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游记 “五一横穿大九湖”游记上 [组图]

“五一横穿大九湖”游记上 [组图]

作者:admin    2005-06-22 00:00

    我们经过了二十多个小时的行车劳顿,终于在第二天(四月三十日)下午三时半,才抵达我们的乘车目的地--巫溪。

    巫溪县地处大巴山东段南麓的渝、陕、鄂三省(市)结合部,东依神农架、武当山,南接大、小三峡,西通重庆成都,北望安康西安,既是长江三峡旅游精品国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奉节--巫溪--巫山“金三角”环线的重要支点,又是西安--三峡南北陆路旅游大通道的桥头堡和连接西北与西南的捷径。

    巫溪素有“峡郡桃源”美誉,是大三峡腹地最原始、最神奇的一方净土,是新三峡旅游格局中的“三峡生态明珠,巫巴文化故乡”的支点。有7大景区(大宁河景区、阴条岭市级自然保护区、红池坝景区、宁厂古镇景区、大官山景区、朝阳石林景区、团城幽峡景区)包括180多个景 点(其中国家一、二、三级景点33个)是户外运动的最佳目的地。

    这里诞育了神秘悠远的巴文化之母文化---巫文化(盐文化、药文化),在唐尧时期就建立了巫咸国,形成了巫文化在三峡地区(大巫  山地 区)之滥觞。今天仍然沿袭并广泛存在于巫溪大地的巴山夜唱、哭嫁唱丧、舞狮玩龙、锣鼓唢呐、巫歌号子、巫教巫术、巫风巫俗等文化古风。

    在大宁河边,可以乘一叶轻舟直下巫山或直上巫溪,可是对外来客要征收巨额的”进峡费”,真不明白为什么一些地方的政府敢拿人类共有的山水卖钱?所以我们就要在他们之前,赶快把一些尚未收门票的风景区游览一下,这也是我们此行的目的之一。

    一天没有吃饭的我们,在一家火锅店进行了我们第一次FB.……

    两年前,当三峡大坝快要下闸蓄水之际,我和我的朋友“添天”一起徒步了三峡,其中最后的一段线路就是从奉节、经巫溪、宁厂、白鹿镇、镇坪(陕西)、安康、回武汉的。所以我对巫溪宁厂古镇还是比较熟悉的。

    我们在巫溪吃了一顿四川火锅后,立马包了三辆“目的”前往城北的宁厂镇。刚刚离开城关,一场大雨不期而至,滂泼大雨胁挟着电闪雷鸣在峡谷中回响,远山近水在强对流天气里呈现出一片朦胧。我们只好在路边的一家小卖部的窄窄的屋沿下躲雨,当屋子里如注的雨水漏得正欢时,外面的雨已经变成淅淅沥沥的样子了。

    我们一行25人走在通往宁厂镇的公路上时,不时有路边的居民好奇的打量我们。“你们是干啥子的嘛?”“挖煤的!”在他们一脸的惊诧中我们头都没有回。

    宁厂镇是大宁河是上游的古镇,位于巫溪县城以北10公里。坐落在宝源山下,地处大宁河与后溪河的交汇口。是我国早期制盐地之一。《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当虞夏之际,巫国以盐业兴",距今约5000年之久。天然盐卤泉自镇北宝源山洞流出,从先秦盐业兴盛以来,宁厂古镇因盐设立监、州、县,明清时成为全国十大盐都之一。

    宁厂古镇布局婉蜒,后溪河从中穿过,形成一河二街的特殊的景致。河上有四道铁索凌空飞架,街道为木结构店铺,其下由木柱支撑,系典型吊脚楼建筑。在街的两边之间的上空建有过街楼,整个小镇很具有特色,三峡大坝建成后,巫山大昌镇的清式民居将被淹没,宁厂古镇便是唯一的当地保留下来的古民居群了。当地政府已经着手将宁厂古镇规划为“宁厂镇域经济、文化中心,以旅游观光、地域文化博览为支柱产业,具有良好人居环境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好宁厂镇的山系、水系、社会文化风貌和景观视线走廊。严格保护好龙君庙、秦家老宅、方家大院、向家老屋、方家老宅、盐厂三车间、过街楼等重点文物建筑。

    大宁盐场因含盐卤水从山腰向下倾泻而极易被人们发现和利用,故该盐泉应当是三峡地区很早就被开发的盐业资源之一。鼎盛时期,大宁盐场所产之盐,行销川、陕、湘、鄂、黔诸省,成为这一地区最重要的盐业供应地。宁厂镇上,四方商贾往来,到现在为止,还有湖北江西、四川、广东等地商人留下的会馆有迹可考。据巫溪县志记载,秦、汉两朝,都在当时的巫县设盐官。此后各朝代的地方建制虽然多有变化,但对宁厂盐业的控制一直没有放松。宋代时,地方官亲自主持在卤水下泻的地方建一“龙池”,用以蓄集和分配卤水。池前横置一木板,上开30眼,各盐灶按眼取卤,以保证公平。这种由官方主持卤水分配的方式一直延续到清代,并于雍正年间将木板改为铁板。直到现在,山上的卤水还在不断流入“龙池”,并由铁板上的圆孔中潺潺流出,可惜盐厂已经停产,卤水只能被铁板阻隔一下之后,再流入大宁河而已。

     这就是从铁板的园孔中流出来的盐水。


网友评论

!login_to_reply! 登录 | 注册 |

还没有评论,沙发等你来抢
发布新帖
8264活动更多

官方微信
顶部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