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门推荐 攀岩 戏说攀岩之道 第二回 : 明心见性

戏说攀岩之道 第二回 : 明心见性

作者:admin    2003-07-23 00:00

跟比你差的人一齐爬,要自谦;跟你一样的人一齐爬,要平和;跟比你好的人一齐爬,要自信(如此才能看清别人,看清自己)。
「不留成见,日日清新」不因为别人或自己过去的表现,而预设固定的观感或立场;用此时此地的心去体验,才能看清当下的真实。
  
4.精进 
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找到正确的方法之后,是否有成,就要看你的耐性了。不急进,不间断,持之以恒,是各种修练的法门中最易了解,也最难做到的。其实很多事情,都是在「不急不断」中成就的。
若能紧守不急不断的功夫,经过一段日子后,也许你可以感觉到,你的心已运转如意(也就是能自我控制,请看第三回[修心养性]),对外界的影响也能充分掌握,甚至能作出适当的响应,而再不会身不由己,做一些不想做的事情(明明是不想做,但为了某个目标,不能不做)或产生一些不该有的情绪反应。如果能这样,表示你已经能开始控制内在的力量,这是日后修心的基础。
  
见性 
找到病因,还要认清每个人不同的体质,再行下药。人的本性是不会变的,只会被蒙蔽,被扭曲。找出本性,才能因材施教,顺其自然。
  
1.天真 
刚出生的婴儿,吃饱就睡,睡饱就吃,很容易满足。刚学攀岩的人,也很谦虚,很愿意去请教别人,大家都可以做他的老师。而第一次攀岩,大多是最快乐的,最难忘的。不是因为第一次,而是因为心无所求,所以使你谦虚,好奇,接纳一切。但这种感觉很容易就会忘记,但一定要把它找回来;因为那是你的原力(即原动力,也就是心灵的能量来源)。
  
2.迷失 
爬久了,瘾头也跟着大了。一个星期不爬就混身不对劲,路线也越爬越难。整天为了一个叫5.X的目标,废寝忘食。平常一周爬两次;但是,到了比赛前,可以变成一周爬七次。可是,除了心中的欲望,开始时的快乐,己经找不到了。很多人都希望找回那种感觉,可是却不知道如何去做。
如果一直用外在的目标,来满足心中的欲望,根本是缘木求鱼。就像寓言中的那只驴子,主人在它身上绑了一根挂了萝卜的竹竿,驴子为了想吃萝卜,只好不断往前走,跌入永无休止的陷阱。
  
3.反朴 
要解开这个无穷无尽的困境,不是一直增加速度向前跑(不断苦练),或原地不动假装不喜欢吃萝卜(自我欺骗)就可以解决的。没有驴子不爱萝卜,也没有人不希望快乐。问题的根本在放不下,也不知如何放下。驴子的竹竿是别人绑的,它不能选择;可是,人的竹竿是自己绑的,必须自己来解。解下不实的负担,认清自己;停止外在的追求(注2),看破无尽的欲望,才能够回归真正的感觉与内在的需求。
明心见性之后,更要修心养性。修养要得法,更要与命运配合,才不致白费力气,用错地方。请看第三回 [命运与修养]
  
注1:适度的意思,很难有一个十分明确的定义,必须由经验的累积,慢慢去体会。简单来说,可以分两方面来界定:
外在条件:有人可以单手拉单杠,或抓住很小的把手,却爬不上5.10的路线(我曾教过可拉50个单杠,却爬不上大炮岩5.6的阳光面)。有人可以爬很难的路线,却爬不了多久就累了。当然原因很多,可能是肌肉的训练不够全面(如指力强,但臂力弱;或不注意耐力的培养),可能是技术的应用,不够灵活。总之,要不体能超过技术,就是技术超过体能(技术是指爬新路线的能力),两者都容易做成挫折。因为人会以自己表现较好的部份,来评估自己;但现实的考验,却是全面性的。体能要跟随技术,不可超越太多,这就是所谓的适度。否则,无限量的苦练体能,而技术却无法并进,那只会在一次一次的折败中,增加失落感。
训练前,没有身不由己的感觉,时间到了,自然就会想去做,是主动而且乐意的,没有半点负担。
训练中,不会感到痛苦(身体己不能负荷,但仍勉强照进度做完)虽然练得很累,却是全身舒畅,那就对了。不过,感觉会受天气,同伴,场地的影响,而产生误差,要特别注意。
注2:不是不再追求,而是要认清那些是真正的目标,那些只是过程与手段,如此才不会迷失。
 


网友评论

!login_to_reply! 登录 | 注册 |

还没有评论,沙发等你来抢
发布新帖
8264活动更多

官方微信
顶部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