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天:出离西藏别羌塘 5月15日 狂风小雪转阴 一觉睡到8点40方才醒来好不酣畅,身体已经基本恢复,满血复活的感觉真好!高原上的强行军体能消耗巨大,每天相当于跑了一个马拉松,好的睡眠对于身体和体力的恢复至关重要。帐外依然雪花飞舞、狂风呼啸,赖在睡袋里半天不愿动弹。 又是一场彻夜未停的大风雪,我们两个帐篷的外帐里全都灌满了雪,摸了半天才把登山鞋从雪里翻出来,鞋帮子
那 婼 梯 田(上) 在春节即将来临之际,上传一组自己家乡——云南元江那婼梯田的照片与驴友一起分享,愿老邪的照片能给你带去一份好的心情。 提前祝众驴友春节快乐;身体健康;一切如意! 元阳梯田已是举世闻名,而云南元江县的那婼梯田却少有人知。据说哈尼梯田当初为世人所知却始于那婼。始终无
洞穴探险(来自“地心”的最新图片) 探洞,是一项既危险,又刺激的运动。 记得2003年闹非典那一年,我第一次接触探洞。先后几年,下天坑;钻地缝,穿梭于“地心”之间......很是精彩.刺激! 2013年4月的最后两天,邀约从前一起探洞的老朋友,背起行装,换上探洞的专用服装,再次感受曾经那些激动人心的经历与过程。 图片导视
探索.发现之旅__寻找高山湖(上) 刚刚带队从西藏回家10天,我又出发了! 这是一场不寻常的探索.发现之旅。三天前,几个户外的老朋友相约喝酒。期间,圈内小有名气的地理专家徐XX手机里放出几张非常专业的地图,一一指给我们看,说想去寻找这几个高山湖。这一下,在场所有人立刻来了兴趣,虽然大假刚刚结束,抵挡不住这样的诱惑,说走就走,现场敲定出发时间,下去各自准备行李,三天后出发。
骑行川藏,放飞梦想-----我的川藏之旅纪实 http://user.qzone.qq.com/383105961/infocenter#!app=2&via=QZ.HashRefresh&pos=catalog_list http://bbs.dzwww.com/thread-32626494-1-1.html 本次骑行攻略,是参照波尔的攻略为主导,
生活在这座寺院,每天总能感受到新鲜事物发生在身边,很多东西第一次进入我的感官世界,庆幸有这样的机会去一层层的审视这个世界。当然,其中有欣喜也有哀愁。 越狱篇: 陆续有新的孩子被送来寺院出家,其中一天就来了8个。
等了许久,也不见芳姐和条叔。我冷的难受,看着天气,觉得不适合赶到三岔口,第一,起雾大风,天气恶劣;第二,芳姐的状态我们不清楚,正常东台到三岔口要3个多小时,以今天的速度,肯定还需要更久。我坚持立刻扎营。叶子从对讲机询问其他队伍到三岔口的路况,得到的回答是,天黑危险。于是便在东台顶下找了营地,说着扎好帐篷我先进去避风,他返回接应下他们。清理地面杂物的时候,终于看到芳姐和条叔的身影。叶子赶
武功山位于江西西部,地跨萍乡、吉安、宜春三市,以高山草甸、云海、瀑布等著称。主峰白鹤峰(金顶)海拔1918.3米,为江西第一高峰。武功山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的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出发前,我给南昌的同学打电话,告诉他我要去江西爬山,他的第一反应是爬庐山,然后的反应是三清山、龙虎山,最后我告诉他是武功山,他居然问我,武功山在哪?让我哭笑不得。其实武功山历史上曾与衡山、庐山并称江南三
爱上丽江,以度假的名义,以慵懒的形态。 适逢年假阴雨连绵也无法归家。与其整天面对电脑枯燥度日腰酸背疼,不如找一个地方洗刷疲惫也有益于身心。数位同僚一拍即合,多方比较,一致决定-丽江。 于是便去,摄影不是主题,休息才是正道。但既然带相机自然偶有所得,不求精品,但愿真实记录。 相机型号:PENTAX K10D 四个头:FA20-35/4、FA31/1.8 LE、FA77/1.8 LE
平素乐意在空闲东跑西转,久闻咱利川有一条被各地驴友推崇的徒步线路,名清江古河床,一直未一探究竟,却也神牵梦绕。入冬以来暖阳甚好,恰逢周末有极好天气,同仁提议去古道瞧瞧,正中下怀,遂招兵买马做行程功课。百度“清江古河床”发现了先行驴友发的路书,下载后和众跃跃欲试的同事研究半天无果(感谢无私网友提供的资料),因为各个小地名在地图上未有标识,无法参照。后无意中得到了本地小兄弟桥弟(曾带队
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西部北镇、义县交界处,属阴山山脉的余脉。区内植被类型多样,是天然的物种基因库和自然博物馆;动物种类多、资源丰富,具有华北、东北、蒙新区系过渡特点。 医巫闾山奇峰险壑,是历朝历代推崇的灵山圣地,留下了大量诗文石刻和碑记。辽太子耶律倍曾在闾山藏书万卷,隐居读书。元代宰相耶律楚才儿时在闾山居住读书,而后成为历史上屈指可数的贤相。这里数千年来是佛道修身养
序 少有人走的路,这里全是荒芜与戈壁。当刺骨寒风吹过耳边,当一缕艳阳照射眼前。举目望去,没有丝毫生命生存的迹象。 辉煌属于过去,千百年前曾金戈铁马。河西走廊孕育出文明,丝绸之路繁荣着记忆。视线远处,雪山与草地唇齿相依。 前言 最近几年,习惯往国外奔跑。走过几个国家,看了不少风景。也许去越远的地方,只为寻找更多的差异。确实不同的语言、生活习惯、人文气息能让自己感受到不同的
前序:伊斯坦布尔的陌生人 再喝一口EFES啤酒,冬日里微冷的海风吹过面颊,放眼望去,漆黑的海水被星星点点的灯火所包围,从左到右分别是老城苏丹阿哈迈德,新城贝伊奥卢以及亚洲的于斯屈达尔,这座城市被金角湾和博斯普鲁斯海峡分割,城市依山丘而建,错落有致,立体饱满,从东向西望去,一排清真寺如哨兵一般屹立在山丘之巅,一根根宣礼塔利剑般扎向夜空,这一切在离我远去,万家灯火化成模糊的光影,挥挥手说再见,像是告
简介: 【雅拉雪山,藏语全称为“夏学雅拉嘎波”(意为东方白牦牛山),系中国藏区四大神山之一。位于四川甘孜州康定、道孚和丹巴三县的交界处,海拔5884米,与它西北方向的墨尔多神山遥遥相对。山顶终年积雪,是康巴地区一座著名的神山,雅拉河即发源于此。在雅拉神山4000多米的山腰处,有两个相距不到300米的两个海子(姐妹湖),他们的出水方向分别朝南北方向流入山脊的两面。形成了一道靓丽的自然景
很多年未曾写过回忆录,文笔有限,请多包涵。(老照片大量丢失,部分由新照片代替) 几年前,川藏线上骑行时,我在理塘(毛垭大草原)扎营休息,看见一群衣衫褴褛、步履蹒跚的朝圣者缓缓走来。同行的骑友离队前去搭话,我好奇地跟过去,发现竟是几位老者。在闲聊中我得知他们从德格来,正往格聂而去。转山么?我望着他们脸上的沟壑和干裂的嘴唇,立马帮忙一起搭帐篷。常年藏区骑行已习以为常,跟藏区人有一种感情,他们多数
雪 越下越大,阴郁的天空就像被撕破了的羽绒服,层层叠叠的羽毛漫天飘洒,我和kevin就像突然到了游乐场的孩子,兴奋的拿起手机到处拍,到处走,努力的把鞋子弄湿。用他的话说就是“开心的不要不要的”。 即使作为一个北方人的我也几乎很少遇到如此大的雪,而且更加有趣的是,2017年冬天遇到过两次大雪,没有一次是在北京,近些年越来越干燥的北京冬季已经把人的脾气也憋得暴躁起来。 虽然暴雪漫天,却一点都
我静坐在夕阳的光里 在断垣残壁的瓦砾间 凝视那一尊一尊、高高低低、大大小小、面向四面八方、无所不在的微笑的面容 我在昔日华丽而今日已成荒烟蔓草的地方漫步徘徊,我也许想知道的是“国家”、“帝国”、“王朝”如何形成、如何扩张,又如何巩固、如何延续 过往尽成废墟 未来不可知悉 唯有当下教我们万般珍惜 ——蒋勋《吴哥之美》
该怎样“完整”描述这次攀登, 我想到的是:真实。 一方面,是恶劣的环境: 狂暴地摧折帐篷的大风; 脚底都能冒烟的跋涉; 破碎而广阔的裂缝冰川; 每走一步都极其辛苦的喘息; 狭窄黝黑寒冷的夜晚雪洞; 急速流转的高空云层; 坡面上呼啸着的风雪;