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户外知识 登雪山 什么样的地形容易产生雪崩?

什么样的地形容易产生雪崩?

作者: 8264编辑中心    来源: 8264 2017-01-20 13:52
首先,必须辨识出雪崩的崩塌区、可能的行进路径与终止区;大型雪崩还会产生烟雪区,在崩雪前方会有一段区域充满急速移动的雪尘气流,干的冰崩特别容易造成这种烟雪。有的雪崩会经过一段峭壁,有的雪崩其区域界定不明确,特别是小型雪崩。你必须随时注意较陡的雪坡,即使路线上方只有10M高的雪坡,仍有可能产生致命的雪崩。虽然辨识雪崩地形是评估雪崩危险的第一部,但许多雪崩生还者都未能辨识出地形的危险,常有的误解是“这一段小山坡不会有雪崩”或是走在一个谷地,却对远方的陡峭雪坡毫无戒心。

以下几点可帮助你评估地形的危险:

雪坡坡度:当坡度增加时,积雪承受的压力也较大。一般雪层滑崩的坡度介于25至60度,最常发生的坡度介于35-40度,登山时带个坡度计将可得到正确的坡度值,这比你自己猜测的坡度值有用多了,坡度计还有更多的好处。在安全状况下,你可以挖开雪层,测量下方冰层或是岩层的坡度,这样可以知道表面雪层与底部岩床坡度的差异,评估雪层的受力。

雪坡特质:雪坡的特质包括向风面或背风面、向阳面或背阳面(北半球北面都是背阳面、南面都是向阳面),向风面的雪层较硬,背风面则可能发展出雪檐,背阳面的雪况因低温而相对稳定,向阳面雪况受阳光影响而变化较大。雪坡若早上被周围山峰的影子遮住,接着又直接被接近中午的阳光加温,其不稳定的程度更大,必须留意。

雪坡上的支撑:包括突出的岩堆、树木、建筑物等。这些支撑物会使雪坡处于稳定的状态,但必须注意的一点是,如果积雪超过支撑物的高度,则仍有雪崩的可能。

雪坡外型:这片雪坡落差很大?距离很远?或只是个小雪坡?一片2公里宽落差500M坡度30度的大雪坡,新近松雪可能无力支撑整片雪坡而容易发生雪崩,同样的坡度与新雪,但只有50米宽10米高的雪坡,就可能支撑的住。有个陷阱要小心,你所处的位置若为平缓的雪崩终止区,通常看不出任何危险,但一个行进数公里的大雪崩可能从你想不到的方向直扑而来。

植物生态:树林或草原在雪崩常发生的路线上无法生长,即使有些先驱植物但也与两旁的植物生态系不同;树木若有倾斜、折断、连根拔起的现象,可能是雪崩造成。

雪崩历史:雪崩总是在同一个山坡上一再发生,问题在于何时发生与规模大小而已,因此多从熟悉当地环境的人收集资料,如巡山员、当地居民、老山友等,会很有帮助。但要记得,人类对雪崩的知识与经验不过累积百年,相较与大自然的悠久历史与千变万化,仍有许多未知的危险需靠你自己小心注意。

雪层是否稳定?

常见的雪并非完全相同,居住在北极区的爱斯基摩人对雪有20多种不同的名词,深厚的积雪可能由一层层不同的雪层所组成,每次下的新雪其本身密度、厚度不一,再加上风的吹袭、太阳照射、温度变化,因此形成一层层特性不同的雪层,各雪层之间因不同特性而有不同的结合力。很重要的概念是,雪坡是否稳定不是由雪层本身的强度来决定,而是由不同雪层之间的结合力来决定。

以下几点可帮助你评估雪层是否稳定:

雪的变质作用:雪层稳定与否受雪的质地所影响,雪的结晶与结构会随着时间、温度、压力、其它物质介入(如:水)等外在环境因素改变,每一次的变质作用都会对雪层的强度产生影响,重要的是在同一位置同样条件下,不同的雪层会发展出完全不同的变质作用。

产生变质作用的速度因温度而不同,气温越高变化越快。附着力低的雪层在温度高时较不稳定,而在低温时较稳定。

网友评论

!login_to_reply! 登录 | 注册 |

还没有评论,沙发等你来抢
发布新帖
8264活动更多

官方微信
顶部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