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户外装备 户外鞋 袜之技术派——X-socks测试报告[组图]

袜之技术派——X-socks测试报告[组图]

作者:admin    2005-12-28 00:00

  近观这款袜子,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腕部、踝部有明显的条状弹力材料,用手拉拽,感觉不仅弹力强,而且很厚,尤其是踝部,内踝2条凸起,外踝3条,在加强踝部稳固的同时,对于外界的磕碰应该还有相当不错的缓冲功能。足跟上部及脚背部也各有一块加厚弹性材料,对足面提供加强保护。从脚外侧看去,交叉斜跨脚踝的X绷带较为明显,覆住脚踝,让出脚跟和前脚掌。

  说道气流调节通道,似乎有些神奇,我记得以前看过的某篇文章中说,当脚在踩下去的时候,会将足底的湿热空气从通道中挤压出去,而提脚时便又将外界新鲜空气吸进来,如此反复,达到空气交换的目的。为此,我特意将袜子翻过来寻找,居然能清楚地看到从脚内侧足弓处直达袜口的一条通道,之所以能迅速识别,是因为整条通道采用了异于周围的网状结构织成,没有周围材料密实但却编织有序有如鱼鳞。每只袜子只有一个通道,都是在脚内侧。

  再看袜底,围绕着足弓部位,在前胶掌、外侧脚垫(两块)、脚跟处共有四块加厚衬垫,恰好处于脚掌受力处,虽没有脚踝部位弹力条的弹性强,但有助于吸收外界冲击力应该是肯定的。脚掌相对踝部来说,绷带式的保护并没有缓冲式的保护来的有效。

  由于X-SOCKS的独特设计,使它成为一双区别左右脚的袜子,穿袜子时要加小心了,穿错了左右脚的滋味恐怕并不比穿上一双糟糕的袜子好,好在袜子上面都已注明了“L”或“R”。以前看到的袜子,大多是在材料上做文章,以达到舒适、保温、排汗等等作用,而像X-socks这样从解剖学角度注重袜子的结构设计确属少见。不得不说,能把一双袜子做成这样,暂且不管它的性能如何,厂家的态度实在不愧对“专业”二字了。

  袜子初上脚,是在赤崖堡11月末的周六凌晨,钻出小赵家薄薄的被窝,脱下被窝里一直穿着的sanfo加厚功能型coolmax袜,换上了这双全新的X-socks。第一感觉就是束紧,从袜口,到脚踝,再到足面,弹性材料带来的绷带般的稳固保护,明显有别于其他袜子,有带上护踝的感觉。这并不是因为我穿的袜子小,实际上,这双标号45/47的袜子应该大于我常穿的号码,从上脚后的长短上也能看出稍稍偏长。

  简单吃过早饭队伍进山,徒步,扎营,玩耍,感觉袜子跟脚,无摩擦感,虽有束紧作用,但并不影响脚部活动灵活,这应该也是X绷带的设计初衷了,本次实测中X绷带也是效果最明显、最为满意的一项,另外提醒大家如果要买,一定要注意选择合脚的袜子,我这双袜子如果不是号码偏大,X绷带的效果应该会更明显。至于气流调节通道,确实没有什么感觉,尽管气流调节通道使用了致密性较低的网状结构,但毕竟是紧覆在皮肤上的一层纤维。说白了,鞋系松点倒可以利用脚的起落换气,不过那是鞋里的气,从理论上来说,调节X-socks里面的空气主要靠压缩脚弓处的气体,这样的压缩作用实在觉得有些牵强,感觉也意义不大。不过有一点要说明的是,这只是在冬季的感觉,冬季感觉不敏感,不排除在春夏季轻装运动中体现出某些实用意义。袜底的定型衬垫,与拥有厚重鞋底的登山鞋的缓冲作用相比无疑不值得过于强调,最多只能算冬日里的多一重心理呵护呵呵,但想一想在温暖的季节,还有很多活动会穿着轻便薄底的运动鞋进行,这一层保护就绝非是摆设,相反是一双优秀运动袜所必备的要素,绝大多数人不会选择赤脚或穿毫无缓冲作用的薄丝袜去运动,这个道理太简单了,除非是少数有着与众不同的脚的非洲运动员。

  大概五点多钟,小五台的天已黑了下来,温度迅速下降,赶紧钻进了帐篷,这时候脱下袜子,感觉脚尖部位有些潮,这一点在寒冷条件下的登山活动中较为常见,鞋内外温差与汗气的共同作用,虽不能算是X-socks的缺点,但导致了我结束了这次测试,换了另一双干的coolmax袜子。经过一天的穿着,感觉这双X-socks的厚度一般,在保暖方面表现平平。

网友评论

!login_to_reply! 登录 | 注册 |

还没有评论,沙发等你来抢
发布新帖
8264活动更多

官方微信
顶部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