能错过!五点半晚饭,八点入帐休息,七月底BC白天阳光下体感有十度左右,但遇雨雪和晚间温度0到-10左右。一夜无眠,只能闭眼静心养神。凌晨2点起床,3点出发。先横切约1小时,再上坡2小时,基本一路乱石。来到垭口基部,此处号称绝望坡,坡度加大需攀爬约一小时至垭口,消耗体能较大!垭口5050m天色开亮,运气好正好欣赏日出和云海。爬升一百多米后,穿戴保护装备开始路绳爬升,体能耗费极大。正常情况5小时左右登顶,最后顶峰一段横切,视觉惊险,值得留影。在顶峰尽情欣赏雪山云海吧!下撤在绝望坡一段要注意落石,太阳升起,冰冻风化岩石松动,要格外小心。我们遇三次落石,还好有惊无险,安全通过。 保暖防风防水手套必备,一路随时会有降雨雪。BC至冲顶,美丽诺内衣+ 薄棉衣(带绒软壳裤)+冲锋衣裤,基本无冷感。羽绒服必备,晚间和山顶气温下降,有备无患。显示全文

Molang 2015-12-04
(简单)

去登三峰,是我计划已久的一件事。 从2014年9月6日我登完二峰,下撤的途中,我对自己说“四姑娘山,明年,我还会再来的。” 我说到做到,履行自己的诺言,在今天,来了。一方面,成都连续两个月的阴雨天,让我陷入到一种沉闷的状态中。另一方面,登山瘾隐约地发作,鼓动我,让我蠢蠢欲动。 DAY 1 和三个小伙伴在茶店子包了一辆车,向小金开去。5个小时,一晃就过了。到达宿店的时候,已经是傍晚,大厅里有两个小伙子说是明天和我们一起进山爬三峰的人。东哥安排的饭菜十分可口,我又冷又饿,吃吃吃,不说话。 DAY 2 我可能是潜意识激动,早早地就醒了,外面经过一晚小雨小雪的洗礼,湿漉漉的。远远地往四姑娘山望去,团聚着一片片仙气。我不禁打了个寒颤,略糟糕的是,大姨妈来了。我自己开玩笑说:可能是这“四姑娘”气场太强,加上女人在一起时,会互相影响例假的周期,所以我每次来四姑娘大姨妈也跟着来凑热闹。 去老地方,户外活动管理中心签字按手印,准备好自己的轻装小包,我们从长坪沟入口进入。相比二峰的徒步线路,三峰的要轻松很多,而且幺妹峰一直就在我们眼前晃,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不像二峰的路线,要走一阵子深入腹地了,才看见幺妹的倩影。我们路过牛棚,吃了一餐酸菜面条,有人能颇爱煮面条的那碗汤,本来没啥油水,加了些辣子,酸菜一下子就变得油盐有味了,一口喝下,既暖和又美味。 我们运气不错,整个三峰这一片,就只有我们这几个人和向导们,一行人在山间行走,显得格外幽静。 到达大本营后,我们挑选好地盘安营扎寨,向导们一个个耐心地为我们指导登山装备的使用,并反复操练,有不太灵光的队友手忙脚乱,还挨了向导的一顿“打”。三峰是初级的技术性山峰,在后面一段岩石壁的攀爬中,我们会用到这些装备,不过如果熟悉了三峰的岩石结构,最后这一段拿来当攀岩爬也是不错的。向导特别强调了绳子在上升器的卡放和快挂的解锁的重要性,还有八字环怎么打绳子。 DAY 3 我是一夜没睡,看来下次要带药来促进睡眠,不然没有力气爬山。说实话我颇为担心我爬不动了,大姨妈的不期而至是非常影响体力的。每次这个时候就会感觉人有些虚弱。不过我平时都还是有一定的锻炼,所以不担心。 3:00我们吃完早饭,准备完毕一行人出发了。我们先走过一片积雪区域,积雪不是很厚,但是雪路太滑又没穿冰爪,所以得走慢些,小路的左边就是悬崖,下去就没得命喽。 三峰的中间路程比较短,在开启四驱模式,手脚并用的爬过一片光滑的岩石群后,很快地来到了垭口,队员们在这里小坐休息,抽烟放松下,又继续前进了。在一个小平台处,向导命令我们脱掉所有的包,穿上装备,准备冲顶。这时候,我发现自己开始失温了,手脚冻得已经没有知觉了,只有整个人在不停地发抖,不受控制。向导马上帮我搓手掌,一会手就有感觉了,队友当人肉热水袋给我取暖,虽然还是冷得不行,但明显好了很多,颤抖的频率逐渐减少了,整个人也稳定了下来。 上完装备,我们一个接着一个地冲顶,我为了给几个队员拍照,同时也在不太影响自己速度的情况下,第四个开始上升(等我登顶后,队员们居然问我怎么就脱离第一T队了,是不是不行了)呵呵哒,第一 我们这不是在比赛,安全第一 第二 我在后面给你们拍照了,怎么不说啊。 在等最后两名贵体欠安的队员登顶我们六人集体合照了,然后每人单独又拍了一张,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就下撤了。下撤的过程中,我想说,在上面的队员不要去晃动绳子,这样很影响下面队员的下降,好吗。我前面的队员在上面晃一下绳子,我这个位置绳子的摆动幅度就是上面的几倍,绳子上的作用力会把我甩到其他的方向。然而,我前面的队员还不以为然,觉得向导在说瞎话,绳子的摆动不会引起任何危险的事件。这里我就不多加评论。 登山的过程中,心态要放平,不要觉得自己上了多少多少的高度就开始自我膨胀。是否登顶的结果可能比较重要,但是安全的下撤才是更加重要的。登山事件中有多少人是在下撤过程中出事丧生的?而且,往往是因为在登顶之后,之前的一些谨慎小心,在狂喜和喜悦的冲击下,全部消退了,整个人还完全浸入在登顶的喜悦中。这种狂躁真的是可怕。我想,下次再去登技术型的雪山,我是绝对不会和这种队友再次出行的。另外就是平时认为自己体力非常牛叉,对训练掉以轻心的人。虽说我们只是因为对户外的喜爱来登山,但是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光有这些热情和喜好是远远不够的,技术和专业知识会帮助我们科学合理地相对安全地完成我们的计划,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尽量用专业的精神向专业的靠拢没有什么不好的。显示全文

鹰揽 2016-08-23
(难)

第一天 再入蓉城 重逢知己 第二天 驱车高原 初见雪山 早上八点到中心的酒店大堂集合,然后接上其他的成员。中间帮助另外一辆出故障越野车拉到修理厂,正式驱车上路去四姑娘镇。 总共近5小时的车程,上午十点到下午三点,中间停下来师傅还帮助我们在路边的商铺购买了干粮。结识了同行一位也是要攀登三峰的驴友,他介绍了很多自己的经历,让我大开眼界。他是第二次攀登,第一次在今年元月,已经抵达大本营,冲顶的时候由于气温太低,高原反应严重,所有队伍不得不放弃,他强调最后登顶的关键不一定是体能,而是高原反应。他还举例到一位朋友在海拔四千米的公路修整的时候,由于过于兴奋,小跑一段,上吐下泻,然后直接送回成都。从小在中原和沿海长大,这是我第一次到海拔超过3000的地方,心中充满了激动与害怕,不知道能否适应。 一路上越野车翻山越岭,虽然有一小时的路段在修路,所以崎岖坎坷,但是后来上了高原,豁然开朗,盘山而上,在崇山峻岭之间穿梭,特别是看到郁郁葱葱的高山,还有白雪皑皑的雪山时候,兴奋不已。在城市的钢筋混泥土森林中迷失太久,似乎在高原和山地中找到久违的自然。情不自禁拿起相机和手机不停的拍摄记录着激动人心的美丽。 高原的地形植被多为绿草茵茵与色彩斑斓的野花,没有茂密的森林,而是时而平坦的山坡,时而陡峭的山峰,时而辽阔的草坪,牦牛与野马无忧无虑地食草。远处的四姑娘雪山渐行渐近,巍峨神圣,不禁感慨,如此高度,我真的能上去吗? 抵达领队扎西的家里,他热情地帮我卸下行李,然后送上哈达,说道扎西德勒。一次来藏族家做客,礼遇有加,戴着哈达,喜出望外。 行李放下,我带上相机,和同车的驴友一起约见在镇上漫步。我们沿着小溪一直向着雪山方向行走,一路上,蓝天白云,汩汩溪流,溪水一边是藏民风情小镇,安详静谧,一边是郁郁葱葱的山林,牦牛和川马在悠闲的吃草。今日登顶人们乘坐旅游巴士从景区回到小镇,眺望着远处的四姑娘四座山峰,三座山峰高耸如云,包括我们明日即将攀登的三峰,那时感觉不可思议,禁不住怀疑自己的能力。最高峰幺妹峰听驴友说经常被云雾缭绕,凸显神秘的氛围,上次看见雪山好像还是在苏格兰,但是海拔较之低多了,而且只是路过,这次是去登雪山,顿时激动不已。 下午扎西给我和同行的黑牛哥进行登山技术培训,上山下山的注意事项,各种装备的使用方法。晚上我们见到今天早上登顶成功的队员,他们看上去都有点虚弱,特别是一位昨晚因为高原反应过于严重失温的队员,直接在午夜从山上被领队阿迪尔背了18公里下山送医院抢救,旁晚直接坐车会成都了,父母都已经飞到成都,如此生死考验,我听闻后也极为错愕,担心自己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用餐后,扎西还在房间对我和黑牛进行叮嘱,他的一句话,令我至今难忘,应该会终生难忘,他说,人生如登山,登山如人生。 第三天 徒步登山 抵达基地 早上阳光明媚,我们乘车来到四姑娘山的入口,开始从3000米徒步向4000米的大本营进发。一路上,自然风光犹如世外桃源。绿草如茵,牛羊悠闲休憩,远处泉水汩汩,任何一个角度都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没有任何人工痕迹,没有台阶,没有路标,纯自然的户外,终于走进了一个和城嚣完全不一样的世界,这也许就是户外的意义吧。 我没有选择骑马去大本营,希望通过自己体力登山,不过也消耗不少体能。不一会,我们走入森林,坡度顿时高达60度,我背着随身行李,一边走,一边拍照,还一边喘气,体能下降很快。领队阿迪尔和黑牛大哥一直在等我。虽然景色宜人,但是前进中举步维艰,经常要休息。 这种状况,一直到持续到我们抵达中途休息的小木屋。我喝了两瓶脉动,补给干粮。下半程感觉体能倍增,冲到了最前面。一路上,远处的四姑娘镇和喇嘛庙渐渐远去,巍峨的雪山似乎在向我们招手。 在四个小时的徒步后,终于抵达4000米的大本营。领队给我们准备了茶水和点心。接下来就是适应高海拔。吃了点心,马上感觉有些反胃,四肢无力。 大本营其实就是四个帐篷,加上其他队伍的3-5个,我们在这里整顿休息,然后准备明天凌晨3点,从4000米的营地出发,向5355的巅峰冲刺。 同行黑牛大哥和我一直在帐篷周围踱步,不敢剧烈运动,只能慢慢行走,然后大量饮水。接着领队小袁带着我们徒步500米来到观景台,一个地势平缓的区域,能够仰望四姑娘的二峰和幺妹峰,还有其他的山峰。圣洁的雪山,云雾缭绕,充满神秘,格外庄严,我情不自禁的跪下双手合十祈祷明天顺利。但是乌云逐渐聚集,我们也深感不妙,只能先返回营地修整。 晚餐我没有太多食欲,也不敢吃太多,担心负重太大,而且在高原解手十分不方便。当时已经是细雨纷飞,我们都很担心明天的天气。 我和黑牛大哥八点就睡觉,他一路上一直非常照顾我。走快了,会停下来等我一下。晚上还会叮嘱我注意保暖。但是高原反应实在剧烈,所以我晚上几乎没有完全睡着,每隔一个小时就会醒来,辗转反侧,一方面是心情激动,因为第一次露营,另一方面是焦灼,雨,还是一直下,越来越大,可以清晰听到雨滴击打帐篷的声音,不知道明天的情况何如,到底能否第一次顺利登顶,再者徒步到大本营,大汗淋漓,高原不能洗澡,若着凉感冒,肺气肿有生命危险,况且大本营也没有条件,所以浑身不自在。 第四天 大雪封山 绝境逢生 大约凌晨一点,我实在忍不住解手,突然听到帐篷沙沙的声音,感觉有物体在帐篷上滑动,我觉得好奇,就拉开拉链用头灯往外看,大吃一惊,原来整个营地都已经被大雪覆盖,而且雪花依然在飘落,周围视线模糊,只见一片白色,不见山峰,亦不见小路。 那一刻,我近乎绝望。心想不远万里,长途跋涉,就差一天了,昨天还是晴空万里,今天竟然因为雨夹雪被困在大本营,要是我早来一天,是不是就不用如此狼狈。 我只能回到帐篷,又躺了2个小时,胡思乱想,难以入眠。突然领队的声音把我惊醒,他在帐篷外用无奈的声音说道,下大雪了,上山路被覆盖,积雪很深,无法登顶。我此时此刻,是真的绝望了。我走出了,只见雨雪更加猛烈,帐篷完全被覆盖,凌晨三点的黑夜,随着头灯的光线望去,白茫茫一片。我沿着大本营走了一圈,看不到任何上山和下山的道路,甚至连方向都有些迷惑。随后来到领队的帐篷,他们劝我会帐篷休息,等天亮了,准备下山,就此作罢。我说希望等明天白天的情况再决定,他们说要么白天不可能,必须在凌晨出发,早上登顶,不然中午风大,有生命危险。所以要么下山,要么就再在大本营修整一天。我十分踌躇,先会帐篷休息。 天亮后,黑牛哥和我再次来到昨天的观景台,昨天还是绿色的草坪,今天则是白雪皑皑,三峰完全被云雾所遮住,积雪至少有30厘米厚,有的地方甚至更深,所以徒步十分缓慢,因为积雪深,而且打滑,步步惊心。我们俩态度都很摇摆,接着我们询问其他队伍的人,出乎我们意料,除了一位女士骑马下山,其他的人都坚定不移的选择再等一天,在帐篷里面休息。 于是我们两位回到领队的帐篷,进行最后的抉择,两位领队建议雪停后下山,因为物资已经耗尽,要么下山,要么等山下的补给送上了,但是现在大雪覆盖了山路,物资送不上来。黑牛哥也动摇,觉得要放弃了,他一直唉声叹气,我看到这样,也似乎要从了他们。但是最后一刻,我斩钉截铁地告诉他们,我要坚守一天,就一天,如果第二天天晴,那么冲顶,如果雨雪,那么果断下山。黑牛和两位领队尊重我们的意见,于是我们在帐篷里面焦急地等待天气好转。 由于食物全部消耗完,那天上午,我饥饿口渴,只能吃雪充饥。苍穹之上,山鹰盘旋,瑟瑟寒风,万籁俱寂,只能听天由命,顺利自然。 那时,我一个人在雪地里面踱步,拍照,不管最后结果何如,希望用双眼和相机记录这个时刻。下雪之后,虽然当时前途未卜,可以大雪让山更加壮丽,远处的山峦在云雾中露出一点白色的山峰,神秘而又神圣,令人敬畏,大自然鬼斧神工,珍惜生命,敬畏自然。 几个小时过去后,雪逐渐减弱,我看到一丝希望,而且领队告诉我,除了物资上来,今天还有四位驴友和两位领队上山,我们的队伍会壮大为十人,更让我感觉希望的降临。 果然,中午十二点,雪后初霁,拨云见日,看到阳光那一刻,我热泪盈眶。温煦的阳光很快将积雪融化,云雾散去,路径清晰可见,远处层岩叠嶂,高峰和山峦似乎在召唤,在微笑。绝处逢生,如此的戏剧性,是最后的坚守挽救了最后的希望。 约两小时后,物资和新队伍抵达大本营,我们终于得救了,而且队伍更加充实。接下来,我们在进行全面的登山技术训练,对绳索和冰镐的使用。然后我领着新队员第三次来到观景台,明媚的阳光,高耸如云的雪山,山花盛开,逐渐消散的云雾,大家合影留念,并坚信明日登顶成功。 晚上用餐大家谈笑风生,其乐融融。新加入的队员,有多次登顶的老手,也有大学生,还有一位东北大姐,她是我们的快乐的来源,总是给大家鼓励打气。八点左右,我们陆续回到帐篷休息,准备明日冲顶。 第五天 冲刺登顶 命悬一线 夜晚山上又下起了霏霏细雨,虽然不是昨晚那样的瓢泼大雨,我依旧担心,是不是最后一次机会也会泡汤,不敢怎样,我尽力了。天气预报也说,明天天晴,愿苍天与山神保佑吧。 凌晨两点半,大家不约而同的起来,开始整装待发。简单用过早餐之后,我们一行十人开始出发。周围漆黑一片,满天繁星似乎在指路前进的方向,我们开着头灯,再次路过观景台,向着三峰进发。 一路上,很多石头与积雪,我步履小心,不经意往旁边看去,原来旁边不到一米就是陡峭的山坡,由于晚上看不清楚,现在看到,我们竟然一直是在沿着悬崖前行,心惊肉跳,更加谨慎地跟随前人的脚印登山。我们一行十人,还有一个特殊的队友,一只白色的小狗过,它从大本营后一直在我们的队伍里面,好像是某位领队带来的,而且之前还登顶过,它的加入给我们增添许多乐趣,它步履轻盈地在雪地里面爬行,丝毫没有劳累。 两个小时后,我们上了雪线,这时候,周围没有石头,没有草木,海拔在4700左右,完全都是白雪。由于昨晚和今早的大雪,积雪有30厘米到半米深,走路特别吃力,借用冰镐来扶持。但是有时候冰镐捅下去,没有底,因为是石头缝之间,深不可测。我沿着前面领队的脚印,亦步亦趋,难免走偏,整个脚有时候完全陷在雪里面,需要很大气力才能拔出来。那时我感觉体力下降,每走一步都会喘气,希望能停下来,但是后面的队员在前进,我不想落在最后,所以完全是毅力在支撑。 上山最艰难的是从4900到垭口的这段路程,坡度70左右,积雪深厚。没有雪的天气,都是高原冻土和石头,轻松多许。积雪增加了上山的阻力和消耗的体能。那一百多米的海拔上升,我挪了将近一个小时,既要控制速度不能太慢,还得小心积雪太深。虽然已经零下10度,大汗淋漓。在早上七点左右,终于登山垭口,也就是连接两座山峰的部分,海拔5000。这时候正值日出,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射在我们的脸上,也照在大雪覆盖的山峰上,犹如镀了一层金边。沐浴在阳光中,我们兴奋不已,一边拍照留念,一边喝水进食休息,准备最后300米的冲刺。领队告知愿意冲顶留下,体力不支可以下山,已经有两位队员选择放弃,保存体力,我不甘心,决定冲顶。 十五分钟后,我们开始沿着山峰的边缘向5355的山峰进行最后的冲刺。积雪越来越深,而且旁边就是五千米的悬崖,稍微不慎,就可能滑坠,而且此前也有发生过事故,驴友遇难。那时,我们和云海处在一个高度,几乎是沿着云海在往上爬,周围五千米上的山峰逐渐和我们并肩,我感觉体能又在下降,但是不希望在最后的时刻倒下,因此咬咬牙,坚持到5200米。我们在雪地上休息,放下随身登山包,轻装上阵,由于坡度达到近90,我们用绳索铺路一直到峰顶。 领队把最后百米的路程分为三段绳索,我们用上升器和余下的体力,脚踏冰川和岩石,双手通过上升器扣住绳索一步一步的攀登。在五千多米的雪山上,这是真正的垂直极限。由于看得到峰顶,我极为兴奋,虽然之前体能消耗大,但是没有丝毫放弃与退缩。而且阳光普照,也没有大风,周围都是峭壁,远处就是云海和耸立的山峰。这段路程颇为艰辛,因为被雪覆盖的岩石会打滑,有时候落脚点不够稳固,不时滑下来,幸亏绳索拉住。 前面的队员已经成功登顶,我紧随其后,拉住领队的一只手,顺利登山了5355的巅峰。靠在山顶的岩壁上,俯瞰翻卷的茫茫云海,温和的日光,壮丽的山峦,叹为观止,第一次攀登雪山,历经暴风雪,体能消耗,多次被他人劝放弃,也无数次想放弃,终于坚持不懈,登顶了。 那一刻,由于高原反应,我思路没有那么敏捷,就是一直沉浸在喜悦和景色之中,拍照,惊叹,无限风光在险峰。不知不觉,队员们就开始下山,因为高原反应严重,但我推脱着,希望再过欣赏,待了超过十分钟。东北大姐提醒,我已经嘴唇发紫,建议赶紧下山,我继续拖延。 最后领队命令,我依依不舍地开始沿着绳索下降。等我从绳索下降回到我们放随身包裹的5200米的时候,我已经明显感觉体力不支,因为大部分体能在冲顶的时候几乎消耗殆尽。80%山难都发生在下山途中,这时候,才是真正的挑战。 凌晨上山的时候,在黑夜中行走,没有感觉雪山的坡度,只是不断沿着脚印上行,下山的时候正值上午,能见度高,60-70的坡度,我顿时有些望而却步。更加危险的是,为了在雪地中行走方面,牢牢抓地性,我们每个人双脚都绑上锋利的冰爪,就是在脚上绑了一排刀,稍有不慎,踩到自己脚上,后果不堪设想。我穿着冰爪下山极为不适应,领队要求外八字走,但是积雪太深,有时候站不稳,经常摔倒,也好几次差点碰到自己的双脚,步步惊心,险象环生。 我发现前面队员们越来越远,后面的队员一个个赶上并超过我,到达垭口的时候,所有人都已经超过了我。我被拉在最后的位置,他们已经下了垭口,我还刚刚开始休息,只有领队小袁陪在我旁边。 我几乎无法动弹,筋疲力尽。 与上山的疲惫的感觉不同,我每走一小步,就要反复喘气,严重缺氧加上体能透支,似乎要晕厥。从垭口出发继续下行的时候,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到最后一直给领队说,希望坐下来休息,希望躺一下,他坚决反对,严辞警告说,如果这样休息,会没命。我现在回忆,那是也许是我距离死亡最近的时刻,眼睛快要闭上了,特别渴望睡觉,而且每当眼睛快闭上的时刻,孩童时期的影像就浮现在眼前,那种濒临死亡的感觉,至今难忘。 到达垭口下面的时候,有一段平缓的雪地,我按照领队的建议,沿着雪道滑下去。兴奋了一阵,再站起来的时候,全身发软,体力完全消耗殆尽,领队发现我不行了,把我的登山包背过来,然后搀扶着我。当时除了小袁领队,还有一位领队长寿,他们交替扶着我,因为没有他们的支撑,我肯定直接瘫下去。白茫茫的雪地,寸草不生,稀薄地带,含氧量极低。我呼吸急促,上气不接下气。小袁已经报答的急救电话,山下救援队随时待命上山。我当时真的想过,是不是自己就要永远的留在山上,是不是自己就要去另外一个世界,与往生的亲人见面,又告诉自己,似乎我人生的使命还没有完结,不能这么就匆匆离开,枉费此生矣。那时的头脑一片混乱,眼前的视线逐渐模糊。每走两三步,就要停下来喘气。就这么一直机械般,好象是潜意识操控,走啊,走啊,忘记了时间与路途,游走在生死的边缘。 这时领队说,坚持一下,到前面的大石头上休息。我懵懵懂,慢慢地挪着碎步,一点一点到了石头旁,发现原来已经到了雪线的边缘,不远处就是高原的草坪和野花,回头一看,已经从垭口下降了近一千米,不可思议,我都不知道自己如何完成的。这时候,植被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我大口的呼吸,感觉到能量,感觉到生机,感觉到久违的希望。休息十分钟后,神奇般的满血复活,突然站起来,对两位领队说,好了,我们走吧,我已经没事了。两位领队目瞪口呆,差点从旁边的石头上跳起来,一直在打量我,是不是被神仙附体了,刚才虚弱如枯草,怎么顿时血气方刚。我现在也不了解当时的原因,只是觉得丹田中一股真气冲进大脑,激活了近乎休克的躯体,也许是由于含氧量的增加,迅速转化为能量吧。 于是,我不用搀扶,和两位领队,快马加鞭,赶上了之前的队伍。他们看到刚才差点倒下的我,一马当先地冲过来,也难以置信,其中一位领队回到大本营,给我拿了葡萄糖和氧气。我依照他的建议,牛饮两杯葡萄糖,没有吸氧气,因为不希望产生不必要的依赖。 领队们看到我恢复体力,喜出望外,情不自禁放声高歌藏区歌曲,响彻在山谷中,还采摘了石缝中的雪莲花。接着,我们一起顺利返回大本营。 由于我担心自己体力再次出现透支,所以从海拔4000米大本营到海拔3000米的四姑娘镇,我选择骑马。川马个头小,但是很卖力,一路上在悬崖峭壁见行走,丝毫没有任何畏惧,不过马背上特别颠簸。到了3500的小木屋,我趁大家在休息,把身上的些许现金给了领队小袁,我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功德无量,我没有其他的感谢方式,只有一点微薄的财物,敬请笑纳。小袁才23岁,已经从事登山领队多年,他一直半推半就,最后我执意,他还是收下,露出感激的笑容。我知道藏民淳朴,由于没有其他的礼品,只能俗套地表达感恩。 在川马身上颠簸两小时后,顺利下山,扎西已经在出口开车接我,他激动地说,听说你体力透支啊,我们救援队都准备好了。我愧疚地回答道,辛苦你们,我体能奇迹般回复,给大家添麻烦啦。 由于我明天早上的飞机,所以只能下午四点半就出发乘车会成都。临走前,我和扎西拥抱,感谢他和领队们所做的一切。也只有濒临生死,劫后余生,才体会生命的可贵,也只有深入雪山,才惊叹自然的伟大和人类的渺小,不虚此行,那登顶的激动和生死体验至今回味无穷。 总结 大自然展现她冷酷的一面,只为磨练我们的心志,也为了让我们更珍惜她美好的一面,我们血液中流淌的坚韧,不懈和勇气,来自大自然的考验和教诲,我们拥享的丰盛和满足,来自大自然的慷慨馈赠。 我想登山的整个过程就是人生的一个缩影,从跃跃欲试抵达海拔3000米山脚,勇往直前,初战告捷抵达4000米大本营。突降暴风雪,被困在山中,大雪封山,冲顶无望,下撤无路,弹尽粮绝,众人皆劝放弃,经历内心种种煎熬,斩钉截铁对全队说坚守一天。当天下午雪后初霁,天无绝人之路。第三天凌晨两点开始冲顶,体力不支,坚持不懈,依然坚守到登顶那一刻。可是过多留恋山顶叹为观止的壮丽云海,高原反应加重而不知,没有及时急流勇退,下山过程中,体力严重透支,近乎晕厥休克,幸得协助相救,搀扶下了雪线,满血复活。我慢慢理解王石在登上珠峰后的感悟——向死而生,只有置死地而后生的经历,才能体会到生命之可贵,只争朝夕,自强不息。正如培根所言,死亡无法征服伟大的灵魂,直面死亡的勇气才能铸造不朽的人生传奇。 人生中,我们积极进取,历经磨难,坚忍不拔达到目标,但是没有适时放下,有时候很难善始善终,在最危难的时刻,是朋友相助,挺过难关,绝处逢生。登山不仅是体能之磨练,不仅是户外的纯自然经历,不仅是在享受天地间的自由,还有感悟人生智慧,是人生的写照。 雪山圣洁而富有灵气,山一直默默在那里伫立,亿万斯年,而来来往往的人,却通过山体会到不同的人生感悟。 无论成败,我都会建议人们去登一次雪山,因为人生如登山,登山如人生。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